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如何促进当代大学生对儒家诚信伦理文化的认同

更新时间:2009-03-28

“诚”为真诚无欺,实在无妄,不自欺欺人;“信”讲求言谈诚实,言由心出,表里如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儒家诚信伦理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保障,是道德价值的重要依凭。习近平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伴随着大学生心智的成熟,接受了一定的教育,逐渐离开家庭,开始独立进行社会实践,积累人生经验,自我的意识开始独立,不断尝试处理自己与社会的矛盾,是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人生阶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生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将儒家诚信伦理内化,形成对错误思潮的强大免疫力,以致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之中,不迷失道德信仰,不违背道德准则,用正确的三观处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当代大学生身处复杂的社会道德环境之中,面对多种价值观选择的困惑时,应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髓,以儒家诚信伦理为根基,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伦理准则,形成大学生诚信伦理文化上的认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汇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儒家诚信伦理的内涵

儒家诚信伦理观念萌芽于先秦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关系的产生,奠定了儒家诚信伦理系统发展的基础。儒家诚信伦理的建构,是一个体系化阐述的过程,“诚”更侧重于内心把握,“信”更强调于外在行为,诚信作为人际道德准则,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诚与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诚与信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儒家诚信伦理的建构特点看,儒家诚信伦理的内涵可以做如下阐释:

一是“诚者,自成”,旨在强调个人修养的内在性,突出个人品质的内生性。孔子曾说过:“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究其原因,是由古代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社会形态的一大特点是熟人社会,那么自发的诚信就成为为人处世必要的品德素养,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同时也是追求自身发展的伦理基础。

二是“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认为天命是诚信的存在依据,是一种自然之理,具有道德品质的权威性。子曰:“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观其行。”诚信是人参与人际交往的道德约束,是个体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高尚道德的体现,儒家诚信伦理讲求内在性,而不依赖外在的约束与规范,是要靠个体的内心自觉来践行的。

三是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的基础,讲求以社会关系的义务,维护封建等级制度,阐明了为政的过程中要守诚信,这样才能治理好一方。在“子贡问政”中,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只有秉持诚信的态度执政,才能真正取信于民,维护政权的巩固。诚信的伦理内涵即为家庭、社会与国家三个层面的道德要求。

当代大学生是有理想、有知识的一代,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不仅需要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诚信是当今社会逐渐隐没的重要伦理准则,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错误的价值观使之身陷囫囵,尤其是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重要方面。诚信伦理是在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而非朝夕之功,一些当前大学生诚信伦理缺失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

儒家诚信伦理道德的价值

儒家所推崇的诚信,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认同的伦理道德标准,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的重要伦理资源。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儒家诚信伦理的意义尤为非凡,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主要体现在安身、交友、立业三个方面。

高校构建诚信伦理要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其应有的舆论影响力,渗透到学习、生活等每一个环节上,以多种形式鼓励大学生通过舆论评价监督,利用先进典型、榜样宣传,大学生更具体、更现实地受到启发,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践行诚信伦理,真正能够实现儒家诚信伦理文化的认同。儒家诚信伦理道德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是延续几千年的文化品格,在新的时代下,这些传统的民族伦理价值是有无限积极意义的,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传播的媒介与手段更新颖,大学生是时代的宠儿,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新媒体深受大学生的欢迎。高校依托新媒体手段,借助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宣传推介中华传统文化,将儒家诚信伦理内容以新媒体的方式传播,并且实现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大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借助舆论的积极引导力,转变大学生不守诚信的价值观念。

(一)安身立命之本

When there is a minimum limit for the IKPI to complete follow-up fault-tolerant tasks,assuming that the value is Umin,if Ue

(二)交友处世之道

儒家提出诚信为交友之道。在交友方面,儒家提出应以诚信的姿态对待,认为只有自己诚实守信地对待朋友,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子此语着重强调应每日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检验自己能否以“诚”、“信”对待朋友。孔子对于交友的论述在《论语·季氏》中:“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直”代表真诚而正直,“谅”具有守信和体谅双层含义,可见儒家对于“诚”、“信”二字的重视。《世说新语·德行》曾记载“割袍断义”这一典故,华歆因心神不一,管宁割断席子与之断交。儒家伦理认同朋友之间的交往最可贵的是以诚相待,与三观相近的朋友交之,彼此信任,才能相互扶持和帮助。儒家的这种以诚信交友的基本伦理准则,恰恰是当今社会所缺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一些集体或个人未能正确对待市场经济,导致个人的物欲极度膨胀,过度的功利主义、物欲主义、现实主义,使得朋友之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难以达到精神上的共鸣和认同,朋友之间的“不诚”、“不信”会给个人、社会带来难以预计的负面影响。正如圣人所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必然要融入到社会、集体之中,以儒家诚信伦理作为交友的准则,与三观正的朋友相互鼓励与支持,让交友回归到情感本身,那么大学生交友的困境也就会迎刃而解。

(三)立业发展之基

儒家诚信伦理提倡“敬事而信”,认为诚信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子曰:“君子以义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将事业成功归结为“信以成之,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矣。”“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弄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可见,诚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获得发展的重要条件,说话忠实诚信,行为自省谨慎,那么即便是处在一些小地方也能够游刃有余。相反,言行不讲诚信,身处广阔的世界,面对复杂的人事社会,更加难以立足。亦可言,唯有“言忠信,行笃定”,方能赢得他人信任,立下社会基础。历代不乏讲求诚信、买卖公平、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等坚守诚信伦理的典故,如“陈策追骡”、“陶四翁烧毁假紫草”等等均以诚信立身,大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当代大学生初入职场,如何获得他人的信任,如何安身立命,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以何种人生目的为追求,决定了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标准,如何走未来的人生道路。儒家的诚信伦理,为处于道德困境的大学生指明了方向,帮助我们在立业之时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多种价值观的取舍下,不为物欲横流消极负面的社会现象蒙蔽双眼,依然能“不忘初心,坚守诚信”。依靠欺诈、瞒骗等不诚信行为在职场所获得所谓“成功”,错误的三观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行为,使之人生危如累卵,难以赢得他人的尊重,终将失去朋友、同事、客户的支持信任,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甚至触及道德底线,违背法律约束,身陷“牢狱之灾”。笔者认为,只有坚守儒家诚信伦理准则,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正确的价值观对待和处理矛盾,指导社会实践,才能真正促使事业发展,为今后事业的成功奠定扎实的基础。

当代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

方案中聚合物分子量为2000万,浓度为1500mg·L-1,体系粘度为 40mPa·s,注入量为前置段塞注入0.01PV,主段塞注入0.3PV,后置段塞注入0.2PV,注入速度为 0.12PV·a-1。方案 1~5用于分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对驱油效果的影响,方案6~10用于分析表面活性剂影响下的毛管力对驱油效果的影响,方案10~15用于分析表面活性剂吸附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拟建的德江县X6I8线潮砥至长堡公路改造工程,路线起于潮砥镇永红路路口处,途径檫耳岩、官宅村、石板滩村、李家寨,讫于长堡镇接在建中的G352—K24+210处,路线全长12.300km。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小弟弟能自己作歌来唱。他同妈妈出去,坐了电车,回家来唱道:“呜呜呜呜火车,叮当叮当电车。”他到外婆家去,看见养着的金丝雀逃走了,望着窗外唱道:“鸟鸟飞,鸟鸟飞,鸟鸟飞飞。”夏天买了叫哥哥,挂在树枝上,一连几天都没有叫,我们说这叫哥哥不会叫了。小弟弟听了就唱道:“叫哥哥,不会叫,挂起来,什么好?”看见木匠来修门了,他又唱道:“木匠师父你很好,是我好朋友;做出物事样样好,是我好朋友。”

(一)学习中诚信的缺失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很多优秀的伦理文化因子,诚信便是积淀在国人血脉中的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传递,经千年而不衰,儒家的诚信伦理道德可以成为当代大学生安身立命、交友处世、立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理应被当代大学生所认同,那么如何才能加强大学生对儒家诚信伦理道德的文化认同,便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生活中诚信的缺失

当代部分大学生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与人情感上、经济上的诚信缺失。大学是高等学府,莘莘学子云集之地,亦可视之为“一个小型的社会”。据调查,在“对他人的态度上”,超过50%的大学生缺乏对他人的足够信任感和安全感;超过65%的大学生在对“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保持警惕”。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面对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依旧缺乏成熟的道德心理准则,甚至基本的诚信伦理都常常被嗤之以鼻。例如,在恋爱等情感关系中,部分大学生缺失诚信,利用恋爱欺骗他人的情感获取金钱,让理应美好的感情蒙上阴影。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交友的重要途径,网络的虚拟性,隐藏在面纱后的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利用网络欺诈网友,侵害他人隐私、网络诈骗等现象层出不穷。

“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这是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出台时教育部提出的口号。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贷款,切实解决了很多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燃眉之急,圆了不少贫困学生的大学梦,改变了他们的一生。然而,这项惠及数百万贫困大学生的好政策,一些大学生恶意拖欠助学贷款,严重影响到自身以及学校的诚信,致使真正的困难大学生难以申请到贷款,在学校、银行、社会等等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在申请特困补助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家庭并不贫困,可是却伪造材料、弄虚作假,获取特困生补助,然后用于吃喝玩乐、盲目满足私欲等。

《论语》是儒家伦理阐述的经典之作,其中对“信”的表述是要求人们对自己承诺应当要履行和兑现,即“言可复也”(《论语·学而》)。《论语·为政》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此处的“信”即诚信之意,孔子用车上的輗与軏进行比喻,没有这两个物件,车是无法行驶的,说明诚信这种美德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缺乏诚信就会导致难以在社会立足生存。诚信是一种价值观念,是指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的思想指引,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儒家推崇“诚”、“信”合一,只有与“诚”相符的“信”才是人们必须践行的;“信”而不“诚”,违背道德原则的行为,则可不必践诺。《孟子·离娄上》篇中有“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每个人只有在遵循诚信伦理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社会的关系。作为一名自然人在社会中,道德价值观的选择和内化往往在无形中会影响到人的一生,时刻影响着人在社会中的道德实践,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当代大学生虽然享有系统教育、信息资源等优势,仍必须以诚信伦理为重要基础和保证,形成完整健康的道德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在追求学业、社会实践中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笔者认为,诚信是一种价值观,“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在当今社会中,私欲的满足与儒家诚信伦理并不必然冲突、矛盾,如何权衡私欲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诚信伦理往往能消除大学生道德困惑,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与大学生伦理道德需求相符。

网络上弄虚作假欺骗他人、拖欠拒还国家助学贷款、冒领特困补助、言而无信、互相猜忌、急功近利的现象揭示了部分大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面对道德选择时,缺乏内在的道德约束,常常迷失方向,违背诚信伦理原则,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就业中诚信的缺失

“毕业等于失业”——可窥见大学生就业压力之大,求职竞争尤为激烈,面对这种复杂局面,许多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弄虚作假。在重要的学习阶段不努力学习,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是将学业中违背诚信伦理的手段延续到就业中来。伪造简历、虚拟推荐书将子虚乌有的“班长”、“学生会主席”等加到简历中,充任学校各种赛会的组织者,完全没有实习经验却虚构各种实习经历,甚至是私自修改在校学习成绩,伪造计算机、英语四六级等证书以及荣誉证书等行为,在当今社会中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通过金钱等其他手段便能轻易做到上述伪造行为,足以可见就业中“诚信”伦理的缺失。据我们调查,61.6%的大学生认为找份好工作“包装文凭”是可以理解的;45.2%的被调查者在面临更好的工作机会的情况下,会选择违约。即便大学生普遍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当务之急理应是严肃对待,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看到作为一种道德情操,而不是通过各种违背诚信伦理的手段,来达到录用的目的,长此以往,将有可能为之付出更大的人生代价。

儒家诚信伦理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上的积极影响

学业成绩是支撑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业,勤奋务实的学习态度、苦心钻研的学习习惯、开拓创新的学习品格,这些对于大学生学业发展意义重大。然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急功近利心态等价值观念的影响,使得一些大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不能够安心学习。在人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选择不努力学习、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到了考试的时候,就去选择“终南捷径”——作弊的方式通过考试,利用夹带、偷看、电子器材甚至是替考等形式应对考试,违背诚信的群体范围逐渐扩大,形成恶性循环。据我们调查,33.7%的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行为是可以理解的;60.3%的大学生认为借鉴或抄袭他人作业、论文是正常的事情;26.4%的大学生具有“不作弊吃亏”的心态,完成考试作业不过是为了混到文凭而已。身处象牙塔之中,在“不诚信”环境下影响的大学生,放弃刻苦学习的想法和念头,加入考试作弊大军,无视基本的诚信伦理,不但不以为耻,反而视没有作弊成功为无能。如作业上的抄袭、伪造学术成果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都是不得不面对的大学生学习中的诚信问题,同时也是道德伦理偏差导致的恶果。

(一)诚信资源的默化

正如吴锡平在《诚信》一诗中写到:“诚信无形,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无数有形之身,养天地正气,问人间暖凉。”在古往今来的道德实践中,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传统,已经积淀出丰富的伦理文化资源,并且一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并且成为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覆盖社会道德生活全领域,是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从古至今,无数的历史积淀,充分认同的是那些诚恳老实、重诺守信的人和事,如曾子杀猪、郭汲守信、柱下期信、徙木立信、季布一诺千金、人无信而不立等,都可见古今对诚信二字的推崇。加强教育引导,充分利用这些诚信文化资源,通过国学研究讲座、伦理价值剖析等课程,充分挖掘儒家诚信伦理资源。在伦理道德传承中,充分地利用这些诚信文化资源,通过道德修养课、文化选修课等方式,融入到职业、人生规划之中,促使当代大学生对他人和自己要言行一致,说话做事始终表里如一、实事求是;在对待他人时,一定要真诚、坦率,不去做弄虚作假的事,更不阿谀奉承别人。在对待他人时,说话诚实,不隐瞒,不撒谎,不附和错误意见,不见风使舵,做一个内心光明、行为举止忠厚、踏实的人。诚信亦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正确树立的重要基础,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帮助处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从而为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道路提供了保证和服务。在现代社会,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资源依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和影响,作为立身正己的伦理道德规范,是构建当代大学生道德规范和伦理美德的伦理基础,是当代大学生开展正常人际交往的道德支点。大学理应重视国学教育,挖掘儒家诚信伦理的资源,真正认识到诚信伦理的魅力,发现儒家诚信伦理的应世价值,使之自觉默化于学习与社会生活之中,以诚实守信为荣,建构荣辱观、是非观。

(二)诚信氛围的营造

“百度”以后方知,这“曼陀”既是一种花,亦是一宗教佛语。做为花它美丽而有毒,花的形态也被历史与艺术变形铺张为装饰性美感极强的宗教图案,多是圆形,线条繁复,富于年深日久的意象,好似佛教中的“坛城”。所以在佛语中,“曼陀”就是“坛场”、就是“宇宙心图”。

在当今社会,虽然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挤占了传统媒体的市场,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传统媒体在校园、社会中的影响力、信任度与吸引力。利用传统媒体充分挖掘诚信事件背后的内涵,与新媒体相结合,让充满正能量的诚信伦理道德在朋友圈、微信群、校园内传播,潜移默化地形成影响,促使大学生认同儒家诚信伦理道德,树立正确三观,从而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注入正向的精神品格。

(三)诚信人格的塑造

中华民族历来看重诚实守信,从孔夫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到我们党把“诚信”列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都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诚是人内在的德性,信则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与信有着密切的联系,“诚于中,必信于外”。因此,诚与信联结为一个词,表述的是人们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要求,对于人际的协作和和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今社会,文化的多元共生的局面,使得大学生受到多种价值观的冲击,必须使大学生在多种伦理文化洗礼之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长期生活在多元文化环境之中,当代大学生忽视了诚信文化,难以体认到诚信的道德伦理观的价值所在,长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生对诚信伦理缺乏理解,难以认同诚信的道德伦理观,强硬的说服教育是不起作用的,必须要促使大学生自觉学习儒家诚信文化,感受诚信文化价值与魅力。儒家诚信伦理应体现在教学体系之中,将儒家诚信等优秀传统道德文化行之有效地融入到教育实践中。搭建传播儒家诚信文化的平台,邀请国学研究的专家与学者,结合社会实际,解答大学生在诚信伦理道德认同过程中的困惑问题,将儒家诚信伦理的理论知识与现代价值结合起来,促使大学生自觉塑造诚信人格,作为融入社会发展为人处世的意识形态选择。增强其对诚信伦理的文化体认,摒弃短见的功利心态,以诚信对待他人,用诚信伦理的内在要求约束自己,赢得社会及他人的尊重,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以更积极的道德心理状态感悟儒家诚信伦理的重要意义,真正自觉地将诚信伦理融入自身处世待人的行为之中。

(四)诚信行为的彰显

儒家诚信伦理道德之所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因为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学说价值,还体现在其巨大的实践价值。“诚实”、“守信”是指主体的主观方面,在日常实践中,它能引导个人的行为。作为个人的主观意志,虽然能够通过主观意志客观化,形成了共同意志,但是由于个人的主观性,仍然可能受到破坏。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大学生了解儒家诚信伦理内容,认同其伦理价值,最终目的是要指导自身更好地从事社会实践,从而在自我修养、人际关系处理的过程中,更全面深刻地发展自己。大学生要想要真正地将诚信培育于日常,植根于内心深处,作为有文化、有修养、有格局的人,必须要认同儒家诚信伦理文化,在充分了解儒家诚信伦理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必须从根本上要认同儒家诚信伦理文化,在充分了解儒家诚信伦理道德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振奋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建立以诚信为精神支撑的校园道德制度,进一步推动诚信道德建设的创新。使得当代大学生能够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让大学生将诚信道德应用于学习生活实践之中。在考试过程中、与同学朋友交往时,面对用人单位招聘时,自觉践行诚信伦理道德标准,通过实践来体认儒家伦理道德的思想光芒,并且真正体会到诚实守信的价值,形成道德“自律”意识,通过积极思考、认真实践,提升大学生道德人格修养水平,从而更好地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让诚信成为大学生的修养品格。

组合床工作流程见图3.该组合床可以实现病床与轮椅的分离与结合,以及坐卧和小角度的翻身.使用遥控器控制,使床板下方的水平电动伸缩杆向两侧抽离,手动控制扭簧装置,使背部床板向上转动,将可伸缩握把缩短到适宜长度,起到推动轮椅作用,手动控制扭簧装置,使腿部床板向下转动到固定位置,轮椅辅助轮接触到地面,实现由床到轮椅的分离过程.将轮椅推回至与床体分离前位置,手动控制扭簧装置使背部床板向下转到水平位置,将可伸缩握把伸长至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床板的作用,手动控制扭簧装置,使腿部床板向上转动到水平位置,使用遥控器控制水平电动伸缩杆向中间推进,完成由轮椅到床的结合过程.

(五)诚信机制的建设

习总书记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对诚信伦理道德的认同,不仅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的校园环境可以影响当代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氛围,可以启迪人、陶冶人和塑造人,促使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当代大学生诚信伦理价值观的缺失,需要借助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对儒家诚信伦理的文化认同。可借力信用机制,约束大学生的自觉行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对儒家诚信伦理的文化认同。深入实施大学生道德校园建设工程,激励大学生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工作引导,深化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大学生对儒家诚信伦理的文化认同。对违反诚信的行为,进行舆论宣传,以诚信伦理为基础进行纠正指导,在校园建立小型“信用机制”,建立诚信档案,对于有不良诚信行为记录的学生实施预警惩戒制度。要对大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文化渗透,充分宣传儒家的诚信伦理道德观念,大力弘扬诚实守信美德,以诚信模范激励学生践行诚信行为,潜移默化地以诚信伦理促使大学生自觉内化并认同儒家诚信伦理道德。同时,推进校园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要在内心深处自觉树立诚信观念,并融入于日常的实践中,日常的一言一行中,从而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使当代大学生能真正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酒局圈”不是只有“差不多”的官员才能进“圈”吗?也不尽然。不少这样的定期聚会,多有一个“企业家”参加,通常由他张罗、靠他买单。令计划的“西山会”,说是门槛很高,只有晋籍的高官才能进去,但并不例外的是有一个商人深入其中,由他供吃供喝供地盘,还由他塞“出场费”“车马费”。而吕锡文家的“红酒会”,冠盖云集之外,不也有几个老板往来“圈”中,当“钱包”作“皮夹子”吗?这样说来,“酒局圈”还有着官商勾连的特效呢!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了很多宝贵的伦理文化资源,诚信作为儒家文化建构的重要品格,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能量,发挥了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指引的作用。诚信问题的出现,虽令人堪忧,但诚信伦理的培育和良好伦理环境,只要大学生自己、家庭、高校、社会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实现。习总书记曾说过:“心中有阳关,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只有充分挖掘儒家诚信伦理资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固有的意识形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加强大学生对诚信文化的认同,才能真正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社会,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笔者相信,让诚信真正成为根植于内心深处的道德准则,默化践行道德规范,营造校园诚信文化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对儒家诚信伦理道德产生文化上的认同,知行合一中体认诚信,塑造健全的的道德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代大学生定能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们的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3] 沈永福.论传统儒家诚信的内在根据[J].道德与文明,2012(3):102-104.

[4] 冯淑慧.论儒家诚信伦理的现代整合[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87-288.

[5] 沈永福.论传统儒家诚信的意志之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6-61.

[6] 张锡勤.中国古代诚信思想浅析[J].道德与文明,2004(1):19-21.

[7] 汤云珠.儒家伦理视野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7(2):52-57.

[8] 龙显均.从国家助学贷款看大学生诚信危机[J].中国高教研究,2004(4):71-72.

[9] 潘秀山.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J].高教论坛,2004(1):7-9.

[10] 鲁 芳.论儒家“诚”的起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37-40.

 
苏玲,张练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