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简论素养的意义

更新时间:2016-07-05

“核心素养”是当下基础教育的热词,关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和实践,大家似乎更多地是在“核心”上做文章,殊不知“核心素养”的本质是“素养”。只有弄明白素养的意义,才能深刻而准确地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而有效地推进“核心素养”的实践。那么素养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素养指的是沉淀在人身上的对人的发展、生活、学习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那么,素养又是怎么来的,它包括哪些内涵,具有哪些特征?

一、素养的来源

素养从哪里来,它是如何形成的?我们通过以下几对关系揭示素养的来源。

(一)素养与素质(天性)

“素质”就其本义而言指的是人生而有之、先天赐予的东西。按照字典的解释:“素”,即本色;“素质”,即事物本来的性质或心理学所指的人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和大脑上的先天特点。从这个角度说,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纯先天的,它是人发展(素养形成)的基础、可能和条件,它对一个人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有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也发现有些人天赋极高,智商超群,学什么都轻而易举;有些人则在某个特殊的领域有特殊的天赋,比如音乐、绘画、空间想象、记忆、身体运动等等。我们也发现有的人天性善良,有的人天生丽质,有的人长命百岁,等等。这其中确实更多是遗传基因上的缘故。就像柏拉图所说的,每个人遗传获得的“金银铜”各不相同,因而决定了各自不同的发展走向。素质要是有缺陷,教育和努力往往也是力不从心的。有时候我们确实不得不承认“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当然,我们平时也说:“某人素质真差”,显然,这里的“素质”就不是指遗传和基因的东西,而是指人的道德修养。而我国多年来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其内涵也更多地指向后天和教育的产物,正如史宁中教授所言:它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他们未来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1]显然,这里的素质早就超越了生理素质的内容了,涵盖了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内容了,实际上也就是指素养了。只不过,当我们把素质和素养两者做区别时,我们特别强调前者是先天的东西,后者则是后天的产物。这一点特别表现在生理方面,我们讲生理素质,而不会讲生理素养,就是因为它是指纯先天的东西。从广义角度讲,素质是素养的上位概念,“人的素质经由生理、心理、文化、思想等不同层次,不断提升,逐步完善。从生理、心理到文化、思想,素质的可塑性,即可教性(可学性)逐渐增强,也就是说,先天禀赋成分逐渐减少,而后天教养(素养)逐渐增加。”[2]

(二)素养与教养(人是教育的产物)

从学理角度说,教养即教育出来的素养。一个人即便有天赋,如果没有得到合适的教育和训练,也是不用则废,不可能得到发展的,尤其不能发展成为专业性的素养。“人是可教的动物。”教育使人成其为人,人的很多素养都是教育的产物。对此,不少大师有过深刻论述。康德在其《论教育学》一书中强调:“人是唯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而且,“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出来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3]卢梭也指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4]洛克则在《教育漫话》一书中开篇就旗帜鲜明地指出:“我承认有些人的身心生来就很坚实、健康,用不着别人多少帮助。他们凭着天赋的才力,自幼便能向着最好的境界去发展,凭着天赋的体质,能够做出奇迹。但是这样的人原来是很少的。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到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5]总之,在现实社会中,“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6]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炼才能达成的。不过,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养,强调的不是“教”,而是“养”,广义上指的是人的整体的全部的素养;特义上指的是人的道德品质。实际上,平常所说的教养也就是个人的修养和涵养。不过,我们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教养的本义,即教育出来的素养。字面上是“教养”,实质上应该是“育养”,人的素养更多的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育出来的。我们学校教育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得多”而“育得少”,教像“工业”,育像“农业”。教出来的多半是外在的知识技能,育出来的才是内在的能力品格。

(三)素养与修养、涵养(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从字面上讲,修养、涵养即自我修炼出来的素养,它强调自我教育在素养形成中的作用。“公共场合有人抽烟、餐馆和地铁里有人大声喧哗”。可是你不,这就是个人修养(涵养)。出污泥而不染。所谓修养(涵养)就是不管你的出身和背景如何,都努力做一个更好的人。所以,是你的修养(涵养)让你跟别人不一样。“修”和“涵”既能凸显自我教育的意义,又能反映素养的实质和内涵。的确,在素养形成的过程中,自我教育起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若是没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外在的教育根本进不到人的内心,素养也就无从谈起。赫本被誉为“人间天使”,不仅仅因其貌美,貌美的很多;也不仅仅因其学历,比她学历高的比比皆是,而是她用一生诠释了“修养”这个概念。正如她在遗言里所说,若要优美的嘴唇,就要讲亲切的话;若要可爱的眼睛,就要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就要把你的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若要美丽的秀发,在于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行人不只你一个。

(四)素养与文明、习性(人是环境的产物)

从个人的角度讲,素养是个人的习性、习惯;从社会的角度讲,素养是一种社会价值、一种人类文明。“泰坦尼克号沉船时,并不是每个人都在求生,那些看起来更能改变世界的男人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女人和小孩,那些可以独自逃生的妇女选择把人生最后的时刻留给爱人,那些有教养的老夫妇选择长眠海底,那些工作人员选择在沉船上坚守到最后一刻……”。[7]这个画面彰显的就不只是个人的修养,也是人类的文明价值。

素养的内涵是什么,它究竟有哪些构成要素或表现形态?我们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认识论”的角度来解剖素养的成分和构成。

从根本上讲,人是环境的产物。罗曼·罗兰说的好:“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见所闻。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8]

“性相近,习相远。”由于文化、环境、制度的差异,人与人特别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之间,其习性的差异是很大的。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作用。“人是文化的产物,不仅我们的观念、价值、感情和行为模式是文化的产物,就是我们的感觉方式、思维方式以至整个神经系统都是文化的产物。人的一言一行都体现着他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人性就是文化性,和人打交道就是和他所属的文化打交道,理解一个人也就意味着理解他所代表的文化。”[9]

模具功能设计是指塑料制件应满足其设计需求的功能,使其达到我们所设计的技术指标。此次产品是塑料制件,不会经常性承受外力,比如冲击,震动等。该产品一般情况下是在常温下使用,做为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我们应该大批量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

总之,就其来源而言,人的素养来自遗传(基因、天性、天赋)、环境(文化、制度)、教育和自我教育;就其形成机制而言,乃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这其中教育发挥主导作用。

二、素养的成分(构成)

我校基于智慧校园框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校园网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数据中心机房进行了改造和搬迁,无线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构建了校级数字资源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可以创新、管理改进,并将有效促进数字化校园服务延伸。

(一)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

林肯说过,四十岁以上的人要对自己的长相负责。人的长相分为身体长相和精神长相(日常所说的一个人的外貌和气质),林肯说的自然指的是精神长相。精神长相就是一个人素养的外在表现,我们可以透过一个人的精神长相,了解一个人的内在素养。俗话说得好:“人可貌相”。一个人的素养,他(她)的学识、智慧、道德、态度、品格、思想、精神等一定会通过其言行举止和神态表情表现出来的。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体现的就是他的文化——素养。一个人受教育其实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精神长相”,学生是受过教育的人,而受过教育的人是有“形象”所指的,即能够让人看得出或感受得到是受过教育的。受教育绝不只是“上过学”或获得某种学历学位,而是具备了某种形象、品质乃至品位。这其中我们特别强调阅读的作用,因为阅读可以塑造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参数化设计技术为参数化形状优化提供了可能与条件.关振群等[17]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几何造型平台,采用面向对象二次开发环境ObjectARX和MCAD API,将参数化设计技术、有限元建模技术与有限元分析优化系统集成,实现三维参数化形状优化设计.戴磊等[18]在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中采用POSHAPE对CD6140A的车床导轨进行形状优化设计,在减少导轨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结构的刚度和结构的自振频率.

(二)素养是一个人的“人格”(品格)

人格是指个人在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是能代表个人个性特点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可以归结为个人一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心理素质等,并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情绪反应表现出来,使个人呈现出独特的性格和气质。

“信息获取的过程”是教材中“信息获取”单元的一个模块,它便运用了抽象与分解的思维。所谓抽象便是从一个个例当中抽象出一般模型,这个模型可以是实现过程、处理办法等等;所谓分解便是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步骤,逐一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在计算机编程和人工智能的学习模块中,一般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需要能够被简单解决的小问题,并且通过简单问题的解决办法类推出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实现的算法,这便是计算思维中的转化思维。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包括性格和气质,它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但是,素养则是从积极的方面凸显良好的性格和气质,或者说只有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才能说得上是一个有素养的人。从教育学角度讲,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全部,即人的精神世界,从伦理学角度讲,人格即品格,它是个性中有格调、有品位的精神内容,特别表现在道德方面。我们平常大多也是在道德意义上使用人格这个概念的,人格有问题或有缺陷讲的就是个人道德品质问题,也就是个人素养问题。“‘核心素养’指的就是那些一经习得便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养。其根本特质不在于量的积累,而在于生命个体品质与气质的变化和提升。”[10]

(三)素养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行)

[6] 曹文轩.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N].人民日报,2012-12-18(24).

谢瑞芳等发现:相同浓度、不同配伍比例的当归补血方在给药48 h后,对斑马鱼的血管具有明显保护效果,对血管存在不同程度修复作用,恢复率最高的是黄芪、当归比例:5:1。将当归补血汤提取物配合现代工艺制成控释微囊,陈海军等发现:当归补血微囊均可促进HUVECs的增殖,增强HUVECs细胞活力,抑制HUVECs细胞凋亡,其最佳浓度是20 ug/mL。发现其对HUVECs增殖作用途径与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通过信号通路提高VEGF-A水平和VEGF表达因子mRNA转录水平。

(四)素养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一个人怎么认识世界、怎么思考问题,集中反映了一个人在智力、学识上的素养。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思维方式看作是人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的总和;从个体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是个体思维层次(深度)、结构(类型)、方向(思路)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认知素质的核心。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11]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反映了学生认识事物的立场和视角,也决定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它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具有根本的制约作用。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根源都在思维方式上。中科院动物学家杨卫平发出疑问:“现在,我们一不缺钱,二不缺仪器设备,三不缺勤奋努力,为什么到头来原创性成果还是比不过别人?”[12]这个问题的根源也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思维的模式化、格式化导致原创思维的欠缺和丧失。在应试教育中,我们学生(包括教师)的思维被严重地模式化、格式化了,只会解题,不会发现、提出问题;只会解常规题,不会解非常规题;只会求同,不会求异。学校和教师要将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基础、关乎学生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

三、素养的特性

素养有哪些特性?我们将着重从素养与知识、能力的联系和区别来讨论素养的特性。

就表现而言,素养具有稳定性、一致性。构成素养的内容和特征必须是经常的、稳定的、一贯的表现,就像构成个性的特征一样。举个例子,开车遇到红灯要停,如果是一种素养,那么不管是什么时候(白天还是晚上亦或是深夜),不管有没有警察在场,有没有监控部署,有没有行人,都自觉停车。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素养,也表现为对待所有人,不管是上司还是下属,是相识的还是不相识的,都一样(不歧视)。表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也一样,只有当一种学习行为或思维活动一贯稳定地表现出来的时候才算是一种学识上的素养。比如,只有当一个学生经常地不断地冒出创意和提出新问题新想法,我们才能说这个学生具备了创新的素养。

我国《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在这一宪法条文中,住宅不受侵犯权的内涵主要集中于两点:(1)住宅不受侵犯中的“侵犯”如何界定?(2)非法搜查和非法侵入中哪些行为可以被认定为是非法?明确了这两点之后住宅不受侵犯权的涵义也就清晰可见了。

就内容而言,素养具有广泛性,素养包括和涵盖除了知识、能力之外的其他非常广泛的东西,是人的整体生命气象,这其中,有的跟知识、能力关系密切(甚至互为基础互相转化),有的只有间接的关系,有的甚至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是,它们也是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照样不可缺少。从这个角度讲,只停留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所谓‘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过去,语文课一般只讲语文能力,比如听说读写能力,讲‘双基’,现在提出‘语文素养’,涵盖面明显拓宽,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又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同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3]

就结构而言,知识在人的外层,能力在人的中层,素养在人的内层。这也就是说,素养跟人的关系最紧密。知识、能力一般只停留在人的认识领域和范围,而素养还进入人的情意、精神,乃至于血液、神经,它和人的整个生命融为一体,变成人的一种天性、习惯、气质、性格,所以它会在一切场合、一切活动中自然流露、表现出来,这是素养最本质的特点。

就功能而言,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它是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幸福的支撑。素养决定一个人的人生的高度、深度,决定一个人生活的品质、品位。素养让人活得有尊严、有意义、有价值、有境界。对个人如此,对社会也是一样。一个社会的文明,取决于这个社会所有成员的素养。孟子有言:“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素养的本质在于人的精神生活,而不是物质生活。联系到现实,我们现在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很多人的口袋满满的,但是精神却是空虚的,因而被称为“土豪”,即有钱(物质财富)却没有素养(精神财富),生活富有却没有品位。他们的言行举止带给他人的感觉就是“没素养”,而有素养的人则会像鲜花一样,无论何人看到,何人闻到,都会产生愉悦和舒适的感觉。司马光说过,“才胜德者谓之小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这也是“土豪(物质)”与“贵族(精神)”的区别。

个人生活和发展如此,国家民族的发展也是如此。正如马丁·路德所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厉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14]

记得一位家长说起,教师节,孩子用妈妈的手机给老师发了一个祝贺短信,并一直跟在妈妈身旁,想得到老师的回复,却没有回音,孩子一脸的失望。为了安慰孩子,妈妈又给老师发了一条短信,并附言“请回复”。一会儿,真的等到了老师的回复,孩子一扫满脸的不乐,美得灿烂如花。一个简单的“回复”竟给了孩子幼小的心如此的温暖和欣慰,可见爱的力量有多大!爱是教育的真谛。教师要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发现真情,感受温暖、理解公平、享受尊重。

式(1)中,S为变电站所属所有10 kV馈线负荷全转移标识的乘积。如变电站任何一条10 kV馈线负荷不能全部转移,即其中任一个SN=0,则变电站全停校验结果为0,不能实施全站停电。由此可知:要使S=1,该变电站所属所有10 kV馈线负荷全转移标识均为1,才能够实现变电站全停下的负荷全转移,即变电站全停通过;当S=0时,该变电站所属10 kV馈线不能够实现变电站全停下的负荷全转移,即变电站全停校验不通过。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实施路径[J].教育研究,2007,(8).

就成分而言,素养具有综合性、包容性。一般而言,能力包含知识,而素养包含知识和能力,但是,值得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知识和能力都能转化为素养,只有当知识由公共知识真正转化为个体知识,能力由特殊情境的能力(只是在特殊情境表现出来的能力,极端的例子就是应试能力)转化为具有普适意义的能力(具有广泛的迁移性)的时候,知识和能力才会成为人的一种素养。反过来说,最有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就是可以转化为人的素养的知识和能力。

[2]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研究,2014,(3).

[3] 康德著.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3,5.

[4]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95.

[5] 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4.

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行为方式的自动化(天长日久养成的固定行为模式),是不需要思考和意志努力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一个人形成了某种行为习惯之后,他再也不需要他人的督促或自己的提醒,就能自然而然并轻松自如地完成那种行为习惯,也就是达到了条件反射的程度(或者说达到了“无需提醒的自觉”的境界)。正如古语所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关键还在于这些行为还会带来积极的正面的心理体验,否则就会带来消极的负面的心理体验。所有的道德行为(活动)只有形成习惯,才能成为一种品质、一种素养,否则都是不可持续的,最多就是一种表现,不会成为人的素养。一个人素养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各种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或者说,一个有教养的人也就是有很多好习惯的人。难怪叶圣陶学生会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习惯的养成。”

对素养的来源、构成、特性的揭示和阐述是我们全面深刻认识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而且其本身也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学意义,对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7] 是教养,让你跟别人不一样[EB/OL].http://www.sohu.com/a/13325252_111230,2015-5-1/2018-3-2.

[8] 王守玉.让良好家风家规浸润学生心灵[J].中国德育,2014,(5).

[9] 石中英.重塑教育知识中“人的形象”[J].教育研究,2002,(6).

[10] 王红,吴颖民.放慢知识的脚步,回到核心基础[J].人民教育,2015,(7).

[11] 宋洪昌,于莹.一门课程引发的“杠杆效应”[N].山东教育报,2012-09-03.

走进圣家堂,首先吸引我的是雄伟错落的树形柱子从屋顶玻璃天窗泄下来的斑驳影子,犹如梦境一般。左右两边,各有一大片色彩斑斓的彩色玻璃,细看之下是不规则细碎的玻璃拼接而成,颜色由浅至深呈渐变,一边是有红色为主的暖色系,另一边是蓝色为主的冷色系,随着早中晚不同阳光,让整个教堂充满梦幻般瑰丽的色彩。从大厅出来,走向地下室,我们还可以看到圣家堂建造团队的工作室,而著名的设计师高迪也被埋在这个地下室。

[12] 任荃.中国“牛顿”:“苹果树”在哪[N].文汇报,2004-10-19(5).

[13] 温儒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N].中国教育报,2012-09-03.

[14] 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M].刘曙光,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起着决定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必然成为创新的生力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探索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衔接,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的重要方向和丞需解决的问题。

余文森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8年第02期
《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