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糖尿病与味觉损害的关系

更新时间:2009-03-28

味觉是一种相当复杂和重要的特殊感觉,在维持动物内环境稳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认为人具有5种基本味觉:酸、甜、咸、苦、鲜。借助高度敏感、专一的味觉感受器,哺乳动物对外界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进行识别、探寻食物、调节食欲,并作出相应的好恶甚至规避性的行为应答。因此味觉功能正常与否与人类生存质量息息相关。

糖尿病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疾病,伴随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糖尿病味觉损害发生机制至关重要。

1 味觉的产生

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在哺乳动物中,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轮廓乳头的上皮内,另有少数味蕾位于扁桃体、咽、喉、会厌等处的上皮组织内。味蕾是由60~100个味蕾细胞构成的卵圆形小体。味蕾顶端有一小孔,称味孔,味孔与外界味质直接接触发生相互作用[1]。味蕾基部有基底孔,神经纤维由此进入味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味蕾由味觉受体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组成。味觉受体细胞是直接与有味物质接触并感受特定味道,然后与神经纤维突触连接传导味觉信号的功能性味觉细胞。味觉细胞由面神经的鼓索神经侧支、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味觉信号就是沿这些神经传导至延髓孤束核后到达脑桥的味觉区,再经过丘脑味觉中继核投射到中央后回最下部的味觉中枢进行味觉感知的。

2 味觉评价及测量方法

电味觉测定法:用电刺激味蕾,测出味觉的反应阈值。很多学者将其应用到糖尿病味觉改变的研究中,其原理有2种可能,一是电流对膜受体的电化学刺激,引起受体的改变;二是电流直接刺激膜受体或神经末端后引起膜电位发生改变。

1.以个性化、差异化为主的课堂教学策略。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下开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重视的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这是一个比较公平、公正的教学环境。在实际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语言表达技巧,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兴趣爱好、差异性的发展,最终形成全面的、具有个性化的英语人才。

味觉受体系统位于舌上皮中的味蕾细胞,是味觉感受器,包括感受甜味的1型味觉受体(taste receptortype1,T1R)家族和感受苦味的2型味觉受体(taste receptortype2,T2R )家族。味觉受体的变化将对味觉变化和食物偏好产生强烈的影响。

滤纸圆盘法:用浸有已知不同浓度的甜、酸、苦或咸溶液的滤纸片对舌的不同区域进行特殊的试验,使用味刺激物的次序为蔗糖(甜味)、NaCl (咸味)、柠檬酸(酸味)和奎宁(苦味)。

3 糖尿病味觉损害发病机制

刘聪[5]研究了2型糖尿病组298人、老年无糖尿病对照组148人和糖耐量正常组308人后发现,与老年无糖尿病对照组和糖耐量正常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患者TaSlr2基因950C(317A)的基因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分别是P =0.021,P=0.02;P=0.00034,P=0.0003),老年无糖尿病对照组及糖耐量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Taslr2基因950C(317A )基因型可能与糖尿病的发生有关,影响了葡萄糖负荷后胰岛素的早期分泌。

锌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含量仅次于铁排在第二位。锌是胰岛素结晶体的成分之一,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合成、储存、分泌、结构的完整和活性的发挥;也是人体内多种糖代谢酶的辅助因子和激活剂,直接参与葡萄糖的代谢;锌还参与调节胰岛素受体水平,其本身就具有胰岛素样作用。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又阻碍了锌在肠道吸收,增加了其从尿液的排泄,高血糖对铜的影响正好相反,使之吸收增加、排泄减少,结果体内铜/锌比值失衡,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病情。

3.1 味觉感受器的改变

唾液腺由腮腺、下颌下腺及舌下腺三大腺体及一些黏液性小腺体组成,唾液腺的分泌物唾液是味觉感受器细胞外界环境的主要液体成分,运输有味物质到味觉感受器并保护味觉感受器,从而在味觉敏感性中起作用。糖尿病可造成唾液腺代谢和功能改变,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影响味觉。Moore等[8]的1项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观察了406位1型糖尿病患者(试验组)和268位无糖尿病(对照组)后发现,试验组中有口腔干燥症状的人数明显比对照组多;试验组的唾液流速也减少,极度唾液减少(静息时唾液流速小于0.01 mL·min-1)的人数是对照组的4倍。唾液流速是反映唾液腺分泌功能的重要指标。Carda等[9]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腮腺腺泡变小,胞浆和基质脂滴沉积。冯晓红等[10]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型糖尿病大鼠的味腺细胞后发现,糖尿病大鼠味腺腺泡细胞出现核膜凹陷、核固缩,线粒体嵴断裂、空泡变性,粗面内质网扩张、脱颗粒等。

段晖等[3]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小鼠,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糖尿病小鼠味蕾形态变化和味觉信号转导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糖尿病小鼠与正常小鼠之间,轮廓状乳头中味蕾的数量及形态无显著差异,他们认为,味蕾解剖形态不是糖尿病小鼠味觉改变的主要原因。

关于这2项研究结果的不同以及糖尿病味觉受损与轮廓状乳头中味蕾数量及形态究竟有无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味觉神经纤维肽类表达的改变

Young等[6]研究发现,在十二指肠内输注葡萄糖30 min 后,肠道甜味分子的表达有明显变化:2型糖尿病患者的T1R2表达水平都会增加,T1R3及α味蛋白表达水平并无显著变化。

3.3 味觉受体的改变

尼采曾经对建筑有过表述:在建筑中,人的自豪感、人对万有引力的胜利和追求权力的意志都呈现出看得见的形状。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

由于缺乏有效的研究手段,以往对糖尿病与味觉关系的研究多局限于味觉阈和敏感性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等手段的应用,对于糖尿病味觉损害的发病机制有一些初步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味蕾神经纤维,可以发现各神经纤维丛表达的神经肽不同,包括血管活性肠肽、P 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Batbayar等[4]发现,在糖尿病大鼠成模1周后,其舌根部神经纤维的P 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等神经肽的免疫反应性均下降,且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糖尿病大鼠的神经末梢发生变性,这些改变可能和炎性细胞数目增多,造成了神经营养因子释放减少有关。

周立红[7]将健康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结果显示α味蛋白、T1R2、T1R3在模型大鼠轮廓乳头的味蕾中高表达,证实了糖尿病状态下可能存在着受体及受体后味觉信号转导障碍,从而发生味觉损害。

4 唾液腺的改变

味蕾和味乳头的数量及形态的改变将影响味觉功能。Pai等[2]观察了正常大鼠和用链脲佐菌素诱导9周、12周糖尿病大鼠的轮廓乳头大小和味蕾数量,研究显示,正常大鼠的轮廓乳头大小为(971±81.6)μm,诱导9周的糖尿病大鼠为(924±80.7)μm;正常大鼠的味蕾数量是(655±39.52)个,显著高于9周和12周糖尿病大鼠的(610±8.06)和(597±31.98)个(P<0.05),这一研究结果为糖尿病味觉受损提供了形态学方面的证据。

5 锌、铁等微量元素的缺乏

苏母转过身问女儿:婷婷,告诉妈,怀了几个月了?苏婷婷笑笑:妈,你还真当回事呀?我根本就没怀孕,那是骗你们的!苏母和苏穆武愣住了:什么?骗我们?苏婷婷说:你们也不想想,从小你们就教育我要遵守传统道德,我是那么一个乖孩子,能不听你们的话吗?我和杰克婚前就没上过床,要怀孕才怪呢?这么低级的谎言你们也信,只能说明太没智商了!苏穆武和老伴张口结舌,面面相觑。苏婷婷接着说:再说了,我和杰克早商议好了,婚后不要小孩!你们就别琢磨这事了!没别的事我走了!拜拜!苏婷婷扬长而去。

一些研究[11-12]在老鼠唾液腺中发现了碳酸酐酶Ⅳ——一种锌金属酶,并且聚集在味蕾里。碳酸酐酶在离子运输、唾液产生和分泌,以及调节唾液pH 值和缓冲能力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Komai等[13]和Goto等[14]研究发现,长期受锌缺乏症影响的小鼠,其碳酸酐酶活性会减弱,继而减少味觉和三叉神经的敏感性,从而产生味觉损害。任丽红[15]的研究也表明,血清锌含量的降低可导致甜、咸味觉敏感性降低,锌与糖代谢紊乱程度有重要关系,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比较,血清锌含量明显下降,并且还发现病史长的患者血清锌浓度更低。

6 其他因素的改变

靶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owth factor,NGF )和神经营养素(neurotrophin,NT)-3、4、5等,对哺乳动物味觉神经的发育及完整性具有重要影响,会导致味蕾数量减少,形态畸形,从而损害味觉。在糖尿病患病状态下,NGF、BDNF、NT 在神经细胞中的生成与轴浆逆转运中均降低,Jakobsen等[16]检测了短期(3~5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鼠,观察了其外源性NGF神经轴索的转运,结果显示,糖尿病鼠的NGF转运显著降低,尤其是在积聚早期。Alzoubi等[17]分析发现,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BDNF水平显著下降,进而导致了颈神经节的基底突触传导障碍和突触的可塑性受损。BDNF 的下降对味觉神经节是否存在同等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Mistretta等[18]的研究结果显示,BDNF基因缺陷性小鼠的菌状乳头味蕾数量减少了60%、轮廓乳头味蕾数量减少了70%,乳头直径和长度减少了40%。味孔的数量、孔径与味觉敏感性直接关联[19],有研究发现,糖尿病小鼠味孔数量减少,孔径缩小,这可能与周围神经病变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7 展望

有资料显示,约3/4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甜、苦、咸、酸4种基本味觉的受损,这被认为是一种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味觉障碍的发生大大降低了其生活质量,而且还可能引起消瘦、发生恶病质等潜在问题。此外,存在味觉缺陷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减弱甚至丧失自我保护的预警系统,对自身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探讨糖尿病味觉损害机制以及对糖尿病患者的味觉进行评价,对糖尿病合并症的预测有一定的帮助,也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然而,现在对糖尿病味觉障碍机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在高血糖状态下味觉转导机制发生了哪些改变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按照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体系”。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将创新创业必修课的教学管理下放到系部层面,在不改变课时总量的前提下,系部能根据专业特色,自主制定创新创业课程必修课的教学标准。目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系开设4学期总计32课时的创新创业必修课。课程负责人同时是创客空间的负责人,这样能结合创客空间运行管理,并根据院系专业大类特点,制定更加符合专业才人培养方案的教学标准。

库坝正面开阔,一组人物造型刚劲有力的工人塑像耸立在坝顶,应该是这座库坝的标志。迟恒拾级而上,慢走细看,登上坝顶转头下望,低处民居密集,尾砂库地势险要。

8 参考文献

[1]李燕,刘清君,徐莹,等.味觉传导机理及味觉芯片技术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 2005, 50(14):1425-1433.Li Y, Liu QJ, Xu Y,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me-chanism of taste transduction and the technology of taste chip[J]. Chin Sci Bullet, 2005, 50(14):1425-1433.

[2]Pai MH, Ko TL, Chou HC. Effects of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es on taste buds in rat vallate papillae[J]. Acta Histochem, 2007, 109(3):200-207.

[3]段晖,秦玉梅,熊艺姣,等.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小鼠轮廓状乳头中味蕾特征变化[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3, 32(6):628-632.Duan H, Qin YM, Xiong YJ, et al. Character changes of taste buds in mice circumvallate papillae of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es[J]. J Food Sci Biotechnol,2013, 32(6):628-632.

[4]Batbayar B, Zelles T, Vér A, et al. Plasticity of the different neuropeptide-containing nerve fibres in the tongue of the diabetic rat[J]. J Peripher Nerv Syst,2004, 9(4):215-223.

[5]刘聪.味觉受体信号传导家族系列基因—Taslr2,Taslr3及TRPM5基因多型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 2004.Liu C. Relationship between Taslr2, Taslr3 and TRPM5 gene polymorphisms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 Sheny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2004.

[6]Young RL, Chia B, Isaacs NJ, et al. Disordered control of intestinal sweet taste receptor expression and glucose absorption in type 2 diabetes[J]. Diabetes,2013, 62(10):3532-3541.

[7]周立红.味蛋白、甜味受体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 2008.Zhou LH. The study in taste impair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 Harbin: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2008.

[8]Moore PA, Guggenheimer J, Etzel KR, et al.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xerostomia, and salivary flow rates[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1, 92(3):281-291.

[9]Carda C, Mosquera-Lloreda N, Salom L, et al.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alivary disorders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 Med Oral Patol Oral Cir Bucal, 2006,11(4):E309-E314.

[10]冯晓红,刘晓民,周立红,等.糖尿病大鼠味腺超微结构的研究[J].解剖学报, 2008, 39(2):252-254.Feng XH, Liu XM, Zhou LH, et al.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on von Ebner’ gland of diabetes rats[J]. Acta Anat Sin, 2008, 39(2):252-254.

[11]Brown D, Garcia-Segura LM, Orci L. Carbonic anhydrase is associated with taste buds in rat tongue[J]. Brain Res, 1984, 324(2):346-348.

[12]Goto T, Shirakawa H, Furukawa Y, et al.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carbonic anhydrase isozymeⅡ, rather than of isozymeⅥ, in submandibular glands in longterm zinc-deficient rats[J]. Br J Nutr, 2008, 99(2):248-253.

[13]Komai M, Goto T, Suzuki H, et al. Zinc deficiency and taste dysfunction; contribution of carbonic anhydrase, a zinc-metalloenzyme, to normal taste sensation[J]. Biofactors, 2000, 12(1/2/3/4):65-70.

[14]Goto T, Komai M, Bryant BP, et al. Reduction in carbonic anhydrase activity in the tongue epithelium and submandibular gland in zinc-deficient rats[J]. Int J Vitam Nutr Res, 2000, 70(3):110-118.

[15]任丽红.锌与糖尿病味觉减退和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 2008.Ren LH.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inc and diabetic hypogeusia and diabetic complications[D]. Harbin: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2008.

[16]Jakobsen J, Brimijoin S, Skau K, et al. Retrograde axonal transport of transmitter enzymes, fucoselabeled protein, and nerve growth factor in streptozotocin-diabetic rats[J]. Diabetes, 1981, 30(10):797-803.

[17]Alzoubi KH, Khabour OF, Alhaidar IA, et al. Diabetes impairs synaptic plasticity in the 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 possible role for BDNF and oxidative stress[J]. J Mol Neurosci, 2013, 51(3):763-770.

[18]Mistretta CM, Goosens KA, Farinas I, et al. Alterations in size, number, and morphology of gustatory papillae and taste buds in BDNF null mutant mice demonstrate neural dependence of developing taste organs[J]. J Comp Neurol, 1999, 409(1):13-24.

[19]孟杨,边专,汪说之,等.人味蕾的味孔、味凹的超微结构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 41(12):762-763.Meng Y, Bian Z, Wang SZ, et al. Ultrastructure of the taste pores and taste pits of human taste buds[J].Chin J Stomatol, 2006, 41(12):762-763.

 
刘彩云,陶怡然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