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基于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的商务英语新闻语篇意义识解机制研究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引言

商务英语新闻是读者了解国际市场发展动态及各国主要经济政策的重要窗口,其内容涉及各国在政治经济、财政政策、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企业管理、民生就业等领域的热点话题,其行文程式丰富多变,语言形式具有广泛运用隐喻、行话、专业概念的特征,除此以外,还具有文本语符空白或缺省性等特点,这些语言特征增加了语篇行文的专业性和简洁性,也增加了阅读的生动趣味性,但同时构成了语篇中概念或命题语义识解的难点。目前有关商务英语新闻语篇意义识解的研究十分有限,理论探讨尚不多见,较多针对具体实例微观层面的阅读技巧分析,没有明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本文从探讨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的建构及其运作机制出发,对商务英语新闻中概念或命题语义识解的思维轨迹及操作理据作出可描写性研究,力求进一步逼近语言意义识解这一“暗箱操作”的真实过程。

二、认知语境线索概念的提出

语境是所有语篇意义识解的关键。传统语境研究局限于对包罗万象的语境范畴进行简单、静态的类型化概括和要素化罗列(Malinowski,1935;Firth,1959;Halliday,1964;Hymes,1972;Lyons,1977),但这些面面俱到的语境构成因素在识解意义中并非都有意义,而且“语境类型与要素论比较泛化,难以解决语境的具体运作问题”(曾利沙,2011)。认知语境的提出突破了传统语境研究的瓶颈,也使意义探讨的研究向前迈进一大步。Sperber和Wilson(1986,1995)在关联理论中提出了“认知环境”、“互为显明”、“优化关联”等概念和“明示—推理”模式,为克服语境研究中纷繁复杂、难以驾驭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Verschueren(2000)提出的发话人和释话人的视野线(lines of vision)也是对范围无限的语境因素的有效限制。van Dijk(2008:24)明确将语境概念定义为心智模式,认为语境是“在参与(社会、互动、或交际)情景时,参与者对该情景相关属性的一种特定的心智模式或主观解读”,这部分地解决了以往语境理论包含内容过于宽泛的问题。为了解决语境的具体运作问题并揭示主体在意义给定行为中对典型单位的意义辨析与选择的心理表征和操作理据,曾利沙(2002)在“语境”概念基础上提升并拓展出“操作视域”与“参数因子”两大概念范畴,将主体动态的思维感知形式与具体对象化了的客观静态的语境相结合,并对文本意义生成机制作出有理据的推论性描写。以上语境研究成果对本研究的启示是:1.任何言内或言外语境因素都必须经由认知主体的认知,即进入其认知视野才能构成认知语境的成分,才能真正对意义识解产生影响;2.传统语境论不具可描写性和可分析性,难以让意义给定行为主体感性地把握语境的具体运作机制以及概念或命题语义识解的理据与规律。“参数”概念的提出则能使语境具体化为可定性的若干关联性参数,用以描述语境化意义识解过程中参数间的各种动因关系。

社会语言学家Jenny Gumperz(1982)在研究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际策略时指出:日常语言需要语言使用者像谱写乐曲一样精心编排而成,就如Bach使用音乐符号引导人们对音乐语言的理解一样,日常会话者也要使用有声和无声的全部手段来达到这个目的。他进一步对这些有声和无声的手段加以归纳,对其范围加以限制,并提出了“语境化线索”(contextualization cues)这一概念理论。尽管Gumperz的语境线索研究所包含的主要是非语言层面的特征,如开始、结束会话的策略、重音及语调模式等,且所提示的不是信息内容的意义,而是说话人的态度或意图等人际意义,其研究目的与本研究有所不同,但语境化线索概念的提出对探索意义识解过程却具有极大启示,正如Verschueren(2000:112)所认为的,语境化线索概念“可以毫不费力地推广到语境化过程的任一语言印迹,这样的印迹有可能涉及任何一个语言结构层面上。”本研究将语境化线索这一概念理论与前文讨论中的已有认识结合起来,探讨语篇文本的意义识解过程,把语境具体化为有意义触发性的语境线索,主要关注读者如何通过识别、判断、析取文本内外的线索来激活语境框架知识,并运用认知和推理机制完成意义识解。我们认为,语境线索之所以成为线索,并非言内或言外语境因素自身的功能,而是读者的认知实践对它们的调用才使之成为线索。因此,本研究提出“认知语境线索”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被读者识别或调用的任何能引导语境化假设的语言形式特征或言外的可知事实。

三、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的建构与运作机制

语篇是人们为传递信息而实际使用的自然语言,是一个意义连贯的整体。然而,阅读语篇与面对面交际之间具有显著差别:阅读是一种特殊的缺席交际,作者在作品创作时是在心里与想象中的读者交流,而读者在阅读某一文本时也是通过文字与作者间接地交流。这种缺席交际使得交际中的误解无法像面对面交际那样得到及时的纠正,因而具有更大的冒险性。也正因为如此,作者在创作时必会设法借助各种手段为成功地传递其意欲表达的意义和效果铺设道路,即运用各种谋篇布局的手法、遣词造句的技巧,刻意引导读者获得正确的信息,表现在语篇中即是丰富的线索。这些线索或是具有丰富内涵寓意的词汇、或是特殊的表达方式、或是某一独特的语法结构,也可能是某种体裁所独具的语篇结构,它们共同构建了语篇意义的整体框架。而读者在阅读中,因只能借助文本间接地与作者交流,故正确而敏锐地识别语篇中的这些语境线索,并运用它们以推断文本的意义是阅读理解的关键。

母亲回家后天放晴了,屋里不再那么冷飕飕的,下午的阳光照进来,暖洋洋的,老福意识到真不能一个人住在这幽暗的老房子里。他又闻到了鸡汤的香味,这回的汤是自己家的。母亲边用炭火煲着汤,边忙出忙进利用这久违的阳光晒被褥,使老福感到了久违的温暖。

传统语境研究注重语境因素的罗列并逐一分析它们对交际意义的影响,但最终发现在实际交际中往往不是某个单一的语境因素对意义的建构产生影响,而是几个甚至是多个语境因素共同制约意义的生成。因此我们认为:语篇中的语境线索对语篇整体连贯的建构,对意义的提示、引导和限制功能,也不是其中某个线索就能独立完成的,而是语境线索链整体运作的结果。此外,我们还认识到,语境线索本身并不传递全部意义,因为“意义完全外显的不可能性”(Verschueren,2000:26)决定了必须借助某种方式和手段补充隐藏在语言形式表征下面的未尽之意。因此,这些线索只是通向意义的触发点,借助这些线索激活框架知识,并通过推理加工才能产生完整的意义。

商务英语新闻语篇大多是对国际商务及经贸领域事件的报道和分析,阐述观点和意见,因此这类文章的内容自然脱离不了当时或前后的特定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这些事件往往错综复杂,变化很快,对这些缺乏了解的读者即使语言功底很好,也往往不知所云。曾利沙(2002)曾指出:“空白或缺省的意义是由相关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特定事件决定的。这种意义缺省的文本之所以可能形成而为特定读者群所理解,是因为作者在编码过程中已考虑到读者能对空缺的意义进行补缺。”由此可见,事件背景也发挥着重要的语境线索作用。有些语词在内涵上表达了复杂的事件背景,如果不具备各种相应的综合知识,就无法识解语篇意义。如:

 

经以上分析,“one throat to choke”在文中的语境化释义可识解为:Now that Dell has acquired Quest, it now offers everything a virtual desktop customer would need. That means customers can come to Dell and get everything instead of having to go to many different vendors to buy different components. Hence, Dell’s customers can look at the computer giant as the “one throat to choke”. In other words, if any customer is unhappy, they will have a single target to take out their anger on, and that one vendor is Dell.

陈植先生认为,就造园问题做综合及系统论述的尤以《园冶》、《长物志》、《花镜》3种为著[4]。这三部著作中与厅堂摆花相关的内容主要有《园冶》的装折、借景篇,讨论厅堂空间划分、园林季相变化和文化意蕴[5];《长物志》的室庐、花木卷,讨论摆花陈设位置及种类[2];《花镜》全面介绍了传统花卉的栽培、应用情况[6]。综合分析,从摆花的种类数量、陈设规律、传统花卉应用状况、室内外植物季相互动和厅堂摆花文化意蕴等方面,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厅堂摆花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最后提出讨论建议。

推导得出的意义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原意(meaning),即作者所要传递的意义,另一部分为识解意义(interpretation),两者并不完全等同,因为经过读者认知机制推导得出的意义与作者意欲传递的意义往往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相同语篇在解读上的这种差异,在van Dijk(2008:59)看来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mental model)不同(尽管两种心智模式有叠交的部分),从而导致他们以不同的识解方式解读相同语篇的结果。朱长河和朱永生(2011)也曾提出:“语篇的意义源自语篇接受者的认知方式在语境的调节下与语篇本身之间的互动。在这一互动过程中,语境和语篇接受者认知方式的变量特性与语篇本身的常量特性之间产生的张力,使语篇的意义得以在某一范围内漂泊。”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语篇的意义不是先定的、等待读者去发现的客观存在,而是读者的认知与语篇之间互动的结果。本研究构建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的目的,就是将语篇内外潜在的语境因素具象化为具有意义触发性的语境线索,并通过该模式的具体运作机制,更直观地反映读者在语篇意义识解过程中的思维路径和操作理据,对意义识解过程做出可描写、可阐释的分析。

四、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在商务英语新闻语篇意义识解中的运用

当前中国商务英语语篇意义识解研究局限于针对具体实例微观层面的阅读技巧分析,如从词汇、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等方面分析商务英语语篇的语言运用特点,并探索阅读技巧(丁芬,2007);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商务英语阅读材料进行语篇分析,并用于指导商务英语阅读(李素真,2000;张聪,2007);引入堪称当今阅读研究领域首要理论模式之一的图式理论,通过激活已有“图式”和构建新的商务英语“图式”来提高阅读水平和效率(李维英,等,2007;谢平娟,2016)。以上对商务英语阅读技巧与策略的探讨缺乏较系统的理论研究,也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难以解决语篇意义识解的具体操作问题,对本研究的借鉴意义不大。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描写、分析和解释语篇意义识解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为语境化释义识解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论视角与操作理据。本小节对商务语篇内外潜在的语境线索表现形式进行范畴化划分,归为商务知识框架触发性词汇语境线索、商务事件框架触发性表达语境线索两类,通过典型语料分析进一步为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的构建和实际操作提供指导。

(一)商务知识框架触发性词汇的语境线索功能

许多词汇本身就具有语境触发的功能,因此被选择并利用的此类词汇应视为语境线索的表现形式之一。词汇的语境线索功能实际上已为许多语言学家所注意,如Sperber和Wilson(1986,1995)在关联理论中就认为概念可作为储存或调取各种信息的标签或地址,而概念应属于词汇的范畴。中国学者任绍曾(2003)也曾就词汇的语境线索功能做过专门的探讨,他认为依靠词汇语境线索可以激活心理图式,并经过推理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商务英语新闻语篇的显著语言特征之一就是俯拾皆是的商务专业概念或术语。这些词汇经读者识别和调用而具有语境线索的功能,激活商务知识框架,并在框架内运用推理机制识解特定概念或命题意义。而在较长语篇中多个商务知识框架触发性词汇可构成语境线索链,各自激活的语境信息相互关联、制约和修正语篇的意义理解,共同勾画出意义阐释框架。如:

(1)Dell acquires Quest, offers VDI shops “one throat to choke

Dell will pay $2.4 billion for Quest Software and get much more than desktop virtualization software. Long-term, it could lower the cost of VDI.

式中:Angle[0]为x轴的角度,(°);ω[0]为x轴的角速度,(°/s);speeds_filter为车轮速度,m/s,程序中以单位时间码盘格数代替;positions为位置,是速度对时间的积分;Kap、Kad、Ksp、Ksi均为参数.

“Customers can look to us as one throat to choke,” said Jeff McNaught, Dell Wyse’s chief strategy officer.

上例意义识解中建构的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阐释框架及对其运作机制的描写,反映出该模式的几个重要特性及主要功能:1.读者能动性。语境线索之所以成为线索,并非言内语言形式特征或言外语境因素本身的功能,而是读者的认知实践对它们的调用才使之成为线索。这从我们能够对语境线索进行定性概括,如“商务知识框架触发性线索词”、“经验框架触发性线索”可得以证实,这同时揭示了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中的读者具有能动性,也体现了许力生(2006)曾提出的“以人为本”的语境观。2.开放性。在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中,语境并非指某一单个因素,而是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线索链,这个线索链的形成过程便是语篇意义的发展过程。语篇发展的动态性决定了语境线索不可能是固定的,而是在语篇发展过程中不断动态地调整建构的。3.意义导向性和提示性。熊学亮(1996)曾指出:“我们不妨把语言所要表达的真实世界比作1,而用来描述真实世界的语言的量总是小于这个1的,然而该部分语言的交际能力又可以等于1,原因是差额部分可以通过人的认知干预补足。”语境信息是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只有对这些知识框架进行有效激活,才能获得依附其中的语境知识,达到成功识解意义的目的,而激活知识框架,必须借助语境线索的引导和提示。4)建构语篇连贯。认知语境线索链如同铺开的意义之网,网上的节点具有意义触发功能,通过它们可以激活内隐的语境知识框架,调用所需的知识,使语篇的整体性、连贯性得以实现。

One big problem that IT pros have with VDI is that it requires many different components from various vendors. Dell’s acquisition of Quest Software this week gives the hardware giant a way to deliver nearly all the components of a 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

(Source: Chinadaily.com.cn, 2012-07-25)

上例中的隐喻表达“one throat to choke”是意义识解的难点,按字面理解显然无法建构语篇的连贯,只有准确识别语境线索并激活内隐的语境知识框架,调用所需的知识,才能使语篇的连贯性得以实现。对“one throat to choke”语境化释义的辨析有赖于语篇内商务知识框架触发性词汇作为语境线索,并对其意义引导和提示路径作出描写,才能给予连贯性释义。描述如下:

与大肠埃希菌相比,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比例要低的多,但ICU菌株对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10%,远远高于张秀芳等[14]的研究(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5%)。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病原菌对其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②国内各个省份的流行病学情况有着较大区别;③医院感控部门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治意识和防治工作有差别[14-15]。CRE机制复杂,如何治疗CRE菌株导致的感染也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之一[16-17]。

  

言内及言外触发性语境线索触发的商务知识框架及经验框架推导得出的假设言内线索词1“acquire”商务知识框架1有关“公司收购”这一经济行为的知识框架:一个公司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其它公司一定程度的控制权,以实现一定经济目标的经济行为。假设1Dell收购了Quest以后拥有了对Quest及其旗下产品的所有权。言内线索词2“aone⁃stopshop”商务知识框架2有关“一站式采购”这一商业模式的知识框架:公司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采购平台,集合了众多供应商,让顾客享受到一次性完成或一步到位的便捷,不再需要东奔西走。假设2(由框架2和假设1共同推导得出)收购了Quest以后,Dell已经可以成套提供组装VDI的所有组件,这就意味着IT人士在安装VDI时,可以直接在Dell享受“一站式采购”,而不再需要向众多不同的供应商购买不同的组件。言外线索3日常购买经验及场景经验框架3当顾客对购买的商品不满意时,他们会非常生卖家的气,甚至说:“我真想掐他的脖子!”假设3(由框架3和假设2共同推导得出)从前,当组装起来的VDI质量出现问题时,顾客甚至不知该找谁投诉,因为各种组件是向众多不同的供应商购买的。而现在,Dell提供“一站式”采购及成套服务,如果顾客对产品质量不满意,他们将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发泄他们的愤怒,那就是Dell。

图中的椭圆表示一个意义连贯、明确、完整的语篇,圆周上的点代表语篇语境线索,每个线索都是意义触发点,激活了与之相连的语境框架,并在框架内进行推导。每一轮推导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或者说推出一个假设,而上一轮推出的假设又可以成为新的已知线索参与到下一轮推理过程中,这样环环相扣就构成了最终推导出语篇意义的线索链。客观存在的语篇语境因素,必须被读者感知、识别和析取,才能成为具有意义触发性的线索并构成认知语境,最终对意义识解产生影响。而读者的感知能力却是因人而异的,因而建构的认知语境也就各不相同。如在交际场景中一辆车从街上驶过,有的交际者或许没有在意它的细节,如车的颜色、牌号等,但“有辆车驶过”这个事实却可能被他们察觉;还有可能,交际者正专注于某事而完全忽略了“有车辆驶过”这一事实;当然也有可能某个特别细心的交际者不仅注意到“有车辆驶过”,还记下了车牌号、颜色等细节,这些察觉一旦实现就可能对认知活动产生影响(何自然,1997:126)。由此可见,虽然语篇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读者不同的认知特点会对语篇进行不同的消化,因而读者“眼中”的语篇也应是认知语境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This marks Dell’s second strategic acquisition this year in an attempt to be a one-stop shop for 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 (VDI). Some analysts said it could have an industry-wide impact.

(二)商务事件框架触发性表达的语境线索功能

现将认知语境线索链之于意义识解的作用过程表示如下:

2.3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病例组达到临床控制54.76%、显效30.95%、有效14.29%,对照组临床控制35.71%、显效33.33%、有效28.57%、无效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Growing wildly

The duty of large corporations is “not limited tonot being evil’”, argues People’s Daily. The newspaper desires great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t China’s internet-search firms. It apparently wants them actively to “stand up for the company’s ethics”.

The publication’s wrath centres on Baidu, China’s biggest online-search firm, for a scandal involving the ads it carries. Dodgy postings for questionable medical treatments may have led to a cancer patients death—after reportedly he paid $30,000 for the quackery. The case has prompted Chinese regulators to open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ompany’s advertising practices, news that sent Baidu’s shares tumbling this week. The mess follows another health furore. In January, Baidu’s boss admitted that his firm had accepted payments from ostensibly independent health experts moderating its online chat rooms for sick patients.

The newspaper’s admonition also took a sideswipe at Google, whose longstanding motto is “Don’t be evil.” The American search giant noisily pulled out of China in 2010 rather than be subject to official censorship. Despite this seemingly principled departure, Google actually kept several of its lower-profile businesses going. It is rumoured that Google Play, its app store for Android smartphones, may arrive in China soon (which would require the firm to kowtow to censors).

(Source: The Economist, 2016-05-07)

上例中的隐喻表达“kowtow to censors”是意义识解的难点,并对不熟悉背景事件的读者的理解形成信息阻断。只有提取语境线索并激活内隐的背景事件框架,调用相应的综合知识,才能对空缺的意义进行补缺。对“kowtow to censors”语境化释义的辨析有赖于语篇内商务事件框架触发性表达作为语境线索,并对意义识解过程的思维路径作出描写,才能系统地揭示文本意义生成的理据。描述如下:

3.2.2 同时在上人梯搭设高度超过20m时,开始采用增加设斜向拉绳(双股8号钢丝绳+花篮螺栓)的方式,增强上人梯的稳定性。在预埋钢板上焊接φ20拉环用以固定斜拉绳。斜拉绳水平间距L1=1.2m,每层3个,竖向间距为 H1=6m。

经下表分析,“kowtow to censors”在文中的语境化释义可识解为:In 2010, Google pulled its Chinese-language search engine out of mainland China and said it would stop censoring search results in China. The move was controversial, cutting Google off from the lucrative Chinese market. 5 years later, it still cannot resist the temptations of China’s soaring online market and plans to return to China, but the precondition is to comply with the laws and requirements of China’s online regulator.

据资料显示,化妆品零售从2014年1 158 亿元增长到2016年2 087 亿元,增长高达80.2%,预计到2020年中国化妆品线上交易规模将超4 500 亿元,中国也成为全世界化妆品消费最多的国家。到今天,美妆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各种品牌琳琅夺目,层出不穷,美妆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触发性语境线索触发的商务背景事件框架及其它知识框架推导得出的假设线索1“notlimitedto‘notbeingevil’”事件框架1触发了谷歌的公司格言及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是这家公司的行为准则:“不作恶”(Don tbeevil)。2001年工程师PaulBuchheit在一次关于公司价值的恳谈会上最早提出这种说法。很多谷歌人把“不作恶”的意思直接理解为不要成为一个冷酷无情、格杀勿论的垄断者。假设1作为互联网龙头的搜索引擎企业,聚集了数以亿计的用户,公司的职业道德不应仅限于“不做垄断者”,而理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接受并配合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线索2“Baidu”“scandal”“acancerpatient sdeath”事件框架2“魏则西事件”:患有滑膜肉瘤的大学生魏则西因为通过百度搜索选择了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但是花费大量医药费后不治身亡,他生前把这段经历写在了知乎话题“你认为人性最大的‘恶’是什么?”上,引起广大网友对百度医疗竞价排名制度的愤慨,纷纷谴责百度。线索3“troublesatBaidu”事件框架3“魏则西事件”让百度陷入了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百度CEO李彦宏被国家网信办约谈。假设2(由框架2和框架3共同推导得出)“魏则西事件”折射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监管真空,政府加强监管势在必行。线索4“thetemptationsofGoogle”事件框架42010年,Google宣布将搜索业务撤出中国大陆,并停止按照有关部门规定对搜索结果进行审查;2015年,谷歌表示希望重返中国市场。假设3难挡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巨大利益的诱惑,谷歌意图重返中国市场。线索5“kowtow”知识框架5中国传统礼仪知识框架:跪而磕头,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作为臣服、崇拜或高度恭敬的表示。假设4(由假设1、2、3共同推导得出)谷歌要想重返中国市场,需严格遵守中国对于信息安全的原则,并接受中国政府依法监管。

五、结语

审视上述基于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的商务英语新闻语篇意义识解过程,我们发现读者的认知能力、专业知识结构是他们能否准确把握并获取语境信息的关键,体现了读者的中心主导作用。如前所述,语篇创作者往往会借助各种策略使其语篇可以为读者理解,这些策略表现在文本中便是各种语境线索。但如何把握这些线索、激活内隐的知识或事件框架,并由此获得相应的语境信息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论引导。认知语境线索链模式把客观静态的语境具象化为若干有意义触发性的语境线索,对商务英语新闻语篇中隐喻、行话、文本语符缺省等语言特征的语境化释义过程提供可描写、可阐释性说明,让读者感性地把握语境的具体运作机制以及概念或命题语义识解的理据与规律,使意义推导过程更具层次性、逻辑性、关联性和程序性,对指导商务英语阅读理解具有一定理论与方法论意义。

参考文献:

丁芬.2007.从商务英语的语言运用特点分析如何提高商务英语的阅读能力[J].科技咨询导报(4):130-131.

李素真.2000.语域理论在商务英语阅读中的应用[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1): 80-83.

李维英,李文,吴大阅.2007.浅析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16(2):50-52.

任绍曾.2003.词汇语境线索与语篇理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35(4):251-258.

谢平娟.2016.语篇图式理论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的实证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8):390-392.

熊学亮.1996.单向语境推导初探(下)[J].现代外语(3):16-21.

许力生.2006.语言学研究的语境理论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6(4):158-165.

曾利沙.2002.论“操作视域”与“参数因子”——兼论翻译学理论范畴——“文本特征论”的研究.现代外语,25(2):153-164.

曾利沙.2011.基于语境参数观的概念语义嬗变认知机制研究——商务英语时文教学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6):6-10.

张聪.2007.用英语语篇分析引导商务英语阅读[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9(1):62-65.

朱长河,朱永生.2011.认知语篇学[J].外语学刊(2):35-39.

FIRTH J R.1959.The Treatment of Language in General Linguistics[M].London:The Medial Press.

GUMPERZ J J.1982.Discourse Strategi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 A K.1964.Linguistic Science and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s.

HYMES D H.1972.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C]∥PRID J B,HOLMES J (eds.).Sociolinguistics:Selected Readings.Harmondsworth:Penguin.

LYONS J.1977.Semantics: Vol.2[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LINOWSKI B.1935.Coral Gardens and Their Magic: Vol.2[M].London:Routledge.

SPERBER D, WILSON D.1986/1995.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VAN DIJK T A.2008.Discourse and Context: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ERSCHUEREN J.2000.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蓝可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