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遗址博物馆场所精神

更新时间:2009-03-28

前言: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在文物出土方面更是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是在文物保护以及文物展示方面,做法还不够成熟。在遗址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以空间为主,文物保护为辅的设计观念层出不穷,导致展示空间相似性问题极为严重,没有独特性。文化差异导致我国不能盲目借鉴西方的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方法,所以需要我们积极去研究发现属于我国自己的一套文物保护展示理念。

1 遗址场所

遗址在考古学范畴中指的是在过去的时间中因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痕迹,既包括人类有目的性营建的建筑群体,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单纯的一块广场由于设置了几套桌椅而有了人的停留,伴随着人的参与,广场也由单纯的地方空间变成了场所空间,由于人的参与,空间变得有意义起来,这也是场所最通俗的释义。现存的遗址,是古代社会留给我们去思考去探究的真实痕迹,虽然遗址在视觉上是静止不动的,可是它们背后所代表的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每一处遗址、每一个遗物都代表着当时的人们所做所想,它们就像年迈老人沧桑的双手一样证明着一个时代的变迁,过去的人们在遗址空间场所中诞生,成长,辉煌最后消亡,所以遗址本身就具有场所的特性。

从文本逻辑上看,这两则神话解释了为什么拉祜族没有文字的原因,一是文字写在粑粑上吃进肚子里了,二是被黄牛吃了,从此拉祜就失去了文字。有趣的是拉祜人认为文字是神圣的,而且是与族群福祸相关的福种之一,由于文字被丢失,福也就没有了,从此生活变得艰难。阿佤(佤族)、爱尼(哈尼族支系)的文字同样因为被吃掉了,所以没有流传下来。而傣、汉的文字因为不能吃,所以得以保留下来了。

2 遗址场所精神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场所是空间这个“形式”背后的“内容”。建筑学往往在空间的定义上认为由结构层面的物体围合而成的可以让人们使用的封闭场地就是空间,在此之上,记录这个空间中发生的事情,与人产生的联系以及空间给人带来的独特记忆,这就是空间中的场所精神。

相比建筑空间的其他类型,遗址空间绝对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是古人产生行为的三维空间,与其他空间场所相比,遗址空间带来的意义更为深刻。举例来说,秦始皇兵马俑殉葬坑,它证明了当时人们有铸造兵马俑的行为,同时反映了秦始皇当时年代的殉葬思想,进而表示了秦朝时期中央集权下的价值观和社会观,而这些都是通过遗址空间间接反映给我们现代人的,让我们去借鉴学习。因此,遗址空间场所从它存在的那刻起就已经有了场所意义,不需要我们现代人去赋予;反言之因现代人深入遗址空间场所中去了解历史时期的文化,历史时期的风俗,所以遗址空间也因人的感知而加强了它原本的空间精神意义。

11月6日至8日,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主办,中国银行承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本次对接会是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最大规模的配套活动,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余家海外展商与3000余家国内客商,进行对接洽谈。

2018年12月,《中国康复》编辑部收到正式批文,从2019年起,《中国康复》杂志变更刊期为月刊,中国标准刊号ISSN 1001-2001,CN 42-1251/R。大16开,56内页,每月25日出版,每册定价10.00元,全年120.00元整。

3 遗址博物馆场所精神塑造

3.1 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史蒂芬·霍尔在《锚固》一书中提到,锚固指的是环境与建筑融合,人们在最初开始想要进行建筑活动的时候,是因为人们产生了某种想法,而这种想法的产生与场所密不可分。

综合来说,一个建筑的诞生,最初是因为场所,是因为人们想在这块土地上做什么决定的。建筑融合于环境,人们才能在这种合适的空间中体会到场所的意义。遗址博物馆因遗址留存而诞生,产生于保护遗址环境的想法,所以遗址博物馆与遗址环境关系紧密,单纯的以人的主观意识建造一栋建筑,丝毫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因素,那将是毫无意义的建筑行为。举例来说,河南殷墟博物馆的建设,建设的时候考虑到遗址本体的保护,所以将建筑主体放在了离遗址本体有些距离的恒河边上,并且采用了建筑设于地下的处理方式,最大程度地让建筑消失在遗址的考古范围中,突出地面的只有建筑的外围墙以及部分建筑体量,保护了遗址的整体风貌,与西班牙的麦地那扎哈拉博物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建筑主体的设计上,运用了遗址符号来表达遗址文化内涵的方式,与遗址展示主题遥相呼应,建筑的形式语言与遗址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坡形建筑的中央用金沙遗址的符号——太阳神鸟来做的大型中空天窗,强调遗址的归属感。在遗迹馆展示空间设计上,采用大跨度的展示结构让遗址本体尽收眼底,同时遗迹馆采用木栈道进入遗址本身的方式来供游客近距离参观,通过人与遗迹近距离接触的空间构想,木栈道的节点式休息平台穿插,引导着人们的参观行为,让人对于遗址的思考逐步向着遗址本身的场所特性靠拢,形成特殊的展示空间,产生对展示空间的认同。这种参观形式打破了隔着玻璃去观看的传统模式,尽可能大地增强了公众的参观体验,增强了遗址归属感。

晏阳初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是中国早期农村建设的有益尝试,他们都看到了农村、农民、农业是农村振兴的根本,而农村文化建设则需从农村改革、农民自主、农业进步三者出发,进行不断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在遗址中探求场所精神的目的就是穿越时空的界限去探寻遗址所带来的真正的含义,仅仅停留在遗址的物质层面是看不到古人给我们留下的真正内涵,了解不到古人所真实的生活感受。赋予遗址场所一个哲学层面的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遗址所带来的真正意义。

3.2 强调遗址场所的归属感

从图书馆电子文档开发和管理的调研中发现,目前开展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电子文档资源搜集的范围小,资源保存管理部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条件差,工作人员相关技术不过关,电子文档保存和归档缺乏统一标准,以及电子文档使用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缺失等。

停留,代表着周围的事物让人产生兴趣,由于片刻的停留,使得当前停留地点变成了场所,精神意义被放大。在遗址博物馆中,参观人群的视觉重点在于遗址本身,要想创造更多的停留点就要围绕遗址本身做设计,让参观者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思考。

遗址场所是古代文化的历史积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遗址展示空间,通过最初的空间构想,结合艺术设计手法与展示方式,最终与遗址本身所表达的历史文化气息相辅相成。这样的空间塑造放大遗址本体与展示空间的从属关系,最大化表达遗址自身的场所精神,增强了公众对于遗址展示场所的认同感。

舒尔茨的场所理论将场所的空间与特性顺延下去,分别对应两种精神属性:方向感和认同感,之后将这两种精神属性继续发展下去,进而结合,最终产生归属感。

通过分析遗址周围的地质地势环境、遗址的规模、遗址的种类等等来确定建筑的规模、样式以及立面形式表皮材料,整体的考虑建筑与遗址环境的关系,这样的建筑就会完美地融入遗址环境当中,不会造成突兀的视觉效果,而是给人一种博物馆本就应该出现在这里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就不会去关注遗址是主体还是博物馆保护建设工程是主体的问题,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一体的。

通过人们对展示空间方向感和认同感的强化,确定遗址展示空间的归属感,赋予归属感目的其实就是突出遗址展示的主题。在展示空间当中,人们通过视觉、触觉以及听觉等感官获得展示过程中遗址所带来的文化气息,方向感以及认同感都形成的展示空间,人们将会被场所吸引,在心理上产生一种遗址就应该存在于这里的心理暗示,这种归属感作用于人们,同时又把参观过程变得丰富有趣,强化了遗址的展示。

第四,加强官员政德建设。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党员干部立政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从政先修德,做官先做人。”“要守住从政的规矩,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真正做到明公理、处公心、讲公道、谋公利,才能真正扑下身子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严格“小事小节”“多积尺寸之功”。

3.3 强调停留节点的塑造

场所的诞生是由于有人存在,由于人的行为活动才使得空间变成了场所,使场所有了意义。既然人是空间的感受主体,那么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考虑人参观的感受,设计师通过空间设计手法来明确建筑空间的方向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清晰明确的定位可以给人的心理带来安全感以及充分肯定空间序列的心理暗示,进而增加人们驻足停留的机会,更好地体验遗址所带来的文化。

在组织流线设计的思考上,如果参观路线拥挤不堪,那么人们即使想停留也会被迫行走。所以根据遗址的观赏点设置多种路线,有效分流人群,并与停留喘息空间相连接,创造出停留的节点,让人们在停留的过程当中又不会造成拥挤,最大化改善观赏体验的同时,放大遗址场所精神。金沙遗址遗址馆展厅,在连续木栈道的观赏路线当中,设计师有意的设置休息平台,平台的位置恰好都在周围密布遗址本体的地方,属于人们会驻足仔细观看的地点。

在遗址展示上,光环境的塑造也可以用来映衬遗址本身所具有的场所感,黑暗中的一丝光线,在唯一光亮的地点,那就是可以停留感受场所精神的地点;其次,在黑暗气氛中,引导路线的墙壁形成了死空间,但如果在大空间中用软材料作为活动墙壁来引导人们前行,当人们不经意间触碰软材料的墙壁,它所带来的金属质感会自然而然突破人们的认知,并创造出新一轮的停留节点。动用这些方式都可以衬托遗址的神秘感,引发参观者的思考;考古的过程是神秘的,如果在展示空间当中把考古挖掘的过程或者工作人员修复遗物的工作室结合进展示的一环中,那么这又是一个创造停留空间的机会,一切让人们感到好奇的地点都有机会成为停留节点,通过这些节点让人们更多地去挖掘遗址本身所带来的魅力。

广州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这一条路从古至今都是广州地区繁华的商业地带,所以在保护策略上,就地展出,将古路遗址直接表现在商业街中,让来来往往的人都可以参观,将遗址就地保护,不用买门票,直接地展出模式给了人们前所未有的新鲜感。由于古代遗址与现代商业的违和感,给了人们充分停顿的理由,造就了一系列的停留空间。

4 结论

讨论场所精神,目的就是让建筑不仅在有形物质方面发挥它的功能,而在无形精神方面赋予它一种文化价值内涵。空间一旦具有了精神层面的意义,则变成了场所,空间更加具有价值。遗址本身就具有场所的特性,它体现的是古代人们的所生、所想、所做,为保护遗址而诞生的遗址博物馆不仅仅是起到保护的功用,还需要在空间设计手法上与遗址本身融为一体,加强遗址空间的场所感,这样的遗址建筑空间才会让人们产生认同感,最大化地发挥遗址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蔡为. 场所和记忆 西班牙麦地那扎哈拉博物馆[J].时代建筑,2012,(03):74-81.

[2] 裴胜兴. 论遗址与建筑的场所共生[J]. 建筑学报,2014,(04):88-91.

[3]周皓,王晋华,田朝阳. 滨河空间场所精神延续和更新探讨[J]. 华中建筑,2012,(04):103-106.

[4]刘泽煴,肖玲. 北京路步行街场所精神的探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125-130.

 
富天巍,贾晓浒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04期
《建筑与文化》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