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职业分类与中高职专业体系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中高职专业体系要统筹规划,通过科学定位、科学分工和科学布局,实现中高职相衔接.应依据职业分类体系,科学设置中职和高职的相关接续专业,合理优化中高职教育的专业目录.

近年来,平民非虚构写作引人注目,有些入选各种好书榜,有些成为畅销书。有关人士从内容上进行分析,认为这类作品追根溯源,“回望数百年来家族迁移的脚印,寻找深藏于历史深处的生命印记,铭记个人的心灵史,家族的变迁史,民族的成长史,为凡人延亘生命的长度,增加生命的厚度,成为永不消逝的生命记忆,必然受到读者的欢迎,市场的追捧。”[1]实际上,平民非虚构写作内容以外的热因更值得探讨。

1 职业与职业分类

1.1 职业和职业分类体系

“职业”是中高职教育专业体系设置的基准.德语对“职业”的原始定义是“接受上帝的委托,将个人一生固定在具体的社会地位上”.英语的“职业”涵盖profession、trade、vocation、job、career和occupation等词全部或部分涵义[1].社会各个阶层对“职业”认识有不同的理解,表现了经济社会结构特征的不同,展现了个人的社会定位、基本要求和权利.职业属性是指职业实践的共性特征,具有专门性、价值性和延续性.职业的核心特性是专门性,这也是职业劳动与一般活动的根本区别.

4) 民宿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区域内热门景点越多,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越好,客流量就越大.同时良好的区位环境和交通通达性及完善的配套设施有利于吸引投资,促使民宿在此集聚.此外政策环境也是影响民宿发展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职业分类是依据一定的标准,以工作性质相似性为主、以技术技能水平相似为辅,来区分或归并职业,这是为了满足特定需求而进行的活动.职业分类层级是从纵向来描述职业类别的关系,是根据一定原则从不同层级来区分或归并职业的集合.职业分类体系由职业分类的层级、类别构成,主要是描述职业分类的结论和结果.职业分类体系是使从事相同工作或职务者归属同一类别而建立的一套分类系统[2].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组织方式变化和技术进步很大程度影响着职业基本属性或归类属性.

1.2 国外职业分类体系

鲁迅在《病后杂谈之余》谈到,“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15]185《四库》的背后,隐藏了一个不完整、不准确的晚明文学史面貌,乃至造成了后世学者的诸多研究误区,确是一大局限所在。

2)符合高职教育目标定位.《高职目录》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规格,主要实现专业大类对接产业、专业类对接行业、专业对接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这样更加显示了职教属性.《高职目录》结合《大典》,根据职业岗位群与技术业务领域相近性来划分专业类别和专业,例如结合《大典》的职业分类,设置了“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同时调整或取消了不适合高职培养定位的专业,如招商管理、教育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

1)专业命名存在问题.目前《高职目录》和《中职目录》里的专业命名方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事物化名词,如《高职目录》里的动物医学和《中职目录》里的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6];第二种是生产经营活动,如《高职目录》里的电气运行与控制和《中职目录》里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调试维护;第三种是专门技术,如《高职目录》目录里的选矿技术和《中职目录》里的选矿技术;第四种是职业名词,如《高职目录》里的会计和《中职目录》里的畜牧兽医.前三种是《高职目录》和《中职目录》专业的主要命名方式,但第四种命名方式才更符合职业教育和职业分类的特点.从中职和高职专业的命名特点可以发现,中国职教系统很少关注职教专业针对的是职业还是岗位,因此很难区分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的命名方法致使学生难以对“职业”本身构建正确的理解,不容易构建职业的认同感,难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的形成.职教专业的这种专业命名方式忽视了职业分类的精髓,脱离了《大典》里的职业分类体系.

1.3 基于《职业分类大典》的职业分类体系

我国进行职业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大典》),《大典》是我国开展职业分类的法定工具书.

联合国1958年发布“国际职业分类体系”(ISCO),在1968年和1988年进行了两次修正.ISCO-88以从事的工作种类及所需具备的技术作为分类的基础.其中技术分成两个层面,首先是工作及职务的复杂层面,如所需的知识及经验等,即技术层次;另一层面则是按工作使用的工具、机器、原料、生产的物品及提供劳务的种类来区分,即专业层次[3].

根据《大典》,中国的职业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和413个小类.八个大类是“树状”职业分类体系的根本,大类结构与国际主要职业分类体系相似,这利于国际间相关统计数据比较和交流.《大典》区分了各大类技能水平等级的要求,使各个大类特征突出,并相对稳定.《大典》中的技能水平是指从业人员能胜任一个具体职业不可缺少的知识和技能.《大典》中职业名称、职业的定义、职业的关键工作任务,完全可以依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来不断修正.《大典》里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最低时限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等进行职业描述的主要信息,是中职和高职专业体系设置的重要前提.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层面的职业分类体系,因此《大典》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完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前导性地位.进行人力资源预测和规划,开展就业结构和发展态势分析,离不开《大典》.产业结构形态是职业分类的基础,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也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撑和职业分类对从业人员的培养和引导.基于《大典》的职业分类体系为中职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明晰了目标和方向.

2 中职专业目录体系和高职专业目录体系

2.1 中职专业体系

依据《大典》编制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具有以下特点:

1)对接产业.《中职目录》根据相关产业的分类来划分和确定专业,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中职专业是农林牧渔类,共设32个专业;与第二产业相关的有加工制造、土木水利、石油化工、能源与新能源、资源环境和轻纺食品等专业类,共设122个专业;与第三产业相关的是文化艺术、交通运输、司法、教育、医药卫生、旅游、休闲保健、财贸、信息技术、体育与保健和公共管理服务等专业类,设专业167个.

过失杀人的理由也是不存在的。苔丝在杀人后,对克莱尔坦白“我太生气了,就杀了他”。这就表明,苔丝杀人行为是故意的,并非是无故意的误杀。这点,学者吴笛已经关注到了。他在《哈代新论》中也惋惜地写道“苔丝的行为已经说明过失杀人或是防卫过当的行为都是不存在的”。

2)对接职业.《中职目录》重要特点体现在专业里开列出了专业(技能)方向和对应职业(岗位),这种安排使中职专业本身与中职专业培养方向和职业岗位相对应,更加明晰化和具体化.专业(技能)方向共设有927个.《中职目录》的对应职业(岗位)共有职业工种1185个,涵盖了中职毕业生面向工作岗位的主要职业工种.《中职目录》总体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业布局,考虑了新职业,满足了新需求.

3)缺乏专业编制标准.《中职目录》和《高职目录》研发过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中职目录》的研究制订和开发历经了29个月,教育部主管部门组织邀请了各个行业的著名专家,成立了16个工作组,并进行了80多次的调研和专题性的研讨活动,先后征集了各省、市、自治区教育管理部门、中职院校、各个行业协会、各类企业的意见.修订《高职目录》,总共参与的行业专家组有59个,进入1140多个企业和980多个高职院校进行调研,调研的专业点超过12700个.但关键问题是:研发和修订过程没有专业目录编制技术规程的指导,缺乏编制的标准.缺乏专业编制标准的先天不足,导致很难进行科学的职业分析,没有科学的职业分析,导致中高职专业不能及时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2 高职专业体系

2015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高职目录》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为保证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规格的相对稳定,《高职目录》考虑到与《中职目录》和本科目录的衔接问题,同时灵活设置相关专业(技术)的培养方向.《高职目录》具体条目有专业方向举例、对应职业类别、接续中职专业举例、衔接本科专业举例等详细内容.《高职目录》里有19个专业大类、99个专业类、747个专业、749个专业方向,总共对应的职业类别有291个,接续的中职专业有306个,衔接的本科专业有344个.主要对应职业类别来自《大典》中的小类,是依据从业者的工作条件、技术性质和工作环境划分,包含高职院校毕业生从事的绝大部分职业类别,明确了职业岗位(群)、技术领域与专业的关联.

美国的职业分类体系(SOC)产生于1977年,在198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了三次修正.SOC把职业分成23个大类、97个中类、461个小类和840个细类,对工作职责、技能训练水准和教育水准相接近的微观职业岗位归于同一个细类中,包括了从超市售货员到大学教授、医生的各种职业[4].SOC根据工作形态辅以技术为基础的观念架构建立的.其中技术是指在职务上完成其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及能力,首先是技术层次,指工作及职务的复杂层面,包括所需的知识及经验;其次是技术形态,指工作特性与执行工作的相关事务,包括材料的处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及商品或服务的种类.

3)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新要求.《高职目录》根据产业和行业分类进行划分和调整相关专业.《高职目录》中涉及到的第一产业主要是农林牧渔大类,总共设有51个专业;第二产业主要是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等8个专业大类,总共设置了295个专业;涉及到的第三产业有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等11个专业大类,总共设有401个专业.这种总体安排符合相关产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需求.

提高配电网停电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客户停电时间,对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极其重要。准确、快速定位配电网中的故障,并恢复供电是配电网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

路政闽还强调,看到中国酒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酒类市场假冒伪劣乱象仍时有发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打击侵权假冒酒品、保卫公众舌尖上的安全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路政闽呼吁,打击酒业领域侵权假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界积极参与,共同努力。

2.3 中高职专业目录体系存在的问题

中高职专业体系也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

日本职业分类(JSOC)制定于1953年,在1960、1970、1979、1986及1997年五次修订.JSOC依照工作性质及所要求的技术为分类基础[5].JSOC1997分10大类、3亚大类、81中类及364小类.新加坡职业分类(SSOC)制定于1969年,经1978、1990及2000年三次修订,SSOC直接采用ISCO-88架构,其分类原则与ISCO-88相同.SSOC 2000分10大类、32中类、119小类、274细类及993子类.

2)《高职目录》和《中职目录》不协调.《高职目录》里的许多专业与本科专业相似,很多来自学科体系而不是工作体系.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很多专业不具有延续性,如《高职目录》里的土建大类专业和水利大类专业是分开设置,而《中职目录》里,土建水利大类是合为一体的.《中职目录》和《高职目录》自身也存在问题:目前目录里的专业大类和专业类覆盖面不足够大,有些新开设的专业内涵不太清晰,部分中职和高职专业的培养口径设置宽窄不齐,极个别专业存在交叉和重复设置的问题,重要原因是缺乏对职业分类体系的深入研究.

3)关注继续学习.《中职目录》目的是满足人才市场的用人需要和中职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能力的养成.对比以往,《中职目录》增加了“继续学习专业举例”,展示了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根据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专业目录,列出了356个接续高职、198个接续本科进行继续学习的专业.《中职目录》在整体上对专业与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和继续学习方向进行细化,理清了它们相互之间的关联,使学习目标和发展目标、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专业和职业、专业与产业的关系更加明晰.《中职目录》在制度层面上推动了职业教育对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专业课程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工作生产过程,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对接产业和职业岗位.

3 专业体系和职业分类体系的建议

3.1 关注中高职专业的职业属性

工作岗位和社会职业的实现形态离不开职业,职业自身的内涵支配着工作岗位和社会职业的维度,规范了中高职的教育标准[7].相关工作岗位和社会职业必需的技能离不开职业教育,具体的载体就是“专业”[8].因此中高职专业与职业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这是职教专业特有的本质属性,这种特性建立必须以职业特征研究为前提.以“职业”形式生成的中高职专业应展现职业内涵,中高职专业划分与职业的“职业资格”要保持一致,中高职专业划分要尽可能涵盖社会职业或工作岗位.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职业,职业教育必须针对职业,必须面向岗位,确定职教人才目标的根本是职业.中高职专业所具有的职业属性,是职业教育最根本、最关键和最重要的特性.

3.2 完善职业分类体系

职业类别划分既是职业分类的技术层面的要求,同时也是职能部门加强管理功能的需求.职业分类体系对社会职业发展的作用是规范和导向,根据社会职业的发展现状,应该学习国际经验,科学合理地体现社会的分工现状.由于社会分工变得更加复杂和交叉,职业的属性也更加丰富,职业的界限表现得不显著.职业分类体系的层级应该表现在体系上.应在依据职业活动内在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分类技术,确定科学的分类标准,划分与归类目前的社会职业.要制定每个职业的技能层级,科学地确定每个职业的职业培训期限、应受教育水平和职业资格要求,系统收集每个职业的专业要求、工作任务、教育背景、从业人员能力等方面的实证数据,体现出每个职业的技能特点.具体到《大典》,应该根据合理性的原则,建立科学的职业分类逻辑结构,按照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更新和动态维护.职业分类应该体现动态和开放,要成立机构,跟踪职业的变化,根据需要不断完善职业的分类系统.应依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职业和类别表述内容,科学地体现职业的属性.《大典》的修订要强化职业技能层次的描述,展示《大典》的实用功能.

3.3 协调开发和完善中高职专业目录体系

结合职业分类体系,应合理确定中职与高职的专业目录,理清中职和高职目标定位,开展科学合理的衔接.要解决高职和中职专业命名中存在问题,尽量进行职业化命名,区分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的区别.应对专业的分类进行完善和调整,在确保专业内容、培养目标稳定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专业的方向.要根据技术和技能人才发展规律和行业发展方向,依据相关利益者的需要,不断完善中高职专业的目录系统,同时开发和构建中职和高职专业目录编制的技术规程.

(1) 《规范》对闭式系统和开式系统分别作出的喷头数量及防护区数量的限制,是导致不能继续沿用原设计方案的最大约束。但根据《规范》,采用闭式系统时,每套泵组喷头数量不应超过100个;采用开式系统时,防护区数量不超过3个。以上均是对两种系统的定性要求,并未说明多种系统形式不能共用1套泵组。而根据以往做法,1套泵组负担两种系统形式可满足功能要求。根据《规范》条文,可考虑选取3个防护分区采用开式系统,其他考虑采用闭式系统,闭式喷头总数量控制在100个以内,系统共用1套泵组,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制定应对方案。

4 结语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在现代职教体系中发挥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因此专业设置体系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体现鲜明的职业性,专业设置做到科学、规范.要围绕产业发展需要,统筹中高职专业设置,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3]郭宇强.我国职业结构变迁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4]管平.美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O*NET系统职业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1).

[5]姚芳斌.国际职业标准分类体系更新及与中国的比较[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6]赵志群,白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属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22):11-12.

[8]姜大源.我国亟须职业科学研究[N].中国青年报,2015

 
周衍安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