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策略

更新时间:2009-03-2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和人口红利的变化,苏州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近年来陷入工业经济增长放缓的困境。在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下,单纯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经济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下,高新区应充分利用供给侧改革的思维,突破发展瓶颈限制,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和动力的发展模式。

“三个自信”是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强大的精神支撑,是十八大重要的理论创新。“三个自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坚定“三个自信”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新期待,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敢于实践、敢于变革、敢于创新的重要精神力量。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动力就是强化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必须在创新基础上提高效率,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供给侧改革的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所强调的优化结构、升级要素,其核心正是科技创新。

其一,科技创新有助于纠正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供需错配问题。所谓供需错配,即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低端产品供给过剩。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传统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升级,使传统产业提高供给质量,有助于解决低端产品供给过剩的问题。通过开拓新技术空间和新的市场,支持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尖端产品的研发,既可刺激新的社会需求,又可替代高端进口产品,解决当前国内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

其二,科技创新有助于推动产能升级换代。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去产能,即化解过剩产能。为了打破产品供过于求而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就要寻找有助于生产设备及产品转型升级的方法。在去除旧产能的同时,应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最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以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可改善产业的供给结构,以优势产能替代落后产能,以新的有效供给带动新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看着看着,高潮心中就坚定地认为,无疑,这个艾副会长,就是“诗的妾”,那个在虚拟世界里向自己百般卖弄风情的网络老婆。高潮想,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对“诗的妾”这种在现实和网络两重世界里来回切换的“双面人生”,高潮一点儿也不感到奇怪。自己平素不就是一个网外人五人六网内堪比野兽的人嘛!

一、科技创新为企业注入活力

为了深入研究科技创新对企业自身发展的影响,本文利用最能反映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水平的指标“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即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将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成两组进行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先按照2016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同时按顺序将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加至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一半的节点,将企业分为主营业务收入规模相同(1275.1亿元)的两部分。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的组称为高强度组,有270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较低的组称为低强度组,有416家企业。两组企业的平均从业人员数量、固定资产总值、利润总额等数据见表1。

 

表1 按投入强度分组对比情况(2016年)

  

指标单位数(家)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万人)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固定资产总值(亿元)利润总额(亿元)总计68623.62550.2432.7149.8高强度组27012.11275.120782.3低强度组41611.51275.1225.767.5

(一)高强度组经营效率更高

一是单位固定资产的主营业务收入水平更高。根据表1中的数据,进一步计算,可知:高强度组每百元资产的主营业务收入为616元,低强度组为565元,前者比后者高出9%。二是销售利润率更高。高强度组企业销售利润率为6.5%,比低强度组企业高1.2个百分点。三是产销率更高。高强度组产销率达95.2%,低强度组为93.9%。四是单位能耗更低。高强度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061吨标煤,比低强度组低28.8%。

2.6 ELBWI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按存活组和死亡/放弃组比较,见表2。行二分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受孕方式(P=0.013)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高强度组发展潜力更大

一是资产负债率更低。高强度组资产负债率为46.9%,低强度组为49.4%,高强度组企业具有更强的经营灵活性和融资能力。二是新产品开发能力更强。2016年高强度组平均新产品在开发项目为5.0个,新产品研发经费户均1574万,新产品产值占当年工业产值的53.6%。低强度组此组数据分别为0.7个、151万和34.6%。高强度组企业更重视新品开发,产品更新换代能力更为突出。三是无形资产更丰富。2016年高强度组企业申请专利3219件,发明专利1509件,拥有注册商标1443件,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52件,分别是低强度组企业的4.3、3.2、13.7、7.4倍。高强度组更具发展“软实力”。四是人才结构更优。高强度组每万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人员有929人,低强度组仅有241人。高强度组的人才储备、人员素质更胜一筹。

二、当前高新区企业科技创新的不足

(一)研发投入强度偏低,研发能力有待提高

根据国内外经验,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以上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2016年,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以上的有53家,仅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7.7%。从规模看,小型企业研发活动较为丰富,小型企业有研发投入的数量占全部有研发投入企业的64.3%,但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32%,落后平均近0.1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全区产值达百亿以上的5个行业大类中,有3个行业大类的研发投入强度低于规模以上工业的平均水平,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0.86%、1.26%、1.35%。从横向看,2016年苏州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已达1.5%,深圳、天津的投入强度双双突破2.0%,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研发投入强度更是高达3.37%。苏州高新区与这些国内知名创新“高地”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研发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是政府部门当前的重要任务。

(二)企业研发相对集中,均衡性有待改善

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主要依靠企业自筹,缺乏资金一直是阻碍工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中,企业资金占比高达97.2%;来自政府、境外和其他渠道的资金投入量均不大,特别是政府资金,本身基数较小,2016年企业获得政府资金仅216万元,较2015年下降12.5%。来自政府部门和其他渠道的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较少,影响了企业科技创新速度。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激励作用和市场配置各类创新要素的导向作用,通过财税等手段增加资金投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减轻企业创新的资金压力。

其三,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产业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倡导的“互联网+”,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综合体现。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主导的技术经济,不仅可以帮助传统产业在消费领域形成新的营销渠道和经济增长点,还可在生产领域打破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形成分享经济,提高要素资源的利用率,避免产生供需错配。

(三)成果应用率不高,技术转化有待加快

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通过实施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产业领军人才奖励制度等,着力引进产业科技领军人物、企业家、高技能人才,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利于创新引领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探索实施更有突破性的金融、出入境、住房、子女入学等政策。落实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人才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海内外各类创新创业人才。

(四)产学研融合不够,校企合作有待加强

2016年,苏州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学研经费支出(对境内机构和境内高校支出之和)为0.36亿元,产学研经费支出占全部研发经费外部支出的28.5%,其中对境内高校支出216万元,同比下降22.3%。2016年,有113家规模以上企业和境内高校或机构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合作,占比16.3%,而涉及科技创新核心领域、开展过产品或工艺创新的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分别有29、19家。高新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及预期。

三、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三大因素

对来自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90位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人才的缺乏和流失已经成为阻碍企业科技创新的最大障碍。调查设计的12个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的因素中,“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排在首位,占24.9%;其次是“创新费用方面成本过高”,占22.4%;第三为“缺乏技术方面的信息”,占11.2%;最小的障碍因素为“市场已被竞争对手占领”,占1.7%。可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最缺的不是市场,而是“人、财、物”三要素。也就是说,企业要有创新人才,要有资金支持,要有技术信息支撑。

(一)人才政策方面

问卷调查的对象中有53.4%的人认为当前高新区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的相关政策效果“不明显”或“没有效果”;有152位企业家选择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不具备享受政策资格”,占54.1%;认为“政策吸引力不足”和“不知道此政策”的分别占20.1%、17.2%。对此,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强人才政策的顶层设计。针对不同企业的用人需求,分类设计政策,分层次实施,降低人才政策门槛,扩大政策的受惠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更多的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的扶持,为企业“招才留贤”创造良好人才环境。

(二)资金投入方面

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贫富不均”。数据显示,2016年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经费投入的企业占54.2%,近半数企业未开展任何研发活动。研发经费投入在企业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从投入规模来看,投入排名前10%企业的研发经费合计达27.14亿元,占全部企业研发经费的75.7%。从所有制来看,内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更高:内资工业企业研发投入10.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7.9%,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29%;港澳台资、外资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分别为7.0亿元、18.8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9.5%、38.6%,投入强度分别为1.14%、1.30%。虽然内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量不及外资企业,企业规模也较小,但科技创新积极性较大,研发投入意愿高于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

(三)信息供给方面

本平台具有海平面大风的格点订正功能,两者的原始数据均为Grib格式,但由于Grib文件较大,并且dat/ctl文件的原始资料是兰伯特投影的,需要解析成需要的Micaps4类或Micaps2类数据进行展示。由于实时解析速度过慢,影响业务实际操作,所以采用基础平台的数据抓取技术,定时抓取文件,保存到目录下,从而满足24、48、72 h内大风和海雾格点订正需求。

四、加强科技创新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创新发展格局

集中世界前沿的科技创新资源。进一步优化创新产业空间布局,利用区域现有平台积极推动与欧美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科技合作,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鼓励跨国公司建立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平台和创新中心。

更为残忍的是,戴菲儿尚未死去,艾莉便走进他们的生活。艾莉不知道,当她与秦川做爱,旁边的戴菲儿会是什么感觉。可是她知道她的感觉,她在乎。她在乎的不是秦川,而是戴菲儿。

集中国内高端科创要素。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落户。积极承接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提高源头创新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科技创新资源和沿沪对台产业承接优势,加强国际创新合作。利用海峡两岸高峰论坛等交流平台,引进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需求,以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为纽带,有效整合企业人才、技术、平台等方面的创新资源,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二)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深入推进联合创新。继续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与国家科技创新机构的合作,由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在新兴产业若干重点领域,组建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组织实施一批协同创新重大项目,以无偿资助、后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项目研发和产业化。

加快推进成果转化,推进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健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举办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活动,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举办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促成更多的科技成果在高新区交易、落地。

(三)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第一,创新科技投融资机制体制,让金融资本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分散企业科技创新风险,分享企业创新收益,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难题。第二,优化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研发税收优惠应由以区域优惠为主向产业优惠与区域优惠相结合、以产业优惠为主转变。只要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并且实施研究开发项目,研发投入等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不论其在何处投资都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从而达到刺激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目的。第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试点,把知识产权评议导入重大科技、投资项目和人才引进项目,大力推广专利保险,帮助企业有效规避专利风险。实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能力提升计划,鼓励、引导第三方参与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形成多元化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

(四)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

2016年末,苏州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913项,其中1900项已被实施,占比48.5%。一直以来,技术转移和技术转化是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高新区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一直处于全市领先地位,但整体的技术优势并没有完全落地转化成经济优势。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优势,努力探索和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和有效运行机制,加快知识流动和技术转化速度,是当前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调查数据显示:“企业或集团内部信息”是工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主要信息来源,占信息总来源的42.5%,排名第一;第二是“客户或消费者信息”,占33.48%;来自“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信息较少,仅占5.6%。这些数据表明当前高新区工业企业主要通过自身的力量或渠道获取科技创新信息,自主完成,而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科技创新信息媒介的作用不大。政府和行业协会要高度重视信息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更好地发挥自身在科技创新中的信息纽带和桥梁作用。坚持通过科技信息交流活动,来引导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技术对接,通过信息资源优化供给侧结构,提高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是水管单位的责任和义务,水管单位必须树立管理意识,着力完善管理体制。具体来说内部管理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首先加强工程管理制度化与规范化,同时关注组织管理建设,积极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其次,从市场经营角度来看,树立起与利益相关者竞争的意识,促进单位文化建设,创造出可以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将工程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到一起。

[1]吴晓波.论科技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科技与企业,2014(1).

[2]郭娅娟.企业科技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分析——以淮安市为例[J].企业经济,2012(2).

[3]杨改霞.科技创新引领开发区经济持续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6).

OD-干重关系:取不同浓度的藻液,测定其在680 nm处的吸光度值,然后取10 mL藻液分次置于2 mL已烘干至恒重的EP管中离心,后置于60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转移至干燥器内冷却,准确称量记录重量。以波长680 nm处测得OD值为横坐标,测量得到的细胞干重为纵坐标建立OD680-细胞干重关系,得到6株藻回归方程如表1:

 
蒋亚诚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