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实践途径研究

更新时间:2016-07-05

随着央视《大国工匠》的热播和2016年初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强调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这个颇具人文气息的词汇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工匠精神一经提出,便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受到各行各业的一致认可。当前,无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是“中国制造2025”,无不呼唤着工匠精神的回归。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综合体现为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它的培养与职业教育密切关联。作为职业教育主体的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其培养人才的质量关系到企业和国家的整体发展。但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技能培养,在塑造学生职业素养方面较为薄弱,所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国家层面倡导工匠精神无疑为高职院校切实提升职业素养教育质量指明了方向。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在中国自古有之。我国古代技术文明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各代能工巧匠们的精心研作。千百年来,古代匠人积淀下“技进乎艺,艺进乎道”的匠人文化,并以师徒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着“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但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中国古代匠人社会地位低下,工匠精神并没有成为我们整个民族在制造业方面的核心价值观念。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匠人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工匠精神在中国曾一度失落。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却不得不面对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低端、廉价、低品质一度成为中国产品的标签。审视世界制造业的进化,不难发现,正是我们所缺失的工匠精神奠定了德国、日本、瑞士等世界制造强国的领先地位。于是,重拾工匠精神成为我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

对于当代工匠精神,学术界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可以认为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1]。综合目前大多数学者的理解,当代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二、严谨求实,一丝不苟;三、专注敬业,认真负责;四、勤勉努力、虚心好学;五、上下求索,推陈出新。

正是由于工匠精神体现着“铁柞磨成针”的坚定与执著、折射着“卖油翁”的自信与淡定、蕴含着“凤凰涅梁”的勇敢与坚韧,才使其日益成为一种当之无愧的塑造经典、成就伟大、缔造传奇、传承文明的重要精神力量。工匠精神的根本价值诉求在于培育从业者乃至整个企业形成“对工作执着、对职业忠诚、对事业敬畏”的态度,形成对产品和服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追求,竭尽全力把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从99%提高到99.99%,从而打造精品、树立品牌。培育“工匠精神”,就是要培育“敬业、耐心、专注、执着、淡泊”的工匠心境以及“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崇尚极致”的职业操守[2]

针对福建武术文化生态保护制度的现状,一定要把握时代精神,增强问题意识,为制度建设找准方向和突破口。要善于学习,吸收借鉴;要敢于亮剑,革新思想;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与此同时,要加快福建武术智库建设,树立协同治理观念,构建区域性(闽南、闽东、闽西、闽北)武术文化生态建设协调制度。针对跨界问题,打破行政管理权限的束缚,建立区域武术治理和非遗保护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区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优势,强化蝴蝶效应,促进区域间武术文化生态协同保护与发展。

二、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的形成,需经过先期培养和后期践行两个阶段。先期培养在于学校教育,后期践行在于企业锻炼。职业教育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摇篮,作为职业教育中坚力量的高职院校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育工匠精神的重任。

通过思政教育加强道职业道德培养是塑造“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当前高职思政教育主要集中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而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关注较少。学生升入大学便接受思政教育,此时正是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学生尚未深入接触专业课程之前,以思政课引导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将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思政课对学生必须加强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培养“责任意识”,职业责任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二是强化“服务意识”,职业活动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才能具有真诚的服务态度,形成爱岗敬业、勤奋努力的工作作风。三是要强调“规则意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从小事抓起,从平常抓起,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思政教育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方面应结合具体的事例,充分考虑专业特点、职业特色、企业文化等因素安排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建立起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避免单纯的纸上谈兵和重复说教。

(一)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制造成本上升,全球市场萎缩,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的制造水平、制造工艺、产品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品牌价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虽然依靠低端低质的产品能暂时获利,但持续发展乏力。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才能在国际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工匠精神不是一味的传承,其中还蕴含着创新创造的因子。一方面,创新精神需要工匠精神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工匠精神以创新精神为动力。应将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以工匠精神作为基础,以创新意识作为引领,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教学中不光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还应培养学生敏锐创意、精雕细琢,不断精进的创新意识。

(二)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生源的波动、地区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以内涵建设为基础突出办学特色、提升软实力已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虽然各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上均下了功夫,但高职教育价值取向功利化趋势依然没有改变,所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与企业需求存在偏差。一方面,在当前国内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已不单单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是更加看重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所体现的职业素养;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大都重视技能培养而轻视职业素养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职业素养偏低的状况。若高职院校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这一问题,仍一味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势必会失去企业的信赖,让学生的就业途径变窄,最终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因此,以工匠精神为核心载体,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这应该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着力点。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所在。

仪器和设备。SP-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ZS-H型水浴恒温振荡器;KQ-100DB型超声波清洗器;YHG-50×55型远红外快速恒温干燥箱。

(三)工匠精神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现代学徒制是在继承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以教师和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6]。在这种职业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仅接受学校的教育,还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接受师傅的悉心指导。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与企业师傅形成师徒关系,师傅通过“做”和“教”将技艺知识和生产经验传授给徒弟,并通过自身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来影响徒弟。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师徒关系要比师生关系更加深刻,中国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理念,师傅不仅是徒弟职业生涯的引路人,也是徒弟实现社会价值的奠基者。因此,师傅对徒弟有很强的影响力,对徒弟的教育往往更容易获得徒弟的认同感。由于很多长期工作在一线的企业师傅自身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者,因此通过他们手把手的“心传身授”,工匠精神可以更加自然和便捷地由师傅传承给徒弟。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尚处于试点阶段,为突出人才培养效果,这种职教模式应重新构建能体现工匠精神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学生评价机制。通过政府、企业与高职院校合力推动,现代学徒制必将趋于成熟与完善,从而成为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途径。

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缺失严重,表现为:对职业意识的理解相对淡薄,职业敏感度较低;工作功利性意识较重,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缺乏踏实认真的工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缺乏严谨细致的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等。工匠精神的养成,可以很好地弥补学生身上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高职院校以工匠精神为载体,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改变学生仅凭技能走路的现状,这将对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切实途径

高职院校要从遵从职业教育内在规律,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院校的发展相结合,创造有利于培育工匠精神的人文环境,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专业教学与实践各个环节。

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意蕴,转变育人观念,让高职教育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要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切实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该看到,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国家、企业、高职院校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取得成效。工匠精神的培育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高职院校在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应摒弃浮躁,潜心探求,积极实践,要从实际出发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院校的兴衰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开辟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匠精神培育之路。

(一)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经过长期创造和积累所形成的一切校园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所表现的是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和精神,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3]。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崇尚工匠,崇尚爱岗敬业、踏实刻苦、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和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并形成个人的职业价值理念。为创建工匠精神引领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摒弃追逐利益的浮躁之风,在制定学校规划和各项制度时要严谨细致,求实创新,对学校的发展负责;专业教师要兢兢业业,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倾心教好学生;学生则应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文化活动,学好专业技能、树立职业理想,切实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工匠精神与校园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注意围绕工匠精神吸取多元的文化营养:可以深化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使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能及早地领悟工匠精神的价值所在;可以将以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和以鲁班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匠人文化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4-5],形成院校独特的文化育人环境。可以开展“典型工匠”“典型劳模”“先进文化”等专题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学习报道以及展开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养成崇尚劳动、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崔:以我个人的演奏经验来看,您所说的控制方法在三角钢琴上很容易学习,但当我们只有立式钢琴时,却几乎不可能找到感觉,因为立式钢琴的弦槌是通过弹簧复位的。您曾有过只能练立式琴的时候吗?您在那时如何获取理想的声音?

(二)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

教学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拥有终身发展,并且适应社会的知识储备以及能力。利用网络的发展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社会科技发展的敏感度,这对于学生个人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多样化的网络技术也产生了各具风格和内涵软件平台,可以有效改善一些现实的限制,诸如试验的设备等,也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使教学活动范围从局限于学校,到建立真正的学校家庭学习体系,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从新利用这些平台,实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

(三)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培养“工匠精神”离不开专业教学,应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选择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将“敬业爱岗、乐于奉献,诚信意识与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这些职业素养整合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办法之中。要制定详细具体的“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并将其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专业教师要以工匠精神提升自己的职业形象,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更要注重传授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自身的表率与示范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精神往往要经过实践才能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养。通过专业实训教学,让工匠精神与具体的职业场景相关联,学生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到这一精神的实质与价值,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与追求。在专业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要强调操作规范、品质控制等工作标准,还应向学生展示娴熟的技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反复学做,最终达到熟练掌握技能的目的。专业实训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更要注重任务完成是否精妙,通过对比学生的工作成绩切实让学生理解“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一丝不苟,耐心专注”的工匠精神所带来的不一般的效果。

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世界名牌产品百年不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制造业只有坚持工匠精神,以追求完美的品质为目的,不断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才可能做出赢得世界的产品。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是德、日等国际制造业强国成功的秘诀。他们通过职业教育塑造和培养准职业人的工匠精神,并在实践中传承和发展这一精神,其产品才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市场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实现制造强国之梦不仅需要科技进步,更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一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

(四)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现代学徒制相结合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企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具备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的准从业人员在谋求职业时更容易获得企业的青睐。而在后天的职业生涯中,秉承工匠精神的从业者可以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升华,在工作实践中获得企业认可,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结语

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大医院都会举行庄严而隆重的药师宣誓仪式,这些充满正能量的宣誓仪式,让药师感受到这个职业的神圣,深切体会到肩负的责任与担当。例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每一位新药师在正式上岗之前,都有一次郑重的宣誓仪式。宣誓仪式是激励年轻药师的一项举措,让年轻的药师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从而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面对药学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13]。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2]李宏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

[3]万辉君.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9):81-83.

本研究选60名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最终结合组总有效率高达96%,并在PRI、VAS、PPI 3项评分均明显低于针刺组。将针刺结合肌肉能量技术与针刺组在治疗20d后进行比较发现,前者更能有效地缓解疼痛,增加斜角肌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并在治疗3个月后进行统一回访时发现,针刺组的复发率27%,而结合组的复发率为7%,这说明将两种治疗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利用针刺缓解疼痛等症状,通过肌肉能量技术提高颈部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尤其是针刺结合肌肉能量技术在远期效果优于单一的针刺治疗。在防止复发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亦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结果证实针刺结合肌肉能量技术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院上推广。

[4]叶 桉,刘 琳.略论红色文化与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5,(34):80-85.

[5]秦培晟.鲁班文化融入建设类院校德育教育探究[J].山西建筑,2013,(30):251-253.

[6]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24-26.

式中:β为可靠性系数,β>1;Vw为水的体积;Lwo为水箱体内水的重心到铰接轴中心的距离;φw为水箱体内水的重心到铰接轴中心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ρw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Tr为阻力矩.

谭小芳,李学东,张洁,陈官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