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体育特色小镇健康区域联动构思与趋向

更新时间:2009-03-28

随着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健康的理念已经逐渐由“被动医疗”变为“主动健康”。我国健康健身、休闲运动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空间,在需求导向下健康健身休闲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体育特色小镇自然也应运而生。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2016年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国家重大部署,以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和产业示范基地等为依托,鼓励地方积极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1],发挥体育的多功能性与体育的潜在优势,利用特色体育产业与旅游结合,实施“体育+”行动计划。把体育和相关产业、事业融合起来,推动体育和各个方面的融合发展,从而增强体育健康功能的多功能性撬动社会资源、服务社会、服务全民健康事业。本文意在通过以健康为导向,寻求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辐射的最大、最优化,希望可以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布局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1 健康中国的内涵及战略意义

健康中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下的全民健康蓝图,是创新型健康优先发展国家战略。现今人们对于健康的观念已经由“被动医疗”逐渐转变为“主动健康”。人类健康干预的历程已经走过了“治疗医学”和“预防医学”二次健康革命。第一次健康革命为“治疗医学”,这次革命使慢性病、职业病、传染病和死亡率大幅下降,平均期望寿命有了一个直线延长;第二次健康革命为“预防医学”,这次健康革命主要针对慢性非传染病,其理念为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2],提倡健康生活,人类慢性非传染疾病有了历史性的改善。而第三次健康革命也即将来临,即“人生命品质上的提升”。

健康包含身体、物质、精神、行为、心理、社交等多维度方面,健康不仅仅是有了疾病可以治愈、可以提前预防疾病,更重要的是创造多维度的健康生命状态,延长健康工作和健康生活的时间,提升生活的品质,使全人类围绕生命健康享受健康生活,创造社会价值。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健康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健康中国建设,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为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人民健康为发展中心、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生活、完善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由此可见,健康中国的内涵就是要保证全民健康、全民健康运动环境、全民健康社会与构建健康经济的“大健康”体系,这种“大健康”是覆盖全民、系统、科学的健康体系,是符合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的主动健康体系。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区域联动是顺应这种“大健康”社会的需要,是践行体育担当的探索,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是国家体育发展和体育产业全面繁荣的象征,体育特色小镇应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以更多的担当和责任意识谋划布局。

2 体育特色小镇健康区域联动的理论基础

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部体育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格局”[4]。《江苏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5]与《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6]均提出,要积极与周边省市进行区域联动,寻找对接点开发联动的体育产业项目,组建区域发展的战略联盟,开启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合作发展模式。将本地的体育发展全方位纳入区域的发展战略思维,加强高层互动,推进交通的对接与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区域发展新局面。

2.1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亚当·斯密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理论,他认为,可以以少量成本所办到的,都应该尽量取少。从比较成本说理论出发,区域体育资源的联动,可以减少体育资源的投入,增大输出。赫克歇尔、俄林等人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的分工与发生来往是区域要素禀赋造成的[7]。从要素禀赋理论出发,区域体育资源的联动应该开发区域发展的优势与特色,并与体育产业市场相联系。克夫维夫[8]提出了供给可能性理论,即自然资源与初级产品区域分工的关系。从供给可能性理论出发,区域体育资源因地域分布的不均衡,健康区域联动可以弥补区域差异与区域分工,充分发挥体育资源的健康本位功能。还有其他学者提出了区域合作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合作是保证社会发展各种需求的有效途径。

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在不同的区域结构中,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法国经济学家佩鲁[9]提出了增长极理论:即增长极通过区域经济的联系,促进区域产业核心区的发展。增长极区域可以吸引和拉动周围要素趋于增长。从增长极理论出发,健康区域联动可以促进体育特色小镇核心区的发展,吸引和拉动区域外围健康的联动。J.R弗里德曼[10]于1966年《区域发展政策》一书提出中心—外围理论,该理论认为中心与外围不断调整,最终达到区域一体化。通过中心—外围理论,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地区体育的发展中心与外围的链接。

首先,从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高中女生们该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出发,我们发现她们的年龄普遍在15周岁至20周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女生们处在青春期发育的时期,她们身体各部分的器官都以发育完全,出现了女生们特有的第二性征。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许多女孩们还没有转变过时的旧观念,容易害羞,喜欢安静的生活方式,对富有剧烈运动内容的体育教学课程缺乏兴趣。同时,从人类生物体的结构来看,本身女性在身体的代谢速度上相较于同时期的男性稍显缓慢。其身体的运动中枢系统较为平稳,不容易产生激动、兴奋的情绪。

2.3 区位理论

杜能、韦伯等[11]人属于区位成本学派,该学派认为区位生产成本应考虑多方位因素。根据该理论提出的成本极小化对于区域体育开发布局具有深远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德国克里斯塔勒和勒施区位市场学派提出最优服务面为圆形[12],市场学派分析区位因素应该考虑多重因子,体育产业市场和满足消费者之间的平衡。英国学者丹尼逊等[13]人属于行为学派,该学派提出区域布局对于人的影响因素,以及人对于区域布局的反作用力。行为学派为区域体育联动指明了人的共存性与依靠性。区位理论为健康区域联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区域应根据区域自身的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组合不同的区域发展联动组合。

如图4所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广西、广东)(广东、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市、自治区在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布局中属于点轴辐射、网状交织型健康联动。

3 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区域联动

3.1 我国首批体育特色小镇的布局

新型小镇是链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与枢纽。体育特色小镇是以体育为核心与旅游、文化、互联网等相融合,打造运动、健康、生态、特色、幸福的新型创新型小镇。体育特色小镇对于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4]。国家先后出台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国务院(2014) 46号和“健康中国2030”计划,让体育产业有了新一轮的发展动力。体育特色小镇与其他产业高度融合,体育将以健康为本发挥其多功能性,体育特色

小镇将成为旅游升级发展新翅翼。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试点布局(见图1)。

  

注:本文将体育特色小镇按比例绘制,为明显示意辐射与联动将图中标识适当放大。图中实心红点(5—6km为体育特色小镇核心区)、红线圈(10—20km体育特色小镇核心辐射区)、黑线圈(30—50km体育特色小镇扩张辐射区)

 

图1 我国首批体育特色小镇布局图

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区域联动需要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通过对不同区域、不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健康区域联动的理论基础。他应当包括:区域联动基本理论、区域联动发展理论、区域联动保障理论、区域联动推进理论、区域联动辐射理论等。这些理论是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区域联动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依据与有力保障。通过对体育特色小镇发展的战略定位、优势与特色、战略重点、方针等各个指标深入理解,在体育特色小镇与健康区域联动之间建立一种最大化、最优化的关系。

  

图2 体育特色小镇健康区域联动辐射趋向图

3.2 中心辐射、区域带动型

如图3所示,西藏、吉林、新疆、黑龙江、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市、自治区在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布局中属于中心辐射、区域带动型健康联动。西藏、吉林、新疆、黑龙江4个省、市、自治区因地理、自然条件、经济等原因体育休闲小镇布局较少,且无法与临近区域形成区域联动,在这一建设阶段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区域健康辐射,向四周及下一批体育休闲小镇布局辐射,形成更大范围的区域健康联动,这4个省、市、自治区也是下一批体育休闲小镇重点布局照顾区域。吉林、宁夏、甘肃、青海、山西、内蒙古、贵州省、市、自治区在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布局中,虽然自身联动、辐射区有所不足,但靠近其他联动辐射区,如山西靠近以北京为中心的区域联动和由陕西、河南、安徽、湖北等省组成的梯度推进辐射区,可以很好的辐射山西省区域,山西省下一步的体育特色小镇布局应该靠近或在满足本省辐射需求的情况下,积极与上两个辐射区形成区域健康联动,形成更全面、健全的健康辐射区。

  

图3 中心辐射、区域带动型健康联动趋向图

3.3 点轴辐射、网状交织型

陡河水库1976年震后修复时只把土坝恢复到41.0 m高程,未能按设计44.0 m高程实施,防洪标准偏低,1978年被水电部列为全国43座重点病险水库之一。1989年提高保坝标准建设,土坝加高3 m。首先对1970年震后修建的坝体回填质量在不同的断面钻孔取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其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加高前仅将表层土清除,选与原坝料相同的土料进行坝体加高填筑。土方施工基本机械化,在土方填筑碾压后采用核子密度仪进行质检。经检验,土坝碾压干容重控制点1 159个,干容重皆远超过设计干容重1.75 t/m3的要求。

这些省、市、自治区在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布局中,虽然自身联动、辐射区有所不足,但靠近其他联动辐射区,与其他省、市、自治区可以形成跨省、市、自治区的区域联动。如广东、福建、江西、湖南4个省在体育特色小镇布局中,因与其他体育特色小镇相临较近,在现有情况下或扩大辐射区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区域联动。这些省、市、自治区在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中应该重点向本省、市、自治区主要方向进行辐射,在下一批体育特色小镇布局中应该重点考虑辐射盲点与辐射联动区形成新的联动区域点。

“区域”指特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可以大到整个地球,小到县、乡、村甚至一个学校,区域无处不在[15]。联动是指若干个有相关性的事物,一起运动或变化形成一种联动现象[16]。区域联动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静态与动态,具有相关联系性的要素进行区域间的联合与协作形成一种区域联动现象。本文所阐述的健康区域联动是指在原有区域联动原型基础上,将健康放于优先考虑位置,寻求将健康辐射最大化、最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并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将体育产业全面对接与融入健康产业[17]

  

图4 点轴辐射、网状交织型健康联动趋向图

3.4 中心辐射、区域联动型

如图5所示:如以北京市为中心、联动(河北、天津)、辐射(山西、内蒙古、辽宁),或者以上海市为中心、辐射(江苏、浙江),这些省、市、自治区在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布局中属于中心辐射、区域联动型健康联动。这些省、市、自治区在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布局中,自身联动、辐射区最为合理,不但可以满足本身的健康辐射,还可以与其他地区形成新的辐射区,形成更大的健康联动、辐射区。如以北京为中心的体育特色小镇布局中,因独特的自然条件与河北、天津省、市布局的体育特色小镇形成了非常“完美”的中心辐射区,可以辐射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市、自治区,这样的辐射区在下一步布局中,应该重点向外围辐射区布局体育特色小镇。如上海市在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布局中,布局4个体育特色小镇。上海市面积为6 340km2,如果一个体育特色小镇健康辐射区为半径30km的圆,现有体育特色小镇就可以辐射整个上海市,所以上海市下一步的布局和辐射应该主要向外围区域辐射。

  

图5 中心辐射、区域联动型健康联动趋向图

3.5 中心辐射、梯度推进型

如图6所示:陕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江苏、上海、浙江、山西省、市、自治区在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布局中属于中心辐射、梯度推进型健康联动。这些省、市、自治区在首批96个体育特色小镇布局中,虽然自身联动、辐射区有所不足,但靠近其他联动辐射区,与其他省、市、自治区可以形成跨省、市、自治区的区域联动,而且区域联动效果非常明显,而且辐射范围特别大。这样的辐射区在下一步布局中,应该重点向本区盲点及外围辐射区布局体育特色小镇,在形成区域体系健康联动情况下,先与点轴辐射、网状交织健康联动省、市、自治区进行联动,再向中心辐射健康联动省、市、自治区进行辐射。

  

图6 中心辐射、梯度推进型健康联动趋向图

4 体育特色小镇健康区域联动趋向

3.3.2 直流电源与信号源相互独立,直流电源不受信号源发热的影响,可靠性更高,同时维护与更换也更加方便。

体育特色小镇健康区域联动的走向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区域联动,一方面是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将一个区域内的体育休闲小镇进行联动做大、做强、做出品牌,更重要的是优化体育健康资源普及,将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辐射最大、最优化辐射盲点、难点。区域联动可以将体育特色小镇的布局最优化,“节省”社会资源,将资源集中化,体育特色小镇的走向应该趋于联动。体育特色小镇健康区域联动是打破区域封闭发展思维的创新方式,是实现共享双赢和共享健康区域发展红利的必然选择。图7是将体育特色小镇按比例绘制,图中实心红点(5~6km为体育特色小镇核心区)、红线圈(10~20km体育特色小镇核心辐射区)、黑线圈(30~50km体育特色小镇扩张辐射区)为明显示意辐射与联动将图中标识适当放大。联动区为按该比例绘制下在考虑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辐射健康化,联动化情况下大致绘制的健康辐射区。

在儒家广推德礼,道家却强调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3]。于此我们可以看出在道家政治思想中的君王与儒家政治思想中的君王有着巨大的差异,道家政治思想中君王是一个垂拱而治的形象,而在儒家的政治理想中君王的形象则是一个每天修德,谨慎,戚戚,以德行博济众生的形象。

(1)将健康服务事业置于优先考虑地位,为人民谋取最大化的健康福利,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公平感和幸福感。(2)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协调、制度完善、统筹规划布局。(3)优先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体育健康服务落后区域。(4)聚焦重点区域,打造品牌优势,以优势带动劣势,均衡发展。(5)以民需为导向,以全面协调、科学发展的理论去建设。(6)发挥走向区域的地域优势整合资源、跨界融合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的联动力量。(7)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共建共享氛围。(8)针对新常态、新问题、新情况不断运用创新方式去应对和解决。(9)树立协调协同理念,推进整体与局部的共同发展。(10)始终贯彻体育发展的五大理念,建设与构建全方位健康发展的“大体育、大健康、大产业”的体育特色小镇。

4)以上试验均为在干燥的实验室环境下完成,在井下湿度超过90%的环境中,木垫板对锚杆工作荷载的影响将会大幅增加,可进一步进行井下现场环境下的试验研究。

  

图7 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布局及健康区域联动趋向图

5 体育特色小镇健康区域联动的路径

(1)健康为本,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文明的运动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2)回归大自然,户外是人民对自然的向往、追求与回归。(3)运动应该具有健身、交友、休闲等综合性。(4)运动逐渐趋向多元性、创新性。2016年8月10号,“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在出席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培训会并讲话: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把握关键环节,以钉钉子的精神和工匠精神扎实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具体路径见图8。

本课程在中职主要培养的是绘图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不能独立完成方案设计任务。而在高职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初次就业岗位,具备效果图表现和初步设计能力;强调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重在培养基本技能。在普通高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二次就业岗位及未来发展岗位,侧重于创意设计,培养大型方案的综合设计能力,组织与协调工作。

“如果你的运动场不是封闭的健身房,不是仅仅有单一性运动项目,而是在一个景色优美的一体化体育小镇,和你的家人、朋友、同学一起运动、休闲、旅游,那你的生活是不是很有料?”。目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有了一个阶段性的上升。人们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日益增加,休闲体育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18]。体育特色小镇的“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体育+互联网”等跨界融合是体育由单一功能到复合功能的创新,体育健身运动的发展必定有以下特征:

  

图8 体育特色小镇健康区域联动路径图

5.1 应用健康区域联动的战略理论

体育特色小镇健康区域联动辐射趋向(见图2):核心区(基本圈)是体育特色小镇的核心区域集中大量相对优势的体育资源,核心辐射区(扩展圈)是市民乘车1h之内可以到达的区域,核心辐射区是体育特色小镇的聚合和效应区。扩展辐射圈(延伸圈)是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交通工具在1~3h可以到达的区域,是体育特色小镇的延伸圈。因社会体育资源、自然资源等限制,两个体育特色小镇之间或多个体育小镇之间一定会存在一定辐射盲点、难点(绿色部分),将两个或多个体育特色小镇进行区域联动,可以更好进行辐射形成一个健康效应的全面辐射。健康区域联动将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助力,全民健康、人人共享健康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本质内涵。

5.2 确定健康区域联动的战略方针

体育特色小镇健康联动必须确定以下几个发展方针:(1)政府要做好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坚持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经营的方式发展体育特色小镇。(2)体育特色小镇要以其特色对接高端资源打造小镇品牌和提升国际影力,如体育旅游小镇(新西兰Queenstown)、体育用品特色小镇(德国阿迪达斯总部)、体育登山小镇(法国霞慕尼小镇)、体育产业型特色小镇(意大利蒙特贝卢纳镇)。(3)体育特色小镇应以知名体育活动或赛事为核心,依托优质景区,并引入相关产业联合建设运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4)体育特色的建设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及其他审美、运动体验。体育特色小镇需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小镇的配套服务功能。(5)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注重少数民族运动项目的建设,保护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5.3 审视健康区域联动的区位优势与特色

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区域与体育特色小镇相关的区位优势:地域优势、经济基础优势、文化特色优势、资源优势、全民健身热度优势等,对这些优势进行全新审视,对区域优势进行优化和合理利用整合资源。以区域经济、自然、文化资源为基础,打造区域健康共享联动,地方政府和体育部门共同服务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体系。体育特色小镇突出特色,一方面要找准体育特色,另一方面要融合其他特色,走差异化的体育健康路线。分析哪些优势可以平衡劣势,哪些优势可以充分融合体育,哪些优势具备巨大的潜力。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健康区域联动的区位优势与特色,注重发挥健康区域联动的区位优势与特色,注重区域体育细分领域,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区域联动。

随着团场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母亲居住了几十年的平房被拆除了,搬迁进了团里安排的廉租房。廉租房在二楼,面积不大,也就60多个平方,很多东西都被母亲扔掉了,但是那台老旧的飞人牌缝纫机,却被母亲搬到楼房上,放在了阳台上光线最充足的地方。

5.4 明确健康区域联动的战略定位

健康区域联动战略定位是根据区域内经济、人文、区位条件等现实水平与基础,通过分析区域体育健康联动具备的条件与所处的环境,分析特色小镇在区域或全国甚至国际可以分担的任务与责任。体育特色小镇基础建设、资源拥有、交通条件、特色鲜明、交通条件是形成健康区域联动的重要因素。市场需求、全民喜好、旅游企业、出色人才、政府引导、市场活力和支持对接联动区域是形成区域健康联动的决定因素。根据健康区域联动的战略定位制定发展战略,准确的定位可以指导健康区域联动的实施效率,如果定位不准确,其发展就会走形。体育特色小镇的战略定位对了,区域健康辐射聚集辐射效应也就自然形成,所以说战略定位是体育特色小镇健康区域联动的关键点和难点所在。

5.5 把握健康区域联动的战略重点

(1)体育特色小镇是链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与枢纽,是服务城市和农村健康事业的载体。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首先要契合区域人们的运动喜好、运动特点、健康追求等需求。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应该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打破城乡二元模式,城乡群众体育的和谐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城乡群众体育事业的均衡发展是汇集全民的健身事业。(2)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应该与当地资源融合,做好政企联合,做到体育产业特色化。需要契合依托当地经济的发展,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紧扣脱贫攻坚、区域经济发展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重任。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每年吸引大批体育爱好者前来体验奥林匹克的发展历程,每年收益6 700万美元。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在于明确其发展重点才能更好的做到健康区域联动。(3)体育特色小镇是具有运动特色的新型小镇,是促进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必须以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为本,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育特色小镇健康联动的前提是必须要做好自己,明确体育特色小镇的战略重点,这是区域联动的基础。

一进多功能会议厅,高潮就看到空空荡荡的主席台上,只坐着一位长相俊美气质不凡的中年女人,高潮想,她应该是美之厦房地产公司的公关部经理齐眉吧?再看嘉宾席,已有二三十人坐在那里,或看文稿,或打手机,或喝茶,或把玩铅笔,高潮想,这些人应该是各路媒体的英豪们。见高潮和田卓走进来,台上的那女人立马走下台来,笑吟吟地迎过来,老远就招呼道,欢迎大驾光临,我是美之厦公司的齐眉,请问你们是——

6 结 语

健康中国背景下,全民健康的实现形式已经不再单一,体育特色小镇的布局将进一步强化这一理念。体育特色小镇不是建设的大、建设的多,其辐射效应就会好。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布局应该不去要求多大,应该力求小而精、小而强,产业定位明确,体育健康特色鲜明。本文以健康辐射最优化为视角对体育特色小镇进行研究,认为:健康区域联动理念就是倡导体育特色小镇在做好自身建设的同时,与临近区域的其他特色小镇形成更大的辐射区,以最大化、最优化形成区域集聚发散区,将健康效应最优化进行辐射,并最大化辐射盲点、难点。当前体育特色小镇区域健康联动的构思与走向发展路径在于:以应用健康区域联动的战略理论为导向;以确定健康区域联动战略方针为目标;以审视健康区域联动的区位优势与特色为条件;以明确健康区域联动的战略定位为方向;以把握健康区域联动战略重点为核心,形成以健康为核心,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健康中国体系。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在京发布[J].运动,2016(22):2-3.

[2] 刘国永.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J].体育科学,2016,36(12):3-10.

[3]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6(9):7.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Z].2014-10-20.

[5] 江苏省体育局.关于印发《江苏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jssports.gov.cn/art/2016/6/27/art_137_96669.html.

[6] 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zj.gov.cn/art/2016/10/11/art_5495_2193790.html.

[7] 王由礼.论经济的区域联动与良性互动[J].江海学刊,2003(6):59-64.

[8] 陈爱民.宏观经济学总供给理论与经济增长:观察与思考[J].经济学动态,2013(9):111-118.

[9] 王晓轩,张璞,李文龙.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与产业区位聚集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9):145-147;157.

[10] 王凯,庞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兼论弗里德曼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7):37-42.

[11] 刘良灿.试析杜能的区位理论在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应用[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1):120-122.

[12] 陆铭,陈钊.为什么土地和户籍制度需要联动改革—基于中国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J].学术月刊,2009,41(9):78-84.

[13] 操宏高.略论舒尔茨.丹尼逊和柯马洛夫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之贡献的方法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9(1):105-110;78.

[14] 张月蕾,张宝雷,杜辉,等.“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创建路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36(1):41-45.

[15] 王海飞,林柳琳.区域联动及其相关基本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30(6):82-86;118.

[16] 王由礼.论经济的区域联动与良性互动[J].江海学刊,2003(6):59-64.

[17] 季晓磊.十九大报告关键词[J].中国经济周刊,2017(41):8-19.

[18] 王萍,费郁红,孙洋,等.新常态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7,35(3):7-12.

[19] 王飞.黑龙江省区域特色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关系判断[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1):1-5.

[20] 刘明辉,黄岐,刘素静,等.发挥厦门区位优势促进海峡两岸体育交流[J].体育学刊,2007(6):29-31.

[21] 王建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体育定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5):42-43.

[22] 司亮,王薇.我国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及实践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5):53-58.

 
张丽军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