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完善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探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石化基地(园区、开发区)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石化产业及其关联的下游产业和加工工业的主要集聚地[1]。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石化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全国各地尤其是沿海、沿江地区掀起了一股建设石化基地的热潮,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尤为密集[2]。石化行业原料及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生产装置多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运行,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严重。石化基地是石化企业的集聚地,各类风险源进一步集中,若某个风险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极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重大环境影响[3]

环境风险问题是石化基地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对石化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对规划内容进行客观评价,并从选址伊始就做到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事故,并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成为石化基地建设者和管理者日益关心、关注的核心问题。

1 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总体情况

我国石化行业环境风险评价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领域已较为成熟。《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以下简称《风险导则》)发布较早,已形成一套较为规范的石化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支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石化项目建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石化建设项目环评只能对单个企业或项目进行环境方面的认可或否决,无法从决策源头、宏观战略层面影响石化基地的选址与布局,难以全面考虑替代方案和减缓措施,对于有效降低石化基地整体的环境风险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石化基地所面临的环境风险问题大多是由于布局或结构等不合理造成的。规划环评作为环境保护参与宏观决策的重要途径,承担着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升级的重任[4]。因此,需要将石化基地环境风险评价由建设项目延伸到规划层面,对石化基地规划开展环境风险评价,从而有效降低环境风险。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130—2014)明确要求“对于规划实施可能产生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应进行危险源、事故概率、规划区域与环境敏感区及环境保护目标相对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分析,开展环境风险评价;对于规划范围涉及生态脆弱区域或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应开展生态风险评价。”2015年,《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发布,重点建设包括上海漕泾、大连长兴岛(西中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浙江宁波、福建古雷、广东惠州等7大石化基地。以上石化基地先后编制石化基地规划并完成了规划环评,环评中均涉及环境风险评价内容,为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开展提供并积累了重要经验。

2 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的建设项目或规划环境风险评价一般只针对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主要涉及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急性影响。受限于评估方法不够完善、基础数据缺乏、污染物长期累积效应研究不足等问题,我国对风险源潜在累积效应进行评估的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价实践较少[5]。本文所探讨的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基于突发性环境风险造成的急性情形展开,考虑到规划环评的要求与特点,对研究案例中是否有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价的相关内容也予以关注。

通过对7大石化产业基地规划环评中环境风险评价情况进行系统调研,并结合其他地区石化基地的相关案例,分析各个基地规划环评在环境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从风险要素识别、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风险防范措施等环境风险评价关键环节出发归纳了共性问题。这些规划环评实例完成时间在2008—2017年,是我国目前石化基地规划环评的最新成果,能在较大程度上体现我国石化基地规划环评现状,对于完善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有较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2.1 环境风险要素识别

风险源事故类型的分析通常包括毒物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在环境风险事故受体类型方面,沿海石化基地均考虑了对人群、大气和海域生态的影响,影响类型主要是人员伤害、空气质量下降和海域水生态环境受损,部分基地的规划环评分析了事故风险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

他深情地朝江岸上望了最后一眼:“永别了,老婆;永别了,儿子。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一条真正的鱼了!老婆,这几年咱俩打工挣的钱都在你那儿呢,你和儿子好好过日子吧。你们娘儿俩还不知道,我得病了,要活下去一年就得花十几、二十万。这种病咱看不起,咱也不看了……”

重大危险源识别基本按照储存系统(罐区)、生产系统(装置区)和运输系统(码头区)分别识别,识别方法主要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和《风险导则》中规定的易燃易爆物质和有毒物质临界量辨识。

现有各石化基地规划的环境风险评价范围设置差异较大。评价范围的划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大气环境影响一级评价范围设定;以规划范围和规划边界为中心、半径5~10 km的周边陆域范围及规划区附近海域;未特别标识风险评价范围,按照大气、地表水、海域等环境要素分别评价。

对于事故发生概率的计算,由于国内同类项目基础资料获取困难,较多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统计结果,但大多数关于事故发生概率的统计数据还停留在20世纪80—90年代。在7大石化基地规划环评中,有4个引用了同一数据源,为1983—1993年国内石化系统发生各类事故统计。目前规划的石化基地与当时石化装置在装备水平、自动化程度、安全联锁系统等方面均有了很大进步,风险概率分析缺乏新的基础资料和数据支撑。

2.2 环境风险预测评价

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主要集中于预测突发事件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造成的短期污染浓度场分布和对人体健康急性中毒的影响范围,以及风险事故释放的污染物对地表水、海域等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影响预测评价,极少涉及石化基地建设运行带来的长期累积环境风险(人体健康及生态功能损害)。

多普勒谱实际上是信道冲激响应的功率谱,通常是求信道冲激响应的自相关函数,再进行傅里叶变换求得功率谱。典型的多普勒谱是一个U型谱。常用的有最大熵估计法、周期图法、平均周期图法和修正的平均周期图法。对莱斯因子等于5的莱斯信道,利用最大熵法仿真出来的平均多普勒谱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最大多普勒频移接近4 Hz,与仿真所加的多普勒频移接近。

最大可信事故源强确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依据《风险导则》附录中推荐的计算公式,但计算出的物质泄漏量普遍偏小,尤其对于石化基地涉及的危险物质,多半易燃、易爆,事故过程中多伴有火灾事故,而火灾事故产生的热辐射会加剧泄漏物质挥发。二是通过经验系数类比,但同类危险物质在各规划环评中事故泄漏源强相差甚大,例如同为丙烯腈泄漏源强,出现过69.8 kg/s和18.89 kg/s的泄漏速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四旋翼飞行器也被称为四旋翼直升机,是一种六自由度的垂直升降机,因其在四个输入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六个状态输出所以四旋翼飞行系统也是一种欠驱动系统[12],其原理是通过改变四个电机的转速来调节四个电机所提供升力的大小和方向,以此实现合力的变化,从而控制飞行器的姿态、速度、位置等,其基本构架是由四个两两对称旋臂搭载四个电机所组成,由旋臂结构的不同分为十字形与X字形,其主要区别在于十字形稳定性相对较强,X字形相对灵活性较好[13]。

2.3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环境风险防控是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的结果对规划环境风险可接受性作出决策,采用有效的防范措施,保护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开展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规划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为此,本研究即采用一种微生物营养料代替养殖配合饲料,探讨其投喂后对养殖水体水质及小龙虾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改善稻虾共作模式养殖水体提供可行参考途径,对稻虾共作模式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规划选址、布局环境合理性论证方面,部分石化基地在规划伊始有多个拟定选址,规划环评中基于土地资源、交通运输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比选,分析了选址与主体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及区域规划环评中提出的产业限制等方面的协调性,并从环境风险角度讨论了对附近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最终确定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选址方案,同时对装置生产区、储罐区、化工储运设施区等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进行布局优化。也有石化基地规划方案阶段已确定选址,环评中未涉及规划选址的合理性分析,仅针对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提出了环境影响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普遍考虑了风险防范区的设置。有的石化基地参照上海化工区,根据风险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区域风险分区管理,防范区范围一般设置在石化基地边界外3~5 km。另外也有根据不同产业用地性质设置环境风险防范区范围的,例如在石化基地中下游项目区外围设置3 km的风险防范区、重大炼油乙烯项目区外围设置不少于7 km的风险防范区。总体来看,风险防范区的设置标准比较模糊,采取的评价基准差别较大,无法准确判断风险防范区距离的合理性。

当我把自己的一切告诉她时,她只淡淡地说了句,这样也好。然后,我说了想给她当长工的想法,她也只是淡淡地望着我说,开个价吧。我说,价随你出,我只想守着这山上的金银花,守着那园中的树与果。秀红笑了,然后说,我每年开你10万元吧。

此外,环境风险管理措施中缺乏区域性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及环境风险防控基础设施资源共享,整体防控理念的落实有待加强,应把环境风险事故可能产生的对人群健康危害、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系统功能受损的影响结果,作为石化基地环境风险的防范、应急管控和资源配置的依据。

3 完善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建议

经过此次调研,我们研究发现以神策门中华门为代表的南京城墙发展潜力巨大,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城墙历史风貌的保留,着重丰富适合于在城墙上开展的民俗活动,并要协调好交通,城建等部门使南京城墙适应现代城市发展。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不同时段HR、R、平均压及SpO2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患儿治疗后24、48 h HR明显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在呼吸频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方面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1 加快制定石化基地规划环评技术要点

列出经济评价增量费用效益流量表,通过经济评价分析计算,本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为9.58%,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1 581万元,大于0;经济效益费用比为 1.24,大于1。说明本改造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可行,经济效益显著。

3.2 加强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基础研究

我国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石化基地规划风险识别、评价标准、预测模式的选取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仍然较为有限,相关基础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尤其是在评价标准及其适用性,预测模型及其参数的选取,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损害等长期影响的评估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为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3.3 建立并完善石化基地环境风险信息数据库

对已开发建设的石化基地,开展详尽的现状调查,排查基地内环境风险源数量、特性、分布及周边环境敏感目标情况等。记录基地内已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的数量、类型、危害程度等,明确环境风险防范要求落实情况,评估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有效性。建立石化基地环境风险信息数据库,积累石化基地规模、产量、产值及跟踪评价中环境质量等实测数据,不断充实数据库的案例材料,有效缓解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基础数据支撑不足的问题,提高石化基地规划环评效率。

4 结语

环境风险评价是石化基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点内容,其评价结果是石化基地选址和产业布局的关键分析指标,应作为石化基地规划方案筛选和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建议加快制定以环境风险评价为重点的石化基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加强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基础研究,并促进信息共享与交流。

对于风险评价预测模型的应用,大气风险评价预测模型多采用《风险导则》中推荐的烟团模式,其次使用较多的是CALPUFF模式,但选取的计算网格大小、平均时间有所不同,而且对重气体的风险预测没有特别说明。海域事故多采用溢油油膜扩散模式,突发水污染事故预测采用二维动力模型。由于模式及参数没有硬性规定,同类危险物质事故泄漏源强相差较大,模式参数的表述也不够完整充分,缺少风险值计算及对比判据,使各基地规划环境风险预测结果缺乏可比性。

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重点关注项目选址、产业布局等可能引发大尺度环境风险的因素,要对基地内多个环境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相比单个石化建设项目,具有风险因素多、风险叠加难度大、信息相对缺乏等特点[6],需要建立和完善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要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一整套支撑体系,减少环境风险预判和评价的不确定性与盲目性,为环境风险综合管理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7-8]。规划环评中重视并突出环境风险评价的地位是未来环评发展的必然趋势[9],要持续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路径。

[1] 朱和.世界化工园区的百年之路[J].中国石油石化,2006(9):24-25.

石化基地规划环境风险评价是规划环评的新兴领域,工作内容基本沿用项目环评或区域环评的模式。若按照《风险导则》开展石化基地规划环评,内容和深度又难以达到有效预防石化基地环境风险的目的。因此,须加快制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石化基地规划环评技术要点,增强宏观指导性。汇集分析国家近年颁布的涉及环境风险的法律、规范、标准等,充分体现石化基地特点,形成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石化基地规划环评技术要点。尤其要加强环境风险评价方面的内容,明确环境风险评价的评价范围、现状调查要求、环境影响识别重点内容、环境影响预测推荐方法等内容,基于基地所在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划、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提出对选址及规划备选方案进行充分论证的要求,保障区域安全。

[2] 周家艳,李冰,王水,等.中国化工园区发展现状及环境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12,25(3):5-10.

[3] 张立,钱瑜,蔡云.多米诺事故情景下的区域环境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13,33(3):569-575.

[4] 姚立英,王伟,李璠,等.规划环评实施空间管制探析[J].环境影响评价,2017,39(3):27-30.

[5] 袁鹏,李文秀,彭剑峰,等.国内外累积性环境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5,5(5):393-400.

[6] 谢元博,李巍,郝芳华.基于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产业布局规划优化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3,33(3):560-568.

[7] 曲常胜,毕军,葛怡,等.基于风险系统理论的区域环境风险优化管理[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11):167-170.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社会群体中存在个体之间的关系,可把这种“关系”看成是分析单位,社会群体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称为社会网络结构,可用于分析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如何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网络成员的行为。社会网络分析是一门整合的行为科学[7],已有较多学者将其应用到旅游领域的相关研究中[8],是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

[8] 凌虹,孙翔,朱晓东,等.江苏沿海化工快速发展下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5):1138-1142.

[9] 戴婧,马宗伟,毕军,等.环评与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协同发展对策探析[J].环境影响评价,2017,39(1):1-4.

 
俞钦钦,蔡锡明,许振乾,沈祥信,许银春
《环境影响评价》 2018年第02期
《环境影响评价》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