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更新时间:2009-03-28

广西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之一,在这块丰饶而美丽的土地上栖居着勤劳智慧的人民,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11个世居少数民族,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民族传统文化以各种方式存在于不同的地域,如何传承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关乎国家文化建设战略和广西文化建设,也关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流播与现代性转化。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文献的基本状况及建设少数民族图书馆的必要性

广西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姿的民族传统文化,在语言、文学、艺术、服饰、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民俗、饮食、医疗、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自治区古籍整理办公室1989年首次收集、整理出版的《古壮字字典》,共收壮字10 700个,其中4 918个为正体字,余下同音同义异形的字为异体字。此外还整理出《古壮字文献选注》《布洛陀诗经译注》《壮族民族古籍集成》《壮族磨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其中《壮族磨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收入磨经布洛陀的古壮字抄本29种[1]。在文学艺术上,《刘三姐》是壮族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和民间文学资源,此外还有大量少数民族传说和神话故事。三江侗族的风雨桥是建筑艺术的杰作,壮族的铜鼓、壮锦、绣球等是颇具代表性的工艺品。广西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的特点,“黑衣壮”以全身黑色着装而得名,靖西县新靖乡旧州村、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六巷村、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平金江村、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杆洞村、三江侗族自治县梅林乡新民村的瑶、苗、侗等民族服饰也有自己的鲜明特点[2]。广西世居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祖先崇拜或鬼神崇拜,并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祭祀仪式。民俗方面有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蚂拐节、仫佬族的依饭节;饮食方面有壮族的糕耙、五色糯米饭,侗族的打油茶,苗族的“醋泡饭”等。

就广西传统文化的整体资源而言,民族文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的纸质文献馆藏相对较多,而服饰、宗教信仰、民俗及饮食则主要是散落在各地的活的遗存。这一整体资源非常丰富,包含了很多现代性文化元素,具有现代价值,但事实上它们的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以为,建立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重要途径,因为通过这样的空间,可集中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和实物,多途径展现广西少数民族多种多样的文化遗存。广西现有的图书馆建制主要包括广西各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缺少专门的少数民族图书馆。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都或多或少藏有相关的少数民族文化文献,但这些仅是部分馆藏资源,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这个现状制约了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继承。因此,应考虑进行少数民族图书馆的建设,以便更好地践行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略,让广西的传统文化参与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来。

燕山大峡谷休闲旅游带规划范围为丰宁西南地区,一直延伸到坝上大滩镇。综合考虑燕山大峡谷不同地段的微观地质地貌特征,沿途地形与乡村文化特征,打造峡谷文化景观带,形成以峡谷文化为龙头,融汇峡谷生态、峡谷物产、峡谷温泉、峡谷摄影、峡谷写生等,将峡谷文化、休闲文化、民俗文化为一身,集观光、休闲、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形成以峡谷为轴,带动丰宁西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旅游开发构想。

连接“Y”字形接头,使用磁珠筛选去除接头自连片段,利用PCR扩增进行文库模板的富集,氢氧化钠变性,产生单链DNA片段。

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路

建立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的目标主要是传播广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应该依托这一阵地,将传统文献借阅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开辟多种文献流通渠道。首先是畅通纸本文献的借阅。传统图书馆在纸本文献的借阅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少设禁区,力争做到无条件向全民开放,最大限度地传播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其次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深化阅读,可定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文献图书展,把阵地展和巡回展结合起来。广西自治区在2016年举行的少数民族古籍全国巡回展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上就很有意义[6]。还应制定阅读推广计划,把握世界读书日、文化遗产日、中华传统节假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和其他重大节庆等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阅读传统文化文献的活动,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的主题活动。另外还要针对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如: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农村留守儿童等),制定服务性的阅读指导活动。

()有必要制定出台少数民族图书馆建设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十三五”规划》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广西图书馆建设取得的成就,也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建设目标。“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已经出台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近期出台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为公共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公共图书馆法》为公共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广西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对本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确定了明确的指标,中央和自治区本级财政对本馆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作为广西公共图书馆的龙头馆,本馆将大有可为。”[3]4-5规划把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作为‘十三五’的重要目标,提出了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但整个规划没有少数民族图书馆建设。针对这一情况,广西区政府、区图书馆、文化管理部门及图书馆学会应该从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战略出发,尽快制定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图书馆建设规划。

()整合各级各类图书馆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文献资源

考虑到细胞作用区域的变形梯度较大(局域变形),采用二阶形函数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测量结果。公式(2)(下标2表示形函数阶数)给出了二阶形函数的表达形式,具有更多的自由度,其参数矢量由一阶形函数的12行增加为30行,能够描述的变形也从一阶变形(伸缩、转动、剪切或其组合)扩展到二阶变形(如梁的纯弯曲)。

基于政策行为人理性决策的程度、科层制的程度、经济体制下专业分工程度,笔者将动员、强制、交换三种模式作一个简单区分。

()以专业部门为依托建立少数民族文献和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队伍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拔河比赛,并拍下拔河场面,特别是人物动作以及表情,并让学生观看拔河视频,通过观察能够使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教师采用活动视频与微课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以此调动学生内心细腻的情感,使写作更加深刻。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致观察能力,这也是语文作文写作重要的素材。

多渠道多途径发挥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1]刘连芳.壮文与壮文信息处理[J].中文信息学报,2011(6):175-182.

自治区图书馆、自治区艺术研究院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由于在文化职能和出版方面的优势,可以作为少数民族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和传统文化传承的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自治区图书馆是广西图书馆的龙头,在少数民族文献收集、管理、研究方面有历史的积淀,在队伍建设上有深厚的基础。自治区艺术研究院是整理和收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文献的主要部门,在过去广西图书馆的民族文化资源建设和开发的过程中起了极大的作用。2011年自治区图书馆在《图书馆界》刊发短讯《1 488册广西少数民族抄本文献入藏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一文中认为;“上世纪80年代以前,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时称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通过不懈努力,逐渐征集到上千册广西少数民族抄本文献。由于受自身场地、保管条件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还未系统开展对这批文献的系统整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在获知这一信息后,多次与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进行联系,经过不断沟通,终于达成了一个文献保管及利用的合作协议。”[4]广西少数民族文献大多散落在民间,涉及地域广,文献内容多,要靠专业人员去乡下辗转搜集。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曾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所以建设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要运用这个研究平台和其人才队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文社科类图书在业界享誉甚高,出版过系列广西地方文化精品图书,如《桂学文库·广西历代文献集成》,桂林地方文献图书有《契篙集》《蒋冕集》《冯子材集》《瓶山全集》《杉湖十子诗抄》《岑襄勤公奏撤》《粤西通黝》《王鹏运集》《况周颐集》《韦丰华集》《龙启瑞集》《广西名胜志》《赵柏岩集》《桂林风土外二种》《听之草堂诗集》《谢良琦集》,还有关于太平天国和民国的人文图书[5]。依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相关人才,可促进少数民族图书馆馆藏珍贵文献的整理、出版,可推动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具体的人才建设上,可以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为中心,通过政策性倾斜,制定人才发展方案,着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文献管理、传播和研究的专业人员,夯实少数民族图书馆的基本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柔性引进兼职馆员,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化文献研究人才中特聘研究员和馆员,这样可把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文献方面的人才与全国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互动的人才建设机制和管理模式,从而更有效地为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全方位整合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文献资源形成立体的馆藏资源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文献涉及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民间习俗、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乃至行为方式等内容。在“十二五”期间,广西图书馆购书经费总额达到 5 400万,年均增长 13.1%。截至 2015 年底,馆藏实体资源数量约 347.9 万册,其中书刊 325.8万册。馆藏电子书总量达到 337.7 万册,自建 35 个数字资源库,数字资源总存贮量达 99 TB。逐步形成以地方文献、少数民族文献和东盟文献为馆藏特色,纸质文献、数字文献并重的馆藏资源体系3[2]。但现实中少数民族文献大多散落在民间、文献零碎、破损程度严重的现状。因此,就要以专业部门为依托,收集整理,研究发掘,努力整合广西已有的各级各类图书馆中的少数民族文化文献的馆藏资源,特别要加强对民间文化图书资源的利用。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的馆藏,应立体展现区内各民族文化文献的整体,把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服饰、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民俗、饮食、医疗、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各方面内容呈现出来。在馆藏资源的具体分类设置上,可分为壮族馆、瑶族馆、苗族馆、侗族馆、毛南族馆、水族馆、仡佬族馆、仫佬族馆、京族馆、彝族馆等,同源民族、文献资源较少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合并,比如说仡佬族和仫佬族就可以整合为一馆。按照这样的立体建制思路所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图书馆,无论读者是否阅读,也能在无形中传播广西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开辟多种文化文献流通渠道

广西没有专门的少数民族图书馆,这不利于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新时期以来,国家的公共文化事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广西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应该认真思考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利用现代传媒传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民族世代繁衍和永续发展的生命力。广西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宝贵资源。繁荣发展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继承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广西乃至中国现代化嬗变的题中之义。但如何继承,则需要考虑建设少数民族图书馆这样的有效途径。因此,立足于广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以少数民族图书馆的建设为依托,积极传扬广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对广西经济社会文化的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结语

要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微博和刊物、图书、海报、宣传单、标语横幅、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汽车图书馆、公共空间以及电视台、电台、报纸等信息载体加大宣传广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比如壮字、广西民间文学、布洛陀文化、广西石刻、广西民俗、广西服饰等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是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这些成果,图书馆应及时通过现代媒体向社会公众发布,特别要善于利用微信这种便捷方式,比如可建立传播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微信公众号,及时有效地向公众推送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广西已经建立了从自治区到市县乡的垂直公共图书馆系统,每级图书馆都或多或少拥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文献资源。自治区在着手建立少数民族图书馆时,不必另起炉灶,而应对这些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自治区图书馆为例,该馆重点建设的“地方特色”馆藏,包括广西文物精品、八桂诗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广西民国人物、广西民国照片、八桂讲坛、广西游记、广西文坛,民族特色较为鲜明,在此基础上很容易整合关于自治区少数民族图书馆的各种资源。为突出民族地方特色,广西也可采用“总馆-分馆”的模式来建设少数民族图书馆。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正式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确立为国家文化发展策略,2011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总分馆”制在全国推广实践。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根据这些文件精神,可以自治区图书馆为总馆,另择场地新建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作为分馆,它处于从属地位,是自治区图书馆少数民族文化文献图书的专门馆,但必须拥有基本馆藏、常规人员配置与固定的开闭馆时间。在管理上可设置专门的人员来负责,把原来关于少数民族的图书文献资源集中起来,以民族为类别,建立多个专题文献资源库,涵盖物质和非物质等内容。如此,整合区馆原有少数民族文献资源便可顺理成章,而少数民族特色的馆藏建设因此可获得独立的发展。这将会为研究和了解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极大的方便,克服现有图书馆民族文化文献资源混杂且不便寻找、阅读和研究的困难。

参考文献

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的建设是广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对广西现代社会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广西少数民族图书馆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多渠道、多途径地传播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玉石阶,玉璐.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状与传承保护[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4):1-8.

[3]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十三五”规划[EB/OL].(2017-8-30)[2017-12-20]http://www.gxlib.org.cn/news_show.aspx?id=10163.

[4]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办公室.1488册广西少数民族抄本文献入藏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J].图书馆界,2011(6):67.

[5]罗天.试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文献的收集与保护[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4):8-9.

[6]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首次巡展开幕[J].中国民族.2016(7):58.

 
姚洁
《河池学院学报》 2018年第01期
《河池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