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海南高校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0 引言

孤独感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1].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陆小伟[2]、马秀芝等[3]人开始对大学生孤独感的概念、产生的原因等进行研究.陆小伟认为“孤独感是感到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他将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于“特定的人生观、气质、性格”等主观因素和社会性缺失的客观因素[2].20世纪90年代左右,学者们普遍运用心理学的相关工具和方法对孤独感开展研究.如欧阳文珍运用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测出了独处、封闭和遭排斥的大学生,并探索了“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大学生孤独感的作用[4].进入21世纪后,李艺敏等[5]、邓丽芳[6]、张翔等[7]、谭雪晴[8]人更加注重调查分析、实证研究.他们使用量表、调查问卷等对大学生的孤独感进行“分类探索”.如张翔等人调查分析了不同性别、科系、年级大学生的孤独感和心理健康差异水平[7].近年来,随着《群居孤独症困扰大学生》一文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群居孤独”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学者李艳鸽[9]、刘小珍等[10]人相继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李艳鸽立足学校环境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明确提出了大学生群居孤独症的应对策略[9].

人类中心主义力求确证人和自然之间的主客体关系及其对立问题。在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思想萌芽时期,试图确立人作为感性欲望主体的地位,构建自身价值及其价值尺度,并非匪夷所思和加以鞭挞的说辞。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亚里士多德这样为“人天生就是其他存在物的目的”注解,“由于大自然毫无目的地、毫无用处地创造任何事物,因此,所有的动物肯定都是大自然为了人类而创造的”。[1]23这不仅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人和自然、个体和社会的二元分割,而且把自然看成无生命的对象、无意义的范畴,进而对后来者的研究产生先导性作用并使其沉陷于自然科学特别是形而上学的逻辑化程式之中。

超导磁场储能系统的功率被超导材质和电流变换模型的设计参数所限制,并根据超导部分的材料状态,电感模块的尺寸限定,其超导材料也存在了很高的冲击电流,除此以外,还需要考虑超导线圈双侧电压的限定值,并保证在功率最高点处没有出现瞬间大电流的产生,从而引发间断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大学生特点的变化,孤独感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可忽视的因素[11].曾有学者指出,长时间的孤独感会造成心理、行为的紊乱,甚至会使大学生丧失社会功能[12].基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虑,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从未间断,但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地域性差异”和应对策略的研究明显薄弱.以海南为例,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发现,关于海南高校学生孤独感研究的成果仅有1篇[13],且研究结论中并未具体描述海南高校学生孤独感的现状和特点.因此,对海南高校学生孤独感的现状开展进一步调查和分析,对于弥补海南高校学生孤独感研究的不足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大有裨益.

各级政府部门、畜牧管理部门应及时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全面树立草为业,粮、草、畜协调发展的新型发展理念与发展思路。通过对辖区范围内的畜牧业结构不断调整,切实推动草食动物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3]。结合发展实际,积极向农牧民群众宣传草地畜牧业发展观念,发展技术,使农牧民群众能逐渐转变传统养殖理念,认识到草地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和草地畜牧业安全环保的重要性,使先进的生产理念在农牧民群体中得以传播、推广、应用。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根据表4可知,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孤独感均分为45.39左右(略高于整体均分45.14).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学科背景大学生的孤独感差异性不显著(F=0.464,P=0.629>0.05).经事后多重比较(LSD法)结果表明(表5),在学科变量上,孤独感体验在不同专业间的差异性均不显著.图2清晰地反映出三种学科背景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分呈现递减变化;人文社科类得分最高,其次是理工农科类、艺术体育类(略低于整体均分45.14).这与谢华等人[16]对川渝两地700名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

1.2 研究方法

③数据同步:配置了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实现车载数据与省指挥中心数据同步,提供装备大型应用系统的软硬件环境,极大地提高了应急指挥所指挥决策能力。

在766名被试大学生中,从孤独感平均分(简称均分)来看,大学生孤独感得分最高为77分,最低为20分,均分为45.14分.有64.88%大学生孤独感得分超过常模分数(常模分数为44分[15]),有4人分数甚至超过70分.这组数据充分表明,在被试样本中超过2/3的学生孤独感体验较强.

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性别、民族、学历层次、年级、独生子女与否、气质类型因素与大学生的孤独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相关性(表10).如,年级与大学生孤独感体验呈现明显的负相关(r=-0.114,t=0.002<0.01),即年级越高孤独感体验越强.

2 研究结果

2.1 大学生孤独感总体情况

(2)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群居孤独感调查问卷.为提高问卷的信效度,本研究以“大学生活体验问卷”为题展开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大学生群居孤独的表现、原因及对策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性别、专业类别、年级、独生子女与否、生源地、家庭经济情况、学生干部与否等人口学因素.此外,问卷中还结合不同气质类型的经典描述,对大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分类探索.

2.2 大学生孤独感单因素分析

2.2.1 基于独立样本t检验的大学生孤独感差异比较

根据表2可知,大一和大四学生孤独感均分较高,分别为46.52和45.10左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孤独感体验在不同年级学生间的差异性极其显著(F=6.144,P=0.000<0.001).经事后多重比较(LSD法)结果表明(表3),在年级变量上,孤独感体验在大一和大二年级间的差异性极其显著(P=0.000<0.0001),大一和大三年级的差异性显著(P=0.005<0.05),其他年级间无显著性差异.图1清晰地反映出四个年级大学生孤独感均分的变化;除大二学生外,其他三个年级学生孤独感分数均高于常模分数.

 

1 不同性别民族学历层次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比较(M±SD)

  

项目受检人数孤独感总分t值P值性别男34345.81±7.418女42344.60±7.1492.2860.023学历层次本科56744.90±7.141专科19945.84±7.6770.9460.118生源地海南省内36644.82±6.923海南省外40045.44±7.6080.1370.240独生子女情况是22745.87±7.045否53944.84±7.3761.7980.073学生干部情况是39745.00±7.309否36745.30±7.2770.7040.565

2.2.2 不同年级大学生孤独感差异比较

  

图1 各年级学生孤独感均分折线图

由表1可知,从孤独感均分并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孤独感略高于女生,且两者的孤独感体验存在显著差异(t=2.286,P=0.023<0.05).专科大学生孤独感均分略高于本科大学生孤独感均分和整体均分,且两者的孤独感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t=0.946,P=0.118>0.05).生源地为海南省外的大学生孤独感均分高于省内的大学生孤独感均分和整体均分,且两者的孤独感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t=0.137,P=0.240>0.05).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分和整体均分,且两者的孤独感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t=1.798,P=0.073>0.05).非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分略高于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孤独感均分和整体均分,且两者的孤独感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t=0.704,P=0.565>0.05).

 

2 不同年级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年级受检人数孤独感总分F值P值大一28546.52±7.186大二24443.97±7.689大三12044.30±6.610大四11745.10±6.8666.1440.000

 

3 不同年级大学生事后多重比较分析(LSD)

  

项 目均值差标准误显著性LSD大一大二2.548∗0.6300.000大三2.219∗0.7850.005大四1.417 0.7930.074大二大一-2.548∗ 0.6300.000大三-0.329 0.8050.683大四-1.131 0.8120.164大三大一-2.219∗ 0.7850.005大二0.329 0.8050.683大四-0.803 0.9380.392大四大一-1.417 0.7930.074大二1.131 0.8120.164大三0.803 0.9380.392

:* 代表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2.2.3 不同学科大学生孤独感差异比较

  

图2 不同学科学生孤独感均分折线图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海南省五所高校不同性别、学历层次、学科、年级等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82份,有效回收766份,有效回收率为97.95%.其中,男生343名(44.78%),女生423名(55.22%);本科生567名(74.02%),专科生199名(25.98%);大一学生285名(37.21%),大二学生244名(31.85%),大三学生120名(15.67%),大四学生117名(15.27%).人文社科类学生374名(48.82%),理工农科类学生252名(32.9%),艺体类专业学生140名(18.28%);生源地为海南省内学生366名(47.78%),省外学生400名(52.22%);独生子女227名(29.63%),非独生子女539名(70.37%);学生干部397名(51.83%),非学生干部369名(48.17%).

(1)采用Russell等人于1988年修订的UCLA孤独量表[14].该量表用于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该量表有20个条目,含有11个孤独正序条目与9个非孤独反序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即“从不”“很少”“有时”“一直”,孤独感总分为20-80.本研究所用的UCLA孤独量表对大学生的测试情况:Russell报告的内部一致性为0.94.

 

4 不同学科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学科受检人数孤独感总分F值P值人文社科类37445.39±7.141理工农科类25244.98±7.2180.4640.629艺术体育类14044.77±7.827

 

5 不同学科大学生事后多重比较分析(LSD)

  

项目均值差标准误显著性LSD人文社科类理工农科类0.4130.5950.488艺术体育类0.6220.7230.390理工农科类人文社科类-0.413 0.5950.488艺术体育类0.2090.7690.786艺术体育类人文社科类-0.622 0.7230.390理工农科类-0.209 0.7690.786

2.2.4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孤独感差异比较

  

图3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孤独感均分折线图

根据表6可知,家庭条件“好”和“非常困难”的大学生孤独感均分较高,分别为47.61和48.37左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孤独感在家庭经济状况方面差异性极其显著(F=7.647,P=0.000<0.001).经事后多重比较(LSD法)结果表明(表7),在家庭经济状况变量上,孤独感体验在“一般”和“非常困难”间的差异性极其显著(P=0.000<0.001),“好”和“一般”间的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1)“好”和“困难”,“困难”和“非常困难”间的差异性显著(P=0.020<0.05,P=0.044<0.05).图3清晰地反映出四种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孤独感均分的变化;除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大学生外,其他三种情况大学生孤独感分数均高于整体均分45.14.

 

6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家庭经济状况受检人数孤独感总分F值P值好6747.61±5.867一般47144.34±6.9897.6470.000困难18545.54±7.354非常困难4348.37±10.104

 

7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事后多重比较分析(LSD)

  

项 目均值差标准误显著性LSD好一般3.270∗0.9400.001困难2.071∗1.0260.044非常困难-0.760 1.4060.589一般好-3.270∗ 0.9400.001困难-1.199 0.6240.055非常困难-4.030∗ 1.1470.000困难好-2.071∗ 1.0260.044一般1.199 0.6240.055非常困难-2.832∗ 1.2180.020非常困难好0.760 1.4060.589一般4.030∗1.1470.000困难2.832∗1.2180.020

:* 代表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2.2.5 不同气质类型大学生的孤独感差异比较与分析

  

图4 不同气质类型大学生孤独感均分折线图

气质类型并没有好坏之分,也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其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证实.根据表8可知,气质类型偏向“抑郁质”的大学生孤独感均分最高,为48.99左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气质类型大学生的孤独感差异性极其显著(F=8.897,P=0.000<0.001).经事后多重比较(LSD法)结果表明(表9),在气质类型变量上,大学生中偏“多血质”和偏“抑郁质”、偏“黏液质”和偏“抑郁质”的孤独感体验差异性极其显著(P=0.000<0.001),偏“胆汁质”和偏“抑郁质”的孤独感体验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1).图4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气质类型大学生孤独感均分的变化;除偏“多血质”大学生外,其他三种气质类型大学生孤独感分数均高于整体均分45.14.

 

8 不同气质类型大学生孤独感比较(M±SD)

  

家庭经济状况受检人数孤独感总分F值P值胆汁质10745.39±6.673多血质34344.13±7.3878.8970.000黏液质24845.38±6.901抑郁质6848.99±7.860

 

9 不同气质类型大学生事后多重比较分析(LSD)

  

项 目均值差标准误显著性LSD胆汁质多血质1.261 0.7950.113黏液质0.009 0.8300.991抑郁质-3.593∗ 1.1140.001多血质胆汁质-1.261 0.7950.113黏液质-1.252∗ 0.5980.037抑郁质-4.854∗ 0.9530.000黏液质胆汁质-0.009 0.8300.991多血质1.252∗0.5980.037抑郁质-3.602∗ 0.9830.000抑郁质胆汁质3.593∗1.1140.001多血质4.854∗0.9530.000黏液质3.602∗0.9830.000

:* 代表系数在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2.3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大学生孤独感的相关性分析

部分二胡演奏者在表演时换把动作都呈现出不协调的现象,整个过程僵硬机械,且略显疲软,这些都是由于对换把动作的原理和程序不了解所导致的。也正是由于换把动作的不协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指按音位置,无法准确把握音准,表演时的表情和动作无法感染观众。

 

10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大学生孤独感相关性

  

项目孤独感相关性Sig.(双侧)性别-0.086∗0.017民族0.128∗∗0.000学历层次0.072∗0.047年级-0.114∗∗0.002

 

续表10

  

项目孤独感相关性Sig.(双侧)专业类别-0.0300.402生源地0.0390.281家庭经济状况0.0170.644独生子女情况-0.071∗0.049学生干部情况0.0160.657气质类型0.092∗0.011

:***分别代表系数在5%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2.4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大学生气质类型的交互作用分析

依次考察各人口学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发现民族与大学生气质类型因子(t=0.020<0.05)、学历层次与大学生气质类型因子(t=0.000<0.001)、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气质类型因子(t=0.023<0.05)以及学生干部情况与大学生气质类型因子(t=0.039<0.05)在情绪孤独分量表上存在着交互作用(表11).

 

11 不同人口学因素与大学生气质类型的主体间效应的检验

  

源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Sig.民族*气质类型497.5233165.8413.301∗0.020学历层次*气质类型939.6413313.2146.205∗∗0.000家庭经济状况*气质类型967.2619107.4732.159∗0.023学生干部情况*气质类型429.9733143.3242.796∗0.039

***分别代表系数在5%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3 讨论

3.1 大学男生的孤独感体验略高于女生

根据表1的数据可知,男女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3<0.05),且男生的孤独感体验略高于女生.这说明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在大学期间都普遍体验到一定程度的孤独感,但不同性别的孤独感体验差异较大.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男生和女生应对孤独的处理方式和策略不同,女生倾向于向他人倾诉或寻求帮助来排解孤独体验,而男生在表达孤独情绪上更加内敛,更多通过运动、游戏等排解孤独.这与李雪平[17]对四所工科类型高校学生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

3.2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差异较大

根据表2、表3的数据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差异性极其显著(P=0.000<0.001),且大一年级和大四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尤为强烈.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大一新生由于“背井离乡”、生活环境的差异、人际关系的断裂等导致陌生感加强,孤独感也迅速产生;经过一年的适应,大二年级学生已经形成较为明确的大学目标、多元的人际网络和相对稳定的“小伙伴”,孤独感体验最低;随着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专科生)的提高,大三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在“盲目”中产生焦虑情绪和孤独体验;大四年级学生孤独感“继续回升”,主要是因为毕业和就业压力增强,加之对社会的无知和未来新环境的不确定以及自尊满足的需要,促使大四年级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孤独感,但相对成熟的认知和理性的判断,一定程度会缓解孤独情绪.这与孟晋[18]对533名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

3.3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差异非常明显

根据表6、表7的数据可知,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孤独感体验差异性极其显著(P=0.000<0.001),且家庭经济状况“好”和“非常困难”的大学生孤独感体验尤为强烈.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因其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娇生惯养的生活环境,会对其他同学产生“无形的压力”和距离感,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因而产生孤独情绪.相反,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的大学生人数少、承受的生活压力大,加之较多的自卑情绪、内向的性格特点、兼职较多而与周围同学接触较少的实际情况,导致他们的孤独感倍增.而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相较其压力和孤独感较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是大学生中的大多数,他们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社团活动和融入周围的环境,生活压力较小、精神生活较为丰富,因而孤独感水平相对最低.这与谭雪晴[8]对湖北某高校300名大学生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

3.4 不同气质类型大学生的孤独感差异非常大

根据表8、表9的数据可知,不同气质类型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差异性极其显著(P=0.000<0.001),且“抑郁质”类型的大学生孤独感体验最为强烈,“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孤独感体验相对较弱.众所周知,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其行为表现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不同.胆汁质的行为特点是行为外向、精力旺盛、直爽热情、脾气暴躁、难以自我克制,多血质的行为特点是行为外向、活泼好动、反应速度快、善交际、兴趣多变、情绪不稳,黏液质的行为特点是行为内向、注意力容易集中、做事有条不紊、不善言谈、交际适度,而抑郁质的行为特点是行为极其内向、敏感而机智、胆小、孤僻、爱独处、不爱与人交往、做事认真.因此,多血质的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加之外向活泼,容易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孤独感体验水平最低.胆汁质的学生虽然外向热情,但脾气暴躁,情绪波动大,容易与人相处但也容易得罪人;黏液质的学生虽然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踏实稳重,但内向不善言谈,不容易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这二者的孤独水平相当,但都高于多血质的学生.抑郁质的学生适应能力比较差,加之多愁善感,不爱交往,敏感而脆弱,不容易与周围人相处,容易感受到挫折而郁郁寡欢,其孤独感水平最高.对于不同气质类型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的调查研究,目前尚属空白.

3.5 气质类型与大学生孤独感体验交互作用十分明显

根据表11的数据可知,民族、学历层次、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干部情况与大学生气质类型的交互作用明显(显著性均小于0.05).这说明不同民族、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是否为学生干部的大学生中,气质类型成为影响他们孤独感体验的重要因素.整体而言,不同气质类型的大学生在孤独感的体验上本就存在较大差异;而不同民族、家庭经济状况和是否为学生干部的大学生中,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的大学生在孤独感上的体验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气质类型的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孤独感体验存在极为显著的不同.这就对及时合理划分大学生的气质类型、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辅导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务必要建立大学生的心理档案,主动对大学生的气质类型进行测试、分类、建档、跟踪,进而才能全面把握大学生的孤独感现状,才能有效避免孤独感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晓刚,陈桃林,蒋灿,等.大学生孤独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初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22-626.

[2]陆小伟.青年中的孤独感[J].青年研究,1983(2):22-29.

[3]马秀芝,陈晓玉.大学生孤独感问题探讨[J].青年研究,1987(10):6-10.

[4]欧阳文珍.天之骄子的孤独——大学生孤独感的心理分析[J].学校思想教育,1994(4):23-25.

[5]李艺敏,蒋艳菊,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2):465-468.

[6]邓丽芳.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53-58.

[7]张翔,常保瑞,赵燕.不同性别及科系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34-36.

[8]谭雪晴.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及人际信任对孤独感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046-1047.

[9]李艳鸽.交往异化与当代大学生群居孤独感分析[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28(1):75-77.

[10]刘小珍,李奕慧,饶奇峰.医学生“群居孤独感”的现状调查研究及原因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2014,35(1):111-113.

[11]陈雪峰,时勘.孤独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5):534-536.

[12]韦耀阳,熊猛,韩仁生.大学生人际容纳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8,17 (5) : 455-456.

[13]管浩圻,陈丽兰.海南大学生交往焦虑在手机成瘾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8):1164-1166.

[14]王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则[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5]何毅钦.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16]谢华.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与恋爱、性行为的关系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5(5):107-111.

[17]李雪平.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恋爱动机的关系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4):92-96.

[18]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2):113-116.

 
贾晓霖,高娟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