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保山市野生小白及种质资源调查与人工栽培的可行性分析

更新时间:2016-07-05

小白及(Bletilla formosana)又名小白芨、三叉白及,是兰科(Orchidaceae)白及属(Bletilla)多年生草本植物[1],以干燥的假鳞茎入药,具有消肿止血、收敛和生肌的功效[2~3]。我省高原特色中草药产业依托云南白药集团、昆明中药厂、滇虹药业、龙润集团、盘龙云海药业、腾冲制药厂等行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以小白及为原料生产的快胃片[4]、止血冲剂[5]、云南白药[6]、佰草集新七白嫩肤面膜和以小白及作粘合剂的卷烟等,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对小白及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上山采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小白及中药饮片已经从20年前的4元钱一斤暴涨到如今 (2017年12月)的1,100元一斤。价格爆涨和过度采集使小白及野生种质资源严重退化,人工栽培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本文通过对野生小白及种质资源和人工种植白及(B.striata)的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市场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在保山市范围内大规模人工种植小白及的可行性。

1 小白及的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

研究表明小白及中除了含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外,还富含联苄类、二氢菲类、菲类、黄酮类、2-异丁基苹果酸葡萄糖氧基苄酯类、多酚类、萜类、甾体等多种药用成分[2,7]。中医认为小白及性味归经: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现代医学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咳血、外伤出血、溃疡、十二指肠穿孔、细菌感染、肿瘤等病症,民间常用于治疗吐血、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等症状[8]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小白及具有多种药理功效:1)止血作用,白及多糖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还能使血细胞快速凝集,并形成人工血栓;2)保护胃粘膜的作用,白及多糖可以通过提高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来增强胃粘膜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促进溃疡部位愈合;3)具有抗菌作用,小白及浸提物质对枯草杆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4)防癌和抗癌的作用,白及多糖对多种小鼠癌症有抑制作用。

2 保山市野生小白及种质资源分布情况

小白及在我国陕西、甘肃、江西、台湾、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都有分布,云南省主要分布于大理、丽江、保山、文山、曲靖等地。保山地处云南省西南部,其境内具有独特垂直立体气候和特有的地理位置,使本区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各种气候类型,且地形地貌复杂。复杂气候和地形使得保山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隆阳区、腾冲市、施甸县、昌宁县、龙陵县均有野生小白及种质资源分布。

小白及植株高15~50 cm,生长在海拔100~3,200 m的林下,多见于栎林、针叶林下、路边、沟谷、草坡及岩缝中[1],尤其喜欢表层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小白及假鳞茎扁球形,偶有鸡爪状,假鳞茎上有环带。茎纤细,具1~5枚叶,叶较狭,呈线状披针形,长 4~28 cm、宽 5~30 mm,叶片基部收狭成鞘并抱茎。总状花序,具3~10朵“之”字排列,花苞花较小,保山地区常见淡紫色或粉红色花,花期5~8月。调查发现保山小白及在光照充足的草坡、悬崖,或者光线较弱的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下都有分布,说明光照对小白及分布的影响较小。

说完,他拿开手,继续往前走。我傻傻地站在那里,还没回过神来,甚至还能感受到他的手掌贴在我腹部的感觉。这感觉好奇怪,我不得不停下来喘l21气,才能继续练习。

白及属共有6个种,其中我国有4个种,分别是白及、小白及、黄花白及(B.ochracea)和华白及(B.sinensis)。该属植物在民间多作为药用,其中《中国药典》收载了白及作为药材,而黄花白及、小白及和华白及作为地方习用品或代用品使用。白及属的几个种均具有药用价值,入药部分皆为其干燥假鳞茎,具有收敛止血、清热利湿、消肿生肌等功效[9]。白及属植物在我国分布较广,由于生长环境差异大,很少经过人工选择,使得白及属植物无论是在种间还是在种内其表型和基因型均有较高的多态性[10]

近年来,随着白及价格上涨,不仅野生资源采挖严重,市场上还出现了大量混淆品和伪生品。对保山市药材市场的实地调查发现,黄精、轮叶黄精、紫花美冠兰、车前虾脊兰、白花独蒜兰、独蒜兰、苞舌兰等十多种兰科植物被掺杂在小白及中共同销售。掺杂掺假给以白及属植物为主要原材料的相关药品的药效和用药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尤其是白及属植物多以中药饮片的形式销售,加大了区分混淆品、伪品与正品的难度。为此,研究者们从宏观表型、显微镜检、红外光谱、生药鉴定[8]、DNA指纹图谱、花粉和种子扫描电镜、ITS序列和SNP[11]、SRAP标记等多个方面对白及属及其混淆品、伪生品进行区别与鉴定。虽有一定成果,但是由于人员、设备等因素的制约,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华堂村的丝蚕生产仍采用一家一户在自家的土地上自己种桑自己养蚕的传统生产方式,生产技术水平仍十分原始落后,工效低,成本高,目前的产业链也不完整(嵊州原有两家缫丝厂,都已在几年前关闭,目前蚕茧需运往宁波市奉化县投售),产品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目前桑田种植面积已很少,丝蚕生产整体呈不断萎缩态势,吸纳的劳动力十分有限.

随着小白及的利用价值被极大发掘,市场对小白及的需求越来越大,野生小白及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种植成为弥补小白及市场缺口的必然措施,也是保护小白及野生种质资源,实现小白及可持续利用的有力保障。

3 白及属植物及其混淆品、伪生品的区别鉴定

由于市场需求和人为破坏,保山市小白及野生种质资源急剧减少。虽然小白及每个硕果内有上万粒种子,但是种子细小,没有胚乳,且一般认为小白及种子存在休眠期,需要解除休眠以后才能生根发芽 (自然条件下解除休眠机制尚不清楚),加之小白及市场价格高,药用潜力大,许多小白及还没有成长到性成熟就被人为采挖,阻碍了野生小白及资源的再生和种群恢复。施甸县水长乡、施甸县旧城乡、隆阳区潞江镇等许多原来有较多小白及分布的山林早已经没有小白及的踪影。

词义的发展演变是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活动不断进步的结果,“东西”一词由方位词演变至今,不仅表示物品也可用于表示人,这是整个语言系统中词义发展演变的冰山一角,更多常用词意义的发展演变,值得我们继续探求。

4 保山市白及属植物的种植方式

与此同时,“思想限制的范围扩大了,成为迫害对象的人数增加了,社会的政治、精神和道德氛围明显地变坏了。”“‘合法性’的界限和可以在体制之内采取行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窄了,人们明确无误地知道不久前还准许说的话和曾在崇高讲坛上讲过的话也被置于禁止之列了。”[33]191-192

保山市现行的白及属植物人工种植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收集现有野生苗或者假鳞茎进行种植,再以分株的方式逐步累积种苗,小白及主要以此类方式进行繁殖和种植,保山大多数种植户和少数中草药种植基地采用这样的繁殖方式进行生产。此方法受野生种质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制约较大,短期内不能提供大量种苗,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加之无性繁殖的后代遗传多样性很少,病虫害防治难度较大。第二种是对植物种子进行组织培养,目前保山市较多种植基地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白及的种苗生产。该方法生产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可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种苗。《中国植物志》记载,云南省并非白及产地,调查走访得知我市种植的白及多为来自湖北省的白及果荚经组培繁育得到。但是组织培养受培养基配方、培养环境、设备和操作人员等的制约,普通农户无法完成,只能依靠组培公司提供种苗。对农户而言,购买组培苗会使种植前期资金投入增大,同时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可能会导致组培苗成活率降低。

虽然小白及能产生大量种子,但是由于其种子存在休眠期且寿命较短,没有胚乳缺少营养储备,萌发不易加上苗期较长,对环境要求严格,生产上几乎不采用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

5 保山市人工种植小白及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小白及系列产品将会越来越多。保山市现有的小白及种质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种植小白及既能缓解野生小白及种质资源保护的压力,又能为小白及产业源源不断地提供可持续的资源。

保山地区具有很多适合人工种植小白及的优势:第一,保山市气候比较适合小白及的生长,很多区域都有或曾经有小白及的分布。第二,小白及对光照要求不高,多种光照条件下皆可生长,说明小白及本身适应能力较强,可考虑林下种植经营模式。第三,小白及在表层肥沃且透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长尤为良好,保山地区广泛分布着适合小白及的土壤。

由于药材市场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较大,为了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建议一方面通过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形成规范化种植管理技术和规模化种植示范园,在政府的牵头和倡导下形成集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小白及完整产业链。另一方面,通过逐步引收集种质资源、进行种源、家系和单株的测定和评价,选育出高产的优良种质材料。再次,要深化小白及生产加工产业链的长度,增加产品附加值达到农民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吴征镒,陈心启.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朱兆云.云南天然药物图鉴:第一卷[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3]苏钛,付传明.小白及无菌播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2):245~249.

[4]张玮,孔丽琴.快胃片对慢性胃炎治疗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6):1435~1436.

[5]王喜云,周永慧,等.止血冲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1990(1):41~43.

[6]王晓骏,唐文旭.云南白药在出血性疾病方面的应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4):21~23.

[7]Lin CW,HwangTL,Chen FA,etal.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Rhizomes of Bletilla formosana and Their Potential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16,79(8):1911~1921.

[8]苏钛,李学芳,邱斌,等.滇产习用白及类药材的生药学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5,29(6):18~21.

[9]林福林,杨昌云,杨薇薇.中药白芨的现代研究概况[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7):571~573.

[10]王明君,张雅琼,黄莉,等.白及属4个种种子形态特征的电镜扫描分析 [J].分子植物育种,2017,15(11):4659~4666.

[11]罗颖,赵之丽,陈科力,等.基于ITS2序列鉴定白及与其伪品小白及[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19(5):841~845.

宋志姣,马前涛,李悦
《保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
《保山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