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肝病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

更新时间:2016-07-05

肝脏是机体合成多种凝血因子以及蛋白质的重要场所,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可导致患者凝血系统发生变化。在慢性肝病,该变化直接受肝脏疾病进展和肝功能失代偿的影响。由于前白蛋白和血小板的减少,过去我们常常认为这些患者体内呈现出一种“自身抗凝”状态。但是现有证据表明这些患者中抗凝和促凝途径都将改变,从而导致重新平衡脆弱的凝血系统有时会反而有利于血栓的形成[1]

其次,电气自动化发展使得生产和生活用电设备使得城市电网系统不断进行扩充,也出现了电能消耗等问题。以谐波为例,谐波是电力系统传输时的一种副产品,主要在电源、输送电力过程以及使用电力驱动的设备时产生,谐波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到干扰,出现误判情况,尤其是类似继电器等敏感电器元件,这种干扰尤为突出。谐波还会对电网的电压产生消耗作用,降低电网电力传输能力,并在传输电力过程中消耗资源,造成浪费。另外谐波还会加速电力设备老化,增加通路的物理消耗,严重时会降低各类用电设备的参数和测量精确度。总而言之,谐波这类信号干扰问题影响电能质量,消耗电能,是不利于资源节约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慢性肝病患者中,凝血系统发生变化既可导致出血又可导致凝血[2]。出血主要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异位静脉曲张出血;机械性损伤导致的血管破裂和黏膜下出血等。曲张静脉的出血主要与肝硬化导致的门静脉高压有关,它与血管破裂一样,主要是受到力的影响而不是因为凝血途径异常导致出血。而黏膜下出血则主要与继发性纤溶亢进有关。凝血主要包括门静脉血栓,外周静脉血栓和肝内血栓形成。其中,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包括内脏系统血流速度慢,高凝状态,内毒素血症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治疗主要为药物或手术,目前的防治重点是筛选和监测高危人群。外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长时间的制动,频繁的住院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其抗凝治疗效果有限。肝内血栓形成主要包括微血栓或者肉眼可见的小血栓形成,与肝内缺血性损伤和星状细胞的激活有关,目前关于这方面的抗凝治疗研究较少。

随着肝脏疾病的进展,凝血系统的主要变化表现为蛋白C和抗凝血酶合成减少,增加内皮来源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因子Ⅷ,以抵抗获得性促凝血途径。此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可以调节血凝块的重塑和分解,慢性肝脏疾病也同时对促纤维蛋白溶解和抗纤维蛋白溶解两个方向产生影响,从而引起血栓形成或加速纤维蛋白溶解,导致弥漫性黏膜出血或者伤口流血不止。

目前在肝病患者中检测凝血系统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2],常规实验指标检测:血小板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纤维蛋白原;总凝血试验检测:黏弹性测试,如血栓弹性描记法(TEG)、旋转血栓弹力学(ROTEM)和凝血酶试验,如凝血酶生成与血栓调节蛋白;纤维蛋白溶解试验检测包括黏弹性测试,如TEG-血凝块溶解和ROTEM-最大溶解(APTEM测试),优球蛋白血凝块溶解时间,α-2抗纤维蛋白溶酶水平,1型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抑制剂(PAI-1)和D-二聚体检测等。

根据2015年对工程海域5条垂线大小潮含沙量观测资料显示,工程区各侧大潮平均含沙量为0.3 kg/m3~0.5 kg/m3,小潮0.1 kg/m3左右。

肝病患者出血的治疗包括预防性和出血后治疗,都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3]。目前的抗凝治疗主要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直接口服抗凝药,抗血小板治疗和机械血栓清除术等;促凝治疗主要包括:内镜下降低门静脉高压,外源补充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血制品,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输血,抗纤维蛋白溶解,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等。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医生现在已经认识到,在曲张静脉出血时输血过多也会导致门静脉压力进一步增加和新鲜冷冻血浆无效,这反而导致INR下降,增加出血风险。虽然有证据表明在手术前检测总凝血试验(如黏弹性试验)可能有助于减少血制品的使用,但是需要更多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4]。此外,微血栓事件可能在肝纤维化和疾病进展(器官萎缩)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最近的证据表明使用低分子量肝素能够预防门静脉血栓的形成,并且降低肝功能失代偿的风险[5]

施工准备完毕后,开始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首先,将施工需要的脚手架等设施搭建完毕,连接注浆时用到的各种水管和风管,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其次,进行钻孔,根据设计的钻孔位置,用风洞凿岩钻机进行钻孔工作;将锚头与杆体一端连接后插入钻好的孔内,将锚头上的倒刺挂在孔底端,并且锚固好止浆塞;然后进行锚固,将橡胶防水垫圈及拱形垫板套在锚杆外露部分,并旋紧螺母,使其与二衬表面密贴,在垫板外上好球形螺母;接着,通过快速注浆接头将锚杆尾端注浆泵相连,将水泥和其他外加剂材料按配合比配制好,加水搅拌。搅拌均匀后,输入压浆泵,压浆时要保持压浆高压管顺直。

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或血栓形成,其起因尚不清楚。因此,主要的是预测这些临床结果的发生,从而通过治疗干预以减轻风险,在病情危重需要抢救治疗的时候选出最优方案。目前,没有一种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出体内的这种抗凝和促凝系统的平衡和细微差别。肝病患者进行止血时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患者和临床情况进行仔细评估。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肝病患者凝血的平衡,导致凝血系统的变化,如恶性肿瘤,肾衰竭,脱水,血液瘀滞,感染,炎症,药物,酒精,手术,外伤,血纤维蛋白原异常等。在过去15年里,人们对凝血系统如何响应这些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然而,我们还需要做更多更好的工作来对肝病患者凝血系统的变化有更全面的了解。

参 考 文 献

[1] Tripodi A, Mannucci PM. The coagulopathy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N Engl J Med, 2011, 365: 147-156.

[2] Intagliata NM, Caldwell SH. Changes in hemostasis in liver disease. J Hepatol, 67: 1332-1333.

[3] Shah NL, Intagliata NM, Northup PG, et al. Procoagulant therapeutics in liver disease: a critique and clinical rationale.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4, 11: 675-682.

[4] Bedreli S, Sowa JP, Gerken G, et al. Management of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rotational thromboelastometry may reduce substitution of coagulation factors in liver cirrhosis. Gut, 2016, 65: 357-358.

[5] Villa E, Camma C, Marietta M, et al. Enoxaparin prevents portal vein thrombosis and liver decompensat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irrhosis. Gastroenterology, 2012, 143: 1253-1260.e1-4.

胡鹏
《肝脏》 2018年第04期
《肝脏》2018年第04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