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聚焦自然灾害的当代文学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文学与灾害”话题在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成为文、学两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围绕“灾难文学”及“灾难美学”的学术研讨和相关学者的学理性思考,以及学术期刊的持续跟进,促成了文学与灾害的深度融合.同时,伴随着近年来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灾害写作与自然写作形成叠加之势,呼应着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的理论关切,更加凸显“文学与灾害”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张堂会所著《自然灾害与当代文学书写研究》正是对文学与灾害话题的有力回应.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著者关于灾害与文学研究的第二部著作(前著《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现代文学书写》于201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定意义上讲,该著聚焦的灾害主题兼具热度、温度更及深度,热度回应现实,温度系于责任,深度关乎存在.以学术视角观之,论著显现出的鲜明特点引人关注.

疾病是脱贫人口返贫的一个重要因素,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疾病具有突发性、持久性、不可预知、经济支出大等特点。普通家庭一旦有人得病,不仅仅会丧失1个劳动力,少了收入来源,更会背上沉重的医药费负担,直接导致家庭贫困。这种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成为脱贫后再返贫的重要原因。

姜祈看见她的出现愣了愣,眼里光芒一闪,但很快又暗淡下去。他冷哼一声:“这个时间点,学姐不该在上课吗?”

1 问题意识与理论建构相支撑

灾害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现实问题.《自然灾害与当代文学书写研究》以文学中的自然灾害为研究对象,既是对实际灾害问题的回应,也是深切现实体验和诚挚学术情感的自然结合.诚如海德格尔由关注存在问题而追问存在和真理,论著的名称“自然灾害与当代文学书写研究”本身就是一种问题式设置,“旨在揭示当代自然灾害给作家及文学带来的影响”[1].著者既分析了当代作家如何描写灾害,更注意到当代灾害书写出现的新变及存在的困境等具体问题,并针对灾害书写表现出的模式化、浅表性特征,将建构创伤记忆、维护人本价值观念作为灾害文学创作的可能出路.另一方面,该著虽注目于作品中的灾害问题,但著者并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和琐碎式的资料分析,而是更进一步尝试在理论层面搭建平台,也即是关于“灾害文学”的界定,以学理性实现对灾害书写研究的整合与提升,从而赋予灾害更广的言说空间和相对独立的艺术位置.著者特别提出“灾害文学”概念,是因为当下的生存现实和学术语境为“文学与灾害”研究提供了良好契机与深入探讨的可能,而这一探讨非常必要且深具意义.当灾害成为社会性关注焦点,当更多学者对灾害研究投注理性之思,当灾害题材成为世界性文学主题,“文学与灾害”的独立性应该重新审视.

该著的“引言”直接提出“灾害文学”的界定问题,指出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属性以及与文学相照应的审美性,认为“以表现洪水、干旱、地震、台风、雪灾、蝗灾、瘟疫等自然灾害现象为主要内容,并能够传达出一定灾害意识的文学”[1].判断“灾害文学”的核心要素是灾害意识,主要包括“忧患意识、敬畏意识及反思意识”.与之相对应,著者在第七章专门讨论了灾害文学的理论特征,即审美题材方面偏好重大影响灾害的同题作品扎推;表现方法上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美学风格上的悲剧与崇高表现.进一步讲,“文学与灾害”的研究范式体现着学术研究中对创新思维和新的学术生长点的迫切要求,但新概念或研究范式的提出必须充分考虑其现实基础和学理依据.黄敏曾言“灾害与文学”研究范式中的功利性和工具性所致的理论储备先天不足[2],笔者在初入这一领域时,同样有感于直接理论的欠缺,而不得不从相关主题(如生态、苦难)或一般性陈述(哲学、文艺学)中借鉴.著者对此问题的认识显示出思维的辩证性,在对“灾害文学”进行界定的同时,并不期望新范式的一蹴而就、即时见效,而是给出了可行性建议,先从基础性的史料整理、专题讨论、灾害文学通史着手,之后再着眼灾害文学的理论建构,从灾害文学本体论、创作论、传播论、灾害叙述学等方面展开理论探讨,将大胆的学术创新与审慎的学理求证结合起来.

2 学科融通与文心探微相结合

将空间区域Ω内任一点均投影到圆柱面r=r0上,就得到空间区域 Ω在圆柱面 r=r0上的投影区域 D(θ,z)。

学科交叉带来视野的扩展和方法的创新,但交叉融合并非相互替代或简单的拼贴组合,还需根据实际需要明确研究侧重及学科属性,寻求学科交融的平衡点.或如生态文艺学之归属于文艺学范畴,“灾害”与“文学”侧重点理应归于后者,正如著者所言灾害文学是“创作主体艺术地把握灾害现象的一种审美活动”[1].即是说,“文学与灾害”范式在学术指向上是一种“文学研究”而非“灾害研究”,是在文学(或文艺)范畴内对作品中的灾害及由灾害显露出的灾害意识、社会观念、人性样态等要素的审视.因此,著者虽言及“灾害文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的产物,但论著的关注重点在描写灾害的文学作品,由此分析作家如何描写灾害,表现苦难,拷问人性.基于这一初衷,该著始终围绕“文学研究”这一中心展开,实现了开阔学术视野和聚焦文学本心的结合.

3 人学视角与文化指向相关联

作为人学视角的延伸,著者提出灾害文学书写的“文化功能”问题.除去对文学作为文化形式或文化记忆的关联照应,“文化功能”直接对应的是现实当中灾害文学的评价问题.针对有人指责灾害文学的审美价值不高,对其艺术性评价过于苛刻的现象,著者认为苛责意见忽略了灾害文学作为非常态文学,在审美功能背后的治疗功能与见证功能.“灾害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特殊门类,除具有一般的审美功能之外,还具有记录历史、反思灾难、心理治疗的功能”[1].“文化功能”的提出旨在提示灾害题材的特殊性,对于此类文学作品的评价,在坚持审美功能的同时,保持评价标准的开放与多元同样重要.一个显在事实是,在多数公众或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中,对灾害作品文化功能的感受与期待或先于审美功能;而忽略了审美感知与提升的灾害作品,也难以成为经典之作,两者虽显矛盾却并不对立,互有存在空间,而无论文化还是审美都统一于人的存在.

现代灾害学认为灾害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夏明方指出灾害史研究中存在着自然科学取向乃至某种“非人文化倾向”,强调重视人与自然互动的人文化减灾[3].在此背景下,该著既是对学科交叉融合的亲力实践,又是对此前未及领域的深入探索.一般意义上讲,灾害是自然现象、社会现实和文学题材的综合.超越“题材论”的“灾害与文学”研究范式本身即是学科交叉的示例,围绕这一论题展开的研究显现出实施方法上的跨学科和关注内容上的大视野.该著对于资料的爬梳整理和海量作品的条分缕析俨然数理领域的定量分析,灾害书写所涉类型的区分(洪水、地震、瘟疫),重大灾害文学表述的集中展示(三年灾荒、非典、南方雪灾),单独列出的当代灾害文学作品编目(220余部/篇作品),贴切融入作品的整体研究.而各种报纸、地方志、农业史料、经济史料、灾荒史料、文史资料对灾害的立体化呈现,见证着社会科学内部的互释相证.在研究内容方面,著者并没有停留在对灾害作品的“文学性”分析,而是进一步关注到文学书写中的自然、社会、政治、文化要素,显示出文化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理论的实际影响,实践着“大文学”的研究理路,照应了灾害的多向度存在和文学的文化属性.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灾难史,灾害以其“暴力”与“惩罚”深刻影响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人类也在对抗灾害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灾害的认识,创造出有关灾害的种种文化阐释.灾害首先是与人的生存直接相关的外在现实,其自身社会属性的确立,进一步明确了灾害与人的整体生活环境和个体生存实在的关系.关于“灾害文学”的界定中,著者特别强调了其“更侧重表现的是人的精神影像,探索灾害下人们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1].整部著作当中有三章都是围绕“人”的问题而展开,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文学书写中的人性”.人学视角的体现无疑抓住了“灾害与文学”论题的关键要素,深化了“灾害文学”研究的主旨内涵.

4 结语

灾害的记录留存于史料册或影像志,也存在于文学的话语世界.文学可以记录灾害,见证创伤,参与个体和民族的文化记忆构建.文学作为人学又能触及精神和人性层面,承担“后灾难”时代的精神疗救和共同经验重塑,展开更广范围的思考.而现实当中,灾害类作品的创作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或如阎连科所言,作家没有写出与民族苦难历史相匹配的作品.在灾害趋于日常性与全球化的当下,《自然灾害与当代文学书写研究》对“灾害文学”创作成就与不足的总结,以及在理论层面的探讨和设想,对于拓展灾害研究学术视野,提升“灾害文学”创作格局,切实有益.我们期望著者在“文学与灾害”论题上取得更大进展,也期待学界对此领域投注更多关切和学理性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堂会.自然灾害与当代文学书写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2]黄敏.“灾害文学”研究范式刍议[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6(1):35-38.

[3]夏明方.中国灾害史研究的非人文化倾向[J].史学月刊,2004(3):16-18.

 
周惠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