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从梅县到苗栗:客家文化守夜人谢树新之传奇

更新时间:2009-03-28

国民党在二次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随军迁台的官兵、公务员、眷属有百万人,广东客家人也在这波移民潮中,他们落脚在台岛的哪个角落?有怎样的生命经历?这是客家族群移民台湾历史的重要的一环,值得探究。过去,二次内战后迁台的外省客家人,没有被纳入客家研究的视野中。在台湾的族群研究中,广东客家人被归为与本省人语言文化有隔阂和矛盾的外省人。 例如:吴乃德的《省籍意识、政治支持和国家认同——台湾族群政治理论的初探》(收入张茂桂等《族群关系和国家认同》,台北业强出版社,1996年);徐正光的《台湾的族群关系——以客家人为主体的探讨》(《客家文化研讨会论文集》);施正锋的《客家人由中国迁徙台湾——台湾客家族群认同的打造》(收入《台湾人的民族认同》,台北前卫出版社,2000年)等,不一一枚举。 近年来,台湾学界林正慧、蓝清水、钟志正等开始关注广东客家人与本省客家人由于文化的亲亲性使他们跨越省籍界限彼此认同无碍。 例如:林正慧的专著《台湾客家的形塑历程——清代至战后的追索》(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5年);蓝清水的硕士论文《被遗忘的外省客家移民——战后河婆客的集体记忆与认同之分析》(中央大学客家政治经济研究所硕士论文,2011年);钟志正的《“客家中原论述”在台湾的建构:以〈中原〉杂志为核心的探索》(交通大学客家文化学院在职专班2015年硕士论文)等,不一一枚举。 本文考察的梅县客家人谢树新,是内战后自行迁台的平民百姓,林正慧和钟志正对谢树新创办的杂志《中原》内容做了重点讨论,对他本人也略有涉及,本文重点考察谢树新整合其他迁台客家人的力量,为客家文化传播和保存所作的贡献,一方面透视出谢树新作为客家文化守夜人的族群价值,另一方面尝试评述谢树新的政治文化影响力,他将华南“中原客家”的记忆植入台湾客家人的记忆中,使台湾客家人的政治文化意识和国家认同接近大陆原乡,为两岸的团结统一做出了贡献。

一、谢树新的生平事略

谢树新(1918-1988),广东梅县人,兴宁一中毕业,1948年自上海到台湾。他来台后在工作和生活上都没有受到政府的特别照顾,以前在大陆大概没有什么军公教背景,可能是同乡故旧引来台湾的。他先在花莲一县营单位做股长,不久调至县府合作室任指导员兼山区舞鹤农场副场长,因人地生疏,不懂山地话,未到职即辞职。到台北投靠同乡,谋得《中华日报》广告业务员的工作,由于他不会讲闽南话,满口客家话,连国语也带浓厚的客家腔,仅干了两个月就知难而退了。在花莲和台北均无法落脚,在困顿的时候,“认识一位原住在苗栗客家地方的同宗谢火盛”,“视同同宗叔侄,交谊至深”,自认为在“语言相通的地区才能有所发挥”,[1]31949年5月自告奋勇到新竹辖区苗栗办理国民党党营报纸《中华日报》的发行业务。

苗栗山多平原少,气候温和多雨,经济以农业为主。苗栗是客家人的大本营,在福佬人、客家人、原住民和新住民(外省人)四大族群中,客家人人口占66.92%。苗栗客家人大部分讲梅县腔客家话,民风淳朴勤俭,有的还是晚近从广东迁来台湾开垦的,与谢树新这样的外省客有共同的祖源和原乡,五十年前是一家。谢树新工作和生活都得到在地客家人的热心帮助,在苗栗成家立业(娶苗栗女子为妻),直把异乡当故乡。他为《中华日报》工作直至1976年届龄退休,退休后还被聘为特约记者,1983年才真正离开《中华日报》。

谢树新自述在《中华日报》工作30年,就是在“新闻边缘摸索了三十年”。这是大实话。即便以“中华日报老记者”和“苗栗通”闻名,也改变不了他是新闻边缘人的身份。首先,当时苗栗是远离(台湾)省府(新竹)县府的僻壤边区,是新闻事业的荒凉地区,《中央日报》在苗栗的订户只有25户,报社没有派专任记者,委托商人或公教人员兼职分销报纸和采访新闻。谢树新是《中央日报》在苗栗的第一个专职分销报纸的人,不久他就拿到一张通讯员证。他不是新闻科班出身,又只有中学学历,一开始不会写新闻稿,“全赖编辑先生去改写或删正才能见报”。他勤奋自学新闻,“从工作中去学习,去研究,去改进,去求取经验”[1]37-38,逐步充实进步。其次,他虽然身兼记者和发行两职,却一直是《中华日报》的聘约员工,直到1966年,才被报社纳入正式员工。他来到苗栗之后,每天起个大早到车站去取报纸,然后挨家挨户去推销和招揽广告,多亏在地客家人谢火盛、汤清明、刘家荣的热心帮助,才打开局面,订户从接办时的25份直线上升到100多份。《中华日报》总社见其成绩奇佳,才允准他成立苗栗分社。他领总社的一点津贴,销报可得5%的利润,广告的提成(三成)以及稿酬(有交稿量的规定)才是他的主要收入。他适逢苗栗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兴建的好时机,1950年,苗栗新设县治,首任县长广东紫金客家人邓仲演担任,谢树新占得先机,跟踪报导苗栗县政新闻,拉到政府机关、学校团体的广告,赚得盆满钵满。

谢树新在苗栗拼得新闻界的稳健地位之后,欲跻身领导阶层,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冀能成为地方上的知名人物”。 [2]7然而,相较于他的风生水起的报人事业而言,谢树新从政就显得力不从心、阻碍甚多。

首先,筹设记者公会。苗栗县治成立之前,苗栗区的记者属大新竹县记者公会,根本没有记者公会。1951年,谢树新联合《台湾新生报》《中央日报》记者筹备记者公会,每天冒着酷暑跑18个乡镇劝人入会,自费了相当于大约二两黄金的费用,募集到大约50多个会员。没有想到在首届理事长的竞选中,他竟然不敌本地人(当选的是民生社社长,苗栗本地人),直到第四届他才当选为记者公会理事长。

其次,竞选县党部委员。谢树新有强烈的从基层拼得一席政治地位的欲望。竞选记者公会理事长失败后,他很快凭借既有的资源另劈一桩事业——独立办杂志《苗友》(《中原》),来发挥自己的民间影响力。有了杂志替自己发声,又到处辛苦拉票、奔跑拜托,好不容易拉到“同乡党工干部的票”,才当选为第8届(1966年)县代表、苗栗县党部后补委员。这是他第一次当选党部委员。第二次,他以记者公会理事长的身份,代表新闻界去参选,却因为不属于地方的任何派系(刘派或黄派),得票寒碜,勉强选上后补委员。虽然当选了,因没有派系的靠山,有形无实,没有言政的机会,未能发挥到任何作用,“自此之后,我对政治的理想和欲望幻灭,兴趣也降到冰点。”[2]9

2. 复育台湾客家文化,凝聚中华认同

矿点内横纵断裂、裂隙发育,断裂控制矿化范围,裂隙则控制磁铁矿-石英-磷灰石团块、团脉展布方向,构造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

二、客家文化刊物《中原》

谢树新为何创办《中原》杂志?怎样维持《中原》杂志?《中原》杂志是一份怎样的刊物?限于篇幅,《中原》的内容将另撰专文阐述,以下探讨办刊的缘起、办刊的过程和杂志价值。

《苗友》开办一年后,发行量就由数百份上升到四千份,读者也由苗栗扩到台北、桃园、新竹、屏东、花莲、台东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得到客家乡贤及前辈的重视、爱护,他们建议“以《苗友》刊名及内容均沾地方局限性,应将《苗友》杂志改名为《中原》”,“其主要含义是我们客家民族来自中原(即河南一带),”“‘中原’即客家,客家即‘中原’。”[4]

(一)办刊缘起

在乡亲的支持下,谢树新决定以“苗友”为刊名,先办苗栗地方刊物,1961年冬开始筹备,1962年6月15日,《苗友》月刊创刊。这是他一人出资、一人编辑、一人发行的杂志。以报道苗栗新闻为主,也开辟“客人掌故”、“客家山歌琐谈”和“故乡风物”等栏目来传播和保存华南客家历史文化。

以上考察了一个国共内战之后迁台的梅县客家人谢树新的生平事功。这一个政治和文化的边缘人,在1960-1970年代台湾客家文化荒漠时期,“有感于我故乡文化流传在台湾的稀少”,自觉担当客家文化守夜人的使命,整合迁台客家硕儒俊彦的力量,振衰起弊,复育和保存华南客家文化。他开办《中原》20年,全力保存和传播原乡客家文化,“接引失散的兄弟回家”,使台湾客家人“去日本化”,脱离日治时代皇民化遗留下来的二等公民的耻辱和难堪,找到祖源历史,激发他们身为客家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回归中华民族大家庭。小人物干大事,台湾客家读者深为感佩:“客家文化好在有谢某人在苦撑发展,否则渐渐没落了。过去客家人在大都市以说客家话为耻,现在可不相同了,到处以说客家话为荣,不但可以抬头挺胸走路;而且政府也重视我们客家民族了。” [3]29谢树新成就的这一桩的客家族群伟业,也是中华民族的大业。

当时台湾总人口大约1 800万,客家人大约500万。客家人在闽南族群的强势压力之下,处于弱势地位。甚至还有人指出客家人不是汉人,为苗瑶后裔,客家方言啁啾。又曾经受50年的日本殖民教育,日本化很深。台湾客家人没有族群自信,有的甚至还远离自己的族群。大多数客家人,对客家话一知半解或者有口难言,更无知客家原有文化,无知客家的典章制度和风俗民情。

鉴于此,谢树新认为梅县迁台的客家人有向在地客家人传播华南流行的“中原客家”学说、宣扬客家文化的必要。

其次,外省客家人在苗栗的人数并不多,仅500人左右,但是却有较高程度的集中性、同质性和在地化的特点。也就是说,他们集中居住在苗栗市,互动方便;大都担任公务员、教师、党工的工作,文化素质较高;与当地人语言相通,没有隔阂,互动良好。据黎义本先生回忆,谢树新与在苗栗县政府工作的同乡朱公演(县政府秘书)、朱博能(税捐处长)等闲谈时,告之以欲办杂志宣扬客家文化,获得这些乡亲的支持。乡亲支持谢树新办刊,有的长期供稿,其中苗栗县志编纂组7位成员是《中原》的固定作者。他们中的精神领袖是在大陆赫赫有名的曾举直(1894-1981),“膺军政显职,历参谋长而兵战总监而行政专员”,时任苗栗县文献委员会编纂组组长。这对他而言,是高阶低就。他是中山大学教授古直的学生,戎马生涯之余,手不释卷。来台之后,因与叶剑英元帅同学,见忌于台北当局,隐身苗栗,沉潜于诗卷法帖,寄情瘦石幽花。由于苗栗新建县治,需要人才, 按:经过50年的日本殖民教育,苗栗客家人的日本化很深,中文阅读程度有限。 外省客家人担纲当地的文化兴建工作,曾举直一手擘画草创苗栗县志,有苗栗历史诠释权。曾举直常常坐镇《中原》杂志社指导编务工作。《苗友》(《中原》前身)创刊号“客人掌故”栏目刊登《十目十手参客人掌故》(连载了9期),就是他的宏文,开篇说:“完全是说客话的客人从何处迁来?如何形成?客话是怎样的语言?客人的特性是怎样?”指出客家人是中原衣冠的后代,客家话是“中州语”,“国语的正宗”,保留着古音古韵,还指出台湾客家人“都与嘉属客人的血缘,直接间接有关系”。 《十目十手参客人掌故》, 《苗友》第2期和第4期,1962年7月、9月 。此文收入古贵训编《曾举直先生纪念集》179 -180页,1982年自印本。 这对当时对客家源流一无所知或者所知甚少的苗栗客家人来说,读了既感动又自豪,原来我们是中原衣冠之后!原来客家人是一个伟大的族群!在曾举直的率领下,外省客家人引经据典,将华南客家中心区温仲和、古直、罗香林等人的“中原客家”的学说源源不断地传播给台湾读者的同时,也宣泄了自己的思乡念亲伤怀故土的苦痛,偶尔政教界的名家陈槃、梁寒操、罗香林、吴康等人也为杂志写稿。谢树新调动和整合广东客家精英的力量,他们的支持固然是《中原》杂志稿源不竭的保证,而《中原》也成了乡亲相聚取暖的精神家园。

(二)办刊经过

之所以办杂志,据谢树新自述:“一向有感于我故乡文化流传在台湾的稀少,必须努力从现代家乡来台学养有素的老前辈脑海里,挖掘记录下来,才不致使我客族文化失落。” [3]2这就指出了办刊的两个动机,一是台湾客家人不了解原乡(梅县)客家文化,二是1949年前后迁台的梅县客家人身上有丰富宝贵的族群文化资源,值得保存。

共建,更是发挥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平安西江”的影响正积极向外拓展。广西海事局积极与广东海事局对接合作,在西江广西段也开展了“平安西江”共建行动。而在北江流域,在各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共建“平安北江”的行动也于今年7月16日正式启动。

比如德国。2004年开始的全国读书日活动,在每年11月举行。志愿者们在幼儿园、学校、图书馆,甚至火车和市区步行街上,为别人朗读书籍。如今,全国读书日已成为德国最大的读书节日,以此为荣的志愿者充满激情地捧书朗读,极大地推动了全民的读书热情,并带动了孩子们进入书中的奇妙世界。

谢树新于1964年3月开办《中原》月刊,不久《苗友》停止发行。《中原》的内容,减少了苗栗地方新闻报导,每期大致固定一半的篇幅以刊登客家语言、客家歌谣(民歌)、客家掌故和原乡风俗民情的内容。其实促使谢树新去除杂志的地方色彩,改为旗帜鲜明地发扬客家文化、凝聚族群意识的刊物的起因,是《穗风》事件。1963年,台北市广东记者联谊会的内刊《穗风杂志》登了《广东民族丛谈》一文,提到广东民族,除汉族外,有苗黎傣客家疍家等,激起移民台湾的广东客家人的不满,认为广府人再次诬蔑我族不是汉人。谢树新组织硕儒耆老撰文反击,在《中原》刊登了梁寒操、吴康、陈槃等客家大佬的反击文章,逼《穗风》道歉。此后,《中原》尤其重视宣传“中原客家”学说,强调客家人的血统是纯正的汉族,作为攻防他族“非汉诬蔑”的准备。对读者而言,阅读了《中原》“晓得自己先族‘衣冠南移’的伟大”。 [5]由此,《中原》成为台湾唯一的客家族群刊物。

全台有1 000多种杂志,竞争激烈,谢树新争取到公教单位订购,以苗栗公务员、教师、学生为读者,发行量大概平均每期2 000份左右。由于杂志宣扬中原认同,与国民党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路线一致,得到国民党的支持,苗栗县政府拨款订阅杂志寄给海外侨胞和留学生,成为统战的一个利器。到了1980年代,时代环境不同了,《中原》的发行量日益下降。尽管有读者建议,杂志的内容不要那么死板单调,增加文艺性内容,助长销路。谢树新回答说:“如不办客家文化刊物,我就不办杂志了,须知我是为客家文化事业而工作,而非做买卖营利。” 谢树新,《我的话》,《中原》第196期,页4。他苦苦维持,以使中原文化不会因为流离迁徙而消失,避免客家移民犯数典忘祖的大忌。《中原》亏损累累,1981年后改为报纸出版,谢树新一人经营了20年之后,交给第二代徐运德经营。1998年,又因经营困难再将周刊改成旬刊、月刊而至双月刊,2002年停刊;维持了40年,总共发行了11 247 期。

现在规模化的猪场都有水塔作为临时的储水系统。冬季由于温度较低,猪只对水的需求量相对较少,这样就造成了供水系统内水流动性较差,容易结冰、堵塞,造成饮水中断。因此,应及时做好水塔内管道的外层保温,并提供供暖设施,防止水塔内的管道结冰堵塞。

(三)《中原》的价值

1.保存了珍贵的客家文献资料

谢树新孜孜不倦地搜集、整理和宣扬客家历史文化文献:一,不断搜集客家源流资料,详细刊布,“使读者一展开,即了解客家民系之源流所自,为堂堂正正的纯汉族的民系,且为最优秀之民系。” [3]4-5二,不断钩沉客家先祖之迁地开发创业,先哲先烈之文事武功、嘉言懿行及焜耀事迹。三,挖掘客家乡土文化,如刊载客家歌谣研究、民谣、童谣、歇后语、客家语言研究部等。

中原杂志社也就是客家文化出版社。谢树新每两年将《中原》杂志所刊过的内容,分类编辑成册,命名为《中原文化丛书》和《客家歌谣专辑》出版,总共出版了七辑,总3 450页,约400万字。还有鉴于“客家礼俗日见变质走样,渐有失传之虞,还将中原(苗友)所刊有关客家礼俗的内容再加以搜集补充资料,编辑成《中原礼俗实用范例专辑》一册”。 [3]31他从海外得到梅县黄塘张祖基的《中华旧礼俗》1928年手抄本,如获至宝,即影印出版以广为流布。

王老师:可是学生们无论是在课堂对话还是日常交流中出现的英语语法错误,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要么缺主语,要么少谓语,词不达意、歧义迭出、搭配不当等问题比比皆是。比如说,该用现在完成时的地方,用了一般过去时;该用on campus才符合表达习惯,却写成了at the campus;be动词和实意动词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而实意动词没有加ing……虽然作为英语教师,我能明白他们想表达的意思,但是总觉得很别扭。

《中原》也是广东客家历史文献总汇。作者曾举直、朱公演、黄基正、叶伟光、黎义本、夏冰等有关客家源流、历史掌故、语言歌谣方面的文章大都系统连载,所采用的材料大致出自黄钊、温仲和、古直、罗香林等梅县先贤著述。有关民国时期梅县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地理风土民俗、民歌民谣,他们也以见证者的口吻娓娓道来。当时梅县政府曾经商议组成梅县县志的编纂委员会,由吴康任总纂,古直分纂文苑,但是因战乱民国梅县县志的编纂组停散。《中原》的作者们,作为前朝遗老,把自己亲历的故乡军政教农方面的事件都记载下来,是研究民国梅县历史的宝贵资料。

《中原》也是海外侨情的汇总中心。谢树新多次出国交流,参加崇正会、世界客属总会、世界客属恳亲会的活动,联络沟通海外客属,连载《客人在南洋》《客家迁入港九新界的史话》《客裔侨民在墨西哥》《全为客籍华侨唯一侨居地的牙买加》《高棉客家侨胞开拓史话》《罗芳伯西婆罗洲建国纪》《勇往直前的李光耀》等篇章,他还详细地报导台湾各客家同乡会、联谊会的活动。他汇集了全球客族信息的宗旨是:“一则,以沟通我客人天各一方的情感,由相互了解而砥砺共勉,二则,以供国人研究客属分布于海外近代历史文化和民风民性之参考。”

[1] 谢树新.新闻边缘30年·第一篇:从事新闻事业[M]//中原周刊社丛书:四.苗栗:中原周刊社,1984.

这个自我奋斗的外省人,拼尽全力也不能进入政治的核心,终究是政治边缘人。此后,他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投注到开办族群杂志《中原》上,成就了民间独资维持客家文化杂志的传奇。

台湾经受日本50年皇民化的统治,汉学没落,客家文化缺乏记载。台湾光复之初,苗栗生产萧条,生活贫困,艺文活动几乎为零。中国广播公司(简称“中广公司”)的台籍客语播音员,汉文能力有限,播报新闻、气象等都很吃力,于是招大陆梅县话的播音员来担纲播音工作。《中原》杂志和客语电台合作,复育客家话、发起客家民谣风潮,宣导客家人知水源木本,勿忘原乡文化和精神,从而把台湾客家人凝聚回归到大中华文化怀抱中来,确认自己的祖源身份,重建集体记忆,再现身为中华文化的主人的文化和政治身份。这是《中原》对台湾客家族群的贡献。林正慧指出,1960年代以前的台湾报章,有关客家的内容,仅仅可见到有关扫墓和饮食的零星记载,有关客家源流的文章屈指可数,罗香林的《客家研究导论》日文版于1950年代后期流传到台湾,但是系统完整的中原客家学说的引介和宣扬一直要到1960年代《苗友》《中原》发刊,外省客家人以苗栗为据点,才有规模地展开。台湾北部客家人全盘接受了中原客家学说,罗香林的中原客家学说参与了“中华民族工程学”在台湾的建构,构成了台湾早期客家研究的传统。客家人历史上五次迁徙的记忆、对中原贵胄的情怀,深深地烙印在台湾客家人的身上,“有意识的客家人往往具有甚为强烈的中原正统意识。” [7]受到外省客家人的中原客家学说的影响,台湾客家人的政治认同接近外省人,国家认同(自认是中国人)与闽南人明显不同。[8]

11月16日,腾讯推出“哈皮”App,成为继yoo视频之后本月内推出的第二款短视频产品,也是腾讯第六款短视频App。腾讯对短视频的重视已不言而喻,但在布局过程中,腾讯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同样对该市场有着较大野心的对手——今日头条。

首先,外省客家人离乡背井到台湾后,作为新移民,发现在地客家人不知祖源和历史,几乎没有客家文化生活。华南客家徐旭曾、黄钊、林达泉、温仲和、古直和罗香林等几代客家精英建立的“中原客家”认同(集体记忆),在大陆客家中心区已写进小学教科书里,对广东梅县子弟而言,根深蒂固、引以为傲, 参见李玲:《晚清客家中心区的“客家中原论”:以嘉应知识精英的族群论述为中心》,《全球客家研究》第8期,2017年5月。 而台湾客家人比较没有什么“客家意识”,还是停留在粤人(粤族,或广东人)认同上。彼此的差异立见分明。

新时期做好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工作,需要从我国湿地保护的现实情况出发,完善湿地保护管理机制,创新湿地保护策略,着力提高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稳定性与科学化水平,在加大技术与资金投入基础上开展湿地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总之,谢树新20年来如一日,独立苦撑,实现了办刊初衷——“做客家文化事业”,“使客族文化能发潜起幽,汇为文献,垂之久远”。[6]

[2] 谢树新.新闻边缘30年·第四篇:三十年来奋斗的回忆[M]//中原周刊社丛书:四.苗栗:中原周刊社,1984.

IEET工程教育认证由美国、英国等6个国家在1989年发起和签署了《华盛顿协议》,协议详细规定了达到各层级工程师标准所应具备的能力与知识标准[2-3],以科学的标准弥合各国工程教育过程的差别,但却要在培养结果上达到的统一指标,从而实现工程师资格的国际互认[4]。

[3] 谢树新.新闻边缘30年·第二篇:兼办杂志[M]//中原周刊社丛书:四.苗栗:中原周刊社,1984.

[4] 谢树新.发刊的话[J].中原, 1964(创刊号):20.

[5] 读者来鸿:中国文化学院一学生来函感谢本刊发行人[J].中原, 1970(73):12.

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干预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的效果分析 …………………………………… 卢 兴等(11):1466

[6] 谢树新.重要启示[J].中原, 1964(创刊号):1.

[7] 戴国辉.研究台湾史经验谈[M]//戴国辉全集1·史学与台湾研究:卷一. 台北:台北市文讯杂志社,2011:325.

[8] 林正慧.台湾客家的形塑历程——清代至战后的追索[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5:424-428,461-465.

由准噶尔乌头炮制不同时间样品的HPLC图可以看出,准噶尔乌头药材在炮制过程中,乌头碱与脱氧乌头碱的色谱峰逐渐减小,最终消失。

 
李玲
《嘉应学院学报》 2018年第01期
《嘉应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