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两种术式对小儿疝气患儿预后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更新时间:2009-03-28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主要因剧烈咳嗽或哭闹致腹腔压力升高诱发,高发于男性患儿[1],以单侧腹股沟较为常见,少数患儿双侧同时发生。该疾病病理解剖学分型主要可分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两种,临床以单侧腹股沟斜疝最为常见。因非手术方法治疗小儿疝气常达不到治疗效果,故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本研究为探究两种手术方式对小儿疝气患儿预后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选取我院84例疝气患儿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入院的疝气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实验组,n=42)和传统手术治疗组(对照组,n=42)。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腹股沟疝诊断标准[2];患儿年龄<15岁;无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患儿监护人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麻醉或手术指征者;既往腹部手术者;合并其他腹部疾病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传统手术治疗[3]:术前常规禁食禁饮,全麻,头低脚高15°仰卧位;在患侧腹皮横纹下做一长约25mm的水平切口,由此切口打开腹股沟管、游离精索并找到疝囊;用丝线高位结扎于内环口。双侧疝患儿同此方法在对侧行疝囊高位结扎术。

1.2.2 实验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4]:术前准备工作及麻醉方法同对照组一致;于脐窝处由气腹针穿刺,建立气腹后拔出针;由该口将腹腔镜置入,探寻患侧内环口位置,在脐孔上方50mm处做一长约5mm的切口;置入持针器,将疝囊用丝线高位结扎;线结置入腹壁内;观察并确认无异常情况发生后排出腹内气体,闭合切口。

国内外学者围绕技术溢出,对合作创新的市场绩效进行了系统且细致的研究。但是研究的视角单一,技术溢出仅仅是影响合作创新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实证研究也非常不够。因此,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合作创新市场绩效的研究,对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和效率,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意义重大。

小儿疝气为一种先天畸形而导致的腹股沟疝气,因生殖器官结构不同,易发生于男性患儿,常在新生儿期即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股沟可触及一柔软包块,用手可轻微纳入。小儿疝气患儿平常无不适,若出现咳嗽、哭闹等剧烈活动使腹内压增高时包块有增大可能,一般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和日常生活[5]。若腹内压突然急剧升高,疝内容物可通过疝囊颈被压入疝囊而疝囊颈受自然弹性作用回缩,使疝内容物不能纳入腹腔,此时发生腹股沟崁顿疝,为小儿急症之一。男性患儿常由小肠崁顿,女性患儿常为卵巢,若不及时治疗则崁顿内容物将缺血坏死,对患儿生命造成极大危害。目前临床上没有疗效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且小儿疝气为体内器官结构畸形所致,手术治疗才能得到实质性改善。所以,现临床与学术界均提倡小儿疝气患儿早期手术治疗,避免腹股沟崁顿疝等严重影响患儿生命健康急性重症的发生[6]

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手术方法有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和微创腹腔镜术两种。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即传统手术方法,此手术为临床早期治疗小儿疝气的方法,治疗效果较好[7]。但此手术方法需在患儿腹部作一长约30mm切口,年幼患儿对此切口不易耐受,其好动与哭闹的特性均为切口愈合带来阻力,且切口过长对患儿创伤越大、造成的痛苦越大,对患儿预后极为不利。术中需游离精索等腹股沟区解剖结构,有对造成血管神经的损害的危险。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年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儿阴囊肿胀、腹胀等并发症均有发生,说明该术式对腹股沟区血管神经组织损伤较大,易导致术后阴囊肿胀和腹胀等并发症发生。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s)]

  

( ) ( ) ( ) () . . .1.1 . . (.) (.1) .. (.) (.1)

2 结 果

加工原料由湖北天越牧业有限公司从荆门当地采购收贮,玉米、豆粕、小麦麸、秸秆(主要为:玉米秸秆水分10%)、花生藤(水分9.7%)。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后1年内阴囊肿胀、腹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疝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 . . . .) . .

3 讨 论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1年跟踪病情与随访。观察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1年内并发症(阴囊肿胀、腹胀、切口感染、疝复发)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微创腹腔镜术是一种新型且疗效显著的手术方法。其只需在患儿腹部作两个5mm的切口,术程短且操作性强,术后瘢痕细微,为大多数患儿监护人所接受[8]。该术式在腹腔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置入的的镜体具有放大功能,可帮助医师清晰、直观地观察腹内器官,较传统手术视野开阔,不易损伤周围组织与血管神经。由于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创伤小,术中不易破坏腹股沟生理解剖结构,故可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对该区域神经血管的损伤程度、降低睾丸炎发生风险,对避免疝气复发有利。本研究结果发现,采用腹腔镜手术的实验组术后排气与自主活动、住院、伤口愈合所需时间均比采用传统手术的对照组短,说明腹腔镜手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小,患儿术后恢复情况较好且切口愈合较快,对患儿病情转归有利。有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可在腹腔内环口周围结扎疝囊,达到真正意义的“高位”结扎,确保疝囊结扎效果,避免术后疝复发的发生[9]。本研究结果也得到类似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儿的1年内疝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且阴囊肿胀、腹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传统手术,说明腹腔镜手术较传统手术疗效好、不易复发且并发症发生风险低。

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的形成过程来看,其与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密不可分。自1993年全国实施取水许可管理以来,江苏、山东、河北等省份落实取水许可管理,对一些建设项目开展了取水评价、供需分析和取退水影响分析,形成了水资源论证的雏形。随着取水许可管理工作的不断细化和规范,水资源论证制度也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较传统手术治疗对小儿疝气患儿预后恢复快且疗效较其好,而并发症发生率较其低,对患儿病情转归与预后恢复均有积极意义。

一堂好课是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时间的。为了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着眼于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完成自己个性化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辉,徐业凤,陈焰,等.小儿疝气治疗中腹横纹小切口手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2):45-47.

[2] 谭毅,刘铭,等.儿童非外伤性腹股沟、阴囊急症临床诊治进展[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6,23(3):200-203.

[3] 樊珈榕.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3):82-83.

[4] 石元同,张思德.腹腔镜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22(2):105-107.

[5] 高洁,毕翻利,党璐,等.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疝气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0):1934-1937.

[6] 陈能亮,李目,汤华军.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腹外疝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118-119.

[7] 方小三,王小明,胡明华,等.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3):235-237.

[8] 莫丹,曾甜,李新宁,等.对比分析微型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5-67.

[9]尉迟今新,刘畅,张国志.脐部切口腹腔镜与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10):1701-1703.

 
王耀光,王昀,汪广兵,曹瑞萌,张昭,胡湘萍
《罕少疾病杂志》 2018年第02期
《罕少疾病杂志》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