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扶贫当立“孝”德

更新时间:2016-07-05

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扶贫,先扶志,重“孝”德。希望大家从自己做起,“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当好扶贫攻坚的拥护者和参与者。

与案例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有纲可循、有纲可依,只要按教学大纲开展教学,严格把握教学内容,就可满足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案例教学则要求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自行设计教学案例,其方式与内容均不固定,不单一。这既是案例教学的魅力和特征所在,也在客观上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因此,教师授课过程中应严格、负责地把控课堂教学关,切实保障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从具体案例中学有所得。

扶贫,是当前各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并且成效甚佳。实践证明,无论“输血”,还是“造血”,只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就能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但是,要实现治贫一劳永逸,还需在“孝”字上做文章。

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站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必须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该加大对经费的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只有这样,农业技术推广站才能将科技成果向着生产力转变,进而实现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升,最终实现乡村的振兴。

百善孝为先。陆名绩“怀橘送亲”,王祥“卧冰求鲤”、潘岳“弃官奉母”,都是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孝义佳话。古往今来,孝之所以有永生不灭的生命力和传播力,是因为它赞美血浓于水的亲情,它暗含家和万事兴的真谛。然而,在举国上下心心相念的贫困户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致贫内因与子女孝顺与否有莫大关系。

据调查,在一些农村登记在册的贫困户当中,不乏其中一些家庭有儿有女且儿女生活富足。这不是统计有误,而是因为他们没和子女一起生活,加之年事已高,逐渐丧失创收的劳动能力,家庭收入也处于当地贫困线标准以下,如遇病病灾灾,更是雪上加霜,自然“贫”副其实。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如果其子女都能恪守孝道,极尽孝顺之责,或不离不弃,承欢膝下,或努力为其创造贻养天年的更好条件,老为所养,老有所乐,此“贫困”理当不复存在。

“精准扶贫就是为了精准脱贫”。所谓精准脱贫,其目的就是要真脱贫、久致富。如果不解决好子女“不孝”的问题,此类贫困户一旦丧失基本劳动力,在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即使国家和社会为其提供再多再好的产业、项目、就业等支持,也会因为他们的力不从心而“剃头担子一头热”,即使政府最终“兜底”,也只是权宜之策,并非长效之计。如果每个人、每个家庭再效而仿之,不仅仅会加重国家和社会的负担,而且会助长“不孝”之风气,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格格不入,相悖而行。

扶贫重在扶志,不仅要扶贫困对象的志,而且还要扶其子女的“志”。扶其子女的“志”,就是要教育和引导他们尽孝道、为人事。孝道,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也是值得国人“自信”的传统文化。庄子曰:“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为人子女,父母对自己有养育之恩,没有人有任何借口和理由不知恩图报,尽孝顺之责。“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对自己父母都不能尽孝道,又怎么能做到对工作尽心、对社会热心、对国家忠心呢?“内睦者,家道昌”。一个家庭上慈下孝,才能够和睦;只有家庭和睦,才能够和气生财,让全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加强贫困地区孝道文化的教育和宣传,不失为一剂对症治“贫”、势在必行的良药。

龙爱明
《当代电力文化》 2018年第04期
《当代电力文化》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