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北京郊区农村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

更新时间:2016-07-05

养老意愿是探讨养老模式的核心问题[1],农村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探索满足农村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模式和服务体系。“方式”是用以规定或认可的形式和方法,“模式”指事物的标准样式,养老方式可划分为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 [2]。养老模式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家庭结构和养老文化等决定 [3],中国农村现行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为主,不同地区和不同老年群体,养老方式呈多样性[4]。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等显著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5],农村中低龄人和70岁以上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意愿更明显 [6]。个体特征、经济状况和养老风险意识等是农村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7],社区特征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不显著,家庭特征和认知程度影响显著[8],农村老年人养老意愿是嵌入生活境遇中的“情境理性”,不完全是“经济理性”[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强调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根据北京郊区农村实地调研数据考察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探讨意愿养老方式转变为养老行为可能面临的现实挑战,以期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背景下,为农村养老资源配置和养老服务供给提供参考。

1 农村老年人当前和意愿养老方式

2015年调查北京昌平、海淀、朝阳、通州、顺义、延庆、怀柔、大兴、房山等9个区的14个农村社区老年人养老状况。调查对象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回收有效问卷167份,其中男性57人,女性110人。

农村老年人当前家庭养老的为162人,占97.6%;社区居家养老的2人,占1.2%;私立养老院养老的1人,占0.6%;其他养老方式为1人,占0.6%。生活照料方式由老年人自己或配偶提供的为143人,占86.1%;由子女及其他亲属照料的20人,占12.1%,其他照料方式为3人,占1.8%。对家庭养老满意的老年人为121人,占77.5%;认为家庭养老一般的为18人,占11.6%;对家庭养老不满意的为27人,占10.9%。

农村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家庭养老的107人,占75.9%;社区居家养老的7人,占5.0%;公办养老机构22人,占15.6%;私营养老机构的4人,占2.8%;其他养老方式的1人,占0.7%。家庭养老是农村老年人最主要的意愿养老方式,但已较大程度低于当前家庭养老所占比例,意愿养老方式为公办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和私营养老机构的比例呈增加态势。

2 农村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的Logistic回归

2.1 回归模型的确定

因变量为农村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当因变量赋值为1时,意味着意愿养老方式为居家养老,因变量赋值为0时,表示意愿养老方式为机构养老。在167份调查问卷中,由于部分问题回答数据缺失,最终进入回归分析的样本为134份。意愿养老方式选择居家养老的108人,占80.6%,选择机构养老的26人,占19.4%,意愿选择机构养老的比例远高于实际机构养老的比例。

2.2 变量的描述统计

将养老方式划分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类型,其中,居家养老包括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回归模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被广泛用于检验因变量的影响因素,由于因变量意愿养老方式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类型,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农村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的影响因素及方向。

记录28d内无脏器功能障碍的天数、患者ICU时间及28d病死率。采用GEM.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监测患者6h、24h、48h、72h的动脉血乳酸,同时对每位患者的6h血乳酸清除率进行计算。

纳入回归模型的自变量主要为年龄组、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收支状况、婚姻状况、子女性别组成和子女经济条件等。自变量基本状况:女性为66.4%,男性为33.6%;60~69岁组为58.2%,70~79岁组占35.1%,80岁及以上组为6.7%;文化程度初中比例最高,为41.8%,不识字的17.2%,私塾/小学的31.3%,中专/高中及以上的占9.7%;婚姻状态以在婚为主,占70.9%,不在婚的29.1%;收入支出平衡的占67.9%,收入小于支出的12.7%,收入大于支出的19.4%;自评健康状况较好的40.3%,健康状况一般的占37.3%,健康状况较差的占22.4%;57.4%的老年人儿女双全,仅有儿子的29.9%,仅有女儿的12.7%;子女经济条件较好的56.7%,子女经济状况一般的占29.9%,子女经济状况较差的13.4%。

2.3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男性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其可能性是女性的6.28倍。年龄是农村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的显著影响因素,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为机构养老的可能性远高于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相比较不识字的老年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意愿养老方式更可能选择机构养老。收支大致平衡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是收入小于支出的0.109倍。婚姻状况和健康状况对意愿养老方式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子女的性别组成对意愿养老方式影响显著,仅有儿子的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为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是仅有女儿的0.077倍,仅有儿子的意愿养老方式更可能为机构养老。农村地区子女往往是老年人经济赡养资源、精神慰藉资源和生活照料的供给者[10],子女经济状况对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的影响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子女经济状况一般的意愿养老方式为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是子女经济状况较差的5.392倍,子女经济状况较好的意愿养老方式选择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是子女经济状况较差的4.892倍。是否给子女造成经济上的负担是父母在选择养老方式时考虑的因素,子女最低收入低的农村老年人更可能选择住养老院[11]。北京郊区农村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支状况、子女性别组成和子女经济状况是意愿养老方式的显著影响因素。

表1 京郊农村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的二元logistic回归

Tab.1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of the IMOCs in the rural areas in Beijing

参照组解释变量及分组回归系数发生比显著性水平标准误女性男性1.8376.2800.010∗∗∗0.71360~6970~79岁-0.3240.7230.6460.70580岁及以上-2.3660.0940.080∗1.351不识字私塾/小学-1.6020.2010.1511.117初中-2.1060.1220.065∗1.141中专/高中及大学以上-1.4250.2410.2821.323小于支出收入支出平衡-2.2150.1090.087∗1.292收入大于支出1.1870.3050.3091.167在婚不在婚0.0421.0430.9540.731较差一般0.2931.3410.6920.740较好0.1111.1180.8760.713有女儿仅有儿子-2.5660.0770.023∗∗1.129儿女双全-0.5810.5590.6151.157较差一般1.6585.3920.058∗0.889较好1.5884.8920.086∗0.924

注:显著性水平:* P<0.1;** P<0.05;*** P<0.01。资料来源:根据北京郊区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调查数据计算。

Note: Significance level: * P<0.1;** P<0.05;*** P<0.01.Data source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he situation about the old-age care in the rural areas in Beijing.

2.4 意愿养老方式面临的现实挑战

在家庭规模小型化和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对养老问题存在顾虑和担忧。调研结果表明,43.7%的农村老年人对养老存在顾虑和担忧,其中,最担心生活无人照料的占42.5%,最担心生病无人照料的占21.9%,最担心没有足够的养老金应对老年生活的占20.5%,最担心子女不孝顺的占9.6%,其他养老顾虑和担忧的占5.5%,有在北京郊区农村居住外地老年人,最顾虑和担忧的是能否叶落归根。

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意愿养老方式,如果转化为养老行为将面临照料资源不足,经济条件有限等现实因素的严峻挑战。(1)家庭养老的挑战。意愿养老方式选择家庭养老的比例最高,但能否实现受制于子女态度和对养老责任履行程度。访谈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普遍认为家庭养老在生活上自由和便利,在情感上能够获得邻里的支持,但能否实现面临子女态度和责任感、与子女关系是否融洽等挑战。(2)机构养老的挑战。机构养老尤其是公立养老院作为意愿养老方式呈上升态势,能否实现受制于传统孝道观念和经济条件。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村老年人认为养老院是没有子女或子女不孝顺的被迫选择,已有研究验证传统孝道观念对于农村老年人选择养老院养老起到了阻碍作用[12]。选择养老院作为意愿养老方式主要是子女工作忙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子女居住地点远等因素,但机构养老的费用很大程度上超过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机构养老的实现受制于经济条件。

收集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因正畸减数而拔除的第一前磨牙306个。其中上颌156个,女86个,男70个;下颌150个,女76个,男74个。纳入标准:①年龄10~18岁;②牙冠外形完整,无龋损、无发育异常;③牙根发育完成且完整,未行根管治疗;④祖籍为维吾尔族且连续三代生活在新疆地区。将收集的306个离体牙在30 mL/L过氧化氢中浸泡24 h后,用超声洁牙机清除其表面的牙石、软垢、菌斑等,置于40 g/L甲醛液中备用。

3 结论和建议

农村老年人当前养老方式基本为家庭养老,但意愿养老方式选择家庭养老的比例呈下降态势,选择社区居家、养老院特别是公立养老院的比例呈上升态势。女性、高龄、初中文化程度、经济收支平衡、仅有儿子和子女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更倾向选择机构养老。面对子女工作忙、居住远离农村的客观现实,农村老年人认为养老难以指望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一代,对养老存在生活和生病无人照料、养老金不足和子女不孝顺等顾虑和担忧。家庭养老方式受制于子女态度和责任履行等因素,机构养老受制于传统孝道观念和经济条件等,居家养老服务当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农村更为薄弱。农村老年人期待有端水、端饭服务的简易养老院,或有养老小饭桌和打扫卫生等项目的居家养老服务。

节日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复现。因为传统节日是每年都有一个轮回,传统节日周期性的复现就为年轻一代的伦理价值体验提供了有力保证。人们利用传统节日定期进行传统表演与传统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传统节日给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祀日、庆祝日与亲情日的复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传统节日的伦理意识特别浓厚。传统节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伦理的文化,伦理文化就是讲人际关系的文化,就是道德,有很多道德的理念。

[7] 顾永红.农村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9-15

参考文献

[8] 郝金磊,贾金荣.基于聚类分析的中国农村养老区域划分研究[J].西北人口,2010(3):123-125

[2] 李敏.社区居家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4(2):102-106

从模型来看,地方感的3个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具有较强的相互影响,且对根植意愿的作用存在差异。地方依恋对根植意愿的直接贡献为正,而地方满意度和地方认同对根植意愿的直接影响为负。

在中考作文评阅中常常遇到许多作文,语言表达很深刻,但内容与标题衔接不紧密,即扣题不严,也就是审题出现失误。如2010年中考作文《不会变的是 》,许多学生是叙述了一件事然后文末强调“不会变”,而没有扣住“变”中“不变”,即事件环境“变”而人的情感“不变”。

由图8可以看出,储罐气相压力从0.42 MPa到1 MPa,需要时间大于58 h。由此可以判断:①对于加液卸液频繁的LNG加气站,则可以实现槽车的BOG回收;②对于加液不频繁的LNG加气站,则保守估计可以维持2~3天时间无排放存储。

[9] 田北海,雷华,钟涨宝.生活境遇与养老意愿—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偏好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2):74-85

[4] 宋健.农村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1(6):64-69

[5] 李建新,于学军,王广州,等.中国农村养老意愿和养老方式的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4(5):7-12

[6] 夏春萍,郭从军,蔡轶.湖北省农村中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个人意志因素[J].社会保障研究,2017(2):47-55

农村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引起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13],“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加强农村养老服务[14],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规划(2016—2020年)提出计划建成458个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就近为农村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服务和健康指导等居家养老服务[15]。考虑到农村养老资源匮乏和养老服务发展相对薄弱和滞后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北京郊区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相关建议如下:(1)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发展的精神和规划,在农村养老工作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在北京郊区农村大力推进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为主的改革试点工作。落实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的开展,满足农村年人对吃饭、医疗、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等方面的迫切需求。(3)补齐农村养老的短板,合理优化配置服务体系和服务资源,强化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力度。在建设硬件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项目的购买。引入社会力量,培育社会组织,有效保障面向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4)实施精准养老,提高养老服务品质。在满足农村多层次、多元化养老需求的同时,锁定重点目标人群,特别是农村低收入、孤寡、独居、高龄、留守、失能、失智等“刚需”老人,减轻家庭护理负担,提供专业化服务。(5)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加强医疗、保健、护理、营养和社会工作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培育和扶持专业化组织,增加专业人员岗位设置,提高农村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1] 孙鹃娟,沈定.中国老年人口的养老意愿及其城乡差异—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7(2):11-20

渠系受益村社作物种植复杂,地亩不连片,作物需水量多少极不均匀,黑河调水频繁,夏秋季严重缺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混合使用,供需水矛盾尖锐,给测水量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3] 祁峰.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与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119-123

[10] 唐利萍,风笑天.第一代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实证分析[J].人口学刊,2010(1):34-40

[11] 张娜,苏群.农村老年人居住意愿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62-69

[12] 左冬梅,李树茁,宋璐.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院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1(1):24-31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完善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所有项目经费和收支及预算情况,包括科研经费支出情况,均应纳入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在论证阶段,就将预算上传至相关的管理系统进行审批;经费支出时,需选择对应的预算项目进行支付;项目结题时,系统可以自行反映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实施科研经费的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7/c_1118366322.htm,2017-01-15

[14] 国务院“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3/06/content_5173930.htm,2017-05-16

[15] 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规划(2016—2020年) [EB/OL]:http://www.bjmzj.gov.cn/news/root/ghjh/2017-04/122318.shtml,2017-06-11

李敏,李宝龙
《北京农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