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考古遗址公园:传统与现代辉映 文化与生态相融

更新时间:2009-03-28
 

前言: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定义遗址:城堡废址、宫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当时一些经济性的建筑遗存,如山地矿穴、采石坑、窖穴、仓库、水渠、水井、窖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围墙、边塞烽涟、长城、界壕及屯戍遗存等也属此类[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定义三类:文物、建筑群、遗址。其中,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2]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章程》定义“遗址”:包括一切地貌的风景和地区、人工制品或自然与人工的合制品。包括在考古历史、美学、人类学或人种学方面具有价值的历史公园与园林[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不可移动文物分类: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我国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将文物保护单位分为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地、古建筑及古建筑群、古遗址、古墓葬及石窟寺、壁画、石刻等五大类。

我国大遗址保护是在结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实际,先后形成《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ICOMOS十五届大会文件《西安宣言》、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城市文化北京宣言》,及《大遗址保护西安共识》《关于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良渚共识》《大遗址保护洛阳宣言》,大遗址保护理念不断更新和拓展[4]

综上,大遗址定义为: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5]。简而言之,大遗址就是指大型古文化遗址。大遗址不仅是遗存本身,而是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共同组成。

大遗址是我国特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7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它专指我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别大、文物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6]。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突出进展[7]

1 大遗址与考古遗址公园

大遗址类型丰富,包括原始聚落,古代城市、宫殿、陵墓和宗教、军事、交通、手工业、水利等建筑与设施的遗迹及其相关环境。考古遗址公园是大遗址的重要表现形式。

考古遗址公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我国灿烂文明史的主体和典型代表,不仅具有深厚的科学与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极具特色的环境景观和旅游资源,促进大遗址所在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8]

“十一五”以来,国家设立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在有效保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风貌的同时,加强展示和宣传,对全面提高保护、管理、利用水平,发挥大遗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

2 大遗址保护

目前,我国大遗址具体保护、展示、利用,可分五种类型[10]

一、圈地保护型。适宜人烟稀少,经济不甚发达地区。

二、原状保护展示型。一般都经过考古发掘,有较好的人文内涵、景观要素和有利于展示的基本条件,地方政府有一定积极性和经济基础。

甘肃科学学报》从改变读者阅读和投稿习惯出发,开发HTML网页阅读,采用腾云网上采编系统,实现投稿和审稿数字化。同时,搭建起微信互动平台,期刊网站上也配套逐步完善在线浏览,也在实现服务功能的创新升级。通过微信、邮件向同领域科研人员主动推送电子版刊物。通过微信公众号,作者不必多次打电话查询审稿进度、录用状态等,可以微信查询稿件进度,提高了编辑部的工作效率。除了投稿作者外,还拥有一批固定订阅用户,这些用户很可能通过微信互动被发展成为潜在的投稿作者和审稿人。

1.3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 利用Pi-ta、Pi-b、Pi54和Pi21抗性基因引物检测材料,引物名称、序列及其扩增片段预期大小见表 1。

三、原址复原展示型。经过考古发掘,有一定科学复原依据;但由于原状保护的需要或不宜直接展示,或直接展示不能直观地向公众说明内涵,经保护性回填,在地表按原状复建,供公众参观。

四、休闲绿地型。众多大遗址由于没有经过考古发掘,不清楚其文化内涵,宜绿化并控制基本建设。经相应考古发掘后,将整个遗址作为休闲绿化用地,有利于大遗址保护。

●Local funeral modes mainly consist of birds-funeral, water-funeral, and cremation.Unlike those performed in other area, these modes leave nothing in the world, and produce no pollution to environment.

五、城区系列博物馆型。大遗址位于城市区域,为展示重点遗迹,建设系列博物馆。

过程保护是大遗址保护的重要方法。也就是在筹建遗址公园之前,组织者和建设者制定长期规划,在整体规划前提下,循序渐进建设。

①开展紧急驱虫。使用丙硫咪唑(15 mg/kg体重)对病发区域所有牲畜开展紧急驱虫工作,同时对驱虫后的牲畜粪便进行收集,利用堆积发酵或焚烧的方式消灭虫卵,防止虫卵二次污染。②对病弱畜加强饲养管理,适当进行补饲和保暖,增强病畜的体质和抵抗力,减少病畜死亡,加快康复,最大程度降低牧民损失。③对病死畜尸体采取深埋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野狗食用病死畜尸体,以免病死畜体内的虫卵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例如,吉野里国家历史公园是“日本模式”的典范。按照规划要求,采取先主后次、循序渐进、边发掘、边复原、边建设原则进行。

如此操作,不仅为考古发掘研究提供充足时间,也为复原工作提供更加完备的基础资料支持,同时也能从容筹集建设资金,避免一蹴而就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11]

3 大遗址利用

2010年以来,经数次发掘,共清理墓葬92座(图2-2-1),灰坑26座,房址5座(图2-2-2~图2-2-6),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400多件(图2-2-7~图2-2-8)[21]

二、整体保护模式。可完整保护全部遗址及环境。严格遵循国际古迹保护理念,征用遗址范围内土地。坚持长期、全面的考古发掘,保证呈现原始遗址形态,有选择、有重点地展示遗址。

二、利用必须围绕遗址的文化内涵展开。必须最大限度地展示遗址所蕴藏着的历史人文价值。

三、利用必须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大遗址的利用不是一蹴而就,不能盲目冒进,这样会破坏大遗址的利用价值;也不应过分保守,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譬如,江苏省虽然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但地区差异较大,对苏南、苏中和苏北在大遗址利用的目标要求、层次水平及实施进程等都应区别对待[12]

大遗址保护可与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相结合(当然,也不是所有大遗址都适合建设遗址公园),大遗址是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公园建设是大遗址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规划,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既可以发挥遗址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又可以促进城乡建设和原住民生活质量改善[13]

遗址公园,又可分如下几个类型[14]

皮肤病药物 治白癜风的内服药物甲氧沙林(敏白灵、制斑素),用于皮肤病的某些外用药物如维甲酸软膏、氢醌霜等,用于过敏性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如他克莫司软膏和比美莫司软膏有光敏问题存在。

一、局部重要遗址保护模式。在遗址边界做出标识,勾出遗址范围,显出边界;周边适当建设仿古建筑群以解决旅游管理服务等,保护区内其他用地保持现状。

一、利用必须以充分保护为基础。任何不利于保护而损害遗址的利用,都不允许。

三、连片保护模式。与生活较贴近,有利于化解遗址保护与当地发展的矛盾。在对遗址进行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对周边环境及潜在遗址区采取灵活处理方式。考虑当地气候、遗址现状、保护理念的差异等因素,逐步改善遗址环境。连片保护,展示重要遗址,在保护区建立基础服务设施。

目前,农业生态园区也是大遗址保护常用的手段之一。形式丰富多样,主要有田野文化公园、观光型农家园、采摘型农家园、垂钓型渔场、观赏猎狩型畜牧场、度假农场等。可分两种:

经研究发现,长寿地区具有明显的“优越的微量元素谱”,如湖北钟祥长寿老人以富锰富硒为特性,广西巴马长寿老人具有高锰低铜元素特征,新疆和田长寿老人的镁、铝、铁、锰、钡、锶含量明显高于普通人,云南长寿老人具有高锰高锌的特点。长期的调查研究表明,土壤质量对人类长寿的影响是多种有益生命功能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目前人类对于土壤中的长寿“密码”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土壤中更多的长寿密码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去深入调查和研究。

一、推广有机农业。由于有机农业对生产过程和作物生长环境要求严格,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可利用资源,是一种高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农业系统。因此,这是偏远地区和受污染程度低的文物大遗址产业调整中的首选。

二、发展观光农业。观光农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个新兴产业,既可以扩大农业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又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可形成以农业景观为主的生态建设体系,是文物大遗址区,尤其是城市近郊文物大遗址区发展经济和保护文物的一个选择[15]。城郊观光休闲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农家乐型”;第二“农业娱乐型”;第三“乡村休闲型”。因此,发展大遗址区观光农业休闲要因地制宜[16]

(1)真实性、完整性与可延续性。

一、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恢复当地原始生态与植被等生态功能。

辣椒去籽,粉碎过筛,称取 5.0 g,加入40 mL蒸馏水和0.2% (W/W)的纤维素酶,50 ℃反应2 h后进行离心分离,取上清液,残渣用40 mL丙酮浸提剂,超声提取30 min,过滤,得到包含辣椒红色素的滤液。

二、组成园林景观、规划不同空间、承载历史文化信息等美化功能。

三、美化乡村环境、增加经济收入、为周边提供绿化苗木等经济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景观规划建设应以历史资料和考古研究为基础[17],要保护重要遗址之间的通视走廊及景观。

随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内涵的确立以及相关实践的普及,中小学图书馆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在这种大趋势下,尤其是中学图书馆应该重新进行功能定位,探索更多的服务形式和可能性,微信公众平台是中学图书馆提供在线服务的有力工具,只有不断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带入最新的服务理念,才能紧跟时代潮流,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层次,中学图书馆在开发微信功能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用户体验,着重从推送服务和菜单功能开发入手,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出发,全方位的展示资源,推广服务,如此才能在服务传统读者的基础上,开拓新的服务对象,宣传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传播文化影响力,创建书香校园。

(3)考古现场展示;

大遗址应借助产业化下的多种形式运作方式。如发展大遗址影视、书籍、器物制作、纪念品销售等,全方位的加强文化产品宣传促销,有利于增加当地收入,提高大遗址的知名度[19]

4 大遗址展示

大遗址展示方法多样。归纳如下[20]

(1)遗址本体展示;

(2)历史事件展示;

(2)系统本身有用户数据库,需要用户申请或注册后将用户信息导入认证系统数据库,且功能模块较多,有用户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后期维护工作量较大。

大遗址是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只有把历史文化广为传播,其价值才能体现出来。遗址旅游只有拥有自身的特色,才能受到游客青睐。要充分认识到大遗址自身的特色要素和赖以生存的基础,发掘潜在的文化底蕴和内容,并使特色和价值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扬[18]

(4)文物陈列展示;

自2002年BIM被提出以来,已席卷欧美的工程建设行业。BIM技术进入我国建筑领域迄今已有10多年。当前,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下,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信息化融合发展,可以实现产业链信息共享,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升级。

(5)文物修复现场展示;

(6)生活场景复原展示;

(7)多媒体展示;

(8)组织游客参与。

下文以泗洪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为例,聊以说明。

指的是企业自己去开设一个生鲜运送的完整物流链,包括储货的冷库、冷冻车以及物流相关行业人才和自己的配置送货指挥中心。这种模式的产生是由于第三方的物流企业有时配送时间不能自行选择,送货地点较为分散时候会耗时较长等问题,有能力的生鲜企业就开始自己配置物流链,这样一来客户就满意了,但是企业的成本会加大,因为每个地区都要成立才能保证运送。例如:某企业自营了物流,自营后每一单的成本约为50元,但是同地区的其他物流专业公司,例如其中一非常有知名度的每单是刚超过45 元,其他的物流公司平均下来则是每单40元左右,这个价格不包括客服、前期投入等成本。

  

图2-1-1 顺山集遗址本体(局部)

5 顺山集遗址

顺山集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梅花镇大新庄西南、重岗山北麓,西临赵庄水库。遗址周边环境原生态,十分利于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图2-1-1~图2-1-5)。

  

图2-1-2 顺山集遗址南侧的梅花山

  

图2-1-3 顺山集遗址边的赵庄水库局部(夏季,鹭鸟)

  

图2-1-4 顺山集遗址边的赵庄水库(夏季)

  

图2-1-5 赵庄水库七星墩(局部)

顺山集遗址距今约8100~8500年(第一、二期),是目前我国淮河流域最早、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环壕聚落遗址。

中心区为环壕遗址,南北长约250、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顺山集遗址壕沟最深约4米,宽20米余,堆集早期遗物。环壕内外遗址总面积达17.5万平方米(图2-1-8~图2-1-9)。

吴兴区是湖州市的建筑石料开发利用基地。历史上不合理的矿山开采造成了吴兴区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相符合。为解决这一问题,吴兴区以实施“百矿示范、千矿整治”活动、“四边三化”行动、“矿山复绿”行动为契机,2003年起采取规划引导、分步实施,因矿制宜、分类治理,工程示范、典型引路等措施,持续深入开展矿山生态治理,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矿区周边生态环境,有效利用矿地。截至2017年底,累计治理废弃矿山(关闭矿山)30余个,产出土地约3000余亩(其中复垦成耕地约2000余亩,已作建设用地利用约1000亩),为吴兴区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图2-1-8 顺山集遗址环壕平面

  

图2-1-9 顺山集遗址环壕局部(西北-东南)

  

图2-2-1 顺山集遗址西北侧第二期墓地全景(南—北)

  

图2-2-2 房址F1清理后(东南-西北)

  

图2-2-3 房址F2全景-(西南-东北)

  

图2-2-4 房址F3(东-西)

  

图2-2-5 房址F4清理后

  

图2-2-6 房址F5清理前全景(北-南)-1

大遗址利用原则:

  

图2-2-7 顺山集遗址出土的釜灶组合(二期遗存)

  

图2-2-8 顺山集遗址出土的泥塑猴面(二期遗存TG11(10):6)

聚落遗址内房址、规划整齐的墓葬区、丰富的水稻遗迹,说明此时已有初步的农业生态[22]

顺山集遗址遗存表现出多种文化因素。如陶釜与山东半岛的后李文化有一定联系。这是江苏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或为长江中下游的马家浜文化找到源头。对青莲岗文化研究及苏北地区早期人类聚落遗址分布,尤其是壕沟的发现对新石器时期人类居住环境研究等,均有着重要意义[23]

由于存在共轭双键,花色素吸收可见光从而呈现一定的颜色。因为花色素不稳定,所以在植物中常与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等结合形成花色苷[5]。花色苷根据连接糖基数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单糖苷、二糖苷和三糖苷。

顺山集遗址荣列“2012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顺山集文化”得到命名[24]。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淮河中下游史前聚落考古和考古文化的空白。

6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规划

泗洪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范围包括顺山集遗址及其周围地带,共4.0358平方公里。

具体是:东至宁宿徐高速公路,南至梅花山,西至水库大坝西侧,北至502乡道南侧。

规划目标:

(1)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文明之窗。

(2)江苏地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范。

(3)顺山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规划原则:

大遗址保护可以采用绿色景观设计与规划。不仅有利于营造意境,也有利于保护原生地貌、消除视觉障碍、修复遗址完整、协调建筑风格。有如下三大功能:

(2)保护与发展相统一。遗产保护与原住民生活、生产相融合。

(3)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统一。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4)遗产保护与泗洪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生态景观环境改善、统筹旅游休闲体验等相结合,形成魅力独具的泗洪生态文化旅游之窗(图3-1-1)。

  

图3-1-1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总平面图

7 总体构思

7.1 分区

规划将开放展示范围划分为3个功能大区:遗址区、梅花山景区、生态景区(图3-2-1~图3-2-2)。

其中,大新庄入口服务区、顺山集遗址现场展示区;梅花山景区包括梅花山、大塘怀服务区;生态景区包括湿地生态展示区、生态农业区(包含2处生态农业、1处农家乐商贸区、1处休闲体验区)。

  

图3-2-1 顺山集考古公园规划保护区划图

  

图3-2-2 顺山集考古公园规划分区图

7.2 景观空间布局原则与目标

(1)强调文物环境保护,注重文物与生态相结合,恢复、保持原生态景观环境。

(2)将生态保护和环境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利用规划、旅游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居民现代生活等协调一致。

(3)生态保护目标是尽可能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尽可能解决文物保护区划内生态破坏问题,包括湿地恢复、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增加植被覆盖率等。

(4)真实展示历史文化成果,完整复原历史环境,民众享受文化民生,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图3-2-3)。

  

图3-2-3 顺山集考古公园规划景点分类图

7.3 发展生态农业

(1)将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林业、渔业等作为遗址区内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高度重视传统农业技术研发、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生产力,提高农业经济收入。

(2)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积极探索新的生物技术及有效措施,集成推广农业污染防治技术,逐步减少应用农药、化肥,恢复土壤肥力、消除农药残留,由单纯注重农产品产量向追求质量的转换,高效合理保护、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减少对自然生态的污染。

(3)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与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优特农产品种植,重点突出与水稻、玉米、小麦、泗洪大枣、梨、柿子、水产品等,地方特色产品相关的养殖种植业。

7.4 恢复湿地生态

(1)对建设控制地带内现有池塘、河道、水渠等水系进行疏挖治理,恢复水岸植被和水生植物,补充清洁水,改善水质。

(2)结合河道规划和遗址公园建设,恢复部分湿地景观,调蓄汛期洪水、调节局部气候,改善遗址背景环境。

(3)使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程,通过园林绿化工程和植物群落重建,修复遗址公园内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进行环境容量测算,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客观数据支持。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和功能评价体系,对遗址公园内生态环境和持续的测定和调控。

7.5 生态景观要求

(1)景观环境工程应尽可能与生态保护、环境保护措施相结合。

(2)环境景观设计必须以恢复历史环境或地理自然环境为依据,保持乡野特色风光,杜绝景观设计呈现城市园林化倾向。

(3)景观设施在外形设计上应尽可能与遗址历史文化信息融合,必须符合我国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建筑特征,体现原始、简洁、小型的形象;多选择自然材质,同时具备可识别性和环境和谐性。

(4)绿化植被品种应保持地方性、历史性和符合遗产保护要求。

(5)植被绿化应满足空间景观功能要求,在建设控制地带外围种植高大乔木,适当遮挡视线;保护范围内控制绿化高度,形成开敞空间。铁路沿线可适当减少遮挡,景观开敞,起到自然的宣传作用。

(6)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采矿区生态环境整治、恢复,并尽可能因地制宜地结合原始景观塑造、旅游设施布置、景点布置等,筹安排。

8 节点设计

8.1 遗址博物馆

满足顺山集遗址群出土文物的收藏、展陈、研究、管理、服务接待等多方面需要,面积4000平方米左右。主要包括收藏空间、展陈空间、研究室、接待室、管理服务以及应急服务用房、医务室等(图3-3-1-1~图3-3-1-2)。构思:

(1)利用大新庄入口东侧建设遗址博物馆,并尽可能缩小、减少地面体量,以免影响局部模拟的环壕聚落的原始景观风貌。

(2)博物馆采用金字塔形方案,做出屋顶花园。展示出土的遗址文物,可改善并完整展现历史环境。

(3)博物馆与环壕以展示农耕的稻田等相连,寓意远古与当代渊源的历史长河,展示“顺山集印象”。

为便于比较,我们还构思了博物馆方案2(图3-3-1-3~图3-3-1-4)。

  

图3-3-1-1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方案一一层平面图

  

图3-3-1-2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方案一

  

图3-3-1-3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方案二(日景)

  

图3-3-1-4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方案二

  

图3-3-2-1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大新庄入口服务区入口详图

  

图3-3-2-2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大新庄入口服务区鸟瞰图

  

图3-3-2-3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大新庄入口服务区博物馆与入口景观效果图

  

图3-3-2-4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大新庄入口服务区博物馆与主入口鸟瞰图

  

图3-3-2-5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大新庄入口服务区从入口望楼上看大新庄入口服务区内景

  

图3-3-2-6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大新庄入口服务区制陶展示

8.2 大新庄入口服务区

满足停车、服务接待、展陈、售卖、医务站等多方面需要。主要包括入口大门空间、停车场,等比例示意出的环壕聚落遗址(3座原始建筑分别为售卖、服务接待、陶艺展陈)等(图3-3-2-1~图3-3-2-6)。构思:

(1)同比例大小完整示意出顺山集环壕聚落遗址,一方面可以使人对顺山集原始聚落遗址有直观的想象,又可以保持顺山集遗址周边环境原貌。

(2)环壕内展示的5座原始建筑单体,取自淮河、长江下游流域江苏的原始建筑形式,在展示地域原始建筑特色同时,又可初步探究本地域原始建筑的发展、演化序列。

(3)原始祭台,又可有机地将五座单体建筑的展示与动态的使用结合起来,分作祭祀、展陈、制陶、服务、小卖等,满足接待之需。

(5)局部复原环壕水体,大部采用不同色彩的植物展示环壕聚落景观,在保持农耕场景的同时,展示先民们的聪明才智。

8.3 遗址现场展示区

满足展示顺山集环壕聚落遗址的历史氛围,使参观者、游客充分领略深厚的顺山集文化。主要包括复原房屋、房址展示、墓葬模拟、环壕展示、现场考古展示等(图3-3-3-1~图3-3-3-7)。构思:

(1)覆土保护顺山集遗址。

(2)模拟复原环壕,展示环壕地层断面,普及考古知识,培养历史文化素养。

(3)复原的5座原始建筑遗址。模拟出土的房址平面、墙体等,文字、图示介绍原始时期房屋的建筑过程。

(4)模拟出土的墓葬群,普及考古学知识文化。结合现场考古展示,创造出穿越时空的历史文化展廊。

  

图3-3-3-1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遗址现场展示区平面图

  

图3-3-3-2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遗址现场展示区鸟瞰图

  

图3-3-3-3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遗址现场展示区环壕展示图

  

图3-3-3-4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遗址现场展示区F1复原图

  

图3-3-3-5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遗址现场展示区F1效果图(外观)

  

图3-3-3-6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遗址现场展示区F1效果图(内景)

  

图3-3-3-7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5座房址复原效果图

8.4 原始农耕生产生活模拟区

满足展现原始社会时期顺山集人的生产、生活场景。主要包括农耕、渔猎生产展示,原始人生活场景的展示等(图3-3-4-1~图3-3-4-5)。构思:

(1)与顺山集环壕聚落遗址结合在一起,一静一动、一内一外,展现原始人的生产、生活。

(2)尽量安排在沿到达顺山集遗址的主路两侧,利于展示。

(3)同时靠近赵庄水库边,可以与渔猎较好地结合。

  

图3-3-4-1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原始社会生产生活展示区平面图

  

图3-3-4-2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原始社会生产生活展示区狩猎

  

图3-3-4-3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原始社会生产生活展示区渔网

  

图3-3-4-4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原始社会生产生活展示区农耕

  

图3-3-4-5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原始社会生产生活展示区独木舟

8.5 顺山集文化村

满足各地来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休闲、修学、体验等多方面的需要。主要包括餐饮、住宿、观演、研修等(图3-3-5-1~图3-3-5-3)。构思:

(1)该区建筑与顺山集遗址隔赵庄水库(进士湖)相望,相得益彰。

(2)体验传统生态农业、林业生产与景观等,融入田园乡野景色。

(3)传统生产、生活与民风民俗的展示等相融合。

  

图3-3-5-1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顺山集文化村平面图

  

图3-3-5-2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顺山集文化村鸟瞰图

  

图3-3-5-3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顺山集文化村从赵庄水库大坝视角

8.6 大塘怀服务区

满足停车、服务接待、售卖等多方面需要。主要包括次入口空间、停车场、餐饮、服务接待、小卖等(图3-3-6-1~图3-3-6-3)。构思:

(1)仿唐建筑群,一方面切合梅花山口碑历史文化资料,又可以形象盛唐建筑风采。

(2)大小不一、规模不同的各仿唐建筑单体,可以将静态的展示与动态的使用结合起来,分别作为餐饮、服务、小卖等,满足接待服务之需。

  

图3-3-6-1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大塘怀服务区平面图

  

图3-3-6-2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大塘怀服务区鸟瞰图

  

图3-3-6-3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大塘怀服务区庭院内景

8.7 梅花山景区

国学研修、梅花庵、文峰塔、小卖等修学、休闲、小型宗教活动等多方面需要。主要包括研修、宗教、旅游、管理服务用房等(图3-3-7-1~图3-3-7-3)。构思:

(1)可以利用采砂坑,作为梅花植物展示、探险、了解地质地貌知识等的天然场所。

(2)能够登临的文峰塔,既可以与赵庄水库(进士湖)呼应,又激发游兴,更是鸟瞰整个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必不可少的重要场所。

(3)梅花女神的传说源远流长,而梅花庵不仅延续梅花女神的历史文化传统,又可以与文峰塔的提振地方文风相结合。

  

图3-3-7-1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梅花山景区平面图

  

图3-3-7-2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梅花山景区鸟瞰图

  

图3-3-7-3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梅花山景区国学研修中心效果图(外观)

9 结语

科学严谨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需要考古学、建筑学、规划学、景观学、农林学、经济学及地方政府管理等多学科、多方面的融汇协调,是系统性、渐进过程,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图4-1)。

大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我国早期灿烂文明史的主体和典型代表[25]。它们不仅具有深厚科学与文化底蕴,也是极具特色的环境景观和旅游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大遗址所在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发挥着重要作用[26]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充分尊重原住民的保护意愿和积极性;要激发起他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自豪感;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充分解释保护的重要性,及采取相应技术手段、限制措施的必要性;要考虑他们的经济利益和发展要求,考虑根据社会效益在更大范围内平衡,以保障及激励他们保护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农村人口密集地区、土地耕作区、城镇居民较集中的居住区、环境保护区、旅游观光区、特色地域文明区以及传统历史街区,更应如此。要把保护纳入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唤醒“社区公民意识”、呼唤“公共领域参与行动”,让保护从重视相关技术、专业活动,逐步转向关心当地人民的感觉,保护地方特色,塑造有个性的生活形态。在保护大遗址的同时,改善原住民的生活品质与环境品质,使生活更美好,环境更宜人[27]

  

图4-1 顺山集考古遗址公园鸟瞰图

图片来源:

图2-1-8~图2-1-9来自于:南京博物院考古部(江苏省考古所,顺山集遗址平面图、环壕考古现场图)

图2-2-1~图2-2-8来自于:南京博物院考古部(江苏省考古所,出土器物及墓葬、房址图)

图3-3-1-3~图3-3-1-4,来自于:上海合城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博物馆方案1~2)

其余图纸均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古建所绘制

注释:

①项目组成员: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周学鹰、马晓、高子期、吴伟、李思洋、何乐君、束金奇、裴桐、鲁迪;上海合城设计有限公司:刘知己、张武平、周韦杰;

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林留根、马永强、甘恢元、周恒明;

泗洪县博物馆:江枫、马功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608.

[2] 马晓.城市印迹——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8.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116.

[4]《单霁翔文博文集》编辑组编.单霁翔文博文集·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1417.

[5]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用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197.

[6]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13号).1997-3-30.

[7] 刘晓明,赵文斌.论中国大遗址保护[J].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C].南京,2011:402-407.

[8] 刘世锦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64.

[9] 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关于印发“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的通知.2006-12-29.

[10] 章剑华主编,江苏省文化厅编.文化与和谐社会[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94-95.

[11] 王璐艳.中国大遗址绿化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100.

[12] 龚良主编.江苏省文物科研课题成果汇编:2004-2006[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1-112.

[13] 国家文物局编.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文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95.

[14] 西安交通大学欧亚经济论坛秘书处编.欧亚经济论坛发展报告-2013[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284-285.

[15] 陕西省文物局编.陕西大遗址保护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123-124.

[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新疆年鉴2003总第19部[M].乌鲁木齐:新疆年鉴社,2003:402.

[17] 杨希义,孙福喜,张璠.大明宫史话[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1:272.

[18] 水涛,贺云翱,王晓琪编.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导引·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462-463.

[19] 陕西省文物局编.陕西大遗址保护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115.

[20]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社会科学专辑2政策法规与综合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195-198.

[21] 林留根,甘恢元,闫龙,江枫.江苏泗洪县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2013(7).

[22] 李一琦,沈志忠.江苏淮北地区顺山集文化时代农业发展研究[J].南方农机,2017(8).

[23] 林留根,甘恢元,闫龙.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4(4).

[24] 林留根.论顺山集文化[J].考古,2017(3).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编.公共财政与百姓生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163.

[26] 国家文物局编.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44-45.

[27] 龚良.古迹遗址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12-13.

 
周学鹰,马 晓,林留根,刘知己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04期
《建筑与文化》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