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区域经济视角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体系的构建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引 言

自2013年11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首次提出以来,经过四年多的发展,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由点及面地逐步展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通过港口城市互联、互通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未来一个时期,将成为中国建设开放型区域经济体的重要着力点。由于海上丝绸之路能够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围绕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合作领域、产业分工、路径规划等主题进行了定性的研究。但是相关文献往往都是单就某个主题展开论述,未能系统地挖掘相关主题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这使得理论研究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强,且难以把握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因此,本文运用共词分析法,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热点领域、各领域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而搭建起区域经济视角下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体系的架构。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界面选择期刊为检索库,并将期刊年期限定为2010-2017年,以关键词为“海上丝绸之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新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精确检索,不指定期刊类别,检索时间为2018年2月1日,共获得相关文献1365篇,将初步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去除重复发表文献、会议通知、报纸、没有作者或关键词等非研究性文献213篇,共得到有效文献 1152篇。

(二)研究方法

当前,学界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主要是以定性研究为主,从实践中选择研究主题,归纳总结后形成理论,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架构。而共词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某类主题文献集中出现的高频词汇作聚类分析来挖掘当前研究热点,并预测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而分析这些词所代表的该类研究主题的结构变化。因此,本文应用共词分析方法来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热点领域、各领域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而搭建海上丝绸之路理论研究架构。

首先,基于词频分界公式来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高频词:

 

式(1)中,I1表示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且出现词频为1次的词汇数量,T表示高频词与低频词分界的阈值,只有出现频次高出T值的才能称之为高频词。

为梳理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对1152篇文章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关键词6137个,其中词频为1次的关键词有36个,根据式(1),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高频词与低频词分界的阈值T为7.88,因此,抽取出词频大于8的36个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如表1所示。

利用电化学工作站CHI660E中循环伏安法对二极管1N4007和2AP10分别测试了它们的伏安特性,将对极和参比电极同时夹在二极管的一端,将工作电极夹在二极管的另一端,此时二极管构成模拟电解池。初始电位和高电位都设为1.0 V,低电位设在1.0 V,灵敏度设在1.0e~003A/V。

 

从图1可以看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热点可以划分为四大领域,结合文献研究,可以将四大领域命名为:命运共同体及其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机制、海上丝绸之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路径、海洋文化交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融通促进以及海洋文化交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融通促进。

多维尺度分析是根据关键词之间的距离来判断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关联性高的关键词集聚形成热点领域,越靠近集聚区中心的关键词,说明其越是该领域的研究核心,与其发生关联的关键词就越多。因此,本文在战略坐标图上绘制了区域经济视角下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热点,以进一步挖掘各领域的内在联系和战略地位,结果如图1所示。

三、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热点领域

(一)高频关键词分析

然后,对于式(1)挖掘出来的高频词,运用包容系数法度量高频词两两之间的关联紧密程度:

 

表1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相关的高频关键词

  

?

基于图2所示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体系架构,分别以四个领域下辖主题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归纳总结近三年区域经济视角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四个领域的主要观点,如表3所示。

(二)高频关键词的相关矩阵

为了得到符合尺度分析要求的数据结构,基于式(2)的原理,将上述36个高频关键词汇利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进行共词分析,生成词篇矩阵。将词篇矩阵导入SPSS 20.0,选取Ochiia系数将其转化为一个36阶的相关矩阵,结果见表2。

 

表2 高频关键词的Ochiia系数相关矩阵(部分)

  

?

表2相关矩阵中的数字表明了数据间的相关性,数字的大小表明了相应的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远近,数值越接近1,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关度越大;反之,数值越接近0,则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远、相关度越小。

(三)多维尺度分析

最后,运用聚类分析对海上丝绸之路热点研究领域进行归纳,并运用多维尺度分析法绘制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研究的知识图谱,进而搭建起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体系架构。

  

图1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多维尺度分析结果

式(2)中,Eij表示 i、j两词之间的包容系数,Cij表示 i、j两词构成的词汇组合同文共现的频次,Ci、Cj分别表示i词、j词出现的总频次。利用式(2)的计算结果构建相关矩阵,对角线上的数值表示该词的自相关程度,理论值为1,其他数值表示i、j两词之间的相关程度,取值在0-1之间,越接近1表示i、j两词相关性越强,反之亦然。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列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丝绸之路结合新时代特征之后的再次升华,是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顶层设计,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十分丰富,当前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所倡导的有利于区域合作、区域经济发展、互联互通的外交举措都属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范畴,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内产业链互补、产业价值提升增效显著。学界认为“一带一路”战略要在战略统筹、路径规划、落地措施等方面为“中国梦”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有效支撑:首先,在战略统筹方面,要坚定“海陆统筹”的发展理念,发挥海上与陆上战略互补优势,以经贸合作为主,为“中国梦”的实施搭建起稳定高效的海陆空合作网络,扎实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其次,在路径规划方面,作为起点和重要战略支点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亚洲一体化程度最高的自贸区,其重要性无论在实践界还是学界都已得到共识。以打造升级版的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依托,学界将海上丝绸之路抽象分成“东盟航线、南亚航线、波斯湾和红海航线”这三大部分,提出应从线到面地逐步形成中国连接东亚、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的区域经济网络;最后,在落地措施方面,学界主要从完善顶层设计与政策协调、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健全公共平台与服务支持、加强物流与金融合作、技术外部性双赢、加强人文交流等方面,给出了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落地实施的具体措施。

领域二,海上丝绸之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路径。它包含的研究主题主要有海上丝绸之路、区域合作、区域经济、一带一路、东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梦、战略布局、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战略支点。领域二主要处在第二象限,向心度低、密度高,说明这些研究主题以中国梦为中心彼此之间联系密切,形成了较稳定的研究结构,研究较成熟,但相对忽视了与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

领域三,海洋文化交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融通促进。它包含的研究主题主要有海洋强国、文化交流、地缘政治、福建、发展战略、南海、东南亚、伊斯兰文化、核心区、广西、海洋文化。领域三主要处在第三象限,向心度低、密度低,说明该领域主要围绕文化交流和海洋文化来展开研究,但各主题间相对距离较大,联系不紧密,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主题多是带有地域属性的微观研究,与其他研究领域相对孤立,处于研究的边缘。

2010年4月5日,中国陕西黄陵县举办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万多名华夏儿女参加了祭奠。客居他乡的华人华侨结伴回归故里,寻根祭祖,拉近了华裔青少年与祖籍地山水、文化的距离,通过亲缘与地缘连带的亲缘关系认同、祖籍地认同、方言认同,或者说是宗教信仰认同、生活习俗认同,达成了文化价值的认同,从中获得“我们”这种归属感。山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丁润萍说:“认祖归宗、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评论家智效民认为,各类寻根祭祖活动的举行,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海内外华人、华裔的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图2 区域经济视角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体系架构

领域四,海洋文化交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融通促进。它包含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古丝绸之路、全方位开放、长江经济带、中国东盟。领域四主要处在第四象限,向心度高、密度低,说明该领域主要围绕古丝绸之路来展开研究,该领域内的研究主题虽然和其他研究领域联系较为紧密,目前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网络的核心,但其没有形成稳定的内部研究结构,易于变成其他领域的子领域。

四、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框架的构建与分析

综合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结合文献研究,本文总结当前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主体框架如图2所示。

理论上说,多节型过腔非但可以有三节型,而且应该还有四节型、五节型……N节型,尤其是两种不同材料组合成的多节型过腔,那形态就更为复杂多样。仅三节型的组合就应该包括“主调+级音+级音”“主调+主调+级音”“级音+级音+主调”“级音 +主调+主调”“级音+主调+级音”等类型。但实际上,由于曲牌唱调板则的制约,昆曲中的三节型过腔比较罕见。从中或可窥知,纵然过腔与字腔相比较,不管是音调的高低或长短,都比字腔自由,但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尤其是句幅不能冲破板则的制约。尽管如此,这种类型的过腔构式,还是存在的。

由表1可见,“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经济”、“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已成为出现频次最多的关键词,分别为445次、214次、107次、47次、38次和29次,表明这些已成为学界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热点主题。

 

表3 四个研究领域的主要观点(部分)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数据库相关文献,由作者整理得到。

 

?

从表3可以看出,本文构建的区域经济视角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体系架构,对于归纳概括现有的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研究文献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具体表现在:按照上述四个热点领域对相关研究型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之后,相关文献就能够根据其所属领域归纳合并为一类,使得原先相互之间逻辑关系不明显的文献变得更加具有逻辑关联性,这些文献的关注重点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所属领域的目标方向、总体原则和路径措施,使得每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范式。

(一)命运共同体及其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机制

命运共同体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契合,最早来源于中国国家领导人发表的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当前,海上丝绸之路命运共同体建设正处在从国家战略向具体措施落地的关键时期,也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命运共同体的范围应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和金砖五国为依托,由点带面地逐步覆盖到和中国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全球合作伙伴,在战略内容上,应以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经贸合作为主要方式实施多维度推进。命运共同体在区域经济领域的合作内容,应以产业园区、海上运输和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载体,以产业对接与合作为抓手,完善彼此之间的经贸往来关系,建成自由贸易园区,实现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方面的协同互补;以人文交流为桥梁,加强命运共同体内成员国和地区间在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多元领域的交流,推进命运共同体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命运共同体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载体、合作目标、合作制度、合作领域的多样性,这使得各成员国家和地区应形成开放性、多元化、多领域的联动合作机制,这种联动不仅表现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更要求成员国家和地区在政策、制度等方面加强合作与协同。命运共同体合作机制还要充分考虑当前全球主要区域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地一策,不仅要考虑中国改革开放的利益诉求,还要考虑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利益诉求,只有互利共赢才能保证命运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和凝聚力。

(二)海上丝绸之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路径

领域一,命运共同体及其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机制。它包含的研究主题有命运共同体、经济发展、互联互通、互利共赢、基础设施、国家战略、研究成果、全面深化改革、海洋经济、经济发展水平。领域一主要处在第一象限,向心度高、密度高,说明这些研究主题以命运共同体为中心彼此之间联系密切,它们不仅是整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网络的核心,而且它们之间联系也较为密切,形成了稳定的研究结构和规模。

(三)海洋文化交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融通促进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建设“海洋强国”提到国家战略高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是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阐释和贯彻。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应该以“海洋强国”战略为纲领,以经济合作为物质抓手,以海洋文化建设为精神抓手,统筹协调好文化交流、地缘政治和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海洋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和利用海洋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物质、制度、行为等方面的互动关系,映射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当前,我国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应以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为基础,主动融入到世界先进文化交流中,在管理海洋、区域合作、互联互通等方面形成相关组织制度、行为规则、海洋意识、海洋文学等。海上丝绸之路是海洋文化的直接载体,充分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互动,较之于海上丝绸之路以贸易往来的方式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的有形经济增长和物质丰富,海上丝绸之路更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方式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互信和融合,且这种文化上的互信和融合将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沉淀凝聚力,也增强了沿线国家和地区协同发展的纽带关系。对于海洋文化交流,学界主要是探讨某些区域性文化优势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融通作用,如:闽南文化与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应从凝聚侨务资源、海上经贸网络互联互通、健全金融支持等方面发挥闽南文化对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平台支撑作用;广西作为推进中国与东盟的合作的桥头堡,应由政府和民间力量联合,突出主流文化,整合形成文化交流的产业链,扩大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

(四)沿海港口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发挥

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受到当前学界的关注,不仅因为它在缺乏国际合作框架和机制的情况下经久不衰,更在于它承载着跨国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建设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要以古丝绸之路文化为精神指引,坚持和平合作、互利共赢,而不是单纯地以古丝绸之路划分地域范围。较之于古丝绸之路,21世纪丝绸之路更加应该全方位开放,只要是有合作意向的国家或地区,不管是不是古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都可以参与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同样,在21世纪丝绸之路全方位开放格局下,围绕着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内起点及发展区域,作为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亚太经济圈的东方桥头堡,相关沿海港口城市成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以大连、天津、青岛为代表的环渤海港口城市,应优化发展面向东北亚及周边国家的开放型经济格局,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上海、宁波为代表的长江经济带港口城市,应与21世纪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市场置换等方面实现互联互通,以加强我国经济发展的纵深梯度;以广州、深圳、厦门、海口等为代表的东南港口城市,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侨胞侨民的纽带关系,主动地与东盟地区加强贸易和人文融合,打造成为与东盟进行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另外,东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出海的第一站,研究古丝绸之路文化与中国文化对东盟国家的影响,可以为当代中国与东盟合作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Sulfonating and sulfating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 10 52

通过低起点让学生介入了专题性总结只是教学的初级目标,如何实现教学设计中的高立意,设置“问题链”是实现低起点迈向高立意的有效途径.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共词分析法,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分析,从区域经济视角构建了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体系的架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命运共同体及其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机制、海上丝绸之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路径、海洋文化交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融通促进、沿海港口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发挥等四大领域,各领域在整个研究网络中的战略地位存在明显差异;第二,命运共同体及其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机制领域是整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网络的核心,该领域也形成了稳定的内部研究结构和规模,互联互通、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命运共同体等是该领域内主要研究热点。海上丝绸之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路径领域形成了较稳定的内部研究结构,但仍要加强与其他研究领域的联系,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古丝绸之路等是该领域内主要研究热点。海洋文化交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融通促进领域内部研究结构不稳定,与其他研究领域相对孤立,文化交流、发展战略、海洋强国等是该领域内主要研究热点。沿海港口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发挥领域目前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网络的核心,但其没有形成稳定的内部研究结构,易于变成其他领域的子领域;第三,本文构建的区域经济视角下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体系的架构,对于归纳概括现有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文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按照上述四个热点领域对相关研究型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之后,这些文献便具备了逻辑关联性,共同构成了所属领域的目标方向、总体原则和路径措施,使得每个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范式,为后续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热点的深入挖掘或跨界整合,以及找准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提供了范式借鉴,对于位次靠前的研究热点,各领域内可纵向挖掘其研究深度,领域之间可横向拓展其跨界协同。

绍兴是越文化的发源地,文化积淀深厚,人文古迹遍布城乡,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叠加,形成了绍兴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这些富含绍兴传统文化特色的景观介绍面向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游客,为克服文化交流障碍而使译文能为大多数游客理解和接受,在翻译时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译文进行必要的加工。至于具体的翻译方法,则应根据旅游资料不同的侧重点,采取加注、类比、删减、归化等多种翻译方法有机结合,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处理。以下将以绍兴一些著名景点为例,对一些景观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以支持上文提出的观点。

胃癌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大多已属晚期,错过了手术的根治机会,病症表现为腹水、消化道出血及胃穿孔等,为避免癌症扩散转移,应给予对症治疗,为控制癌变在腹腔内转移,提高临床疗效,现给予患者腹腔热灌注化疗[1‐3]。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C)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针对腹腔恶性肿瘤的辅助方法,在直肠癌和卵巢癌上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4‐6],本研究拟通过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尿嘧啶腹腔灌注治疗胃癌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安斌峰,徐辉.海上丝绸之路、海洋文化与海洋战略之纵横研究[J].海洋信息,2016(2):48-53.

[2]白永秀,王颂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J].改革,2014(3):64-73.

[3]曹红辉.“一带一路”促进世界经济平衡[N].人民日报,2015-07-12.

[4]陈尚文.赋予古丝绸之路新时代内涵[N].人民日报,2014-5-13(023).

[5]陈伟光.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机制的联动[J].国际经贸探索,2015(3):72-82.

[6]高新才.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互联互通[J].中国流通经济,2015(9):33-37.

[7]贺圣达.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6(2):66-73.

[8]黄建钢.互动和共进:中国海洋方略的内涵[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1):94-100.

[9]黄茂兴,贾学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空间范围、战略特征与发展愿景[J].东南学术,2015(4):71-79.

[10]金荣.浅析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及前景[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5):73-77.

[11]李慧芬.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弘扬中国海洋文化[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6(6):70-73.

[12]李向阳.论海上丝绸之路的多元化合作机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11):4-17.

[13]李兴.丝绸之路经济带:支撑“中国梦”的战略,还是策略?[J].东北亚论坛,2015(2):85-92.

[14]梁颖.“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中国梦想走向世界[N].光明日报,2014-12-2(07).

[15]任天佑.“一带一路”:连通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大战略[N].解放军报,2015-4-17(06).

[16]苏振芳.闽南文化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9):103-108.

[17]王爱虎.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和文献研究看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价值和意义[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2.

[18]杨国桢.海洋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研究[J].学术研究,2015(2):92-95.

[19]张林,刘霄龙.异质性、外部性视角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5(3):44-53.

[20]张勤,马费成.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7(6):65-75.

[21]郑文智,林春培,陈俊艺.发挥福建独特优势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J].福建理论学习,2015(6):10-18.

[22]钟磊.古丝绸之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6(6):46-50.

 
刘佳,田帅
《经济视角》 2018年第01期
《经济视角》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