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野县冬小麦施肥模型研究成就综述

更新时间:2009-03-28

新野县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开展的冬小麦“3414”试验、氮肥用量试验、养分丰缺指标试验、肥料利用率试验、氮肥运筹试验等多点次研究数据,比较系统地取得了冬小麦施肥技术参数,包括土壤磷钾丰缺指标、百公斤经济产量吸肥量、氮肥运筹方案、基础地力产量百分百、肥料利用率、最佳施肥量等,建立了新野县冬小麦施肥指标体系[1]和施肥模型,为冬小麦施肥科学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冬小麦氮肥用量模型

冬小麦氮肥用量,采用以地定产、以产定氮、地力差减法计算。根据斯坦福公式,农作物的产量由土壤的贡献和肥料的贡献2部分构成,公式为

氮肥需要量=(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氮肥用量 (折纯)=(目标产量×全肥区每千克经济产量吸氮量-目标产量×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无氮区每千克经济产量吸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

据乔靖报道,河南省新野县冬小麦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平均值为67%[2]。据赵文平研究,新野县冬小麦全肥区和无氮区每千克经济产量吸氮量分别为0.029 kg和0.026 kg[3]。另据胡风仙等研究表明,新野县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平均值为42.70%[4]。设目标产量为“X”,纯氮施用量为“y”,那么,氮肥用量模型公式则为

评析 例3的解答,让学生回忆平移的性质:平移中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平行且相等,图形左右平移中对应点的纵坐标的不变性;例4的解答,让学生把握解平移问题的一条主线——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边平行且相等,由此得平行四边形;例5的解答,从“没有现成点”到找点,再找其对应点,让学生学会了联想和转化;例6的第一问,需确定相似三角形求OE,第二问需根据平移中对应点之间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相同性构造全等三角形,将两条变量线段A′B、BE′转换化成有公共动点A′的线段,将两条变量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题.

 

“南海核心利益说”出台正值南海问题逐渐升温、美国内关于介入南海问题声势渐趋主流以及中国对南海局势关注日渐增强的时刻。该说所揭示的“南海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不仅让美国学界迅速掀起防范中国南海维权的风潮,直接加速美南海政策调整;还让中国战略界意识到南海维权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助推中国南海维权深入发展。“南海核心利益说”在美中战略界的广泛影响所产生的各种研究成果,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发挥各自作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中美南海博弈的步骤,从总体上限制了中美南海博弈的强度。

据袁奎芳研究结果[7],新野县耕地土壤有效铁、有效铜含量丰富,有效锰含量中等稍高,所以,一般不需增施铁、铜、锰肥。全县大部分耕地土壤有效钼含量中等,小麦一般不施用钼肥。耕层土壤有效硫含量中等偏下,要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有必要增施硫肥。在购肥选择时,尽量选用硫基复合肥。全县耕地大部分缺锌,局部地区极度缺乏,尤其是冬小麦应注意补施锌肥。据张书玉等研究结果及本县相关试验研究结论,当土壤有效锌<1 mg/kg时,小麦补施锌肥是十分必要的,建议每公顷施用ZnSO415.0~22.5 kg做底肥;土壤有效锌1.0~1.5 mg/kg时,小麦ZnSO4底肥施用量宜控制在15.0 kg/hm2以下;土壤有效锌含量>1.5 mg/kg时,种植小麦可不施或少施锌肥[8]。缺锌地块也可在小麦生育中后期结合一喷三防,用硫酸锌溶液叶面喷肥。新野县88.8%的耕地土壤水溶态硼含量在0.25~0.50 mg/kg之间,即大部分耕地缺硼,局部地区严重缺乏,据谷蕾等研究表明,施用硼肥对冬小麦产量影响显著[9],参考施硼量为底施硼砂7.5~15.0 kg/hm2,或在小麦生育中后期结合一喷三防,用硼砂溶液叶面喷肥。

磷钾肥用量采用丰缺指标法推荐。据韩洁对新野县冬小麦有效磷丰缺指标的试验研究[5],毛云飞对新野县冬小麦速效钾丰缺指标的试验研究[6],并参考新野县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施肥参数,新野县冬小麦有效磷丰缺指标及耕地有效磷不同含量水平下的磷肥推荐施用量参见表2;新野县冬小麦速效钾丰缺指标及耕地速效钾不同含量水平下的钾肥推荐用量参见表3。

追肥时期应根据土壤肥力和苗情而定,肥力较低、分蘖不足、晚茬弱苗应追施返青肥,增加春季分蘖;中高产麦田宜在起身期追肥,增穗数,促穗大;土壤肥沃、群体适宜的高产田追肥时期宜推迟到拔节期,以免徒长倒伏,可以有效减少不孕小穗和不孕小花,促穗大,增粒数。但这种运筹方式的缺点是追肥受天气、田间水利条件制约,且增加用工。若实施不当,如壮苗、旺苗返青期追肥量过大,后期易贪青晚熟或倒伏减产。

2 冬小麦磷钾肥施用模型

上述推荐,是在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的用量,如果施用有机肥,则应适当减少施肥量。如果前茬作物施肥量大,基础地力水平高,也应适当减少施肥量。

3 中微量元素施肥策略及用量

2.玉米播种的时期。玉米粗缩病发病区域和发病率与玉米播种期有着密切关系。早春播种和麦茬玉米发病的区域少,而且发病率低。

 

表1 新野县冬小麦不同目标产量的氮肥施用量(单位:kg/hm2

  

目标产量 5 625 6 000 6 375 6 750 7 125 7 500 7 875 8 250 8 625 9 000氮肥用量 151.9 162.0 172.1 182.3 192.4 202.5 212.6 222.8 232.9 243.0折合尿素 330.2 352.2 374.2 396.2 418.2 440.2 462.2 484.2 506.3 528.3

 

表2 新野县耕地不同有效磷水平小麦磷肥用量推荐

  

指标 极低 低 较低 中 较高 高土壤有效磷(mg/kg) <7 7~10 10~16 16~25 25~50 ≥50磷肥用量折纯(kg/hm2) 120.0 105.0 97.5 90.0 67.5 15.0折合磷酸二铵(kg/hm2) 261.0 228.0 211.5 195.0 147.0 33.0

 

表3 新野县耕地不同速效钾水平小麦钾肥用量推荐

  

指标 极低 低 较低 中 较高 高土壤速效钾(mg/kg) <70 70~90 90~115 115~150 150~215 ≥215钾肥用量折纯(kg/hm2) 120.0 105.0 90.0 75.0 52.5 15.0折合氯化钾(kg/hm2) 199.5 175.5 150.0 124.5 87.0 25.5

4 肥料运筹方案

通过实际实验我们不难发现通过算法得到全局的最优解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是仍旧存在以下几个缺陷:第一点运算量过大:大部分的时间运用的积累价格阵,在运算中遇到了困难。第二点:超声图像通过自身固有的物理特性,产生较大的噪音,所以存在假性边缘,在价格阵中出现条纹状的低价格槽,会对运算造成干扰和影响,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第三点:人工选取的初始点和终止点对结果有着严重的影响,这可以从图一体现出来,不同的初始点和终止点最终的结果也都不尽相同。

根据上述模型公式,推算出新野县冬小麦不同产量水平的氮肥施用量如表1所示。

小麦一生中吸收的养分虽然前期十分重要,但吸收量较少,其需肥高峰一般在中期偏后,因此,应提倡基追结合的运筹方式。特别是氮肥在土壤中易于流失,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应分期施用。尤其是沿河潮沙土,容易漏水漏肥,更应尽量分期施肥。本县相关试验研究表明,在一定磷钾肥水平下的氮肥运筹方式,分次施用显著优于“一炮轰”,以40%氮肥做底肥,60%氮肥做追肥为最佳,比对照100%底施增产10%以上[10]

关于目标产量的预测,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采用适宜度指数法进行预测;普通生产者可以用前3年的平均产量+15%的增产预期,并参考地块的生产基础条件来确定。

综合考虑,新野县冬小麦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是:中产田以氮肥总量的50%做底肥,50%做追肥;高产田40%做底肥,60%做追肥;低产田60%做底肥,40%追肥;对于没有水浇条件、干旱、瘠薄的土壤,仍然只能100%做底肥。

5 冬小麦施肥模型的实践验证

运用冬小麦施肥模型设计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田间示范施肥方案,显示出了较高的准确度。在2015-2016年度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校验试验中,用平均单产法预测目标产量,用地力差减法确定氮肥用量,用丰缺指标法确定磷钾肥用量,示范结果,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增产8.67%,扣除肥料成本后,配方区比习惯区净增值1 362元/hm2,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11]

在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建设、农综开发科技推广项目、农综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项目等项目建设中,运用冬小麦施肥模型设计小麦施肥方案,为完成项目预期目标发挥了重要技术支撑作用。以2014-2016年度农综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项目为例,万亩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累计增产小麦5 313.2万 kg,增效1.17亿元,不仅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而且精确控制了化肥施用量,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冬小麦施肥模型的准确性得到广泛验证。

6 小结

利用肥效田间试验取得的冬小麦施肥技术参数,采用地力差减法计算氮肥用量,采用丰缺指标法确定磷钾肥用量,建立冬小麦大量元素施肥量模型;根据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水平,制定中微量元素施肥策略和用量;因地制宜选用肥料运筹方案,经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和生产实践验证,准确性较高,增收节支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中兴通讯技术》杂志为通信技术类学术期刊。通过介绍、探讨通信热点技术,以展现通信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并促进产学研合作,发掘和培养优秀人才,为振兴民族通信产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风仙,刘听报.新野县冬小麦施肥指标体系研究[J/OL].河南农业,2017(19):26-27.

[2]乔靖.冬小麦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研究与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29,32.

[3]赵文平.冬小麦100kg经济产量吸氮量研究[J].河南农业,2014(1):20.

[4]胡凤仙,刘献宇,刘听报.河南省新野县耕地地力评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213-214.

[5]韩洁.冬小麦有效磷丰缺指标研究[J].河南农业,2012(15):14.

[6]毛云飞.冬小麦速效钾丰缺指标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8):64,67.

[7]袁奎芳.新野县耕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水平分析[J].河南农业,2013(3):18.

[8]张书玉,刘听报.冬小麦锌肥肥效试验研究[J].河南农业,2013(19):26.

[9]谷蕾,刘听报.冬小麦硼肥肥效试验研究[J].河南农业,2014(9):16.

[10]王建怀.冬小麦氮肥运筹试验研究[J].河南农业,2013(3):16.

[11]高建友,刘听报.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方案设计与田间示范[J/OL].现代农业科技,2016(14):14,16.

 
虎凯,刘听报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05期
《农业科技通讯》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