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避免出现的几种现象

更新时间:2009-03-28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当下,全面深化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的综合改革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审视多年来具有探索性质的改革创新举措,取得不菲成绩的同时,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原因,还存在着有违教学规律和教学实际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中应避免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一、教学内容上,保持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避免碎片化、凌乱化的现象。高校思政课有着明确的功能定位和学科属性,为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国家教育部组织学术造诣深厚、富有高校思政教育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并“根据实践发展、理论创新和教学需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始终保持教材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前沿性,使之成为反映中央最新精神、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精品”,同时,“及时吸收教学一线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大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及时组织力量编写时效性强鲜活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统编教材虽不同于具体教学内容,但其所体现的知识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却具有最权威的指导地位。教学改革创新活动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对于知识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层次及发展脉络等问题,应力求保持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碎片化、凌乱化的现象。本轮课程的教材大多已经采取了专题化的编写形式,一些学校又重新进行专题的设置,将一些具体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等同于课程的教学内容,致使课程内在的发展脉络和逻辑体系难以体现,面对碎片化、凌乱化的教学内容,造成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困难,影响了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方法上,保证教师的主导地位,避免舍本求末、主次倒置,教学活动形式化、甚至娱乐化的现象。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一味说教、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不合时宜,为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生动性,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任何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都应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即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首要保证教师的主导地位。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中对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现象,即过于注重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逻辑性和思想性。现实中有的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一味求奇求异,教学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甚至轰轰烈烈,实际上却空洞无物、幼稚肤浅,脱离了教学目标,降低了课程的品位与要求。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判断能力,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思想上渴望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一些现实中的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释疑解惑,希望看到理论的力量和魅力。如果一味在教学方法上做些表面文章,教学效果将会适得其反。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以服务教学目的为宗旨,遵循基本教学规律,从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特点出发,经过不断的探索,才能找到真正增强思政课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式上,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避免教学活动异化、虚化现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把课堂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大学生的学习实践、生活实践、校园实践、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校外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托,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考核标准。由于某些学校和教师缺乏对于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缺乏对于实践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缺乏对于实践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活动异化、虚化的现象。很多高校将当地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由于缺乏深度的讲解和有效的引导,结果实践教学活动蜕变成了学生兴致盎然的参观游览。或由于缺乏对实践教学内涵的科学认识,在教改活动中,将脱离课程教学大纲缺乏课程教学元素的一些单纯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甚至歌咏比赛也视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中的异化、虚化现象,不仅不能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反会进一步弱化思政课的建设。因此,在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中,一定要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科学规范和严格考核,开展受学生欢迎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

在政论语体中,修辞主体以摆事实讲道理、论辩说理为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有较为缜密的逻辑思维,注重修辞语义表达的逻辑严密性。在修辞话语的内里,讲究修辞语义的承转起合,论证推导周密严谨,语句间关系畅通,上下连贯,语义贯通。例如:

四、在教学观点上,正确处理政治与学术的课程属性关系,避免思想言论西化、分化的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呈现出包括思想文化在内的多元社会格局。在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和平演变的政治颠覆策略下,许多反动错误思潮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混杂其中,渗透到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和指导地位形成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政课是政治性与学术性有机统一的课程,深邃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是该课程最显著的特性。同时,作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思政课也具有一定学术性,在教学改革创新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学术研究无禁区,理论宣传有纪律,这是党和政府正确处理思想理论领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201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师要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使命精神和纪律意识,加强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充分认识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提高与反动错误思潮斗争的敏感性和能力。

事情发生得毫无征兆,过马路前我先看了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注意。自从成了市民,我最眼晕的便是满大街的汽车,也格外遵守交通规则。绿灯亮了,我开始穿越马路,这时,意外发生了,一辆无牌照的桑塔那猛地加速冲了过来……

总之,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增强自身使命意识,树立科学发展的改革观,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深化教育效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赵志峰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