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文化推广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彰显民族血脉、修养、底蕴、豪气的动力源泉,是人文社会、健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的有效引领和精神力量的汇聚释放,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是文明古国,是文化资源大国,有着悠久的东方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在发展中国家有着一定的旗帜作用。文化符号和文化活动,一旦渗透入国际社会,能够有效增强我国文化的感召力,提升我国文化的“软权力”[1],进而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民族精神的弘扬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释放出不可或缺的正能量。但是在当下,中国还不能称为文化大国、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2]、加快民族文化走出国门的步伐、彰显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强国战略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文化推广*有鉴于当下国民在文化传播尤其是对外宣介中华文明活动中的主动意识较弱,笔者采用了文化推广这一术语而舍弃了文化传播。文化推广包括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两个侧面,凸显了文化传播中的自觉意识及其针对性和目的性,是自觉性、科学性、全面性融为一体的文化传播。 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应对措施,发挥着有效的杠杆作用。加强文化推广工作已经历史性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本文拟从如下方面探讨文化推广的核心问题:明晰中国文化推广现状,丰富中国文化推广路径及其策略,推动中国文化推广的理论建构和产业发展。

一、 明晰中国文化推广现状

笔者选取CNKI平台中的四个侧面:期刊、文献、报纸、博硕士论文,输入关键词“文化传播/文化推广”,对寻获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后发现,中国文化推广(即使把文化传播计入其中)深层次的、系统化的、理论性的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白。近年来,文化推广的研究虽然在广度、深度和效度等方面有了一些起色,但是其历史演进、学科涵养、国家政策、推广(传播)渠道、内因机制(甚至包括奖励机制)、国别研究等方面[3], 依然需要奋起直追,尽早跟上文化繁荣的发展步伐,适应文化强国的战略需求。

二、 中国文化的主要文化要素

文化因观测点的不同,定性、分类和成果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但是无论怎样认知文化,它始终是社会群体的一种属性,是不同群体历史发展、国家体制、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文化飘香,才能沁人心脾。加强官方和非官方的文化推广研究、文化推广活动和文化(推广)产业,是促进文化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推手。笔者拟换个视角,着眼于加强文化推广的基础性工作,深入进文化推广依托的“现实条件”和“物质基础”,为文化推广找到更加牢固的抓手,以便更加务实高效地做好文化推广工作。

所以,欲追溯旅游行为和旅游心理久远的人性根基,进化论及进化心理学可能会为我们打开一扇透过人类的历史,从而窥探其朦胧的文化面纱背后的真实面目的一扇窗口。本文即拟运用历史和逻辑的阐释性分析方法,通过功能分析,解释旅游行为的起源和发生,继而探讨其本质,希望为今后旅游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和视角。

湖北襄阳大头菜是湖北襄阳的农家品种[1],更是我国四大名腌菜之一。襄阳大头菜历史悠久,为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所创,在民间享有“诸葛菜”、“孔明菜”之美称[2]。但是襄阳大头菜的生产总体处于粗放式加工状态,由于雨水和尘土等因素的影响,腌制池或缸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色的生物膜。随着生物膜的出现,大头菜的脆度明显降低且产生刺激性气味,最终导致产品品质下降直至失去经济价值。

统计数据显示,所列出的14个文化要素,全部被勾选。笔者依据勾选人数整理后的要素排序归纳为如下分组(因为每组中各个成员被勾选的数量相同,分组处理可以最大化地展示文化要素英国调研的原貌):(一)建筑,文化设施(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图书馆、学校和大学、娱乐和健身设施),历史;(二)语言,宗教和教堂,其他(花园和公园),人和风俗,饮食、服装、住宿和交通,媒介媒体(文学、艺术、雕塑、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广告);(三)历史遗迹和自然风景,政治体制,经济;(四)军事;(五)外交。

英国文化调研显示,文化要素在民族文化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文化要素已经渗透进了民族文化的血脉、肌肤。换个视角,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进程中经过“历史淘洗”之后遗存下来的、民族特色鲜明、充满了正能量的物质和精神“历史遗产”。

探索成立了“少数民族法律维权中心”,依托律师事务所的人才资源优势,成立了“昆明市少数民族法律维权中心”,筛选和储备了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壮族等各族律师170多人,承担处理少数民族投诉案件,开通了少数民族绿色维权通道,确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获得及时、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

细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笔者认为如下几个方面是繁荣我国文化事业、加速文化推广的引领原则和努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5]

 

1 有形类无形类创意类文化范畴

  

有形类建筑,文化设施(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图书馆、学校和大学、娱乐和健身设施);语言,宗教和教堂,其他(花园和公园),人和风俗,饮食、服装、住宿和交通;历史遗迹和自然风景无形类历史;政治体制;经济;军事;外交创意类媒介媒体(文学、艺术、雕塑、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广告)

有形类可以近距离接触,看得见、摸得着,是已经固化了的、可以“面对面”的“物质”民族历史遗产,例如中山陵、明孝陵、鸡鸣寺、阅江楼等。已经固化了的“物质”民族历史遗产又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主要指时间久远、历史价值厚重、承载着民族进步节点(例如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的物性文化遗产,例如美玲宫等;自然景观则是具有浓郁、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地貌风景、花园公园,尽管自然景观中不乏亮眼、深厚的人文传说,但是总体上看其自然风光的秀丽却是更为深入人心,例如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梅花山等。无形类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用心玩味的精神层面的“思想”遗产,例如儒家思想、黄老思想以及引领社会、教育、经济、军事、外交等建构和发展的学说观念等。创意类主要指彰显民族特性,灵动、发轫、提升、重构于有形类和无形类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产业。就无形类和创意类的互动关系而言,一个具有久远历史的民族,其传说也会丰富多样,而这为文学、电影、电视、动漫、歌曲甚至创意旅游奠定了牢固基础。有形类是创意类的物质原型,无形类是创意类的精神源泉,创意类是提升、美化、推动有形类和无形类更快、更好发展的加速器。

换个视角,文化推广包含理论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两个方面,文化产业的先天基础和发展对象均为文化分类/文化范畴中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化产业的水平、业绩和后劲。文化事业,包括文化产业的壮大,会极大、有效地促进文化繁荣和文化强国。

三、文化推广核心构件及其互动关系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目前我国文化事业的现状看,应直面的问题很多,如文化建设和监管亟待加强和改进;文化在推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方面有待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等[5]

政府和民间会从焕然一新的文化推广工作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主动顺势而为,不断提升规划、组织、监管、后盾的工作质量和融入、实施、优质、创新工作的高效开展。主动积极、官民联动、齐力同心、优质实效地做好有形类、无形类和创意类文化资源方面的工作,不断推进、深化、弘扬文化事业,早日实现文化繁荣和文化强国的美好愿景。

  

1 文化推广的核心构件及其互动关系示意图

文化推广涵盖国内文化推广和国外文化推广。国内文化推广的重心是前瞻性、全方位、接地气、多路径地发展文化事业,不断提升、夯实文化繁荣、文化强国的民众基础,为早日全面实现文化繁荣、文化强国的文化战略加油助力。国外文化推广的重心是通过多样路径,例如文化宣传、文化交流、文化投资、文化产品等,使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国门,有效提升文化繁荣、文化强国的宽度、力度、效度、美誉度,不断优化中国国家形象,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推广的效度、力度、韧度、美誉度,与这三类范畴文化的保护传承、科学开发、良性互动有着直接的联系。“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战略所需,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目标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有序、高效、不懈地努力推进这三类文化范畴的科学谋划、良性实施。

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阅读的课外书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注意不但要阅读,也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反过来,文化繁荣和文化强国进一步优化、加速、提升文化事业,包括文化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有效完善、加速文化资源更深层面的升级换挡和科学开发,这无疑为文化推广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充足的持久动力和更加前瞻的保驾护航。

笔者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访学期间,对23位英籍人士(社会白领9位、大学在读学生7位、孔子学院学生7位)进行文化调研(访谈+问卷)。在文化蕴含(文化/推广要素)中,笔者列举了14个选项:政治体制,经济,历史,人和风俗,外交,军事,历史遗迹和自然风景,建筑,宗教和教堂,饮食、服装、住宿和交通,语言,媒介媒体(文学、艺术、雕塑、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广告),文化设施(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图书馆、学校和大学、娱乐和健身设施),其他(花园和公园)等。

在车上将袋子交给她时,我会先将袋子直放地上,然后缓缓推向她;下车拿袋子时,我会请她先推出袋子,我再紧抓住袋子右上角拉向我。

如前所述,文化推广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愈加凸显,不断加强文化推广工作既是文化发展、文化繁荣的必要推手,也是文化发展、文化繁荣的重要环节。有鉴于文化推广涉及的因素多样,笔者在此拟重点讨论文化推广的核心构件及其互动关系(见图1)。如图所示,文化推广是文化繁荣、文化强国的加速引擎,文化繁荣、文化强国是文化推广的强力后盾。为了充分发挥文化推广对于文化繁荣、文化强国战略的有力推动作用,政府应该在规划、组织、监管、后盾等方面提供充足保障,民间则需要在融入、实施、优质、创新等方面尽心竭力。只有这样,官民联动发展文化事业的局面才会成为现实。

地方政府的激励成本包括两个部分:政府激励政策有效,相应的政策法规出台和宣传所花费的成本为C1。政府激励政策有效,开发商积极建设被动房,政府对这些开发商进行奖励所花费的成本为C2。下面是使用MATLAB仿真得出的图3,图像的纵轴是政府激励政策无效的概率,横轴是推广时间,因此曲线反映了概率水平随着推广过程进行产生的变化。

本着全面、重点、长远、务实的原则,依据这些文化要素的主流属性,笔者又把它们归入了三类范畴:有形类、无形类和创意类(见表1)[4]

四、 文化推广理论体系建构势在必行

文化推广理论体系既是文化推广工作的理论大法,也是文化推广策略的实践依据,建构之,很有必要。考虑到其关涉的因素众多,笔者在此仅对文化推广的规划布局做些许阐释(见图2)[6]

 

2 文化推广线路图

宏观上看,文化推广是在政府支持、市场运作、惠民利国的原则引领下,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的鼎力支撑中,在科学开发各类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于各类文化资源的文化产业竞争力,促进文化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多方因素协同发力的一项系统、立体、前瞻的精细工程。

微观上看,丰富我国文化推广路径及其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文化要素以及有形类、无形类、创意类文化资源的阐释,是优化文化推广工作的有效路径和应对策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16字原则:“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从某种角度说,它们也是各类文化资源健康、科学、持久发展的引领原则。虽然开发各类文化资源的总体目标和框架策略有很多共性元素,但是不同的文化类型,有着相异的资源特点和发展线路,各类文化资源的学术研究和创新实验亟待加强。这方面的努力无疑会对中国文化推广的理论建构、规划管理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文化推广现状,使我们看清了与文化强国之间的差距和潜心努力的方向。着力打造、科学开发、不断丰富我国文化推广路径及其应对策略,能够在科学、良性、前瞻、持久文化推广的强国之路上保持足够的动力、韧劲和高效;在对中国文化推广路径及其策略开展学术研究和创新实验的基础上,建构起中国文化推广的理论体系,这是我国文化推广能够大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关键所在,前瞻性、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化的研究和实验亟待扎实推进。

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四)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五)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六)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八)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九)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5]

沐浴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春风中,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上海文创50条”)[6], 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坚持文化强市,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大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根据发展目标,到203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左右,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据年初的《文化山东》栏目显示,山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自2012年到2016年年均增长17.29%,远高于同期全省GDP增速,总量稳居全国第三位。

官民联动、全民同心发展文化事业,促进文化推广、文化昌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确保文化推广、文化昌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面临和亟需完善的工作。它们调理顺畅了,文化推广工作会愈加扎实,效率更高、波及面更宽、影响更深远。只有这样,文化强国战略才会发挥强劲反拨作用;只有这样,文化推广工作才会充分加力于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也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第三,对破坏林业资源行为的处罚无论是罚款还是拘留都缺乏规范性,个别管理人员恣意横行,随意罚款,其处罚结果缺乏说服力。

参考文献

[1] 王沪宁. 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J]. 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3(3): 91.

[2] Nye.J. S. Soft power[J]. Foreign Policy, 1990(80): 166.

[3] 田学军,史爱民. 中国文化强国反思:文化推广现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 82-84.

[4] 田学军,熊毅. 民众性文化分类及其国际推广[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2): 146.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 求是, 2011(21): 4-5,3-14.

[6] 田学军,熊毅. 文化分类、文化发展和文化推广的互动研究[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0): 77.

[7] 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 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文)[EB/OL]. (2017-12-14)[2018-01-06]. https://my.mold.baidu.com/acc15pw?f=cp.

 
陈成辉,田学军,肖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