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领导干部“严以修身”探讨

更新时间:2009-03-28

2014年初,针对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近平同志在多次讲话中引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名言,说明党员领导干部修身之重要与急迫。比如“修其心治其身,然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等等。由此可见,未做事先做人,把“修身”放在“三严三实”之首位,就是表明要把修身挺在用权和律己之前,把党的道德要求挺在法律法规前面。习近平同志对领导干部修身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领导干部作风的新要求。要把“三严三实”切实贯彻于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之中,首要的要求就是要严以修身、轨德立化 〔东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取儒生者,必轨德立化者也,取文吏者,必优事理乱者也。意思是说:“选取儒生的人,一定是讲究道德和提倡教化者;选取文吏的人,一定是注重事务和重视处理烦杂工作者。”,把传统君子文化中优秀的修身之道与干部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弘道理事、求真务实,传承中国精神,复兴中华民族。

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论与“严以修身”

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的思想极为丰富。自先秦、西汉、宋明以降,历代学者对此皆有所阐发。道家关于修身的论述较多涉及人体的养生之道〔1〕,佛家关于修身的阐述多集中于心之觉悟 佛陀之本意即为觉悟者。,儒家关于修身的阐述则更多地关注良好德性与人格操守,其说法则不一而足。这里言及的“修身”,主要是传统儒家意义上的“修身”,因此我们主要考察传统儒家关于修身的思想。

(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论

据考,“修身”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而后见于《大学》《中庸》《庄子》和《荀子》等先秦典籍。〔2〕据《说文解字》释义,修,饰也;身,躬也,象人之行。修身之原意就是装饰人身体的意思,引申为磨炼人格之意。据《辞海》释义,修身就是陶冶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孔子提倡“修己”。“修身”后来在儒家那里逐渐演变成陶冶身心、涵养德性的意思。我们现在常说的“修养”即来自修身和养性两个词语。修养一词中的“修”有学习、锻炼之意,“养”则有培养、涵养之意。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现代汉语中所经常说的“修养”与传统上所说的“修身”关系密切。

历代先贤虽然对于修身方法持有不同观点,但无不重视修身立命和人格养成。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身思想,其中多次提到君子的德性,如《乾卦·文言》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说,君子要整天自强不息,发奋有为,一天到晚都要心存警惕,好像有危险发生一样,才能免除灾祸。《大学》开篇就有修身、齐家、治国以及明明德于天下之语,《礼记》明确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对于修身之道曾反复论述,如“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慎其独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央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曾有类似提法,如深学、细照、笃行等说法,深得传统修身之要义与精髓。

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氮平片联合碳酸锂进行治疗:患者开始服用的剂量为每天50mg,14天内增加药物剂量至每天150mg到300mg之间,具体根据患者病情状况进行调整。整个治疗过程中,氯氮平片的平均剂量为每天(210±31.5)mg,碳酸锂的平均剂量为每天1g。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这是历史实践反复证明的道理。“严以修身”就是要改变领导干部的功利浮躁心态,使领导干部不随黄叶舞秋风,不因红尘随波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受得了挫折。〔3〕

4.“止至善”的价值标准

(二)“三严三实”中的“严以修身”

“严以修身”是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之一,也是“三严三实”的首要要求。如果要说严以修身与我们传统文化的“修身”论毫无关系,那么明显不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也不符合实际情况;从习近平同志多次引述传统典籍名句和强调中国精神来看,两者之间有莫大关系。同样,如果把两者等同起来理解,也存在一些问题。毕竟由于时代变化、社会变迁、科技发展、制度革新以及文化理念传播,传统文化中修身与当下“严以修身”的内涵之间还有所差别。可以说,两者相同之处是对理想人格的不变追问,但是对于理想人格的内涵和修身的方法则有所不同侧重。

“严以修身”作为对领导干部的作风要求,首先寄望于领导干部能够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强化党性修养。这个理想信念就是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是传统中国的忠恕之道和君子小人之截然区分。对于这个问题,习近平同志多次谈到,领导干部要有主心骨和定力,要补精神信仰上的“钙”,要有责任担当。这与传统上我们所说的“以德配天,趋善避祸”的修身要求有所不同。其次,“严以修身”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为解决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而提,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它主要针对我们党内领导干部存在的突出作风问题而言,同时也针对现时代某些不良的政治文化生态而言。再次,“严以修身”的内涵是知礼节、守法律、懂规矩,抵制不良风气,守住法律底线,知道进退取舍,重在严格规范和自觉践行。最后,把“严以修身”置于“三严三实”之首,作为做人为官之本,也表明了党的纪律严于法律、必须挺在法律前面,充分体现了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和政治需要。

当然,“严于修身”论与传统修身论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其初衷与目的都是对一定时代社会理想人格的要求,从而把修身置于安身立命、做人为官之本的地位。从这一点来说,两者的修身理念极其相似;在修身方法上都强调践行或躬行;在修身程序上都强调求知或致知;在修身目的上都是为了达到民族复兴或社会大治。两者最大的共同之处还在于,两者都认为人的知识、能力与美德不是截然可分的,可以通过诚心求知和社会实践来磨炼品行、陶冶情操、增加美德,人格的成长和完善需要个人主观的努力,而不能完全归结为环境的因素。

从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两者内涵虽有所区别,但是理念方法层面共通之处也颇多。因此,我们既要像古人那样重视修身之道,把“严以修身”融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实践中,贯穿于实现中国梦和全面小康的当代实践中,同时也要借鉴古人修身的理念方法来达到我们严以修身之目的。

二、严以修身的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礼法伦理社会,把修身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这就会产生一个疑问:现在时代变迁了,制度不同了,还要不要修身?这个问题就是领导干部修身论有没有意义、有多大价值的问题。每个时代社会都需要具有一定理想人格的个体,从而解决时代社会面临的问题。从现时代的各种现实情况来看,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来看,从我们党的任务目标和面临的风险考验来看,领导干部严以修身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急迫。

(一)补足信仰缺失之钙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大幅度地改善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对物质生活过度重视,对人的精神生活和信仰有所忽略,在一部分人中间也出现了信仰缺失现象。部分领导出问题最初都是生活上出问题,生活上的问题往往源于思想和信仰出问题。这些思想和信仰问题在外在表征上就是作风问题或违法犯罪问题。

可以说,形形色色的作风问题是标,灵魂问题、信仰问题是本。这并不是说我们放松了对部分领导干部的管理和要求,而是部分领导干部对人严、对己宽,没有做到“严以修身”,甚至不修身、不正己,最终把信仰当空想,视美德如敝履,把好人当傻瓜。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希望。“严以修身”就是要补足领导干部信仰缺失之钙,强化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确对待进退取舍、荣辱权责,做人诚信、为官有道、守住底线、崇尚德善。

(二)匡正功利浮躁之失

在整个社会功利浮躁的背景下,在与“成功人士”的攀比中、在“政绩考核”面前,部分领导干部往往心态失衡,变得功利浮躁,更多的是考虑自己去留问题,不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只论成败得失,不论是非善恶;不能安静做人、不能安稳用权、不能安心做事,心不能静、诚、专,没有抵御功利浮躁的修为和定力。

在儒家看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末,不可本末倒置。由此,儒家发展出一套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的修身方法。固然,在不同的儒家,可能有不同的侧重。如孟子与荀子不同,朱子与阳明也有所不同。孟子主张修身在于发明人之四端,涵养浩然之气;荀子则突出人而能群的特点和礼仪的规范性,指出“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朱子则认为修身之要在于“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阳明则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他们都重视“反省内求”和“亲身躬行”的道德体验和道德情感。这恰恰是我们现在的德性培养和人格养成上所忽略的传统修身精义。

(三)提升党的道德声誉

阳性树种,要求光照充足,较耐寒、耐旱、耐瘠薄,忌湿涝[1]。分布范围广,野生于山坡、林边、路旁,也有栽种。对土壤适应性强,分蘖能力强,耐修剪,易造型、整形。

由这个思路来看,“严以修身”就是从领导干部个体微观层面着手来提升我们党的道德声誉。只有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都提升了,人格可信度都增强了,我们党的道德声誉才会提高。要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提升其人格可信度,就要“严以修身”。可以说,“严以修身”既是维护和提升我们党道德声誉的突破口,也是做人为官的首要要求。

(四)改善社会文化生态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蜂拥而至,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如下的影响:其一,西方科技工具思维的影响。人们从知识论的立场出发,把知识与美德截然分开,只把美德和人格培养当成一个纯理论的科学问题,而不是一个躬身践行问题。这就导致许多人在德性问题上的理论与实践、言与行不能一致。美德教育如同在岸上教人游泳,不注重切身体验。其二,虚无主义的影响。认为人生而有限、终有一死,而且近代由于宗教图景的崩溃,神灵既然不存在那么既没有天国恩典和末日拯救,也没有敬畏和虔诚,进而认为人生是虚无的、没有希望的,美德是可疑的、自私的,关于英雄的描述是功利的和虚假的。这种政治文化生态不可避免地也要影响部分领导干部,使他们价值观错乱,心无敬畏,目无法纪,行无章法,丧失了最根本的做人为官的修身标准。

一个政党的合法性固然要求有历史和经济基础,要顺应历史趋势,关心人民的饥寒饱暖,也要有其道德合法性基础,使人心悦诚服。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执政党,我们党的合法性不能仅仅依赖革命的正当性和经济的繁荣来保证,还要求我们党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维护和提升其道德声誉。这个道德声誉主要来自党的公信力,而党的公信力又主要来自领导干部较高的道德水准和人格可信度。

领导干部修身并不是说要脱离其实际工作,专门抽出时间专门静坐修养才称之为“修身”,而是在实际工作中持身以严、持身以正、持身以廉。明代思想家王艮曾说,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5〕脱离实际工作和生活的抽象的修身方法和修身之道难免空洞和无聊,也容易走入歧途。李贽曾嘲笑宋儒的修身方法:“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以为杂念不起,便是大圣大贤人矣……一旦有警,则面面相觑绝无人色,甚至相互推诿,以为能明哲。”〔6〕因此,领导干部的修身方法也不脱离实际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交往,其修身效果如何往往体现在待人接物和工作落实的言行举止之中。领导干部严以修身可以遵循和借鉴我们传统有效的修身方法以及现代社会关于道德养成的规范方法。

三、“严以修身”的标准和方法

领导干部的修身之道既不同于古代君子和士大夫,也不同于一般群众。可以说,与古代君子和士大夫相比,领导干部的修身之道在标准上更强调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除了包含传统美德以外,内涵更加丰富。从方法上来讲,更注重学习认知、自觉践行和制度约束。与一般群众相比,其标准更高、更加严格,其方法更加规范、制度约束力也更强。这一点从如下表述可以看出区别:核心价值观用“倡导”,主要用软的办法来进行;领导干部修身则用“严以修身”,主要用刚性的制度来约束。

(一)“严以修身”的标准

古代君子修身,有其标准和准绳,领导干部修身也有其标准。这个标准从低到高,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层次:

人类科技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从印刷术时代飞快地进入了信息时代。然而数学等课程环节的教学却未能及时跟进;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需求,人才培养模式未能及时改变。以建筑专业为例,建筑承受人类文化精神之重,而数学就是他的基石,但是高职院校的建筑课程还是沿用传统思维,数学和专业联系不紧密,高等数学应用较少。高职学生本身数学基础差,高数学习比较困难,而高职数学教材依然沿用传统方法,没有根据专业需求和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这显然会造成形成了被动式的学习方法,数学应用水平较差等问题。

[34] Wu J., He S., Peng J. et al., “Intercalibration of DMSP-OLS night- time light data by the invariant region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Vol. 34, No. 20 (2013), pp. 7356-7368.

1.“好公民”的核心价值观标准

首先在3个水厂中,分别选择1个口径为150mm的水表,在200mm口径管道缩150mm管道上进行试验,并按照150mm的水表检定流量。然后在2个水厂中,分别选择1个口径为100mm的水表,在200mm口径管道缩150mm管道上进行试验,并按照100mm的水表检定流量。结果显示:①缩颈处理后,安装不同厂家的水表,对常用流量、最小流量、分界流量的影响均提高,偏差约为4%。②缩颈比例增大后,水表计量偏差相应增大,两者具有正相关性。③对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水表,缩颈安装对计量准确度的影响类似。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是最为基本的价值标准,也是最基础的修身标准。就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来说,他们肯定要先达到一般民众的道德标准,满足好公民层次上的要求。这需要把核心价值标准细化为不离日用的具体守则,如“尊五美,弃四恶”的修身守则(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4〕

2.“好党员”的党章党纪标准

这一条标准其实不算严格的标准,而只是说明领导干部严以修身、崇德尚善没有终点,需要日积月累坚持精进,久久为功,以至于至善。修身的最高境界就像毛泽东同志《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好干部”的政治标准

词频统计:指统计在用户限定的某一个具体语料集合内满足要求的词的出现次数及其所在位置,并计算出它的出现频率。

领导干部与一般党员、普通群众不同之处,就是处在一定领导和管理岗位上,对于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发展,对于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对于党组织的信任,负有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因此,干部修身要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标准。

但郭书凤没有“望天收”,更没有自暴自弃、只想着伸手向政府要救济,她想家里那几块被闲置的山坡地,是不是有文章可以做做呢?

根据优化结果,优化后的目标函数值为 -4.459 5×10-5m/s,接近于0,满足零速投苗条件。最优参数值代入约束条件的相关公式计算,也都满足要求。

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作为党员,仅仅做一个好公民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照党章、党纪的标准来修身,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努力做一名遵纪守规、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优秀党员。

(二)“严以修身”的方法

“严以修身”就是要“变风俗、立法度”,确立传统美德、核心价值标准和好干部的标准导向。通过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贯彻“严以修身”,把是非、善恶和美丑的标准鲜明地、牢固地树立起来。同时通过领导干部的“修身正己”表率作用带动整个党风社风民风的好转,改善社会文化生态。

1.格物致知,诚心正意

这是传统内外兼修、经世济用的方法理念。虽孔子以降,性善性恶争论不休,但孔子对于性善性恶则没有定见。孔子只是说“性相近习相远也”,更多地从人的情感的好恶出发,而不是从人的本性出发来说明道德。《大学》所谓的“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的修身方法,是由外及内、再由内及外,循环往复的修身之道。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实践—认识—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论。

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这是奋发自强和渐进主义的修身方法论。即不管是做人、为官还是求学,都要自觉主动地去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德性,不能听命于自然本能,或寄希望于环境。这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修身方法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日积月累的深刻反省、辛勤摸索、躬身而行的磨炼才能逐渐完善自己。这也说明修身需要精益求精,没有尽头。

3.修身而信,养成而得

这是注重切身体悟和实践养成的方法。儒家学者很少对我们信什么不信什么发表意见。古代先贤认为信仰问题不是一个外在的问题或目标,也不是来生或彼岸的问题,而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人的问题,即是否自信的问题。通过修身和践履,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就获得了安身立命的信仰。因此,信不信的问题就转变为修不修身的问题。同样,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所谓的“几希”就是人超出其他动物的地方。孟子说,这个超出的东西就是人的四端。其实,这四端不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习得的或者说实践养成的。德者,得也。实践养成、生生不息、活活泼泼的道德体验才是“得”。所以有人说,没有行动的信仰是死的信仰。

4.慎独慎初,知行合一

这是防微杜渐、反省内求与自觉躬行相结合的方法。“独”就是单身一人,“初”就是第一次。慎初慎独是表示在事情第一次发生或者单独一人的时候,需要谨慎不苟。古人认为,“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夫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圣人存戒”。王阳明认为,行中有知,知中有行,知行不二。只有秉承“良知”,在日用行事中省察自己的内心,去除不符合良知的物欲,使知、行不被“私欲隔断”,才能恢复“知行合一”的“本体”。这有助于杜绝我们有些干部在修身中出现的私欲贪念至上、知行不一的“两张皮”现象。

5.刚柔相济,礼法交融

泡脚方。有时邓铁涛还会配些中药材煮水来泡脚,比如用怀牛膝30克、川芎30克、白芷10克、钩藤30克、夏枯草10克、吴茱萸10克、肉桂10克煮水。

这是外在规范的方法。康德之所以说,“自由是道德的存在理由,道德是自由的认识理由”,恰恰是因为存在着参差不齐的个人自觉性,才有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同时也需要通过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制度,才能认识和约束参差不齐的个人自觉性。领导干部修身问题不是领导干部个人的私事或私德问题,而是体现领导干部是否修身正己、勇于担当的政治问题,是领导干部能否轨德立化、发挥表率作用的社会问题。因此,领导干部修身不能单凭“舆论倡导”“个人自觉”或“道德习俗”,还要有一定的修身效果查验、考核的刚性制度。“严以修身”要严格起来,既要有柔性的倡导和劝诫,也要有硬性的规范和约束,就是要德治法治并举、刚柔相济、双管齐下,达到传统上所说的礼法交融的状态。

教育研究中,主要关心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例如,个体的数学阅读成绩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单凭经验,人们可以认为两者之间有联系,但是从研究的角度看,必须要用一定的方法和数据去验证它们之间的确存在内在联系.相关性研究,就是处理这类问题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任法融.周易参同契释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

〔2〕方朝晖.儒家修身九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尚明珠.人民日报〔N〕.2015-03-31.

〔4〕论语·尧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明〕王艮.名儒王心斋先生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6〕〔明〕李贽.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祁海军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