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健康与免疫

更新时间:2016-07-05

人体免疫系统主要功能是抵御微生物入侵与清除体内异常细胞(包括肿瘤细胞与衰老细胞)。免疫最基本的生理功能是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身体自己的抗原会保护它(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不是自己的东西,如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抗原)会产生排斥。目前免疫学研究进展迅速,给人感觉免疫功能无所不能,认为增强免疫功能是抵抗疾病获得健康的重要措施。然而免疫系统并非总是在做有益身体的事,有时候它也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人类有一大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与其密切相关的,谓之免疫发病机理。在这类疾病过程中增强免疫功能也就是促使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恶化,因此为避免夸大与滥用免疫功能的现象,有必要对免疫系统功能的相关问题加以科学普及,明确在何种状况下增强免疫功能、何种病情下需要抑制免疫功能,使有关的理论与免疫制剂的发展及其应用得到合理健康的发展。

1、免疫系统的基本概念

抗原:从广义上分析,任何蛋白质多肽分子都可成为抗原,不是自身的就是外来抗原。抗原必须有一个外在的能被识别的界面,也就是抗原决定簇,一种抗原必定有一个抗原决定簇,也可以有几个决定簇,即有几个可被识别的界面;其次抗原必须有一个承载辅助抗原功能的免疫原,这个免疫原在抗原被识别为“自己”或“非己”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如图4所示,政府在整个利益相关者体系中,承担着重大的指责,即协调和平衡各利益博弈方,为节能减排制定宏观政策,同时与行业协会合作,进一步细化旅游饭店节能减排的标准和规范,指导企业具体实施行为。政府及行业协会的引导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与具体实施效果,同时在全民低碳教育中的角色无可替代。只有全民低碳意识和素养提高了,企业低碳管理、游客、社区居民的低碳践行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免疫系统:由免疫组织、细胞与分子三部分组成。免疫组织(骨髓、胸腺与淋巴结)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与成熟的场所;免疫细胞数量众多,现在以其分化抗原CD分子分类,CD抗原编码已从CD1至CD166。本质是免疫细胞表面一种膜受体,分别具有识别、粘附、活化等不同的功能,主要有巨噬细胞、各类T细胞与B细胞等。

B细胞合成分泌各类抗体,实施体液免疫功能;T细胞合成各类淋巴因子与淋巴毒素等,主施细胞免疫功能;巨噬细胞吞噬与处理抗原,将抗原信息传递给潜能淋巴细胞,获得抗原信息的淋巴细胞通过“归巢”在淋巴结或胸腺等淋巴组织分化成熟与扩大,成为针对特异抗原的效应淋巴细胞群进入体液循环系统,引导针对特异抗原的免疫反应,这个机制称为致敏过程,一般需要7-10天,正因为特异免疫反应必须经过此过程,因此其引发的临床表现极具时间规律,是免疫反应与免疫发病机理的重要特征性标志。

对于病毒性感染,免疫系统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入侵增殖与病毒性疾病,故传统免疫学认为免疫反应可以清除病毒。然而事实是:由于病毒存在的双重形式,在胞内以有复制性而无感染性的核酸形式存在,在胞外以有感染性无复制性的蛋白包膜颗粒存在,因此免疫反应可通过抗原识别清除游离的病毒抗原与病毒颗粒,以及具有病毒蛋白膜表达的感染细胞,有效地抑制病毒发展扩散与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但其无进入细胞识别核酸序列的与清除胞内病毒核酸(病毒基因组)的机制与功能,因此某些病毒可以细胞内隐匿性存在,并可保持对免疫系统的刺激以维持免疫张力,这也是这类病毒感染后能保持宿主终身免疫的基础。新生个体必须通过初次自然感染或活疫苗接种过程才能获得这类具有终生特征的免疫保护。如疱疹病毒、麻疹、天花、脊髓灰质炎、水痘、腮腺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等等。而细菌感染就不存在终生免疫的现象。

2.1.1 30 g/L甲基二磺隆对麦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经过药前杂草基数调查可知,试验药剂处理区、对照药剂处理区及空白处理区野燕麦发生基数为:17.92,18.83,20.42,20.83,20.25,19.83 株;雀麦的发生基数为:18.92,19.08,16.92,20.00,20.08,20.08 株。

2、非特异免疫功能的识别

正常的免疫反应过程会因免疫复合物形成以及溶细胞反应而导致组织的炎症性损害,带来感染组织的损伤与炎症反应,产生相应系统临床症状体征,如某些病毒感染后出现肾脏、心肺、皮肤、关节等无菌性炎症性疾病,正是免疫应答中免疫病理所致;免疫病理发生的程度取决于机体与致病原双方搏弈的结果,当免疫反应适时适度,在致病因素被控制的过程中,免疫病理不导致临床上的体征与症状,临床上就表现为隐匿性疾病过程;而当免疫病理过强、过弱或个体比较敏感时,临床上可被诱发强烈的病症,两者临床表象不同,发生机制是一致的,都是正常免疫反应所致。就如一般发热、咳嗽、腹泻一样,既是疾病的表现,也是机体对致病因素正常的防御反应。

干扰素(IFN)是机体唯一不通过溶细胞机制而抵抗胞内病毒增殖的非特异因子。有抗病毒功能的是Ⅰ型干扰素;包括IFN-α和IFN-β。体细胞都表达有干扰素受体,当干扰素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细胞即可进入抗病毒状态,诱导细胞合成一种蛋白质DAI,可使其灭活蛋白合成的启动因子而抑制病毒蛋白合成。但某些病毒具有产生抑制DAI的小RNA的机制,使干扰素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干扰素的作用有局限性。

抗原的双重识别:一是抗原受体(配体)与抗原决定簇的识别,另一层是组织相容性抗原(MHC)与免疫原的识别,抗原的“自己”或“非己”主要取决于后者的识别。自身免疫就是免疫系统攻击免疫原发生改变的自身抗原。

免疫反应通过细胞与分子两部分发挥效应;B淋巴效应细胞产生的特异抗体结合中和游离的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或与入侵微生物颗粒或感染细胞的表面膜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系列体液免疫因子,诱导溶颗粒或溶细胞反应,免疫复合物或裂解物为吞噬细胞捕获而降解,从而清除微生物与感染细胞,此为体液免疫。T淋巴效应细胞可通过各类淋巴因子或直接通过受体发挥细胞毒效应裂解并清除有抗原膜表达的微生物或感染细胞,此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协同联合实施免疫效应。对自身细胞的免疫监督是免疫系统另一重大功能,同样是通过抗原识别的机制发挥作用,如通过细胞膜上的肿瘤特异抗原清除肿瘤细胞和衰老细胞膜上的变性抗原以协同细胞更新。

3、免疫功能的局限性

免疫功能主要是抵御病毒与细菌类的微生物入侵体内。但对于真核细胞病原体免疫反应的保护是不完整的,原因在于这类微生物具有抗原发育表达的阶段性与多原性,难以发现明确有效的应答抗原而予以清除,如原虫、寄生虫病原体与霉菌感染等,免疫系统往往无能为力。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和体液免疫机制以抵抗外界入侵的病原生物;消除突变或衰老细胞,以维持自身生理平衡保护机体。当免疫系统异常时,可导致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以及Ⅰ、Ⅱ、Ⅲ、Ⅳ型免疫变态反应(过敏)性疾病。然而,即使在免疫系统正常状况下发挥免疫保护作用时,也同时存在组织损伤发生,所谓免疫病理现象,即有一大类疾病是伴随免疫系统保护功能发生的,即免疫发病机理,免疫病理与免疫保护是同一机制下发生的两种效应。从正面看,免疫反应清除病毒与感染细胞,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对机体是有利的;从反面看,免疫反应带来相应的组织损伤与炎症表现,对机体是有害的,常常表现为临床上的疾病过程,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致残或致死的,如天花、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疾病中所见生物。

适配体因与不同待测物结合后折叠构象的不同,而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从而引起其上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远离电极表面,进而引起电位的改变。适配体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可将电位传感器的检测限降低至fmol·L-1。

“神仙豆腐”是贵州、河南淅川、江西、广西桂林、湖南、安徽六安、陕西南等地饮食中最富特色的汉族小吃。其色泽淡雅、清香味浓,口感舒适的茶韵,其色如翡翠(图1),呈半透明固体。有退火,清凉解毒之功效,适宜夏季食用,长期饮用保健效果显著,且可防治因肝炎、肺热引起的各种疾病[22-23]。目前,豆腐柴神仙豆腐的文献报道主要是有关其成分、理化性质、制备机制以及加工工艺[24-25]。

免疫系统根据识别抗原的机制发挥功能,大致有两类:对外源性微生物入侵(主要是传染性因子)的免疫防御;对内源性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或突变细胞的免疫监视与免疫清除,以保持自身稳定。

废活性炭的再生率是衡量活性炭再生工艺质量的重要指标,在生产过程中废活性炭的含水量被称为炭水比,其中炭水比是对再生率及活性炭再生质量影响最大的生产要素,所以做好炭水比等一系列指标的控制至关重要。表1为活性炭再生工艺试验中常见要素条件。

4、免疫系统功能的两面性

对细菌性感染,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一般限于体内,而对腔道内的细菌存在作用极其有限,因此人类各腔道内存在数量众多的细菌能与人共存,构成人类的微生态环境,当腔道粘膜保护机制有缺陷时可趁机入侵而造成体内感染。例如与人类胃溃疡与胃癌发生相关的幽门螺旋杆菌,就可在胃内长期存在。

是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来微生物入侵时反应发生得更及时、更频繁、往往也更重要、更有效;因为在临床上特异免疫效应产生时,外来抗原常常已经被控制或清除,感染已经平息。这种免疫保护说是非特异的,但其发生也需要识别机制以区别“自己”或“非己”,并有识别的基础,其识别的对象是机体自身所不具备的,而入侵微生物却拥有的表面共同抗原。特异识别是在个体发育中发生的,而非特异识别是在种系进化中形成的。

免疫反应既有保护机体的功能,又有致病的病理反应,两者的强度是相关的,那人类需要什么程度的免疫力呢,最佳的免疫保护反应是既无隐性的病理损害,又无显性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因此反应的发生应该适时与适度。所以经常生病的个体也可能恰恰是免疫反应过强或机体过于敏感的表现,并不是需要增强免疫功能和免疫力。

5、免疫系统的临床干预,免疫增强与免疫抑制

除外免疫性疾病需要免疫干预治疗,免疫治疗也是感染性疾病与肿瘤性疾病中的重要医学干预的重大措施,由于参与免疫功能的细胞种类与分子繁多,参与各类增强抑制反馈调节反应因素复杂。临床上的医疗干预主要是免疫增强与免疫抑制两大类。

免疫增强:临床上在免疫反应不足时,如久病、年老体衰、放疗与化疗等都可导致免疫功能极度低下,需要免疫增强治疗,有时在免疫功能崩溃状况时,如艾滋病甚至可能用免疫重建措施回复机体免疫力。免疫增强措施分特异与非特异的,非特异的有胸腺素(胸腺肽)左旋咪唑,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白介素2等,还有各种多糖类药物等,但在临床上均作为辅助药物而应用。特异的免疫治疗主要是各类抗血清、单克隆抗体与疫苗,前者为被动特异免疫增强,疫苗为主动特异免疫增强。

免疫抑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时临床上常用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孢菌素等,然而在感染性疾病发生时如何使用免疫治疗却是需要具体分析。在为控制病情时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过激的病理反应,在因为剧咳、高烧、出血性反应、惊厥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或危及生命时,如重症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或SARS急性肺功能衰竭时大剂量的免疫抑制治疗时,会影响感染的控制以及其它严重的副作用,但与挽救生命比较副作用是次要的。

6、肿瘤与免疫

清除体内异常或突变细胞的免疫监视与免疫清除是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当前针对肿瘤免疫逃逸通道的抑制剂抗PD-1/PD-L1和特异嵌合抗原受体细胞CAR-T成为对抗癌症的主流药物,正迅速发展成肿瘤免疫治疗的热点。这两类疗法原理不同,适用的肿瘤也不同。前者主要适用于像肝癌、肺癌、肾癌这样的实体瘤,后者则更适合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肿瘤。

陈国民
《肝博士》 2018年第02期
《肝博士》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