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协 同 视 角 下 卓 越 小 学 教 师职前培养机制与实现路径

更新时间:2016-07-05

1971年,德国物理学教授H.Hakan提出了协同(Synergetic)理论,并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诠释了协同创新的机制渊源。“协同创新”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或要素基于共同目标,通过构建共享的观念、平台和机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形成新的整体结构,并产生新的协同效应的过程[1]。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深远,将远远超出本阶段而延续到终身。小学教育启蒙性、基础性及全面性特点,决定了小学教师培养的全科性、协同性及重要性。小学教师的卓越素质并非一蹴而就,是社会—政府—高校—基础教育等多要素协同培养的结果。笔者以高校本科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协同创新理论为指导,探究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系统机制过程,并提出对其实现路径。

3.健全制度,发挥内审协会作用。高校应围绕审计工作准则、审计岗位职责、审计项目实施细则及质量监督控制等,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内部审计行业协会应当扮演引领者的角色,在推动内审人员职业胜任力提升的基础上,通过文化载体宣传内部审计职业文化建设,通过相关调研和统计分析,组织理论研究、教育培训、经验交流,修订发布内部审计准则、指南,向高校倡导先进的内部审计理念。

一、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内涵特征

()卓越小学教师概念思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或校舍简陋,大多数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施行“复式”教学模式,一名教师同时负责多年级多科目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按照“包班”模式教学,一名教师完成一个年级全部课程教学任务。1980年教育部颁布《中等师范学校规程(试行)》,明确培养全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师的培养出现了多层次、多模式、开放式的格局,199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逐步取消中等师范教育。进入21世纪,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鼓励探索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有关高校逐步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我国农村小学阶段缺乏整合、科目过多的情况给予改变。2012年2月10日,教育部颁布《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小学教师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问题提出要求,明确合格小学教师应具有“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核心理念。随着社会发展,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提上日程,教育部于2014年8月18日下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

笔者认为,全科型小学教师应具有跨学科、综合知识的业务素质,能实现小学课程的科学融合,在掌握某一学科“专”和“精”基础上,同时具备其他学科的“广”和“博”的特点;新时代赋予了卓越小学教师新的内涵,卓越小学教师不仅具有全科型教师的素质要求,更在于其教育信念、专业情感、道德涵养、科研创新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整体性发展,在于对教师教育的革故鼎新,是“多才多专”人才。

()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内容

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是一个可持续的动态发展过程。职前培养只是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初级阶段,为卓越小学教师发展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职前教育的主要内容为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追求等立德树人价值观培养;教师技能、科研素养、专业引领和传承等全科一流教学能力的多维度培养,拥有先进教学理念;凭借全科背景,拓展综合素养,鼓励个性潜力发展;构建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开设卓越课程,培养教育研究能力,进行反思性教学,促进学生卓越教学思维的形成,为职后培养创造条件。

二、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协同机制

()系统的层次性及协同多样性

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是一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又嵌套多个次级系统与要素,构成多样化协同创新共同体。如,高校(University)、地方政府(Government)、科研机构(Institute)、小学(School)等各具教师教育的资源优势,构成“U-G-I-S”整体系统,同时,各要素又是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子系统又由更小的系统构成,构成培养系统的层次性;卓越小学教师除了胜任数学、语文、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教学外,还要在此基础上达到融会贯通,打破学科壁垒,善于学科间知识的整合、重构,进行学科间及课程间的协同;卓越小学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定,需要“U-G-I-S”系统共同体成员间协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任课教师间、师生间、学生间彼此交流、关心和帮助,各成员在协同中不断突破现状,不断重新聚焦,不断自我增强,不断自我超越。

()作用的非线性及优势互补性

任何工业系统在实际工作中,其控制部分都不是唯一的,大多留有备用设备,确保其在出现故障时仍能顺利运行。电力调度监控系统同样遵循这一规律,系统内部一般支持双机备份功能,在部分监控设备异常时,仍能有效获取调度信息,完成控制指令的下达传送。

⑨http://sh.sina.com.cn/news/s/2015-10-27/detail-ifxkaiqx4289680.shtml。近期低价游事件大盘点。

()系统的开放性及目标一致性

其次,建立卓越培养协调机构。设立教师教育基地,深化学科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选聘卓越名师,研究课程设置,构建高校联盟机制,统筹协调,有效组织,形成培养合力。结合社会需求,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选派优秀师范生到PDS任教,探讨各类课程内容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取得“卓越教学”研究成果,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领悟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树立教师伦理道德,促进卓越小学教师的跨越式发展[7]

三、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凸显高校序参量作用

教师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潜在教育能力的培养得益于开放环境与特定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优势,突破时间空间限制,通过系统的开放、多层面的互动与合作,为培养卓越小学教师形成合力;整合资源配置,搭建教师发展的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小学课堂教学在线观摩及反思,开展教师教学能力综合训练;通过资源共享,增加学科创新平台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有目的选择优秀师范生,开设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课程,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共赢。实现“走进去”“引进来”相结合的培养理念,建立教师流动制度,鼓励高校教师走出去到小学任教,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走进高校任教,指导实践教学活动;设立名师工作室,建立具有本校或区域特色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等,高校教师和小学名师针对优秀师范生共同听课,共同诊断,分类指导;探索区域高校联盟运作体系,组建优秀师资培养共同体;面向国际化小学教师培养的未来发展趋势,充分借鉴国际培养经验,帮助学生从最初的利他的和内部的求学动机中萌发出坚定的职业承诺,使学生在教师教育的活动与交往中践行师德、体验师德、养成师德。

()创设开放的协同环境

序参量是系统相变前后所发生质变的突出标志,主宰着系统演化过程。高校师生交流时间多,比较了解学生需求信息。建立高校专家引领团队,实时洞察学生发展优势和不足,时刻把握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价值观等方面冲突的临界值和时机,帮助其订立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与计划,选择发展内容,修正发展过程,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个性”和“共性”之间找到“质变”的切入点,促升序参量临界值涨落。充分发挥高校的地域优势,主动融合,主动接轨,提出协同创新的愿景,有效协调成员间的关系,帮助师范生制定“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卓越教师”各阶段的实现目标,建立教师职前、职后相融通的卓越小学教师发展平台,促成协同创新的实现。

()构建协同培养课程体系

最后,突出个性发展,开设指导类课程。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开设小学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世界各国卓越小学教师成长经验,从而具有多元文化素养;开设小学教学优秀案例剖析课程,引导卓越小学教师发展;开设职业生涯课程,探索教师的成长过程和教育过程;开设竞技类课程,将技能比赛、演讲赛、辩论赛、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纳入教学环节,保持“竞争”与“合作”双向并重的专业发展张力,在辩论和实践中不断求证和验证问题[6];开设精品网络课程,帮助学生快速实现自我的突破。

再次,注重校本研修,开设系列研讨课程。交流与交往是开放系统从无序结构到有序结构不可缺少的方式,深度会谈可开发共同体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各成员获得独自无法达到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5]。可采用项目式、案例式、研究式、问题导向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变为多维互动的共生性课堂。

其次,体现互补性,开设多元实践类课程。开设小学教育阶段模拟课程,选讲小学有关课程内容,改变高校课程教材与小学教学内容脱离的实际;开设口语、剪纸、视唱、舞蹈、三笔字等技能训练课程;除了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实践课程之外,开设系列讲座或名师名家讲坛;鼓励高校教师带领优秀学生到有关小学上课,讲授实践课程。

首先,立足全科性,开设核心课程群。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增加多学科选修课程比例,建构将专业学习与教育学习有机联结来的教师教育通识课程群;实施跨学科教育,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潜能进行灵活选择,鼓励学生学有所长,激发更高一级创造性思考;加强相近内容的整合或融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如开设国学教育类课程,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师德精神。

()促升小学教师卓越质变

首先,构建可持续发展协同机制。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需要构建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如职前培养多元制,高校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积极探讨协同发展新机制,共同制定师范生培养目标,共建课程资源、设计课程体系、开展教学研究及评价师范生质量;学科合力机制,将处于分散状态的各学科资源进行实质性整合,全程浸润,互为补益,推进小学教育学科群的实体化建设;“双导师制”和“教师流动制”,通过不同专长导师的指导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交流引导机制”和“竞争机制”,定期选拔优秀学生到国内外高校交流学习,实现跨校的“同伴互助”,通过舆论引导、表彰奖励、培训提升、专家报告等,造就理念先进、师德高尚、终身发展的高素质教师。

培养系统的层次性及多样性决定了子系统与要素间的相互联系性,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即各协同的功能群体并不是简单、线性地叠加,而是非线性地耦合,通过涨落作用发生了质的飞跃,呈现出“涌现性”的创新特征,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中必须明确协同各方的优势所在,通过竞争与协同等自组织作用,达到高度统一,有效解决资源短板、共同发展的问题[2]。各方以共同参与、尊重协商、互生共利原则为基础,形成“目标一致、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协同机制,通过互相依赖关系,挖掘师范生独特潜能,使其在协作中超越自我[3]

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系统是一开放系统,需要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动态平衡。高校职前培养系统的开放性表现为:第一,培养对象来自外部环境,价值观、职业理念、生存意识、基础教育、资源供给等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卓越素质的养成;第二,卓越的师资力量及教学思维的先进性需要外部环境的输入,国内外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先进经验及优秀研究成果需要吸收;第三,培养的对象需要输送到外部环境进行实践和接受检验,不断地从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完善和提升自己。[4]开放性为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带来了生机。但是,开放必须是在“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目标一致性”基础上的开放,摒弃非利因素,减少冲突。各协同系统间要展开合作培养机制的新探索,实现资源共享、协调管理和整体提升,明确不同阶段不同主体的功能与任务,改善组织的总体协调,将各协同培养主体纳入整体运作阶段,以取得整体功能大于部分的整体协同效应,促进协同创新,有效促升卓越小学教师共同目标的实现。

推荐理由:本书是杰出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历时3年写成的重磅新作,是一部系统梳理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理论著作。本书用通晓畅达的文字描述和分析了中国40年经济改革进程中重要的问题节点和复杂情况,对广大读者了解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以及对国家发展前景保持坚定信念都有引领意义。本书出版后引起了经济学界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再次,量身打造培养模式。适应区域要求,提高生源质量,定向培养农村卓越小学教师。可借鉴“2+2”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专业大类培养,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对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进行融合,经过二次选拔,后两年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8]。选拔优秀初中毕业生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对象,积极探索“3+2”“2+4”“七年一贯制”等联合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模式。

最后,构建教师实践反思情境。构建情境性的实践环境,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探究,把小学发生的具体案例事件以情境再现的形式真实地展现在课堂中,有效促进学生从感知到理性认识[9];允许学生到名校进行短期游学,对学校管理进行观摩学习,参加教学研讨,通过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中探究问题,在亲身的实践与体验中不断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过程。让学生通过“在行动中反思,以行促思”的方式来发现问题,修正自己的行为,践行卓越的专业价值观。

(3)立法管理。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依靠法治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并将这种水资源管理作为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与此同时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具有与实现统一管理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制度。

四、结语

职前培养是高校师范生有望成长成为卓越小学教师而打基础的阶段,是重要引领阶段,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小学以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融入教师教育中。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系统具有开放性、非线性、互补性及培养目标的一致性等特征。卓越小学教师所具有的特质是在实践的思考与行动的撞击中沉淀而成的,是校内、校外等多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高校师范生的培养必须面向小学,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制定必须面向高校和小学的办学实际,小学要向高校开放,为高校教师校本教学、科研和职前教育提供支持。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发挥高校序参量作用,倡导开放的教师教育环境,建构“课堂-课外-校外”协同课程体系,开展反思性教学,助推个人与他人共同作用,促成卓越小学教师的质变。随着时代发展,赋予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新的内涵特征,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也表现为综合学科知识和潜在能力的培养。在职前培养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瓶颈问题,如国内对卓越小学教师的标准尚没有明确规定,职前、入职及职后一体化卓越小学教师人才培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构建。只有在协同视角下进行持续性的探索,深化全面改革,借鉴国外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经验,与时俱进,这些问题才会迎刃而解,达到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英.协同创新:教师教育改革有效推进的必然路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3-147.

[2]任泽中,陈文娟.引入协同创新理念优化高校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45-47.

[3]朱桂琴,陈娜.“U-G-S”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的建构:戴维·伯姆对话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5(18):80-84.

[4]肖正德.系统论视域下教师教育学科体系之特质与构架[J].教育研究,2014(7):101-107.

[5]苏文金.本科高校培养卓越小学教师的探讨[J].海峡教育研究,2012(1):61-63.

[6]张秀荣.博士生创新性人才素质及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40-42.

[7]刘中黎.卓越教师培养与US教育协同机制的建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5-12.

[8]路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出路[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5):45-46.

[9]王昭君,许振光,李小敏.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养成研究:以小教专业本科生为例[J].琼州学院学报,2015(1):125-128.

吕学军
《滨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
《滨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