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PVA/粉煤灰/水泥性能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聚乙烯醇的改性原理是使用乙烯基双键、酯和醇解的羧基化学反应性,改变侧链基团或结构,引入其他单体为基于聚乙烯醇的聚合物或引入其他基团,改变化学结构的聚乙烯醇分子,从而达到所需性能的聚乙烯醇的目的[8].

普通粉煤灰在水泥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它是消除粉煤灰的有效途径之一[1-3].如何进一步提高飞灰的应用性能,增加粉煤灰的掺量一直是研究方向,超细粉煤灰作为高功能水泥外加剂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6].

水泥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抗压强度也很好.但在实际应用中,水泥仍然具有脆性、自重性、易开裂、伸长率低、耐久性差,耐腐蚀性差的缺点[7-10].学者们为改造水泥的研究设立了四个目标:提高机械强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提高冲击强度,控制裂缝破裂模式后水泥基层开裂方向和延展性,改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流动特性.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试剂

山西智海水泥厂生产的P.O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088-20型聚乙烯醇粉末,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WF-40型可再分散性乳胶粉;神木电石集团电厂直径32μm粉煤灰.

1.2 实验仪器

SHBY-40B型水泥砼标准养护箱,江苏华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NJ-160型水泥净浆搅拌机,无锡市中科建材仪器有限公司;REP-03型智能测力仪,无锡市计量科学研究所;YG-6型水泥稠度凝结测定仪,无锡建筑材料仪器机械厂.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聚乙烯醇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通过测定水泥初终凝时间、标稠需水量、3 d强度、28 d强度及扫描电镜判断水泥中掺加聚乙烯醇对水泥综合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水泥初终凝时间可以看出聚乙烯醇掺量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通过测定3 d强度,28 d强度可以研究聚乙烯醇掺量对水泥早期强度、晚期强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则可以看出掺加聚乙烯醇对水泥试块微观结构的影响,能够对整个实验的结论从微观结构方面做一些解释和研究.

2.1.1 对水泥初终凝时间的影响

李陆峰心中那份不祥之感,陡然加重。没错,对方就是有备而来。你看那兵器,那么短,那么钝,也能派上用场?能,一定能!就凭对手那份胸有成竹、以逸待劳的样子,就可以推知。

表1给出了聚乙烯醇掺量对水泥初终凝时间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聚乙烯醇对水泥初凝时间影响较小,随着掺量的增加,初凝时间变化比较小.然而聚乙烯醇掺量对水泥终凝时间有较大影响,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其中在聚乙烯醇掺量为0.5 g时,达到最小值,为275 min.且相比基准样,在掺量为0.5 g时初凝、终凝时间分别减小了32 min、140 min.在聚乙烯醇掺量为0.25 g时初终凝时间差达到最小,为60 min,而最大初终凝时间差为不掺加聚乙烯醇时达到,时间差为195 min.

表2可以看出,随着聚乙烯醇掺量的增加,标稠需水量先增加后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在聚乙烯醇掺量为0.25 g时标准稠度需水量达到最大,为30.0%,此时标准稠度需水量比空白对照组增加了2.0%.在聚乙烯醇掺量为1.0 g时,标稠需水量达到最低,为25.6%,比空白对照组减小了2.4%,比最大标稠用水量减小了4.4%.

 

表1 聚乙烯醇掺量与初、终凝时间的关系Tab.1 Relationship bet ween the Content of PVA and Initial and Final Setting Ti me

  

聚乙烯醇掺量/g 初凝时间/min 终凝时间/min 0.00 220 415 0.25 227 287 0.50 188 275 0.75 210 330 1.00 216 319 1.25 203 308

2.1.2 对标稠需水量的影响

在高倍数电镜下对水泥净浆试块形貌进行观察(图1),以便从微观结构了解聚乙烯醇掺量对水泥结构的影响.

十一、对确认发表的稿件将在出版前1个月左右发出“版面费已定”的通知,作者接到此通知后在15 d内按规定支付版面费(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加付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应直接汇至本刊主管单位南京脑科医院账户,切勿汇至个人帐户。具体操作详见《警惕不法分子盗用本刊名义骗取作者版面费》。

2.1.3 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表3可以看出随着聚乙烯醇掺量的增加,水泥净浆试块3 d抗压强度有很明显的下降,并且下降速度逐渐变慢,最后趋于稳定.在聚乙烯醇掺量为1.25 g时,试块3 d强度为20.82 MPa,比空白对照组减小了10.74 MPa.聚乙烯醇掺量为0.75 g时,试块3 d强度为21.90 MPa,在掺量小于0.75 g时试块3 d抗压强度随掺量减小速率较大,在掺量大于0.75 g之后试块3 d强度变化较为缓慢,最后趋于稳定.

 

表2 聚乙烯醇掺量与标稠需水量的关系Tab.2 Relationship bet ween Polyvinyl Alcohol Content and Standard Dense Water Demand

  

聚乙烯醇掺量/g 标准稠度需水量/%0.00 28.0 0.25 30.0 0.50 26.4 0.75 26.1 1.00 25.6 1.25 26.0

 

表3 聚乙烯醇掺量与3 d抗压强度的关系Tab.3 Relationship bet ween Polyvinyl Alcohol Content and 3 d Compressive Strength

  

聚合物掺量/g 抗压强度/MPa 0.00 31.56 0.25 26.23 0.50 23.56 0.75 21.90 1.00 21.31 1.25 20.82

2.2.3 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表4 聚乙烯醇掺量与28 d抗压强度Tab.4 PVA Cntent and 28 d Compressive Strength

  

聚乙烯醇掺量/g 抗压强度/MPa 0.00 77.95 0.25 65.15 0.50 53.52 0.75 31.88 1.00 28.58 1.25 29.52

2.1.4 对试块微观形貌的影响

(3) 对未安排车次的车组按规则进行排序。若某项检修作业的检修周期固定且为t,在一般情况下,所有车组两次检修作业之间的时间间隔也随之确定。 由于检修周期的确定与车组走行里程有关,因此要求两次检修时间间隔内所车组的走行里程接近。

比较图1中不同掺量的扫描图可以看出,随着聚乙烯醇掺量的增加,水泥中丝状物体逐渐增多.通常,聚合物和水泥颗粒不经历化学反应.在硬化水泥中形成丝状聚合物固化膜分布,聚合物膜缺陷穿过这些丝状水泥和微裂纹,并且由于其高内聚力和高拉伸强度和变形能力,吸收所需的微裂缝断裂工作,从而有效延迟扩大微裂纹率[11-19].因此,将聚乙烯醇添加到水泥中可以提高水泥的抗弯强度,但对抗压强度没有明显的帮助.

 
 
 
  

图1 水泥试块形貌Fig.1 Mor phology of cement specimen

2.2 可分散性乳胶粉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2.3.1 对初终凝时间的影响

2.2.1 对水泥初终凝时间的影响

东营区牛庄镇先后被命名为山东省民间吕剧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山东省吕剧传承培训基地、山东省吕剧院实践基地,牛庄镇时家村被誉为——“吕剧发源地”。历经百年的吕剧在她的故乡再一次焕发了青春,成为东营区文化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表5可知,随着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的增加,水泥的初终凝时间都呈现增加状态,且增速均匀.在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为1.5 g时达到初终凝最大时间差为82 min,而最小时间差仅为26 min,于不掺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时.掺入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初、终凝时间延长的原因是乳胶粉颗粒附着在水泥颗粒表面,阻碍了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 ,在一定程度延缓了水化所达到凝结时间增长的效果[19-28].

本文先通过网络模型确定事故多发车辆类型,并从约30 000组数据中挑选出事故多发车辆类型的肇事司机,通过对其个人特点分析,给出一般性的结论,结合事故车辆与事故人对事故本身进行深度剖解,找到问题根源,最后对症下药,提出防范交通事故的办法与政策建议。

 

表5 可分散乳胶粉掺量与水泥初、终凝时间的关系Tab.5 Relationship bet ween the Amount of Dispersed Latex Powder and the Initial and Final Setting Ti me of Ce ment

  

乳胶粉掺量/g 初凝时间/min 终凝时间/min 0 220 246 0.5 261 302 1.0 293 367 1.5 343 425 2.0 385 461 2.5 416 493

2.2.2 对标稠需水量的影响

表6可以看出,从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为0 g到1.5 g时,标稠需水量都是随着掺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在掺量大于1.5 g后标稠需水量总体趋于稳定.胶粉遇水会形成黏度较高的乳液,在乳化的过程中胶粉会吸附一定量的水分,所以在掺量较少时,标稠需水量增长速率较大[29-32].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入量为1.5 g时标稠需水量达到最大,为32.1%,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增加了4.1%.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6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与标稠需水量的关系Tab.6 Relationship bet ween the amount of Redispersible Latex Powder and the Standard Thickening Water Requirement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g 标准稠度需水量/%0 28.0 0.5 30.9 1.0 31.6 1.5 32.1 2.0 31.6 2.5 31.9

由表4知,随着聚乙烯醇掺量的增加,水泥净浆试块28 d抗压强度明显降低,且在掺量为0~0.75 g时水泥净浆试块强度降低速度较快,掺量大于0.75 g以后,随着掺量的增加,试块强度变化逐渐趋于稳定.水泥净浆试块28 d抗压强度在聚乙烯醇掺量为0 g时达到最高值,强度为77.95 MPa,在聚乙烯醇掺量为1 g时达到最低值,强度为28.58 MPa,最后随着聚乙烯醇掺量的增加,水泥净浆试块28 d强度稳定在30 MPa左右.

实验教学能培养医学生认真的工作习惯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实验课程教师的工作态度、专业水平和对实验操作细节的把控会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本文总结了几种光学显微镜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对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有所帮助。

表7可以看出,随着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的增加,水泥的3 d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水泥的3 d抗压强度在可在分散性乳胶粉掺量为0.5 g的时候最高,强度为33.10 MPa,在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为2.5 g时降到最低,强度为17.85 MPa,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由表7看出水泥中掺加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较小时对水泥抗压强度有较少提高,继续增加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反而使水泥抗压强度降低.

 

表7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与3 d抗压强度的关系Tab.7 Relationship bet ween the Content of Redispersible Latex Powder and 3 d Compressive Strength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g 抗压强度/MPa 0 31.56 0.5 33.10 1.0 32.37 1.5 25.16 2.0 19.63 2.5 17.85

通过测定水泥初终凝时间、3 d强度、28 d强度及扫描电镜判断水泥中掺加超细粉煤灰对水泥综合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水泥初终凝时间可以看出超细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通过测定3 d强度,28 d强度可以研究超细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早期强度、晚期强度的影响.

2.3 超细粉煤灰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表8可以看出,随着可在分散性乳胶粉掺量的增加,水泥28 d抗压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最高是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入量为1.0 g时,抗压强度为81.91 MPa,比空白对照组增大了3.94 MPa,相对增大较小,28 d抗压强度最低是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入量为2.5 g时,抗压强度为50.84 MPa,比空白对照组降低了27.11 MPa,比最高抗压强度减小31.07 MPa,抗压强度减小速率较大.

通过测定水泥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3 d强度、28 d强度判断水泥中掺加不同掺量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水泥综合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水泥初终凝时间可以看出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通过测定3 d强度,28 d强度可以研究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对水泥早期强度,晚期强度的影响.通过这些数据则可以推断出掺加不同掺量的可分散性乳胶粉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今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需要创新创意的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工作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尊重和关爱学生的需求,这样辅导员才能将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将意思的事情做得有意义。虽然常规的工作中沿用老办法、老路子是比较保险,不容易出差错,但是对于新时代辅导员老师来说,千万要杜绝这种墨守成规的思想,要运用创新思维开创工作的新局面,破除思维创新的枷锁,善于发现问题,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本职岗位巧妙结合,创造性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表9可以看出,随着超细粉煤灰产量的增加,水泥初终凝时间都随之而增大.在超细粉煤灰掺量为100 g时,初终凝时间相差最大,时间差为79 min,在掺量为0时,初终凝时间差最小,为26 min.超细粉煤灰的火山灰活性不够高,水化早期火山灰反应没有发生,超细粉煤灰的掺加减少了水泥的量,减弱了水泥的水化反应,因而延长了凝结时间.

 

表8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与28 d抗压强度的关系Tab.8 Relationship bet ween the Content of Redispersible Latex Po wder and 28 d Compressive Strength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掺量/g 抗压强度/MPa 0 77.95 0.5 80.62 1.0 81.91 1.5 68.38 2.0 57.69 2.5 50.84

 

表9 超细粉煤灰掺量与初、终凝时间的关系Tab.9 Relationship bet ween the Content of Ultrafine Fly Ash and Initial and Final Setting Ti me

  

超细粉煤灰掺量/g 初凝时间/min 终凝时间/min 0 220 246 50 206 237 100 218 297 150 253 306 200 271 321 250 304 370

2.3.2 对标稠需水量的影响

表10可以看出,刚开始随着超细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有所减少,在没有掺加超细粉煤灰的时候水泥颗粒之间的缝隙填充的是水,说明超细粉煤灰颗粒天不在水泥颗粒之间的缝隙中,所以导致在超细粉煤灰产量较少的时候标稠需水量有所减少[32-33].而在超细粉煤灰掺量大雨50 g之后,标稠需水量随着超细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在同种细度情况下,微细颗粒含量更多,使得粉煤灰水泥总体的细度随粉煤灰掺量增大而增大,这样在形成均匀的水泥浆体时,大量的微细颗粒需要更多的水分润湿表面,这种作用效果大于微细颗粒的密实填充导致需水量降低的效果[34-36].

 

表10 超细粉煤灰掺量与标准稠度需水量的关系Tab.10 Relationship bet ween the Content of Ultrafine Fly Ash and the Water Requirement of Standard Consistency

  

超细粉煤灰掺量/g 标准稠度需水量/%0 28 50 27.1 100 29.3 150 32.6 200 35.8 250 37.5

2.3.3 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由表11可以看出,随着超细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水泥3 d平均强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状态.原因是水泥掺入超细粉煤灰后,掺量少的情况下,超细粉煤灰能够填充在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之中,形成的水泥净浆试块内部更密实,所以强度增大.而随着掺量的继续增加,水泥用量的减少,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变得很少,需要更少的超细粉煤灰就能够填充满,而掺加的超细粉煤灰的量越来越越多,导致水泥净浆试块的3 d抗压强度降低.

 

表11 超细粉煤灰掺量与3 d抗压强度Tab.11 Superfine Fly Ash Content and 3 d Compressive Strength

  

超细粉煤灰掺量/g 抗压强度/MPa 0 31.56 50 44.60 100 36.89 150 25.74 200 20.6 250 17.85

由表12可以看出,随着超细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大抗压强度在超细粉煤灰掺量为50 g时达到,为98.63 MPa,掺量小于50 g时水泥的28 d抗压强度随着超细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掺量大于50 g后随着超细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小抗压强度在掺量为250 g时取到,为42.61 MPa,比空白对照组抗压强度减小31.34 MPa,比最大抗压强度减小56.02 MPa.并且在超细粉煤灰掺量为110 g左右试块28 d抗压强度下降为与空白对照组28 d抗压强度相同.之后随着超细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水泥28 d强度表现为下降状态,但是下降速率一直在减小.

 

表12 超细粉煤灰掺量与水泥28 d抗压强度的关系Tab.12 Relationship bet ween the Content of Ultrafine Fly Ash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for 28 days

  

超细粉煤灰掺量/g 抗压强度/MPa 0 77.95 50 98.63 100 86.46 150 63.95 200 49.37 250 42.61

3 结语

聚乙烯醇掺进水泥中,对水泥终凝时间有缩短作用,对初凝时间影响较小.而随着聚乙烯醇掺量的增加,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且在掺量为0.25 g时达到最大,最大标稠需水量为30.0%,并在0.5 g之后逐渐趋于稳定.聚乙烯醇掺量对水泥早期抗压强度和晚期抗压强度具有较大影响,具有减小作用,且28 d抗压强度在掺量为0.75 g以后下降至未掺聚乙烯醇强度的一半以下.

可再分散性乳胶粉对于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和初终凝时间都有较大影响,且都是随着掺量的增加,其数值都呈现增加的现象.水泥的早期和晚期抗压强度则分别在掺量为0.5 g和1.0 g时达到最高分别为33.10 MPa和81.91 MPa,之后随着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都呈现下降的现象,在掺量为2.5 g之后仍有下降的趋势.

通过对DDC系统功能的描述,不难发现DDC系统比传统系统更智能。因此,将其应用于建筑空调控制系统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成本控制方式,也是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超细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和初终凝时间的影响曲线走势大致相同,都是先有略微减小然后增长,说明掺加超细粉煤灰能够增大水泥标稠需水量,也能够提高水泥初终凝时间.超细粉煤灰掺量对早期抗压强度和后期抗压强度的影响曲线走势也基本相同,也都是随着掺量的增加,抗压强度呈现线增大后减小的现象,且最后都有趋于稳定的趋势,且强度最高点都出现在超细粉煤灰掺量为50 g时.

[参 考 文 献]

[1]李惹君,罗建中,冼国勇,等.粉煤灰用作人工湿地基质处理含磷废水[J].广东化工,2008,35(4):83-84.

[2]聂轶苗,刘淑贤,牛福生,等.粉煤灰研究进展及展望[J].混凝土,2010(4):62-65.

[3]惠生.水泥基材料科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1.

[4]潘钟,罗津晶,薛姗姗,等.粉煤灰利用的回顾与展望[J].环境卫生工程,2008(1):19-22.

[5]欧阳小琴.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J].江西能源,2002(40):20-22.

[6]陈伟.粉煤灰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21):18-20.

[5]朱宝忠,孙运兰,谢承卫.不同煅烧温度下贵州兴义煤矸石的光谱学研究[J].煤炭学报,2008,33(9):1049-1052.

[6]陈伟.粉煤灰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21):180-181.

[7]Silva D A,Monteiro P J M.Hydration evolution of C3S-EVA composites analyzed by soft X-raymicroscopy[J].Ce 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2005,35(2):351-357.

[8]Wang R,Li XG,Wang PM.Influence of polymeroncementhydration in SBR-modified cement pastes[J].Ce 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2006,36(9):1744-1751.

[9]Shi X X,Wang R,Wang P M.Dispersion and absor ptionof SBR latex in the syste m of mono-dispersed cement[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3,687:347-353.

[10]张大康.水泥净浆流动度与混凝土流变性能相关性实验[J].水泥,2006(1):12-15.

[11]张忠伦,隋同波,陈福银.用旋转粘度计法研究HTC水泥浆体流变性能[J].辽宁建材,2005(1):18-20.

[12]胡茂福.不同粒径粉煤灰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J].广东水利水电,2013(7):11-18.

[13]Jawaid M,Abdul.K,H.ES.Cellulosic/synthetic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 hybrid composites:Areview[J].Car bohy'drate Polymers,2011,86(1):1-18.

[14]Onuaguluchi O,Panesar D.K,Sain M.Properties of nanofibre 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4,63(8):119-124.

[15]Shin M,Gwon S,Lee K,Han S.W,Jo Y.W.Effectiveness of high performance.fiber-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s in slender coupling beam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4,68(3):476-490.

[16]高建明,董祥,蒋亚清,等.聚合物乳液对纤维增强轻集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2):288-292.

[17]荣垂强,王湛,潘建荣.纤维种类对钢纤维增强聚合物混凝土力学与变形性能的影响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08,35(6):37-40.

[18]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 way and Transporation Officials.Standard method of test for resistance of concrete to chloride ion penetration(T259-80)ashington D C,USA[P].1904.

[19]郭声波.可再分散乳胶粉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J].新型建材与施工技术,2006(2):28-31.

[20]Morrison GO.Polyvinyl acetate powder and process:US,2800463[P].1953-05-14.Kiaus Matschke,Josef Karl Rauterkus,Detlev Seip,et.

[21]何倩倩,姚金水,张希岩.可再分散乳胶粉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涂料工业,2007(5):52-54.

[22]王其春.胶乳防窜水泥浆的室内研究与现场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2):1-4.

[23]Cheng Xiaowei,Chen Haitao,Huang Sheng,et al.Improve ment of the properties of plas ma-modified ground tire rubber-filled cement paste[J].Jour 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2(26):1837-1843.

[24]吴中伟,廉慧珍.高性能混凝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5]冯竟竟,傅宇方.温度影响下水泥基材料孔隙分形特征实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23):6-10.

[26]尹正风.宁夏地区混凝土腐蚀机理与治理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5.

[27]杨新朝.锅炉内掺杂煤粉燃烧过程中水泥矿物演化与数值模拟[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

[28]王立刚.粉煤灰的环境危害与利用潜力[J].能源与环保,2000(3):45-46.

[29]高占国,华路,郑海金,等.粉煤灰的理化性质及其资源化的现状与展望[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1):70-76.

[30]杨红彩,郑水林.粉煤灰的性质及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3(4):38-41.

[31]黄兆龙,湛渊源.粉煤灰的物理或化学性质[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3(4):3-8.

[32]唐守清.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应用技术研究[J].福建建材,2003(2):58-41.

[33]宗润宽,王慧,苏艳霞.粉煤灰混凝土综合利用开发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2003(1):54-56.

[34]程建龙.粉煤灰的综合应用及前景展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3):126-127.

[35]奚新国,许钟梓.浅论粉煤灰资源化技术[J].粉煤灰,2003(2):46-47.

[36]赵以万.粉煤灰资源特性及综合利用途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4):68-71.

 
豆鹏飞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