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英译作品对外传播的文化自信

更新时间:2009-03-28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晚清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小说揭露了官场的腐败无能,讽刺了时人时事的假、恶、丑。小说时代感鲜明,寄托了作者忧国、爱国的情怀,颓废中饱含沧桑,唏嘘里渗透感伤,广受西方人关注。由刘师舜先生完成的英译作品,于1975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译文流畅,精准地再现了原著的思想和风格,向海外读者展示了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并在尊重海外读者阅读习惯的基础上,提升了翻译技巧,升华了语言艺术。追求中西合璧,突出文化的交融性,发挥文化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是中国古典文学英译作品进行文化传播的必由之路。

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英译作品海外传播的必要性

(一)满足大环境的需要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围绕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启动中华学术精品外译项目,以增强中华文化对外的影响力。我国在2012年建立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不但是研究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资源,而且满足了拓展国际市场的需要。据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张西平、李雪涛教授介绍,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动态数据库”的子数据库中,有的是世界首创,有的在世界范围内达最高水平。

刘师舜先生热衷于中外文化交流事业,具有深厚的英文素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英译作品作为他的译作之一,是他给世界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英译作为中国古典文化走出国门的关键词,像一张醒目的中华文化名片,必将“推动人类不同文明平等交流共同发展”,增强民族自信并创造更精彩的人类文化。

(二)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

中国文化正处于“走出去”和寻求发展的关键时期。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大卫·麦奎尔(David Maguire)教授探讨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时所遭遇的社会困境,认为从“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变的策略能为中国赢得更多的西方受众。文化的发展是中国综合实力发展的需要。借助跨文化交流的契机,将中国古典文化的人文底蕴和素养传播给更多海外读者,使更多人受到浸润和熏陶。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既有利于文化的兼收并蓄,又有益于探索文化的创新机制,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古典文学英译作品应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在文化发展大潮中迎接机遇和挑战,展现中华民族的智慧,在传播过程中丰富华夏文化。

不同于以往的结构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简单的生产品种结构调整,而是一场面广度深、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广域变革,是在我国农业发展到较高水平上的主动作为,是在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背景下的统筹调整,是在国内国际市场深度融合趋势下的应时之举。更注重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更关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经营结构;更强调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更注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满足文化传承的需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为世代相传的不朽之作走出国门,是展示中国文化实力的需要。无论时间流逝多久,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留下的温度,依然能让人体验到刻骨铭心的沧桑感、厚重感。中国古典文学由于曾经创造的辉煌和永存的独特魅力,而被越来越多的海外读者关注。译者应怀揣敬畏之心,既守护文化,又在文化传承中进行创新,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当代文化元素,使中国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走出国门展现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英译作品的海外传播展现文化自信

(一)文化因素和语言特色

向海外传播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涉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与英语的有机结合,难度极大。刘师舜先生所译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在于:将汉语与英语精妙对接,完美地展示原著的文化元素,抒发原著的家国情怀。如:“It was only a stone’s throw, and we soon entered his residence.”(原文为:“果然不过一箭之地,就到了他的公馆。”)此处, “一箭之地”巧妙地用一箭射程强调距离之近, “掷石之距”则生动、传神、形象、婉约地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两种表达方式从字面上看似乎不完全对等,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似无招处处是招,从原文到译文,读来不觉一丝寡淡无味。用数据对距离进行量化通常更具体,但此处的定性表达方式化平淡为生动,所营造的意境耐人寻味。可见,客观事物因译者换了更恰当的表达方式而更具文化气息。

刘芒也是顽固的排外派,认为大量的外来人口让人看着就很讨厌,把他们原来的家园搞的乱七八糟,所以他制定了一个规矩,只要是当地人凭借一口当地话去那里吃饭就可以打五折,刘芒的老婆却是个包容派,她认为本来就没有什么永远的家园,那都只是人类迁徙过程里的落脚处,只是落脚的时间长短不一而已,她为了让外地人更好的融入这里,开了一个收费培训班,专门培训外地人说当地话。他们这样一个组合真是非常奇怪,实在是无法计算他们的家庭总收入到底会多一点呢还是少一点。

译者应在进行语言交流的同时进行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不是简单地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是将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形式。可以说,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活动,而是提高国家文化影响力的原动力,在文化移植的过程中承载着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的使命。

(二)风俗与文化的相关性

“传播中要注意目标文化中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事物的判断往往表现出的不同价值取向;传播过程中因为语言、文化习惯不同,带来表现方式和风格不同的认知偏差;要研究接受心理的差异带来的主观评价的多义性……”随着中国古典小说走向海外,精准译文的更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追求翻译的实时性,不断超越前人,才能有更优秀的翻译作品问世。以“衙门”的翻译为例。“衙门”是指古代的官府,即旧时官吏办公的场所,将“衙门”翻译为“office”并不太恰当。当今的办公室范围宽泛,不能代表特定的场所,小到个体办公场所,大到国家政府的办事机构都设有办公室。试想,如果翻译成government office in feudal China是否更能体现时代特征和文化特色呢?要想提高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必须兼顾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当代读者的文化心态。

“After that she took him to the capital, and believe it or not, bought him the title of taotai of the second rank with the right to wear peacock plumes. An imperial audience was arranged for him, and he was assigned to Kiangsu province for appointment.”(原文为:“桂花带了土老儿到京城里去,居然同他捐了一个二品顶戴的道台,还捐了一枝花翎,办了引见,指省江苏。”)“土老儿”是对乡下人的带有歧视性的称谓,意为土包子、没见过世面的人。“顶戴花翎”分为顶戴和花翎两部分,顶戴是官员的帽顶,花翎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帽子上的装饰品(通常赏给对朝廷有贡献的人)。“捐官”是老百姓向国家捐钱、纳物以取得爵位、官职。“道台”是清代的官名。在这段文字中,原生态的民族风俗与本土文化相得益彰,海外读者阅读到此处,势必会产生好奇心,进而追根溯源,深入研究中国文化。

(三)中西方语言习惯的交融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英译作品既尊重中国人的语言表达习惯,又尊重西方人的语言运用习惯,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也符合西方人的审美观,体现了译者高超的翻译技巧。如:“What wind blew you up here?”(原文为:“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中国人见面常常会打趣道:“什么风把你吹来了?”译者用中国人常用的打招呼方式,在亲切诙谐地向西方读者传递中国文化的同时,拉近了中西方文化间的距离。

对鸭坯进行统一前处理,之后进行烤制实验。具体为红外蒸汽烤制温度220℃,烤制时间30、35、40、45、50min,蒸汽喷射2次,分别为烤制的第10min和第30min,每次喷射时间为3s;最后红外干烤10min。

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英译作品中还可见到英语俚语的表达方式,如:“Don’t talk nonsense. That’s beyond me!”(原谅为:“莫说这种笑话,不要折煞我。”此处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尊重了西方读者的语言习惯。再如:“That’s beyond me!”(原文为:“这个连我也不晓得啥意思!”)“You needn’t stand on ceremony.”(原文为:“不要客气。”)这两处均用了地道的美式英语口语表达方式。“stand on ceremony”是讲究礼仪、墨守礼法或拘泥于礼节的绅士行为。在特定的语境下采用特定的表达方法,能够突破语言定势,给读者更多回味和思考的空间,展现语言作为文化灵魂所发挥的作用。

中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思维方法上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反映在语言形式上,这是因为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浸透了民族的文化。文化既包含语言文化又影响语言的发展。在翻译过程中应灵活应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尊重异域文化,以点睛之笔传播深邃的中华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应与时俱进

(一)文化传播的实时性

风俗与文化紧密相关,风俗是历经多年应运而生的本土文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涉及我国一些地方的风俗和方言。若翻译不当,则会给海外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刘师舜先生经过巧妙的翻译,实现了跨国界的民俗文化交流,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刘师舜先生的英译作品为读者勾勒出立体画面,使读者能够读出内在乾坤,进而探知未知领域。如:“He counts among his friends many worthless fellows roaming the rivers and lakes.”(原文为:“他结交了好些江湖上的无赖。”)“江湖”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既指市井,又指天下,读者必须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无赖”通常指不讲道理、撒泼放刁的人,是特定情境下的贬义词。要把这些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必须研究不同文化体系和文化背景下的海外读者的认知差异和心理接受能力。

[5]王宏.中国典籍英译:成绩、问题与对策[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3).

另外,刘师舜先生的译著由于是早年的节译作品,因而受当时译界文化的限制,未能将原著中诸多经典语境完全表达出来。在原著中不乏点睛之笔,例如:“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作者用工整、对仗、和谐的排比句,巧妙地概括了二十年的所见所闻——林林总总的“怪现状”,社会现实的丑陋、世态的炎凉,透过忧愁、愤怒的笔底波澜让人感受到了阵阵寒意。作者以小说为利器,对社会现实进行揭露和鞭笞。原著蕴含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和精神风貌,需要更多文化传承者继续探索。至今,译界仍然有未将流行语言完全译递给世界的遗憾,因此需要更多优秀人才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传神地再现原著的精神风貌。

(8)烟气与锅炉气都采用复喷与复挡作除尘设备,复喷内含有多排高压喷洗喷头,喷头的出口水压达4 kg以上,与烟气、锅炉气形成相对流而发生相应的碰撞,使烟气与锅炉气受到水的充分洗涤,然后再受复挡的阻挡作用,烟气、锅炉气中的含尘粒子就掉入水中,而有害气体如SO2、NO2、SO3等及其他有异味的物质也溶于洗涤水中,减少或消除了烟气与锅炉气有害气体、异味物质与粉尘,完全达到清洁排放,满足环保的要求;

(二)读者需求的时代性

中华文化应在与他国文化交融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视角,实现迁移和渗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清代文学作品,海外读者不一定能全面、深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文化。小说描写了上自部堂督抚下到三教九流的面貌,鞭笞了扭曲的人性和善恶失衡的怪象。多元化的社会成分,繁杂的结构和阶层,官阶制度、官员品级、官员服饰等文化特征,都需要读者深入了解。用英文详细介绍时代背景、文化特征,有利于海外读者了解晚清社会原貌,最大限度地满足海外读者了解中华文化的渴望。只有下足功夫同步解读,才能将中华文化传播事业做大做强。诠释典籍必须考虑可行性和有效性,顾及读者的文化心态。翻译作为沟通不同民族文化的桥梁,能够形成流动的知识、动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历久弥新。通过翻译推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能够实现中华文化的砥砺前行,让世界更多读者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领会中华文化的精妙之处。

(三)文化传播的新思路

创新是引领文化发展的强劲动力。文化的传播形式应不拘一格。目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英译作品以纸质书刊的形式传播,单一的传播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拓展传播途径,扩大受众面。英语影视、评书、语音故事等,都是可操作性较强的传播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便捷的传播方式将会应运而生。文化传播的步伐应紧紧跟随时代的节奏。从视觉到听觉再到触觉,构建全方位信息传播通道和多领域信息传播模式。只有从译本被阅读和被接收的视角研究文化传播的策略,才能加快中国古典小说英译作品传播的进程。博大精深的优秀古典小说,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者需要全面突破思维定式,跨越语言障碍,引导英译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将中国的智慧迅速传给世界。

四、结 语

[1]李镓,李春雷.困境与反思: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与趋势[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2,31(5).

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文化传承者有责任对外传播中华文化,让全世界人民感受中国的文化魅力。译文的可读性、创造性及有效性有赖于传播者的再创作。译者只有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解读文本的需求,才能引领文化共享的方向。新时代的文化传承者应通过翻译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名著,建设文化强国。

$msgsock = socket_accept($sock)or die(“socket_accept()failed:reason:”.socket_strerror(socket_last_error()).“/n”);

准确称取样品10.0 g(精确到0.01 g)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10 mL乙腈,涡旋10 min,加入3~4 g NaCl(140 ℃,烘烤4 h),涡旋1 min,在5000 r/min下离心5 min;取上清液1.5 mL,加入30 mg PSA和50 mg无水硫酸镁,振荡1 min,10000 r/min下离心5 min;取上清液过0.22 μm有机滤膜,待测。

对芦笙的认识,我起初只有模糊的印象,只知道苗族有芦笙,而且也想当然地以为芦笙就是平时玩乐时的乐器,就像彝族人的四弦(月琴)一样。

[3]徐珺.古典小说英译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05.

[4]徐珺.汉英语篇形合与意合之文化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

2)我国绿色建筑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设施及人才储备不完善等原因,对其发展也造成了极大限制。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监测方法以及具有一定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的人员,导致技术缺失;此外,由于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其在绿色建筑实施中存在无人监管或按照以往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监管的情况,常出现监管的纰漏而导致监管不足而影响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2]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6]魏耀川.翻译视阈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营销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25).

[7]王宁.翻译的文化建构和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J].中国翻译,2005(6).

[8]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9]荣倩雯.浅谈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经贸实践,2017(22).

[10]温亚楠.味同嚼蜡还是意味深长[J].海外英语,2017(16).

[11]刘性峰,王宏.翻译学研究范式的嬗变、问题及对策[J].外语研究,2016(2).

面积适宜性主要考虑对关键生境及敏感生态系统的保护需要,特别是目标种群产卵生物量的积累,其大小和范围取决于保护目的、关键生境质量和数量、资源利用程度、其它管理工具的有效性以及目标生物种群特征等因素。边界和面积可依照海域地形特征、生态地理属性,以及目标种群的扩散类型及开发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12]马琰,王峰.从“文化转向”看翻译教学的文化自觉[J].教育评论,2016(4).

[13]周宣丰.文化他者的表征与自我表征——兼论后学视域下的文化翻译[J].文化研究,2015(2).

 
刘莎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