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科研育人释放教学活力的探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7年底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等“十大”育人体系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新时代是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的关键。高校科学研究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更能够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新生力量,实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双向目标。

科研育人:新时代高校育人职能的新转变

所谓科研育人,是指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对教育对象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精神的塑造及科研品德的提升的综合教育过程,是有针对性的将教育对象培养为新时代所需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培养科研能力

1.认知特征能力[1]。科研育人首先要引导学生会做科研、能做科研,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坚定科研信心。一是调查分析的能力,系统规范的调查分析不仅包括大量的文献检索和实地调研,还需要消化文献资料、整理综述评论等。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一方面也加深了学生对具体科研领域的认识与理解。二是逻辑分析能力,学生需要在已知的各种条件下根据自身的知识、思维,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未知的事物进行一定的推断、判定,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逻辑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观察事物本质及事物之间联系的认知能力,也体现了学生对归纳演绎、类比回溯等推理方法的运用能力和掌握程度。

2.创新特征能力。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在原有的科学水平上实现成果创新,包括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或提出新的假说。高校科研活动是培育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主渠道,只有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才能实现乐于创新、自觉创新。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一般包括“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观点解决和探索问题的能力、把常规方法转用在新情况的能力、确定完成任务的顺序和循序完成它们的能力、想象力、思路新颖性和发明才能、善于发现新的用途和新的课题、善于应用已有的知识和以往的经验[2]”。等维度,这些既是衡量和考察学生创造力的依据,也是设计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参考。

3.实践特征能力。一项成功的科研成果的诞生除了需要严谨的调查研究和独特性创造之外,还依赖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非认知性因素。科学研究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和意志力来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和外部因素的抗干扰。同时,科学研究并不是闭门造车或简单模仿,团队合作与跨领域沟通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现实条件。学生若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够清晰地表达研究思路并展示研究成果,还能积极与人合作,凝聚团队的力量,形成攻坚克难的合力。

(二)塑造科研精神

1.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科研精神是科学研究的非智力因素支撑,在整个科研工作中发挥着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一是塑造学生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科研态度。科学研究是一段渐进性过程,每一环节的工作都会对整个研究产生影响。只有脚踏实地、认真细致地完成细节任务,才能产出科学严谨的研究成果。二是塑造学生不怕失败、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科学研究是一项探索性活动,要引导学生在科技创新中理性面对成功与荣誉、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排除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与干扰,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三是塑造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意志。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真伪难辨的信息掺杂混合,要牢固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科学思维,不唯上、不唯书,大胆探索并追求真理。

2.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们精神上的钙养分,只有精神上的骨骼坚硬了,人的精神肉体才能有所支撑。高校科研育人的核心工作除了要规范学生的科技创新行为之外,还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科学报国的理想信念。“高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明确的科学报国的理想信念,不仅关系到他们是否具有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学技术……的能力,而且关系到他们是否具有自觉自愿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献身精神[3]”。因此,高校科研育人工作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科学研究工作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将个人的成长发展同社会的改革发展结合起来,增强为国效力、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三)提升科研品德

高校科研工作不仅是为了造出研究成果并培养专门型高级人才,同时也需要向社会输送一批具有高水平科研道德和科研伦理的人才。不可否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期,科研领域出现了一些思想问题和风气问题,如名利思想严重、不正当竞争、学术造假或剽窃等严重腐蚀了高品格科研队伍和科研人才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在科研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同样也是高校科研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将科学研究同育人育德相结合才能在创造物质成果的同时推进精神文明成果的创造。科研道德是科研工作人员应该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是引导科研育人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规制。面对急功近利、追名逐利甚至觊觎他人研究成果的可耻行为要坚决摒弃,面对违背科学研究发展规律,压制优秀者、排挤同行等行为要坚决批评。

新时代高校科研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科研育人的重要性逐渐在高校育人实践中取得共识,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科研育人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但同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状态和新时代人才需求的质量相比,我国高校科研育人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科研育人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奖惩机制和合作机制待补充。一定的奖惩机制不仅可以鼓励广大青年研究工作者力争上游,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和科研育人水平,还可以遏制学术造假或学术抄袭等不良风气,规范科学研究行为,创建良好的科研育人环境。但是,当前部分高校仅以笼统的文字描述奖惩标准或是只奖不惩,致使部分教研工作者在科学研究和育人工作中自我要求不高,产生懈怠心理。同时,高校内部与高校之间缺乏畅通的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各领域经验专家和青年人才、同行与同行、同行与他行之间的交流受阻。因此需要搭建跨学科合作的科研平台、企事业政府部分与高校之间的科研平台等“特区”,形成新型学术研究共同体,实现协同发展。

但是,导师群体不是也不应该是高校科研育人的唯一主体。学生作为研究活动的另一直接参与者,也要发挥其作为科研活动主体的能动作用。这是因为“在高校科研育人活动中,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主观能动作用,能够在科研育人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首先要利用各种学生党团组织、科技活动小组和兴趣爱好小组等中介,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科研立项和科研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研创新兴趣。其次要深入挖掘典型或先进的科研创新人才,引导其分享交流科研经验和方法,在学生中产生引领示范的带头作用。再次要提高学生群体的自我修养能力,引导学生将各种经验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品格和素养,能够形成理性的科学态度和科研目标。

3.意义认识不清。高校教育者科研育人意识不强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科研育人对于教育者自身、教育对象、高等学校以及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科研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有助于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科研水平、有助于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有助于高校思想教育的创新发展,更有助于在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培育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二)科研育人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1.育人模式和育人手段简单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目标,关键在于创设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与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致使多数高校仍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大班理论教学或短期科研集训等,科研育人活动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同时,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青年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传统的课堂讲授或书籍阅读已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现代化信息传递模式。但仍有部分教育者固守陈旧的教学手段,没有及时跟进信息化教学手段,削弱了科研育人活动本身的前沿性。

1.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不成熟。随着国内科研环境的改善,越来愈多的科研经费投入到高校科研工作中,项目竞争也愈加激烈。部分高校为应对学校排名、科研数量和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压力,以行政化思维量化科研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强行营造科研效应,造成了学术界急功近利、学风浮躁等问题。其次,由于学术资源配置的差异,不同层次的高校和不同水平的研究团队在项目招标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性,导致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科研育人水平的差异越发凸显,极大地破坏了教育公平。

(三)科研育人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2.教育场域局限化。高校教育场域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为依托,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4]。科研育人作为高校教育场域内一项复杂性实践活动,主要面临场域发展不足、场域转换不畅、场域共振不强的三大问题。这是因为高校科研功能虽由来已久,但以育人育德为出发点的场域开发资历尚浅,尤其是以具体时空条件切入的“真实场域”和以互联网技术作框架的“虚拟场域”都需要日益完善,不同场域之间的交融共振也有待提升。

1.角色认知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还承担着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时代职能,高校教育的主体——教师的角色职能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但部分教育者并没有认识到自身角色职能产生的重要变化,将育人工作归结为管理部门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缺乏承担育人职能、设计育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户外工作前组织方要对志愿者开展动员会,进行思想与安全教育,旨在提高每位志愿者的思想与安全意识,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同时要维护好景点、景区的财产安全、环境建设、自身品牌等。

杨宪益先生翻译是: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together equal Zhuge Liang,the Master Mind.

(四)科研育人环境有待进一步营造

创新高校科研育人方法需要突破理论和思维的局限,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学手段,从主体、体系和模式等角度切入来寻找新的发力点。

突破创新:寻找科研育人新的发力点

环境是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外部因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绝佳沃土,高校科研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也离不开环境因素的配合协调。一是营造科研舆论环境,即塑造具有高校自我特色的科研文化环境。我国高校有教学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科研型大学之分,不同层次的高校承担的育人职能是有所区别的,科研工作的侧重点和氛围也不一样。高校教学主管部门要积极向学生传递科研工作对于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作用,积极向学生宣传科研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重大成果,鼓励学生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重大实践问题,引导学生们关注科研、向往科研。二是在一般科研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多开展综合性的科技文化节和科技竞赛、优秀论文报告会、出版优秀论文集等活动,将学生置身于浓厚的学术氛围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积极性。

近日,禹城市林业局以“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月”为契机,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加强冬季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全面增强群众森林防火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支持森林防火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规范林区野外用火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发生。

(一)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身教作用并引导学生群体进行自我教育

导师队伍一直是高校科研育人的主干力量,一方面导师作为专业课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教学经验,能够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导师作为科研项目工作者具备强大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宽阔的视野,能够指导学生正确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因此多数高校以导师制为主,通过吸收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来实现育人工作。在整个科研活动过程中,教师或导师对学生的影响就极其重要,导师的研究方法和风格、师德和品德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正确开展具体的研究活动、掌握科学方法,更要在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高尚品格,帮助学生认清科研活动中的协作组织问题、奉献与名利的关系、师生关系等问题。

2.目标把握不准。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只有牢牢把握育德育心的根本目标,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但部分教育者和管理者仍构陷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和“以考试分数为标准”的传统框架中,一味强调科学研究对教学的侵蚀与拖累,或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注重技能性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

在实际电力系统中,负荷和储能输出功率波动都会在一定范围内,所以d(x,t)是一个有界函数,假设1在实际系统中是满足的。

(二)体系:以高校教育为核心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体系

随着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及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教育资源如导师人数、科研经费和设备条件等一时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以高校教育为核心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体系不仅能够解决规模扩大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更能实现多元主体合作办学,协同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

首先,高校作为科研育人的主阵地,为实现科研育人的时代任务、适应学生现代化发展,就要始终站稳育人育德的核心地位,不断完善科研育人的内容目标、不断探索科研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科研育人的方式方法、不断建设科研育人的平台资源。如开设“科研基础课”,指导学生开展初步的科研探索活动;或是优化培养方案,将部分校企合作优势项目引入课程设置,增加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学分比重;再或是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科技企业,加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互动。

霍金告诉我们,如果说牛顿力学摆脱了绝对空间,使空间相对化,那么量子力学则接着摆脱了绝对时间,使空间、时间都相对化,均变成动力量。[11]33-34这样以量子力学为背景的数码摄影,就会以更多维的时空存在替代以牛顿力学为支撑的传统摄影中的绝对时间观念。那么摄影的能量共享、存在迭加、意义多重就不证自明。正因为如此,里奇指出:

就像刚踏入职场的前几年足以决定你的长期发展一般,婚姻生活的前3年也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理财方面。想想看,买房、装修、买车,这些大宗消费对国内的夫妻来说,基本上都是在一开始就要解决的问题。此后,家庭新成员可能很快就会到来,围绕着孩子,又展开新一轮主题的理财规划。如果这三板斧抡得好,后面的日子就会顺理成章很多,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那,可以想象之后的日子会如何烦心。

其次,企业和科研院所要主动配合并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形成资源深度共享、项目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一般企业自身资金链完善、市场对接流畅,但面临基础研发能力欠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境遇。企业可联合高校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如设立大学生专项科研项目基金,对有价值的课题给予资金支持,帮助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并参与科研活动,或是搭建校企多元交流机制,依托于项目合作和实习实训进行跨界互动,提高学生在实际研发和生产操作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年轻刑警听着听着,嘴巴不知不觉地张大了,一条涎水悄悄打红嫩嘴唇角往下流。负责笔录的中年刑警咳了一声。年轻刑警一个激灵,立刻正襟危坐,跟着威严地咳了一声,说,你,继续交代。

(三)模式:以导师制为主向高校科研育人特色模式发散

长期以来,多数高校以导师制或专业制为主开展科研教育活动,这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领会,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的学术思路和研究视角。同时,导师的项目资源与精力是有限的,而需要进行科研技能训练的学生群体又占多数。尤其是对于大范围的本科生来说,因自身专业知识的不完备和科研技能的欠缺,往往并没有多少机会参与正式或高规格的科研活动。为适应多方面人才成长需求,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资源、环境和侧重点上各有不同,就不能一味追求适用于任何形式和任何情况的育人模式,而应该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教育重点,依据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探索具有高校自我特色的科研育人模式。如构建递进式的学生科研活动系统,“在大一新生中开展系列科研论坛和讲;在大二学生中开展文献综述写作评比;在大三学生中开展角色体验和临床预见习活动;在大四学生中开展申报参加教师课题和申报学生科研基金活动[6]”。

再者,可以建立适应不同需求的科研创新团队或科研工作室等基层单位,以群体智力吸纳更多的学生更早地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对于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来讲,还可以开放部分教学实验室供学生使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接收的知识和理论及时地运用到实践或操作中去,实现教育教学和科研育人的双提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采用班主任制、跨学科双导师制、等模式,让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及时地解决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摒弃错误的思想或是不科学的方法,从而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发挥科研育人在高校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木龙,张敏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及胜任特征分析[J].高教探索,2013(01):100-104.

[2]周昌忠.创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3]骆郁廷.略论科研育人[J].高等教育研究,1997(03):74-77.

[4]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01):78-91.

[5]陆锦冲.高校科研育人:内涵·方向·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2(09).

[6]王晖慧,朱洪.构建大学生科研活动实践育人新模式的探索[J].2015(30).

 
杨萍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