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古代文人与洮河绿石砚

更新时间:2009-03-28

洮河绿石砚,简称洮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然而,洮砚产地偏远险峻,使其在开采、制作、使用和研究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其它名砚。有幸的是,在古代文人的诗词、题咏和杂说中,零星可见论说洮砚的只言片语,这对我们了解古代文人使用、收藏、赏评洮砚,以及构建洮砚的古代历史都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而言,文献所见古代文人对洮砚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严重肢体损伤常发生于交通、工农业生产等事故中,保全肢体是绝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的迫切愿望,但由于伤情、医疗技术、经济能力等原因,仍有一部分患者无法保肢或保肢失败。2008年1月至2018年3月,我科共收治严重肢体损伤患者100余例,其中10例患者保肢失败,现对这10例患者保肢失败的原因作一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经验。

一、对洮砚的定位

作为文房之宝,洮砚是在历代文人墨客的检阅与筛选中跻身中华名砚之列的。文献所示历代文人对洮砚的定位主要有三种情况:

其一,是将洮砚与其它名砚相比较并进行排序。文献所见最早评价洮砚并为之排名的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他曾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降州次之,后始重端、歙、临洮”[1]。可见,在柳公权眼里,洮砚与端、歙同是当时的名砚,不分伯仲。到了宋代,陈槱从砚材的角度把洮砚排在端、歙之间,跃居第二,他在《论砚材》中说:“砚以端溪为最,次则洮河,又次则古歙”[2]。明代董其昌在《筠轩清閟录》中说:“端石之亚,有歙溪龙尾石、细罗纹石、洮河緑石……皆美材也”。[3]认为洮砚、歙砚等可并列位于端砚之后。可以说,自唐以来,文人对洮砚的定位,一方面为我们了解洮砚历史提供了明确的线索,另一方面也说明洮砚在古代文人心中的极高地位。

其二,是从色泽、性能等方面定位洮砚。凡可作砚之石,必然有与众不同的内在品质与外在品相。洮河绿石之所以能被古代文人所赞扬,主要原因就是其在质地、色泽等方面有着天生丽质。文献显示,从宋代开始,文人们见到洮砚,无不为其温润的石质和美丽的颜色所倾倒。如张文潜在其《鲁直惠洮河绿石研冰壶次韵》中就赞美洮砚说:“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4]范大成在其《潮峡石》中说:“端溪紫琳腴,洮河绿沉色”。[5]赵希鹄《洞天清录》说洮河绿石“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6]这种表述,不光是赞美,更是对比,是通过色泽性能的比较为洮砚来定位。

其三,是从价格上说明洮砚的贵重。收藏价值往往是一个砚种名贵与否的主要标志,也是与其它名砚齐名的资本。所以,古代文人为洮砚排位的依据之中,自然少不了对其价格所反映的价值问题进行描述。如宋赵希鹄《洞天清录》说:“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得之为无价之宝”。[6]金元好问《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砚》说:“县官岁费六百万,才得此砚来临洮”。[7]明高濂《燕闲清赏笺》题《洮河绿石砚》说洮砚“真研中宝也”。[8]谢肇淛《五杂俎》说:“洮河绿石,贞润坚致,其价在端上”。[9]

如前所述,采洮石以制砚,唐已有之,然洮砚的收藏、馈赠、题铭之风却渐兴于宋代。这一方面是因为宋神宗熙宁元年王韶收复临洮等地,使洮砚石开采输送道路得以畅通,另一方面是因为洮砚由此进入了大文豪乃至帝王的视野。

二、对洮砚产地的述说

[12](清)胡季堂.培荫轩诗文集:诗集卷三[M].清道光二年胡鏻刻本:45.

其一是“临洮说”。由于秦汉以来,洮砚产地属陇西郡临洮县,唐末宋初,又被吐蕃占踞,称原洮州城曰临洮城。故而,自宋至清言洮砚出临洮者甚多。如宋黄庭坚《晁以道砚铭》说洮砚“西在临洮,其所从来远矣”。[10]陆游《剑南诗稿》云:“玉屑名笺来濯锦,风漪奇石出临洮”。[11]清胡季堂《和刘石菴冢宰谢赠洮河石砚原韵二首》云:“曾过天山问旧碑,临洮城外数经之”。[12]乾隆亦有“临洮绿石”之句。[13]“临洮说”中的“临洮”,按当时的疆域建置,并无讹误,但有别于今天的临洮县。

其二是“陕西说”。由于明初至清雍正期间,洮砚产地属于陕西都司统辖。所以,明、清时期的文人多持此说。如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云:“洮河绿石……出陕西,河深甚难得也”。[14]文震亭《专物志》云:“洮砚出陕西洮河府中”。[15]曹昭《格古要论》亦云:“尝闻洮河绿石……出陕西临洮府大河深水中,甚难得也”。[16]

《西清砚谱》是清乾隆年间记载皇家收藏的砚史著录,其中直观的说明了洮砚被皇家收藏并著录的情况。就文人士大夫而言,叶方蔼得梁水部所赠一砚,当问知此砚产自洮河时,摩挲百遍,感激不尽[29]。林儁曾以旧藏张氏洮河石砚贻其婿张船山太史[50]。姚际恒曾说他“前后收藏共十有三砚,售去其一。今存十有二。凡端八、歙三、洮河一。……其一极小,长二寸、阔寸半,池作三圆,甚精,洮河石砚,淡绿色”[51]。另有黄宗羲“吾友临洮旧使君,赠我一片寒山云”[52]。梁清远“余至戚有官临洮者,令求之,止得一方”[23]。都清晰的记录了当时在洮砚产地为官者以洮砚赠送亲朋好友的实情。

除以上三种说法而外,另有“岷州说”“河州说”“陇西说”“狄道说”等。

客观来讲,洮砚产地是不会有变的,唯一可变的就是洮砚产地的所属行政建制。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上述谈及洮砚产地的文人,有些言之凿凿,有理有据,有些依靠耳闻,有些则因未考其祥而著下不确之说。但有一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赞美洮砚的同时,为洮砚的难得而惋惜。而洮砚之所以难得,就是因为其产地偏僻险峻,交通不便。如宋赵希鹄《洞天清录》说洮河绿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6]清梁清远《雕丘杂录》说“洮砚出临洮府洮河中,色碧坚,润如玉,而又下墨似胜端溪、歙石,然不易得,余至戚有官临洮者,令求之,止得一方,其中人言,河水极深,惟一处可取砚材,今惟一老儒知其处,不以语人,人百方求之,不得其处,又有言,此老家存石一方,大如卓,有求者制一方,得厚价乃售,今其石亦渐尽矣”。[23]这不仅说明了洮砚石的难得,还说明了难得的程度,以及因难得而导致坑洞的神秘、知者囤积石料等情况。

正因洮河绿石砚来之不易,所以,凡得之者,均对其爱之有加,于是,对此石从色泽到性能等方面的褒奖必然成为历代接触过洮砚的文人必不可少的描写内容。

Analysis on failure mechanisms of a waste slag accumulation slope at a certain

三、对洮砚“石品”的赞美

这里所讲洮砚的“石品”主要指洮砚石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品相”。

洮砚的“内在品质”主要是指洮砚石材的质地。从文人的言辞中,透露出他们对洮砚石质三方面的赞美:第一是结构紧密,硬度适中,磨墨快而不损毫毛笔,发墨、利笔兼得。苏轼所谓“琢而泓,坚密泽”,“弃予剑,参笔墨”[24],晁补之所谓“洮鸭绿石如坚铜”[25],钱谦益所谓“洮河之研玉比坚”者[26],均是言此。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可以观测到,洮砚石材颗粒极其细小,直径在0.01毫米以下,颗粒与粉尘粒径分界点为0.07毫米。另外,洮砚石料中还含有多种金属离子。所以,洮砚石质结构紧密,坚细莹润,发墨快,研墨细,而且墨质佳,有光泽,具有滑不拒墨,涩不滞笔的优点。这就充分应证了苏轼等人的判断。

二是细腻莹润,滴水不渗,倾墨不干。蔡襄曾有《洮河石砚铭》,说洮砚“甚可爱,兼能下墨,隔宿洗之亦不留墨痕,其肌理细腻莹润,不在端谿中洞石下”[27]。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中形容洮砚是“云生洮中化完玉,肤理缜润色正绿”[28]。叶方蔼在其《梁水部赠洮河石研歌》中说洮砚“滑于十五好女肤,光如一片青铜镜”[29]。在今天看来,洮砚砚材不仅水份充沛,肌理细腻,手感润滑,而且,储水、储墨各有所奇。若墨贮于砚中,则冠盖成珠,数月不涸,亦不变质。若贮水于砚中,则保湿不耗,严寒不冻,酷暑不干。总之,其因湿不留笔、滑不拒墨之盛誉称雄于诸砚材。

三是音如磬声,扣之有玉振之声,着水磨墨,但觉细腻,不闻磨声。

洮砚的“外在品相”主要指洮砚石外表所呈现的色泽纹理之美。古代文人笔下的赞词也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猪伪狂犬病的病原为猪伪狂犬病毒,是猪养殖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不同日龄的猪会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随着猪日龄的下降临床症状日趋严重,死亡率不断升高。仔猪感染该病毒后,会出现神经症状、腹泻、角弓反张、尖叫等,在较短时间内死亡。猪伪狂犬病的发生没有典型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和仔猪生长旺盛时期发病率最高。自然条件下,该病毒除感染猪外,还可发生在牛、羊、猫、狗等动物群体中,病猪和带毒猪以及鼠类是该疾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与患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该疾病。此外,患病猪和带毒猪鼻腔分泌物、唾液、乳汁、尿液中也含有大量病毒,污染周围环境后,健康猪通过接触这些污染物质,也可间接感染病毒。

第一是石色。其石色泽雅丽,主要有绿、紫、红、黄四个色系,并以绿色著称,尤其是“鸭头绿”与“鹦鹉绿”,古人赞颂最多。如宋赵希鹄说洮河绿石“绿如蓝”[6]。晁补之说“洮鸭绿石如坚铜”[25]。黄庭坚说“久闻岷石鸭头绿”[30]。晁无咎说“洮河石贵双赵璧,汉水鸭头如此色”[31]。金冯延登说“鹦鹉洲前抱石归,琢来犹自带清辉。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看元云吐翠微”[32]。清吴士玉《松花绿石砚歌》说“松花江水鸭头绿,宝气熊熊学绿玉”[15]184。朱舜尊说“东北之美珣玗琪,绿如陇右鹦鹉衣”[33]。如此等等皆誉“鸭头绿”和“鹦鹉绿”。但究竟如何理解这两种绿色。清代孙治说:“昔人品砚者谓洮河绿石色‘绿如蓝,润如玉’,吾尝疑蓝与绿不类而曷谓之‘如蓝’,正以绿之不可名言处有似蓝耳”[34]

另有黄、红等色也为人所褒。如明李日华就说“洮河石三种:黄、白、碧,皆浅淡有韵”[35]。周瑛有“色幻黄绿”[36]的砚铭,陆深曰洮砚“色有深浅,体有老嫩,猿头斑、瓜皮黄、蚤子纹者为佳”[19]。这些都是说黄色洮砚石的。米芾《砚史》说洮砚中“有紫石,甚奇妙……赤紫石色玫玉,为砚发墨过于绿者”[37]。金代元好问说“旧闻鹦鹉曾化石,不数鸊鹈能莹刀”[7]。米、元所说则是红色洮砚石。

二是石纹。石纹即显现在石体间的各种自然纹路。洮砚自古就被冠以“绿漪石”的美称,其中之“漪”者,水波纹也。可见古人早已被洮石纹理所打动。黄庭坚曾说“洮河绿石含风漪”[38],陆游《剑南诗稿》有“风漪奇石”之说,《云烟过眼录》载《赵孟頫乙未自燕回所收》,其中洮石砚名曰“绿漪”[39]。其实洮砚石中还有云气纹、鹊桥纹、水草纹等亦美轮美奂。

三是石膘。石膘是夹杂在石料矿体中的侵入物,与石料并非同时形成。故而石质松散,色泽也与石料有明显区别。古代文献常言“石标”,取石表标记之意。乾隆曾有“临洮绿石,有黄其标。似松花玉,珍以年逢”[13]的诗句。这里所讲的黄标,正是洮砚石中的珍品。

明代文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一书中专有一章《论砚》评述古砚,其中对一方洮河绿石砚的研究和鉴别极为精细,他说:“此洮河绿石砚也,光细如玉,无少差异,惟不及玉之坚耳。色如新绿,葱翠可爱,以之方碧,碧沉而深,以之方荼,荼淡而不艳,真砚中宝也”[40]。可以说是从“内在品质”“外在品相”和珍贵程度上对洮砚所做的全面评价。

从上述品评中不难看出,洮河石的确是难得的砚材。所以“唐以来名人多採之以制砚,宋失其地,故士夫尤贵重之”[19]。以致古代文人凡得之者,必作砚铭以记之,作诗歌以赞之,或个人收藏,或馈赠友人,无不成为佳话。

四、收藏、馈赠、题写洮砚铭

上述表明:第一,洮砚至少在唐代已经流入上层文人手中;第二,长期与砚为伴的文人们对各种用砚非常了解,有着宏观的视野,能准确为名砚定位、排座次;第三,在唐代文人看来,洮砚与端、歙是青州、降州之后并起的三大名砚;第四,洮砚的石品与色泽是其跻身名砚的先天条件。总之,宋元以来,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洮砚的珍贵,也越来越认识到洮砚的难得。由此引发的便是文人们对洮砚石材产地、包括零星历史与传说的记述。

由于我国ESP教育起步较晚,ESP师资是制约我国ESP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英语教师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不具有足够的英语水平从事ESP教学。结合ESP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ESP教师并不需要成为相关专业的专家才能从事ESP教学,但要对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且对专业发展具有敏感性,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相关专业知识。有学者建议:采用“教学相长”方法,即通过倾听学生的观点而了解专业知识,并运用自己丰富的英语知识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8]。另外,进行目标明确的短期培训也是解决ESP教师专业知识缺乏的有效途径。

第二个步骤则在全班进行交流与展示。经过各小组相继进行汇报各自探究成果的前提下,结合全班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讨论,得出全面科学的结论或解释,让大家获得更为丰富多样的科学研究成果,使得成果共享、资源共享。

发展表现在各个层面,不只是国家宏观经济层面的发展,也包括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十分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开展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解决水资源缺乏对原州区发展的桎梏,可以提高原州区生产力水平,对于实现原州区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积极意义。

宋代文人之于洮砚,黄庭坚最值一提。因为,从其诗文可知他是当时收藏洮砚颇丰之人。金代诗人元好问曾有《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砚》一诗,并在此诗序言中录入了砚上山谷的原砚铭:“王将军为国开临洮,有司岁馈可会者六百巨万,其中于中国得用者,此砚材也,研作璧水样”[44]。这里不仅表明了黄庭坚收藏洮砚、题写砚铭的情况,而且反映了王韶收复失地,畅通洮砚输送道路的历史事实。黄庭坚曾在《谢王仲至惠洮州砺石、黄玉印材》中说:“洮砺发剑虹贯日,印章不琢色蒸栗”[45],当是获赠洮石印材之后的记述。黄庭坚不仅自己收藏洮砚,而且给朋友馈赠洮砚。苏轼曾得到山谷所赠洮砚一方,并作《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云:“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郡洮岷,至中国。弃予剑,参笔墨。岁丙寅,斗南北。归予者,黄鲁直”[46]。张文潜在得到黄氏所赠洮砚后作《鲁直惠洮河绿石研冰壶次韵》说“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4]。晁无咎得到黄氏所赠洮砚后作《初与文潜入馆鲁直贻诗并茶砚次韵》云:“洮州石贵赵璧,汉水鸭头无此色”[31]。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方宋代洮河石《蓬莱山图长方形砚》,碑首正中阴刻隶书“雪堂”二字,当是苏轼的斋号。碑身栏界内阴刻隶书碑铭曰:“缥缈神山栖列仙,幻出一掬生云烟,于以宝之万斯年。”旁署阴刻隶书“元丰四年春苏轼识”八字[47],可见此砚与苏东坡之间的关系。

宋以后,文人收藏、馈赠、题铭洮砚之事继续。明周瑛获王节判所赠黄色洮石,因治为砚,并作铭曰:“维洮含英,维奎降精,色幻黄绿,五行攸属,不驳而淳,不燥而温,敦之琢之”[48]。陆深《俨山集》卷三十五记述了他本人得洮河绿石后,在砚背琢成砚铭之事[49]。高濂《遵生八笺》卷十五说他曾名砚有百方,不能一一列举,但举其可宝者言之,其中就有洮河绿石砚[14]

其三是“洮州说”。在今天看来,此说最为准确。因为洮砚产地卓尼在整个明清时期都归洮州管辖。民国时期,改清代所置的洮州厅为临潭县,卓尼名义上属临潭县辖领。如今卓尼、临潭两县仍隔河相望,近在咫尺。宋代文献中,洪咨夔《洗砚诗》说:“自洗洮州绿,闲题柿叶红”。[17]杨信相也曾说:“但见洮州琢蛾绿,焉用歙溪眉子为”[18],可见,洪、杨二人皆持此说。明代陆深《俨山外集》说:“洮河绿石出洮州卫,上关西与西番接境”。[19]清代以后地方志与相关文献提到洮砚产地时,也基本以这一说法为主。如《甘肃通志》中就说“洮石砚,出洮州卫”。[20]《甘肃新通志》里也有“洮石砚出洮州”的记载。[15]190《钦定大清一统志》中说“砚石,洮州厅出。”[21]民国纂修的《甘肃通志稿》明确的说“洮河绿石出洮州,在洮河下游临潭县境内,此地由卓尼土司杨氏管辖”。[15]190《洮州厅志》有更为翔实的记述:“物产,石之属:寒水石,洮砚石。洮砚石出喇嘛崖,在厅治东北,距城九十里。其道由城至石门口渡洮河,经岷地哇儿沟下石门峡交昝杨土司界,过丁哈族、哈古族、纳儿族,路径迂折陡险。其崖西临洮水,磴道盘空。崖半横凿一径,缘崖而过。其石即于径侧凿坑取之。向犹浅,今则渐深,用力倍难。闻崖底石甚美,理亦近是然。洮水至此,流绝驶浪激崖而转不可至也。又山既险峻,神亦灵异。夏秋间,或凿取之,辄降冰雹灾及数十百里焉。”[22]

可以说,砚铭不仅记述了古代文人馈赠、收藏洮砚的相关内容,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参与洮砚设计与制作的行为。因为,在文献记载中,一些文人对用砚、藏砚、赠砚、评砚尚嫌不足,所以,尝试着自己动脑动手,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制砚活动中去。如欧阳修《砚谱》中就曾有关于著作佐郎刘义叟仿《文房四谱》记述之法造出绝佳瓦砚的记录。还有北宋北海郡侯唐询首创凸心砚,在嘉祐年末后的一段时间里,竟成为一种时尚。在洮砚的文献里,我们虽然不能得到文人直接参与制砚的明确信息,但砚铭的题刻,本身就是对砚作的参与。因为在砚文化的发展中,砚铭的出现往往标志着一方砚的最终完成,它可以由制砚者镌刻,也可以由收藏者、使用者来补刻。而我们所见古代诗文所反映的洮砚砚铭则多为文人撰写,这些铭文要么自刻,要么请人刻于砚上。但无论哪种形式都说明,因文人的介入,一方洮砚便深深的打上了文人的印记。再如故宫博物院所藏《兰亭修禊图长方形洮砚》,砚身尽刻兰亭雅集之事,这类洮砚的制作者不管是何人,其设计与构思都体现着浓郁的文人意志。

总之,中国古代文人素来以文立言,以砚传思达意,他们无不以砚为藏,以砚呈品,以砚铭心,以砚为友,以砚为乐。然而,对于洮砚,他们深知其为砚之佳品,但地处偏远,甚为难得。所以,他们只能凭自己所藏、所见的,为数极少的洮砚,著下论洮砚的洁光片羽,把玩、珍藏、馈赠、赞誉、猜测,感叹、惋惜尽在其间。对于今人而言,梳理、总结古代文人零星的洮砚之论,不仅可以理清古代洮砚的文献资料,使之有序,而且可以知晓古代文人藏鉴洮砚审美思想的变化,也有利于古代文房文化研究的深入和圆融。

参考文献

[1](清)朱玉振.端溪砚坑志[A].王世贞宛委余编:卷三[M].清嘉庆求己轩刻本:27.

[2](宋)陈槱.论砚材[A].负暄野录:卷下[M].清知不足斋丛书本:10.

[3](明)董其昌.论砚[A].筠轩清閟录:卷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

式中:ωf为变频电动机某一频率的同步转速(角速度,为表示某时刻电动机转子速度(rad/s);Tt0为电动机启动转矩(N·m)。

[4](宋)张文潜.鲁直惠洮河绿石研冰壶次韵[A].张右史文集:卷十一[M].四部丛刊景旧钞本:50.

[5](清)吴之振编.宋诗钞:卷六十二[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981.

[6](宋)赵希鹄.洞天清录[M].清海山仙馆丛书本:7.

在中式烹饪中运用一定的技巧对原材料进行初加工与切配,能为后续菜肴的烹制奠定基础,所以掌握其中的技巧就十分必要。

硫化氢作为溶质,利用湍流模型计算出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规律见式(1)—式(4),经过一定的时间,扩散会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是一个溶质扩散与流体流动耦合的多物理场过程,联立式(1)—式(7)运用COMSOL进行求解,得出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及硫化氢涌出后的扩散行为。

[7](金)元好问.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砚[A].元遗山诗集笺注:卷四[M].清道光二年南浔瑞松堂蒋氏刻本:82.

2.1 家系Ⅰ 检出致病基因为MYO7A基因的c.397dupC和c.4937C>A两个位点复合杂合突变;患者(Ⅱ1、Ⅱ2)视力、视野检查表现为视野周边环形缺损,视野,视力下降;眼底检查:视盘蜡黄色改变且有萎缩,视网膜血管狭窄成青灰色线样,视网膜色素沉着赤道部,诊断为Usher综合征Ⅰ型。MYO7A基因c.397dupC位点突变为国内首报新突变位点,结果、家系图及测序突变。见表1、表2、图1、图2。

[7](明)高濂.洮河绿石砚[A].燕闲清赏笺[M].成都:巴蜀出版社,1985:92.

[9](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二[M].明万历四十四年潘膺祉如韦馆刻本:199.

[10](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第十三[M].四部丛刊景宋乾道刊本:91.

[11](宋)陆游.休日与客燕语既去听小儿诵书因复作草数纸[A].剑南诗稿:卷十九[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306.

砚因石而名,因石而贵。所以,任何一种名砚,当人们看到它时,总会关心其石产于何处,洮砚也不例外。关于洮砚产地,见诸文献者,主要有三种说法:

明天法院就要开庭了,可是医生还不让竹韵出院,竹韵委托了律师向法庭告假。法官曾经征求过她的意见,此案涉及个人阴私,是否申请不公开审理?她想也没想就回答说,为什么不公开审理,我那点所谓的“阴私”又不是见不得人!我还恨不得全中国人民都来旁听呢。不知庭审结果会怎样呢?竹韵突然有了强烈的当众倾诉的欲望,她觉得自己非去法庭当众陈述不可,要不,这场官司即使赢了,又有多大意义?

[13](清)于敏中.西清砚谱:卷二十一[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86.

[14](明)高濂.燕闲清赏笺[A].遵生八笺:卷十五[M].明万历刻本:339.

[15]祁殿臣编著.艺斋瑰宝洮砚[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2:179.

据载,宋孝宗曾赐周必大洮河绿石砚,上有御笔“洮琼”二字[41]。清人胡敬在其《西清札记》卷一记有蔡襄《洮河石砚铭》一帖,据描述,此帖为纸本墨迹,行书,内容记述七月二十八日,瑞卿老友赠与他洮河石砚之事[27]。米芾在其《砚史》中也曾论及洮河绿石。清人作《文信国公遗砚歌》言及文信国曾藏有绿洮河砚[42]。晁无咎曾用洮砚换取端砚并作《以洮砚易贾彦徳所藏端研因以铭之》云:“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温。然可爱,目鸲鹆,何以易之,鸭头绿”[43]

[16](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论:卷七[M].清惜阴轩丛书本:85.

[38](宋)黄庭坚.以团茶、洮河绿石砚赠无咎、文潜[A].山谷内集诗注:内集第六[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86.

[18](宋)高似孙.砚笺:卷三[M].清梀亭藏书十二种本:19.

[19](明)陆深.俨山外集:卷十六[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6.

[20](清)许容修.甘肃通志:卷二十[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378.

[21]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二〇〇[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2.

[22]洮州厅志:卷二[Z].

[23](清)梁清远.晏如斋檠史[A].雕丘杂录:卷十五[M].清康熙二十一年梁允桓刻本:62.

[24](宋)苏轼.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A].苏文忠公全集东坡续集:卷十[M].明成化本:1268.

[25](宋)晁补之.赠戴嗣良歌[A].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十[M].四部丛刊景明本:44.

[26](清)钱谦益.洮河石砚歌为刘君作兼呈宋中丞[A].牧斋初学集:卷十二霖雨诗集[M].四部丛刊景明崇祯本:95.

[27](清)胡敬.西清劄记:卷一[A].胡氏书画考三种[M].清嘉庆刻本:86.

[28](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M].四部丛刊景明景泰翻元小字本:54.

[29](清)叶方蔼.梁水部赠洮河石研歌[A].读书斋偶存稿:卷三[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47.

[30](宋)黄庭坚.刘晦叔许洮河绿石研[A].豫章黄先生文集:第五[M].四部丛刊景宋乾道刊本:32.

[31](宋)晁补之.初与文潜入馆鲁直贻诗并茶砚次韵[A].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十二[M].四部丛刊景明本:56.

[32](金)冯延登.洮石砚[A].全金诗:卷二十九[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325.

[33](清)朱舜尊.松花江石砚铭[A].曝书亭集:卷六十一[M].四部丛刊景清康熙本:583.

[34](清)孙治.孙宇台集:卷四十[M].清康熙二十三年孙孝桢刻本:360.

[35](明)李日华.六砚斋三笔:卷三[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43.

The paper is well-written. This is an interesting case.

[36](明)周瑛.翠渠摘稿:卷四[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53.

[37](宋)米芾.通远军觅石砚[A].砚史[M].宋百川学海本:2.

[17](宋)洪咨夔.洗砚诗[A].平斋文集:卷六[M].四部丛刊续编景宋钞本:73.

[39](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卷三[M].民国景明宝颜堂秘笈本:21.

[40](明)高濂.遵生八笺:卷十五[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6.

[41](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二十八[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51.

[42](清)潘衍桐.两浙輶轩续录:卷二十四[M].清光绪刻本:1020.

[43](宋)晁补之.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卷十二[M].四部丛刊景明本:161-162.

综上所述,莱考夫非常强调概念隐喻在数学认知中的作用,认为概念隐喻是理解复杂数学思想的核心认知机制。概念隐喻是算术所需要的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人们正是通过隐喻对数学中的概念进行认知和理解,概念隐喻使人们超越了极少的先天算术和简单的数数能力,延伸了人们的认知能力,获得了进一步的算术能力。物体集合隐喻、对象建构隐喻、量尺隐喻和沿路线运动隐喻是四种基本的基础隐喻,也是人们扩展算术的重要的隐喻能力。这四种基本的基础隐喻都是以隐喻描述了人们的日常经验与数字之间的映射关系。

[44](金)元好问.遗山集:卷第四[M].四部丛刊景明弘治本:32.

[45](宋)黄庭坚.山谷内集诗注:内集卷六[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87.

[46](宋)苏轼.苏文忠公全集:东坡续集卷十[M].明成化本:1268.

[47]罗扬.宋代洮河石砚考[J].文物,2010,(08):84-86.

[48](明)周瑛.翠渠摘稿:卷四[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53.

[49](明)陆深.俨山集:卷三十五[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181.

[50](清)陶梁.红豆树馆书画记:卷五[M].清光绪刻本:110.

[51](清)姚际恒.好古堂家藏书画记:卷下“附记杂物”[M].

[52](清)黄宗羲.史滨若惠洮石砚诗[A].南雷诗历:卷三[M].清郑大节刻本:21.

 
史忠平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