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生态伦理内涵

更新时间:2016-07-05

由于过度消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雾霾弥漫、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重大的生态问题业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基本生存。而对这样生死攸关的生态伦理问题,中国当代电影并未给以足够深情的关注。中国当代电影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明显的漏洞?它的生态伦理观是什么?它的生态伦理观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存在着怎样的互作关系?

一、“生态伦理”概念的阐释

在展开和解决上述问题之前,须首先阐明“生态伦理”的概念。鉴于此概念的模糊性,本文将从三个层次着手:一是将“生态伦理”定位于其平行概念中,二是厘清其词根“生态”的含义,三是区别其易混词汇“环保主义”。

“伦理”是一种理则(伦理的“理”),这种理则的使命是维护以人为中心而产生的某种顺序、秩序和关系(伦理的“伦”,有“辈、同类”“条理、次序、顺序”的意思)。按照人与人、人与己、人与物三种存在的关系方式,伦理可分为集体伦理、个体伦理、生态伦理。受诸多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重视集体伦理和个体伦理这种纯然的人的问题的探讨,从而使生态伦理被边缘化。而实际上,生态伦理不仅在理论的逻辑关系上与集体伦理和个体伦理并列,在现实生活中也与人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

基准低碳混凝土配比为m(水泥)∶m(矿粉)∶m(粉煤灰)∶m(砂)∶m(石子)=165∶149∶16∶760∶1120,用水量以达到混凝土初始坍落度为(80±10)mm时为准.其中煅烧高岭土粉以基准样矿粉总质量的10%,20%,30%和40%取代矿粉,详见表5.

“生态”(ecology)在《生态文化词典》中的解释为,“生态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就“生态”的区域大小来看,一片湖泊、田地可以是一个生态,整个地球也可以是一个生态。生态中的万事万物相生相克,达成平衡状态。就“生态”的伦理倾向来看,“生态”一词带有“万物平等”的意味。生态中的万物都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位置,没有尊卑优劣之分,人也不例外。既然人在生态中只是一个节点,甚至人并不是生态的必要之物,那么生态缘何有伦理,伦理不是人的专属吗?是的,伦理是人的专属,生态本身没有伦理。但是,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者,能够并且已经在干预着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大生态、小生态。不仅如此,地球以外的太空生态也已遭人类染指。人类是生态中一个特殊的节点。他的高超智慧和强大能力使他不受生态自身运行规律的直接制约,并对生态的自然运行产生了强烈的干扰。而生态的意志,大概就是到达无可承受的边缘后毁灭一切,再次开天辟地。人类无休止地压榨生态就是在自掘坟墓。因此,人与生态之间是有伦理关系的。

所谓“生态伦理”,就是人在处理与自己生活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的天地万物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规范理则,及由此形成的价值观。合乎或不合生态伦理的都是人的行为,并且,生态伦理从表面上来看是人与物的关系理则,追溯到源头还是人与人的关系理则。几个人大肆破坏一地生态,危害的是整个地区的人共同的生存环境。一个国家向生态过度索取和倾轧,损害的是所有地球人的利益。一代人穷奢极欲,提前消耗了后代人的生存资源。生态崩溃,是人类的共业。追溯生态伦理的源头,得到的是集体伦理。因此,“生态伦理”一词不仅是早已存在的,还是合理的。生态伦理的涵盖范围很广,不止于人与自然物质的关系方式,实际上囊括了人与一切物质的关系方式。因为人的生产物质、生活物质及废物都来自自然物质并最终要回到自然中。这些物质虽然表现为不同的形态,与人发生着不同的关系,但都与人类共同存在于一个生态中。人的生产行为、生活行为、排放行为等都可以产生生态伦理,人在生态伦理实践中的行为是多样和复杂的。将自然物质变成生活物质一般通过生产,人对生活物质的享用则为消费,人消费之后还要向自然排放废物。生产、消费、环保都是生态伦理的涵盖范畴,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形态的物质。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就诊的188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年龄38~65岁,同时选取5名妇产科护理人员。

鼻炎康片联合地氯雷他定对变应性鼻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IL-4、IL-8、FN-γ和IgE水平的影响(杨何 江剑桥 朱荣飞 等)1∶1

二、电影中的生产主义伦理观

《五朵金花》(1959)通过一个爱情故事串联起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诸多场面。剑川铁匠阿鹏因寻找心爱的姑娘而误识积肥模范金花、畜牧场金花、炼钢厂金花、拖拉机手金花,最后才见到人民公社副社长金花。电影中没有反面角色,没有自私自利,暂时的误会随即化作欢声笑语。电影在人物的寻找过程中向观众展示了一番全体人民齐心协力发展工、农、牧业生产的热火朝天的景象。余纪教授提到《五朵金花》创作的社会背景时说,“当时那里正在大力推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人们正在近乎疯狂地把原本秀丽得醉人的洱海苍山熏烧得乌烟瘴气。”而加快生产,最大限度地把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不仅是符合当时的生活需要而且是迎合政治要求的,这就是新中国的生产主义伦理观。生产主义的伦理内涵在建国初期就登上了电影银幕,走过“十七年”,穿越“文革”,直到改革开放之后。

《农家乐》(1950)讲述解放初期杜家庄农民响应政府号召种植洋棉,用科学手段和辛勤劳动换来大丰收的故事。《洞箫横吹》(1957)以复员军人刘杰为正面形象,叙述了他如何在与官僚主义、个人主义的生产作风作斗争的过程中推行正确的农业合作化生产模式的事迹。《李双双》(1962)反映了农民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不断排除人性中的自私、懒惰,不断提高集体化农业生产的觉悟和积极性。以上三部电影正如饶曙光所说,农村现实题材电影基本反映的是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如何甘心情愿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并巩固发展的主题,50年代前期主要是对传统小生产者思想的摒弃,其后的作品则讲农业合作化步步升级的过程中农民集体主义觉悟的渐趋深化。《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1963)继承上集(1959)农村青年发愤图强、献智献勇以改变家乡穷困面貌的经济发展主题。在上集中孔淑贞高唱,“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表达了青年向往社会主义、艰苦奋斗的决心。在续集中孔淑贞唱到,“革命门第公社家,儿女正当好年华,男儿吃得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则进一步表达了献身农村建设的豪情。这种坚定昂扬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热情正是我国“大跃进”精神的一个反应。《艳阳天》(1973)也是有关农业合作化运动历程的电影。

《英雄司机》(1954)、《伟大的起点》(1954)、《万紫千红总是春》(1959)、《钢铁世家》(1959)等电影反映该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建设。《英雄司机》讲述建国初期司机长郭大鹏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用“满载超轴法”解决车站运输堵塞问题的故事。《伟大的起点》展现了华东钢铁八厂的工人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改革生产,解决问题,完成生产任务,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高涨热情。《万紫千红总是春》描绘了上海吉祥里的妇女克服各种落后思想的阻碍,积极支援、奉献大跃进工业建设的红火场面。《钢铁世家》叙写了一家人前赴后继保卫新中国钢铁事业的事迹。“文革”时期的《火红的年代》(1974)、《钢铁巨人》(1974)也表达了发展我国钢铁事业的生产主义伦理内涵,《沸腾的群山》(1976)只是在生产对象上将“钢铁”置换成了“矿业”。

新中国前三十年电影中,生产主义行动的目的是实现国家强大和集体富有,它因此与集体伦理的时代主题产生了共鸣,因此与政治的需要高度一致,从而被演绎得轰轰烈烈。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中生产主义的伦理观依然盛行,变化的是生产主义的途径和目的。

《喜盈门》(1981)展示了改革开放到80年代初人民公社逐步解体期间农村家庭内部的矛盾。故事发生的背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农业生产全面恢复,农业生产经营权落回村社及各个生产大队和小组,农民通过家庭副业逐步富裕起来。农民从以前的集体主义“大家庭”走向由亲缘关系联结成的“小家”,个人利益意识进入生产活动的中心。《咱们的牛百岁》(1983)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初期,农村中的一个生产能人带领几个生产落后分子共同致富的故事。电影透露出以懒惰和贫穷为耻、以勤快和富裕为荣的个人化伦理思想。《咱们的退伍兵》(1985)也表达了以先进带动后进、大力发展生产以摆脱贫穷的主题。《野山》(1984)张扬了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以超前和艰苦卓绝的个人奋斗改变贫穷现状的发展精神。《喜莲》(1996)表达了同样的脱贫致富思想,《明天我爱你》(1999)宣扬利用先进科技发展生产。《美丽的大脚》(2002)、《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2003)也有相关的生产主义伦理思想的表达。

注释:

三、电影中的节俭主义和消费主义伦理观

中国当代电影中人与生活资料的关系方式有两个极端,一是改革开放之前对物质极为珍惜的节俭主义,二是改革开放以后对物质渐趋崇拜的消费主义。

新中国前三十年电影倡导节俭主义,节俭主义是与电影所注重的政治伦理表达相配套的伦理观。大多数电影并不专设主题宣扬节俭主义,但节俭主义体现在电影的方方面面。比如,电影中的正面人物大多衣着素朴,有的还打着补丁,有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意味,并且乐在其中。电影场景多选在战场、农村、工厂等地方,或者表现物资不足却精神十足的战斗精神,或者表现勤俭节约搞建设的满满干劲。《雷锋》(1964)是为数不多的凸显节俭主义伦理观的电影。电影中,雷锋同志听到有地方遭灾或者谁有难,总是第一时间以大手笔捐钱,他对自己却非常“小气”。他以艰苦朴素为荣,随时随地拾破烂,不舍得喝汽水,连一双破得不能再补的袜子也不忍扔掉。总政治部发出的学习雷锋精神有四条,其中第三条就是“艰苦朴素,克勤克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高尚品德”

①王旭烽:《生态文化词典》,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0-121页。

忽然有一天,杨力生闷闷不乐地坐在超市门外,听几个女街坊聊天,她们说南道北,聊得津津有味。说着说着,有位大嫂见杨力生精神不振的样子,便有意告诉众人:“喂,你们听说过吗?莱州市驿道镇书香村,有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休老干部,名叫徐通理,人家开了一间咨询室,专门给人排忧解难呢!”有人接上话茬儿问:“这个老头儿很有本事?”这位大嫂说:“当然,方圆几十里内的人凡有疑难杂事都去求他,凡求者,便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杨力生听罢,不觉心里一动,心想:我现在心里正有难事,何不去向这样通晓世事的人问一问呢?

在80年代末的一些电影中,人们物质欲念的膨胀逐渐显露出来。《顽主》(1989)揭示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新兴的消费事物接踵而至时,人们对物质的追逐及精神的迷茫。同类创意的电影《甲方乙方》(1997)、《私人订制》(2013)中的精神迷茫消失不见,人们对纸醉金迷越来越安之若素了。这或许意味着人们在不断的物质化浸淫下完成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的蜕变,也就达致了彻底的物质崇拜。《大喘气》(1988)、《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1989)、《无人喝彩》(1993)、《混在北京》(1995)选取了商业化大潮的时代背景,片中主人公们有着对物质的仰视和渴望。《大撒把》(1992)、《站直了别趴下》(1993)中对高档商品的展示和对主人公期盼财富的表现都透露着消费主义的意味。90年代前后的这类电影所展现的物质现实和精神现实是真实的,但又是令人不悦的。它们那种颓丧的格调让我们感受到同样的迷茫、沉重和窒息,这注定是不受市场欢迎的。事实证明,这批“娱乐片”并没有娱乐大众,自然也没有承担起挽救中国电影市场颓靡之态的重任。

如果说上述电影中的消费主义伦理观是潜隐的,电影《二嫫》(1994)则将之摆到了桌面上。二嫫出卖劳动力、卖血、卖身,不顾丈夫盖新房的提议,执意要买一台大电视机。不为别的,只为与邻居攀比。有学者提出,消费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要的消费,另一种是满足欲望的消费。在电影所呈现的现实中,盖新房是满足需要的消费,买一台大电视机是满足欲望的消费。满足需要的消费合乎人类生活的根本目的,它对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都具有合理性。而满足欲望的消费实际上是虚假的消费需求。马尔库塞曾说过,“‘虚假的’需求是指那些在个人的压抑中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这些需求使艰辛、侵略、不幸和不公平长期存在下去。……最流行的需求包括,按照广告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爱或恨别人所爱或恨的东西,这些都是虚假的需求。”二嫫买电视机的需求来自于邻居的影响,邻居所代表的正是当时社会追求物质享受的伦理观。在没有相应经济水平的条件下,二嫫用劳力、健康、节操、家庭发展满足了这个虚假的需求,这让她的生活变得更糟。

《二嫫》这部电影在消费伦理层面还有深刻的寓意。在消费社会,消费的目的已经不仅限于物品的使用价值,物品所代表的符号价值往往超出其使用价值的效用。消费“主要不在于满足实用或生存的需要,也不仅仅在于享乐,而主要在于向人们炫耀自己的财力、地位和身份。因此,这种消费实则是向人们传达某种社会优越感,以挑起人们的羡慕、尊敬和忌妒。”“瞎子”是炫耀者,他的卡车,他家的现代化装备,他的阔绰,他的人脉,都是他向他人,特别是他喜欢的二嫫炫耀的砝码。从某种意义上说,二嫫也是他的消费品。尽管二嫫死死抵抗,还是沦陷了大半江山,她的正常生活被“瞎子”的消费行为破坏,她也掉进了消费的漩涡之中。而社会的消费伦理观正是这种“漩涡效应”作用下的产物。

四是调查现状并分析。品管圈小组成员利用分析法对现行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实施的每一个步骤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导致问题的相关原因进行确定,并将其作为本次品管圈活动主要改善的内容。

对物质过度崇拜的一种代偿便是对心灵富足的忽视,这使人与自己的关系恶化,即消费主义对个体伦理造成侵害。80、90年代的电影虽然票房寥落,但我们能从中看到在物质冲击下人的精神的迷茫和空虚,这至少表明电影对现实社会有所思考。电影《二嫫》中,二嫫空洞呆滞的眼神就反映了她内心的空虚。在2000年以后的都市电影中,人物进入了追求物质和享受物质以获得满足感的常态里,不再对物欲横流加以抵抗。但是,《小时代》这样的电影虽然有着种种不是,我们却无法否认,其大肆表现消费主义的市场策略赢得了票房成功。尽管我们担忧电影中奢华的消费生活与现实生活差距极大,电影所宣扬的消费主义伦理观会加剧现实中观众的拜物和精神焦虑,但这阻止不了观众对电影的趋之若鹜。为什么人文精神与电影票房无缘,而精神垃圾却能招徕目光?这种怪象在中国当代电影中并不少见。

该网络的目的是将这些分布式节点采集到的有关 yk,i 的信息传输给FC,以获得对未知参数 w0=[w0,w1,…,wM-1]T 的准确估计。在(1)中,vk,i 表示节点k在时刻i的测量噪声,并假设其为均值为零,方差为的高斯过程,uk,i表示信号模型的输入矢量,并且独立于vk,i。

四、电影中的环保主义伦理观

环保主义的伦理观从20世纪90年代起正式出现在中国当代电影中。《大气层消失》(1990)用科幻的形式,围绕大气臭氧层空洞,展开了一个探究污染源和阻止污染的故事。电影主题在结尾处借动物之口说出,“孩子,我也热爱生活,可你们人太不珍惜这个世界了,你们自相残杀,破坏生养你们的水源和森林,终于,你们把大气层烧穿了,太阳会杀死你们,谁也跑不掉。不,你们是智慧的,能够挽救世界。请告诉你们和我们的孩子吧,这个地球上的天空应当是蓝的,这个地球上的水应当是清的,这个地球上的草应当是绿的。人,我爱你!”消费是人类对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改变,适度的消费能使人类对物质的利用和对生态的压力达到平衡,从而不威胁人类的健康、福利和其他方面。过度的生产主义和消费主义都是生态破坏的诱因,天人关系因生态破坏而崩裂。“对消费品的喜新厌旧成风,无限制的使用能量,我们的前途只能是生态系统的灾难。”《大气层消失》虽然在艺术手法上略显幼稚,但它正式拉开了中国当代电影环保主义伦理表达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电影中环保主义的伦理表达还较少,2000年以后开始多起来,2010年之后更密集。

2000年到2009年间,《可可西里》(2004)、《天狗》(2006)、《我的母亲大草原》(2007)是较有代表性的现实题材作品。《可可西里》着眼于阻止藏羚羊盗猎活动,《天狗》落脚于保护山区森林,《我的母亲大草原》将镜头对准草原乱挖及沙漠化问题。三部电影采用同一种故事模式——生态守护者(自然利益的卫护者)与生态破坏者(自然利益的偷盗者)殊死搏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除了通过画面展示还从双方对撞的激烈性和守护方的崇高牺牲之中得到彰显。生态守护者对生态破坏者利益诱惑或者暴力威胁的拒绝也是对拜金主义的反拨。《可可西里》是消弭说教意味,将呈现犯罪分子人性中的贪婪残暴与表达生态保护主题结合得最好的一部影片。该电影严肃的写实主义风格比其他影像风格的电影更加真实震撼,电影结尾处邪恶势力的扬长而去也体现了电影人正视生态保护难度的现实主义精神。

2010年至2015年,《绿水》(2010)、《肩上蝶》(2011)、《消失的村庄》(2011)、《绿色救赎》(2012)、《花开白草畔》(2012)、《无人区》(2013)、《森林孤影》(2014)、《狼图腾》(2015)、《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2015)等电影涌现出来。《绿水》被称为“全国首部纯环保题材影片”,电影将水资源污染问题编织进一个悬疑故事中,不仅突出了环保主题,还将环境监督执法环节和相关知识进行了艺术的普及。《肩上蝶》是继《大气层消失》后中国的又一部环保主题科幻电影。该故事发生于一个仙境般美丽的小岛,岛上的奇花异草、灵性昆虫、人蝶之恋隐喻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生物学家对疾病的研究和物种的保护是一条环保明线。《绿色救赎》揭示了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表达了加强环保、珍爱生命的思想。《花开白草畔》讲述了北京周边的四马台村实现企业转型,还原绿色北京的故事。《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中草原沙漠化面积严重扩大,水草丰茂的家已不知在何方。《消失的村庄》《无人区》《森林孤影》以至《狼图腾》都与保护动物有关。《狼图腾》中政府为了保护牧民的羊群而将其狼天敌赶尽杀绝,同时也斩断了草原的自然生态链,这是现代文明戕害自然生态的一个悲剧。该影片还告诉观众,生态破坏不是近二三十年的事,从建国初期就已经开始了。在《五朵金花》欢声笑语大生产的背后,生态危机就埋下了种子。

新世纪以来,环保题材电影的接踵而至一方面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和生态保护的迫在眉睫,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电影人对生态问题的逐步重视。但翻阅历年电影生产目录会发现,环保题材电影不仅严重滞后于现实生态问题的出现,在电影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也极小。在这批数量极少的电影中,优质作品更是屈指可数,大多数电影都是内容浅显、手法稚嫩。这些环保题材电影既不能通过数量的狂轰滥炸引起大众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也没有一部电影能深刻而动人地引发大众的集体反思。这难道就是环保题材电影无法摆脱的宿命吗?答案是否定的。从伦理属性来看,环保主义类似于集体伦理,劝人克制自己的欲望,出让自己的利益以顾全大局。这并不符合人性的利己本能,因此环保题材电影容易像集体伦理电影那样带上说教意味,并且实际上,它就是说教。消费主义题材电影和爱情题材电影因从精神上满足了观众的利己趋向,而能更加顺利地使观众迷醉其中。但是,集体伦理题材电影也可以是深刻、崇高而荡涤人心的,电影史上已有无数的成功案例。既然前面已证生态伦理与集体伦理同源,既然集体伦理题材电影也能够大美而化人,那么环保题材电影也没有理由承认自己先天残疾。本文呼吁一部生态伦理内涵的电影大作的到来!

在这些电影中,生产主义行动的目的是增加个人财富兼及带动集体致富。这也响应了党的号召,可是已经与集体伦理有所分离,带有了个人化成分。这些电影大多是历届金鸡奖、百花奖的获奖作品,这表明它们在迎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或许是这些电影诙谐的气质比较讨巧,又或许是电影生产致富的伦理主题符合人们的愿望,也可能是其所添加的个体伦理成分俘获了人心。但电影有失,失于一味迎合政治风向和观众趣味,而使这类电影的艺术表达过于单一。

改革开放之后几年的电影里开始萌发追求物质享受的伦理观。从生态伦理,更具体地说是消费伦理的角度来审视《乡音》(1983)这部电影,它就是节俭主义与消费主义的一次较量。余木生挣钱舍不得花,他是节俭主义的代表。杏枝喜欢买新衣服、看电影等消费活动,她是消费主义的代表。陶春一方面受杏枝鼓动,意欲消费;另一方面被余木生压制,不得消费。最后,陶春的过度节俭使她病入膏肓并留有遗憾,余木生后悔不已,消费主义战胜了节俭主义。在《大桥下面》(1983)、《野山》(1984)、《鸳鸯楼》(1987)等电影中,人们逐渐从那个“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里走了出来,开始追求生活的富足和多彩。这些电影赋予人们追求生活改善和享受以正当性,人们在求富和消费中获得生活和精神的双重提升。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入,电影中消费主义的伦理观逐渐盛行起来并与崇高的集体伦理、深刻的个体伦理成三足鼎立之势。

②余谋昌:《从生态伦理到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2期。

③何怀远:《“生产主义”概念的多种语境及其义域》,《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2000年以后的都市题材电影常常借助高清数字视频技术,把都市眼花缭乱的消费项目和消费品当作奇观景象来渲染和展示,消费主义作为附属的伦理内涵而普遍存在,潜移默化地勾动着观众的消费欲望。《一夜惊喜》(2013)、《唇唇欲动》(2013)等电影展现繁华都市灯红酒绿的消费生活,这类电影不胜枚举。对消费主义的表现达到极致的典型电影是《小时代》系列——《小时代1:折纸时代》(2013)、《小时代2:青木时代》(2013)、《小时代3:刺金时代》(2014)、《小时代4:鸣钻时代》(2015)。仅仅从这些电影名字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其消费主义气息及消费主义表达的加深。“小时代”是区别于气壮山河、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的一种描述,代表了以消费和享乐为主的生活主题。电影中充斥着名牌服饰、化妆品、豪宅、高消费、上层人士交往的场景,极尽奢华。抬眼便是高富帅、白富美,以及由此堆积出来的梦幻般的景象,戏剧化的冲突,隔靴搔痒般的感情表达。《小时代》一出,立即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目光,电影票房惊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专业人士对其消费主义伦理观的口诛笔伐。周黎明认为,《小时代》的症结不仅在于炫富,更在于拜金,它推动了中国当下的拜金主义潮流。

④余纪:《说不尽的〈五朵金花〉》,《电影艺术》2011年第4期。

William Bernard Jones用四句话(两个视角,七个话题和七个从属话题)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首先,拟委派土耳其为行动的实施者,因为土耳其是国际社会中唯一具有干预能力和干预政治意愿的国家。其次,拟“在土耳其作为成员国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框架结构中实施这项计划”。再次,“要申报联合国安理会批准”。最后,提到了一个前提,“己方的行动一定会得到联合国的支持,因为这是一场正义的行动。但是,如果己方行动得不到联合国支持的话,己方就会绕过联合国来行动。毕竟,叙利亚人民的生命要比联合国的恩赐更重要。

⑤饶曙光:《〈李双双〉与民间文化及其喜剧精神》,《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⑥秦榛:《公社儿女跃进歌——喜看〈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电影艺术》1964年第1期。

对此,地球膨胀论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解答:随着地球半径的增长,新的海底出现了。板块构造理论框架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解释,但同样令人费解:超过一个半球的水量被吞进熔化的地球内部,这些水就自然而然地从地球表面消失了。

基于以上的“生态伦理”概念分析,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生态伦理内涵大致可描述为如下三方面:生产主义;节俭主义和消费主义;环保主义。“生产主义”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被正式提出,并在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或广或狭的涵义,但“推崇高生产”是其基本意义,本文取用其基本意义。本文中“节俭主义”“消费主义”“环保主义”的取义亦同“生产主义”。生产主义所赖以完成的是自然资源,节俭主义和消费主义针对的是生活资料。环保主义是人类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对物质过度利用,造成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后,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欲望做出退让,以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恢复平衡的行动和伦理观。中国当代电影中的生态伦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的生态伦理的反映,也反作用于社会的生态伦理,这些互作本身也是伦理问题。

⑧《像雷锋那样做毛主席的好战士》,《解放军报》1963年第2期。

⑦董国礼、黄金萍:《道德共同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对农村社区的想象——解读电影〈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4期。

⑨徐新:《消费伦理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⑩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页。

⑪[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⑫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00页。

该算例因为系统并不复杂,经多次试验表明,使用本文混合GA-PSO时,设置N为20,权重因子w=l,c1=2,c2=2,初始交叉率Pc(1)=0.9,初始变异率Pm(1)=0.01,将变异率与交叉率实施本文提出的调整策略控制,最大迭代次数即70,进行20次试验,对14节点的收敛效果如图6所示。

⑬张颐武:《“小时代”的新想象:消费与个体性》,《当代电影》2013年第10期。

⑭周黎明:《从评论〈小时代〉看中国影评的现状》,《电影艺术》2014年第1期。

⑮周梅华:《可持续消费及其相关问题》,《现代经济探讨》2001年第2期。

风影自幼就是个有灵性的孩子,就像传说中的转世灵童一样。而且,除了天性中的淘气与玩劣,喜欢虐杀小动物外,心里似乎还存在着另一种东西,那就是一点温存,一点怜悯,一点同情,一点善良,一点……那么纯真的天性。他喜欢听钟声,这白云寺院就在他家的附近,它坐落在半山坡上,四周青山隐隐,红墙隐没在一片翠竹当中。每天凌晨,总会从它那里响起一阵悠扬悦耳的钟声,将他的心带到十分悠远的地方,他的思想上像电击一般感受到了一道灵光,思绪就跟着它的余音,随着它一直消失在那云雾萦绕的远山之中。晨钟暮鼓,钟声每天清早都会如期响起,直到把整个的他带离这个尘世,进到一个虚无缥缈、无我、无你、无他的境界中去。

数学思想是内隐的,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数学思想比数学方法更深刻、更抽象地反映了数学对象间的内在联系[3].笔者认为,数学思想形成的前提是让学生经历应用的历练,而教师提供时间与空间是“方法”提升为“思想”的保证.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的思维能力,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领和学生群体的互动.

⑯[美]芭芭拉·沃德、雷纳·杜博斯:《只有一个地球》,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苏月奂
《百家评论》 2018年第1期
《百家评论》2018年第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