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职院校学报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思考——以《黎明职业大学学报》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学术期刊记录、传播科研成果,服务于学术界,而学术的发展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当前,学术期刊数字化在全球快速发展,开放存取的纯数字期刊发展迅速,平台化发展成为趋势,学术期刊逐步转型为知识服务终端,论文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形态,形成新的学术期刊影响评价机制[1]。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不是与传统纸质出版的割裂,而是一种有效的补充,为了更有效地为学术交流服务。为了尽快缩小与国外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差距,我国也广泛开展对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研究。《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乃至以后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塑出版流程,IP运营将实现从量变到质变跨越升级,数字教育出版生态圈逐步形成,学术期刊集群化向纵深发展等方面[2]。当前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还基本处于探索阶段,学术期刊每一项数字化实践都具有基础意义。

1.2.4 血液通路护理 告知患者内瘘自我保护、检查方法(不要内瘘侧睡觉,避免患肢提重物、测血压,保持穿刺部位干燥等),加强巡视,注意观察透析期间患者血糖、血糖、肾功能变化,内瘘启用时间适当延迟,充分扩张静脉,透析完成后以尿激酶封管。

目前,国内学术期刊主要通过2种方式来实现数字化。一是通过现有的数据库平台,将纸质刊物的内容转化为数字化内容;二是通过建立编辑部自有网站,将纸质刊物的内容摆上网[3]。高职院校学报是国内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数字化方面起步较晚,且期刊竞争力要素多处劣势,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既实现出版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又强化学术传播、提升期刊影响力,成为高职院校学报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学报面临的数字化挑战,并以《黎明职业大学学报》数字化实践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学报数字化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高职院校学报面临的数字化挑战

大部分高职院校学报属于综合性学术刊物,学科涵盖面广,学科专业性相对较弱,在现有的期刊质量评价体系中处于劣势。由于多种原因,高职院校学报的稿源质量普遍不高,因此编辑对稿件的编辑加工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创造性的、能提高稿件附加值的智力劳动。为使编辑加工这一中心工作得到坚实保障和更有效率运行,编辑部需要围绕中心工作构建完整、系统的业务流程。传统的编辑出版流程全面、有机地关联了各个环节,使各环节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体现严密的规则和程序,如图1。

  

1 传统编辑业务流程

传统编辑业务流程形成于纸质出版环境,强调步骤、职责,线性特点明显。在互联网技术未普及前,传统编辑业务流程构建的是一套编辑工作本位的规则和程序,使各环节有条不紊进行。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潮流的席卷,让传统的编辑业务流程面临了挑战。作者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尽快展示,读者也希望能够获得所关注领域的最新的资讯,即使在互联网刚兴起时,编辑可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络通信工具即时性地传送稿件、交流信息,也主要是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在期刊数字化挑战面前,传统编辑业务流程的不适应性愈加显现——流程推进耗时,审稿专家群组建和沟通困难,服务读者功能欠缺,学术传播缓慢等等。对于传统编辑业务流程中编辑加工这一中心工作来说,也存在“痛点”——稿件处理周期长,意味着学术成果难以快速、有效地传播,除了影响发表论文的时效性外,还易导致为数不多的优质稿源的流失。

高职院校学报数字化的实践

尽管高职院校学报编辑部启用期刊采编系统,大大缩短了编辑业务各环节的用时,但在交付印刷到纸质期刊出刊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印刷时滞,未能满足作者、读者和编辑对发表速度的需求。对此,高职院校学报可以利用国内现有成熟数据库的优先出版平台,实现论文整期和单篇优先出版,以缩短出版时滞和论文传播周期。例如,《黎明职业大学学报》主要通过中国知网的优先出版平台,在单篇和整期双方面实现纸质出版前的网络优先出版:在编辑校对论文后,与作者签订版权转让合同,即进行单篇优先出版;在清样看完进入印刷时,即进行整期优先出版。

高职院校学报数字化在缩短编辑业务流程时间、提高文章发表速度以及扩大学报影响力等方面作用显著,但这些作用的发挥始终要建立在编辑人员的人才智力基础上。对于高职院校学报编辑人员来说,在构建合理人才结构的同时,要善于将人才资源优势与数字化优势高度结合,贯彻编辑出版宗旨,发挥文化传播效益。高职院校学报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如何打牢转型的基础,如何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不偏离办刊方向,值得思考与探讨。

()采编系统的运用

采编系统在线模拟整个编辑业务流程,高职院校学报编辑部可根据需求编制符合自身工作特点的应用模块,通过整理、调试、优化,建立符合编辑部需求的自动化办公系统。运用采编系统,可实现学报编辑部人员、稿件、信息等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建立作者、稿件、专家数据库,减少了大量重复性的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以《黎明职业大学学报》为例,启用采编系统后的编辑业务流程如图2。

其中前3项属于自然因素指标,地貌形态指标以相对高度为主,并考虑绝对高度,同时兼顾流域的地貌特点,确定将流域分丘陵山地区、低丘陵平原区和平原区等3种地貌形态,它与降雨量共同反映区域内与旱灾形成关系最紧密的自然条件,受灾率则以实际统计资料为基础,揭示了区域农业干旱的客观情况;后4项属于社会因素指标,成灾率和耕地灌溉率主要用来反映地区的抗旱能力,其他两项则反映了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最终流域干旱分区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采编系统的启用,能实现资源整合,加快信息传递,突破了传统编辑业务流程中机械性操作的局限,有效缩短了每个工作环节的耗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 启用采编系统后的编辑业务流程

采编系统为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分别设置权限,体现明确分工。作者通过采编系统在线投稿,投稿时系统即生成稿件基本信息如稿件编号、投稿时间、稿件分类等,并自动分派给相关编辑。采编系统还能实时显示稿件处理状态,方便作者查询。编辑可以根据稿件分派的时间、稿件类型,合理安排工作进度,通过自建的专家库选择合适的审稿专家,及时与审稿专家沟通交流,反馈审稿结果给作者。审稿专家可以在线审稿或者通过绑定的个人电子邮箱收发稿件及其他信息,及时反馈审稿结果。主编则可以即时获知稿件的总数、分派情况和处理进度,便于控制编辑出版节奏,统计编辑工作量和管理日常工作,可以宏观把握稿源质量,以便于组建优质作者群以及构建特色栏目[5]。在采编系统上,除稿件处理、发送的功能之外,还可设置学报动态发布、当期及往期文章检索、作者留言和文件下载等链接,实现学报采编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

()数据库平台优先出版

数字对象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 ,又被称为“互联网上的条形码”,是一种在互联网环境下对网络出版的数字信息进行定位标识的工具,其编码在网络数字资源中具有唯一性、兼容性、永久有效性、可维护性和可追踪性等特点[6]。高职院校学报可向相关平台DOI注册服务中心申请加入会员,取得资格后,即可为学报发表的各论文添加DOI。而DOI编码形成后,能链接到对应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地址,方便读者迅速查看电子期刊全文,实现对论文的快速检索。DOI的注册与运用,有助于提高论文在数字化环境的传播效率。例如,《黎明职业大学学报》于中国知网平台上使用DOI编码服务,2017年第1期第1篇论文《真挚而默契的友谊——巴金和临海籍生物学家朱洗的交往》的DOI编码为“10.13446/j.cnki.jlvu.20170001”,读者通过点击此编码形成的有效链接,可进入该文所在的中国知网界面,查看全文信息,进而可以查看该学报的其他论文及栏目信息。对于高职院校学报来说,学报的信息由此得以更多传递,有利于影响力提升。

高职院校学报的数字化,主要指的是编辑业务流程(组稿、审稿、排版、出版等),期刊内容,编辑部管理与传播手段的数字化。高职院校学报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主要存在缺乏完善的采编系统、传播途径单一、利用率低、数字出刊标准不统一、网络评价标准不规范等问题[4],因此,高职院校学报数字化转型可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

()DOI的注册与运用

传播好论文和编辑好论文同样重要。作者希望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发表,读者希望收集关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编辑希望所编论文能够被大量引用和转载,进而扩大期刊影响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文化的一种载体的高职院校学报,还需要更好地融入数字化发展大环境,向更高程度网络化发展,去创造文化传播更大效益。具体地说,高职院校学报的数字化,不仅涉及编辑部内部编辑业务流程的网络化,还包含传播出版行为的网络化。

高职院校学报数字化的思考

芒沙村由于受气候降水和地形的影响,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建设水电站。根据南马河流域水利资源在芒沙开发了第一、二级电站,过去没有电站的时候,村里地处低处的水引不上来,后来拦坝,将南马河的水引入,低处的水才得以利用。

4)当步骤3中产生的链足够长时,攻击者使用更大的奖励贿赂一部分矿工生成包含此次交易的链条。虽然存在更长主链,但矿工为了自身利益,会选择从之前开始重新挖矿;

()培养数字化出版人才

学术期刊数字化欠缺的不是理念和认识,而是如何执行的问题[7]。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出版需要更多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人才。在培养和建设数字化出版人才上,既要加强内生性,也要寻求外辅力。一方面,可以对学报编辑部现有编辑进行数字化出版技能培训,培养他们除了掌握现代办公基本软件、校对软件和期刊采编系统以外,还掌握网页制作、网站维护等技术,并具有信息感知力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能力,还可以引进复合型数字化出版人才,为学报数字化转型做好人才储备。另一方面,编辑稿件仍是编辑人员的主要工作,为使编辑稿件的时间和精力得到保障,也为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学报数字化,学报编辑部可以与专门从事数字化出版营运公司合作,资源互补,通过数字期刊制作、语义出版、多媒体出版等,多渠道、多角度传播学报内容,增强传播效果。

()注重传播内容质量

无论载体如何变革,高质量的内容才是学术期刊生命所系。因此,编辑应对传播环境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守住稿件质量关,同时通过选题策划争取优质稿源,使传播更有价值。

在核定纳污能力时,面源的影响考虑在水功能区起始断面的背景浓度C0中,单个水功能区内部的支流汇入口和涵闸等作为点源处理,实际上也包含了绝大部分的面源[5]。

首先,学报编辑部应注重对编辑学术素养的培养,打造学术型编辑队伍。编辑劳动也是一种知识性生产劳动,编辑人员需要了解和熟悉相关科学领域,以便更好地把握论文的发表价值,因此,学报编辑部可以根据学报的内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意识地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扩充编辑队伍实力;还可以根据学报内容的调整,对现有编辑人员进行专业转型,并鼓励其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了解和学习行业动态。其次,应加强学报特色化、专题化建设,提高期刊竞争力。编辑人员可通过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建设富有区域特色的专栏,以求在同类型同级别学报中凸显创意。编辑人员要充分调研,精心策划选题,优化重组稿件,打造既能体现学报所属院校的科研成果,又能突出期刊特色的专题栏目。

结束语

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已是一种不可逆的大趋势。高职院校学报只有积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学习利用数字化出版技术,才能实现变革潮流中的创新与发展。本文所探讨的高职院校学报数字化转型实践还只是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的初步阶段,要实现更深层次的数字化还需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索。但无论是纸质出版还是数字化出版,高职院校学报的内容质量都是核心所在。牢牢把握学术期刊应有的学术交流价值、文化传播价值,再辅以数字化出版技术,高职院校学报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 考 文 献

[1] 刘红.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及思考[J].中国编辑,2017(3):60.

[2] 章红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去年总收入5 720亿元[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07-14(1).

[3] 杨志辉.学术期刊专题化发展的态势、动因和路径:基于大数据时代[J].编辑之友,2016(8):33.

[4] 桂静.关于高职院校学报数字化出版的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3):86.

[5] 东红.基于采编系统主编工作区的科技期刊质量控制[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6(4):62.

[6] 徐会永,许玉清.科技期刊数字化推进的个性化特征[J].编辑之友,2017(2):37.

[7] 戴婷.论DOI对我国科技期刊传播效能的提升[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113.

 
黄韡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