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国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以《祥林嫂》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近现代创作的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很多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有些作品在曲调风格上加以展现,有些作品在歌曲内容上进行叙述,还有些作品则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综合表现,而如何把这些民族声乐作品更好更贴切地展示给听众,也就同时对演唱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尚德义*尚德义,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2年生于沈阳,50年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1998年任教于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写过大量的艺术歌曲,著名的有《七月的草原》《科学的春天来到了》等。先生创作的声乐套曲《鲁迅》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其中的《祥林嫂》是这部声乐套曲当中的一首女高音独唱作品,非常具有代表性。演唱这首声乐作品,要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放在首位,演唱时多注意内心情感的抒发与演绎[1],体会尚德义先生创作的特点。此外,还要从歌曲本身出发进行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分析,小到对于每个字的每个音在作品当中的作用。不管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自然地就会表现得游刃有余,同生活相结合,才能创造完美的艺术形象,表演者通过自身的想象以及对作品的了解,达到内外一致,才会使演唱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具有说服力。

一、声乐作品《祥林嫂》的创作背景

()人物背景介绍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小说《祝福》中的人物,祥林嫂是旧社会劳动妇女形象,她嫁给一个比自己小的丈夫,不久,丈夫不幸身亡,祥林嫂一人来到鲁镇,在鲁四老爷的家中坐女工,干活勤快有力,取得了鲁四老爷家的信任[2]。好景不长,婆婆让她嫁到了山里。后来丈夫死于风寒,接着儿子被狼吃掉,多层惨痛遭遇后,再一次来到鲁镇,这一次祥林嫂不像先前一样灵活,反倒老是出错,逢人便说她的悲惨遭遇,使得大家对她避而远之。

叮嘱患者禁食12 h,于次日清晨抽取6 mL静脉血,2 mL静脉血通过Bio-Rad ZE5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剩余4 ml静脉血经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与生化指标。

祥林嫂的一生充满坎坷,令人心酸。她在迷信、地主、婆婆的压迫下痛苦度过了她的一生。丧夫失子没有使她绝望,却因一句话把她推上了绝路。她对人间的冷暖已经绝望,她在临死前夕,对灵魂表示出疑惑。

以往的动态冲击实验对动态材料参数的测定并未提出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Zheng等[12]于2014年建立了基于3D Voronoi技术的闭孔泡沫有限元模型,采用基于离散变形梯度的方法计算局部应变场,通过对每一个拉格朗日位置的应力-应变状态的确定获得动态应力-应变关系,即动态、刚性-塑性硬化(D-R-PH)模型:

()声乐作品祥林嫂的创作背景

《祥林嫂》这首作品选自尚德义先生的声乐套曲《鲁迅》,《鲁迅》是由七首艺术歌曲组合而成的[3],这部声乐套曲是由尚德义先生及其学生一起创作完成的,其中《祥林嫂》是尚德义先生亲自谱曲,是一首女高音独唱声乐作品。

《鲁迅》这部声乐套曲大部分题材选自鲁迅先生小说里面的人物,例如《阿Q》等。鲁迅先生是语言大师,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个性分明,在歌曲的创作中,尚德义先生运用多元创作思维,使得其中的人物一个个惟妙惟肖,让人思绪万千,久久沉浸于人物所产生的故事情节之中。

二、作品创作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用第三人称角度塑造的人物形象

“谁关心你的冷暖,谁关心你的行踪……”看似出现的是第二人称的“你”,但是描写的是第三人称“她”,用“你”是更直接表达歌唱者对她的怜悯,对她遭遇的心痛之情,她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不甘屈服命运却又屈于命运的人,在其演唱过程中,应更多表达对祥林嫂这一人物的同情,对中国旧社会的封建和当时人们愚昧的悲愤。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运用实则为第三人称的第二人称,使读者身临其境,而使文章倍感亲切,娓娓道来。在音乐的创作中又何尝不是呢?歌曲《祥林嫂》的歌词整个创作都是这样运用的,像是与祥林嫂之间的对话。

笔者认为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更多地应该加入自身对祥林嫂的了解,结合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来进行演绎,应多从自身对祥林嫂的情感出发,演唱者不是祥林嫂,演唱者更多的是面对这一悲剧的旁观者,所以在整个演唱过程中,既要做到身临其境,又需要表现出自己对祥林嫂悲剧发生后的感受。

()表现人物所处的情境

《祥林嫂》这首音乐作品里面添加了戏曲的元素,要求字正腔圆,因此,只有把每个字咬好才能在演唱的时候做到给人以饱满的感觉。《祥林嫂》不是歌剧,没有任何剧本可以给你演绎,它只能通过演唱者的声音来塑造人物的形象,这也从而要求演唱者不但要有以情带声的本领,还需要其有一定的声乐技巧。

就雌虫而言,GST在翅膀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部位,而触角和残体中的表达量基本相当,分别是翅膀表达量的1.99倍和2.20倍。就雄虫而言,GST在残体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部位,触角与翅膀中的表达水平基本相当,分别是残体中表达量的1.43倍和1.53倍。

如图1所示,歌词一开始用“蜿蜒小路”“雪花飘零”对情境做了阐述,为后续故事做铺垫。再看到歌曲的旋律非常的平缓,开始处用“P(弱)”标明,就要求演唱者弱唱,会使得祥林嫂孤苦伶仃的形象更为生动。从场景来看,祥林嫂生活在冰天雪地中,得不到一丝温暖,内心蕴含着无限痛苦。如果把握不好,一开始唱太强会使整首作品黯然失色,凄凉的歌词,如把它唱强,它本身的凄凉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需要在气息支持情况之下的弱处理来表现这种心情和状态。

  

图1

  

图2

笔者认为,这里的歌词是对祥林嫂的外部形象做了简单的描述,如图2“痴呆”这一词用得恰如其分,淋漓尽致地倾吐出她心中的哀痛。仿佛祥林嫂就在眼前,我们看到了她的哀伤,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心痛。演唱者在整个演唱过程中,如不展开想象的翅膀,会使得整个演唱生硬。

在寒风刺骨的冬天,在被“祝福”的晚上,祥林嫂只身一人走在落幕的大街上,当唱到“天冰冷,地冰冷”时是一种呐喊,一种怜悯,是自身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无助,应是演唱者自身对祥林嫂生活环境的贫苦所表现出的一种宣泄。如果演唱者不站在祥林嫂的角度思考,哪能理解和感受祥林嫂当时内心想法,怎能更好地传达情感?

共纳入21个研究,包括594例患者,研究间异质性较高(I2=65%),分析原因同上。随机效应模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骨不愈合发生率为5.7%,CI 95%为2.8%~9.5%。

()祥林嫂人物形象的把握

在这首声乐作品主要讲述的是对她整个遭遇的悲愤,替她心寒,替她感到愤愤不平,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斥责。在这样一个生活背景下,演唱者应多结合小说情节,来抒发自己情感。要想使听众与自己情感不谋而合,就必须把握好人物的个性、思想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中去。

全曲描述的是后期祥林嫂的一个人物形象,在笔者看来,这里描述的祥林嫂已经对生活失去了原本的信心,在她的眼里已经没有任何的真情可言,仿佛看到了一个头发凌乱,衣着破旧,目光呆滞,嘴里神神叨叨的祥林嫂。内心对她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的无可奈何,错综复杂的情感,一触即发。歌词中的“蹒跚”“白发”“痴呆”对祥林嫂的外部外形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可这寥寥的几个字,恰好突出了祥林嫂的形象。

  

图3

  

图4

要对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有一个深度的了解,需要对整首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有所了解,才能确立基本的情感基调,只有这样才能使演唱者融入其中,像音乐中的人物一样去揣摩、去活动,从而加强音乐本身的说服力。

传统Fenton反应速率常数k1为0.0470 min-1,而加入石墨烯的Fenton反应速率常数k2为0.0632 min-1,则k2>k1。由此可知,相比传统Fenton反应,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Fenton氧化的反应速率,对制浆中段废水的降解效果更显著。

在演唱歌曲之前,笔者对自己本身的演唱风格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祥林嫂》是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的歌曲,这首歌曲情感非常细腻,尤其在声音的处理、情感的把握上需要下足功夫。

在演唱图3中“天冰冷,地冰冷,可怜无助你向谁倾诉这世间的不平,不平”时,有些演唱者会简单地认为是对当时环境的一个描写而已,在笔者看来其实不然,它是对当时社会的残酷,人世间的冷漠无情的感慨,祥林嫂遭受亡夫丧子之痛之后,人们不但没有给与她安慰,反而认为她伤风败俗,对她冷嘲热讽。

人物所处的情境在声乐演唱过程中也是不容忽视的,演唱者演唱过程中的方式及分寸是由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行为和唱词所做的决定,然而这些因素又是以情境作为依据的。笔者认为,人物塑造出来的准确性离不开声乐作品所设下的情境的认识程度。祥林嫂是在一个受压迫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如果演唱者不能把这一点看清楚,那演绎出来的祥林嫂就只是一个凄凉的空壳,没有一点实际意义。

三、作品演唱时的人物形象塑造

()演唱中人物语气的把握

一个人说话时的语气可以表达出他当时的心境,也能表现出这个人的性格,在歌唱中也是如此。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语气也是极为重要的,歌曲中原意是要表达悲愤之情,而演唱者却把其唱得平淡无奇,只会使得演唱出来的作品黯然失色。

歌曲的开头(19个小节)是平稳进行的,较少的大跳,这里是为祥林嫂凄惨故事做铺垫,在这里演唱时,笔者认为语气应该是祥和的,像和听众说话一样,营造一个凄凉的氛围,在寒冷冬天,祥林嫂独自一人在大街上行走,那份孤独与凄凉,在饥寒交迫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伸出援助之手,内心的麻木及其精神的崩溃。

全曲第二个高潮结束后紧着这便是“呜”音,图5“呜”字在文学中一般是来描述哭泣的声音,在笔者看来这里的“呜”字是对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的进一步刻画,虽然没有用文字来描述,但是看里面的和声走向,也有一种哭泣、怜悯之意。三个“呜”都是下行音阶,每一个“呜”字的第一个音都运用倚音来装饰,有抽泣的感觉。这里演唱时,应带哭腔演唱。紧接其后的是一个“呃”字,在和声上,尚德义先生选择了一个分解和弦,有种推动之感,也是表现出祥林嫂不甘心这样悲惨的命运。

在整个演唱中声音要有一定的强度,可又要把握好尺度,情绪上要表现出对祥林嫂这种遭遇感到心痛,却也无能为力的情感。然后把握好人物的语气,会使你的整个演唱华丽出彩;再次,掌握好歌唱的方法,不但需要对声音有很好的处理,然而歌曲的情意也是尤为重要的,良好的声音,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做好,但是注意歌曲演唱语气的人,所演唱出的作品是独树一帜的,例如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性格,处理事情也是有各自的风格,歌曲中人物形象亦是如此,如果好坏不分、悲喜没有差别,即使声音再好,也只会让听者觉得无味。

()采用无词歌的演唱艺术特点

“无词歌”部分是本作品的一个亮点,也是尚德义先生歌曲的一大特色[4]。全曲的“无词歌”部分,是歌曲最抒情的地方,使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这是让聆听者自我抒发对祥林嫂情感的方式。

在对《祥林嫂》这首作品的演唱中,我们会运用许多声乐演唱和表演的技巧,比如,在演唱过程中要做到声情并茂,只有深入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才能够把握这首歌曲。

  

图5

如图4“哪里是天堂之路?哪里是地狱之门?你一次次仰望着长空!你一遍遍呼喊着上苍!”这里是全曲的第二个高潮,也是悲伤情绪达到最顶峰时期。笔者认为在速度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而演唱力度上也需变化,强与弱要对比要鲜明地体现出来,如果在这里演唱者把整个片段都唱强,就会把原本弱势的祥林嫂塑造成为一个极度坚强、勇敢的人物。事实上当时的她对生活已经失去了信心,在精神上已经是毫无寄托了。这一段是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情绪,人世间的冷酷无情让她受尽折磨。

水源热泵技术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制冷供暖方式,不管从能源使用方式,还是技术成熟的角度上都是暖通空调领域值得应用与推广的[3-7]。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8]。在家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项目中,大多数热泵机组均采用传热效率较高的板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板片间距小,容易造成堵塞。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际工程中普遍采用加装壳管式换热器作为水源与机组换热器之间的中间换热器(见图1)。

()念白部分

念白是我国戏曲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念白,是我国戏曲中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它以一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音调将语言戏剧化、音乐化,在戏曲中最能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它能使得原本平淡无味的词与句变得形象化、音乐化,将它使用在歌曲中能更好地表达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念白常运用在戏曲方面,《祥林嫂》这首声乐作品用到念白,可谓是锦上添花。这一句念白是祥林嫂在临近死亡前向人询问话,这个小说片段不仅仅连着她悲惨的命运,还表现出了祥林嫂形象的性格[5]

  

图6

图6这句念白更完美刻画了祥林嫂的形象,在念白过程时要注意语速,在乐谱中有明显的标记,是稍慢的、自言自语的。要注意每个字的节奏,尤其是“一个人”“死了之”“有没有”这几个字的念白,把这几个字念好了,就更能体现出祥林嫂的无奈和痛楚。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当中,才能抓住人物的灵魂,才能把祥林嫂这一凄凉的故事让人回味,声乐是歌唱的艺术,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感情,演唱者经过自身的演绎,在心里结合曾经体验过的情感,通过肢体语言、演唱的共鸣效果等表达出来,能够引起艺术欣赏者的兴趣[6]。在演唱《祥林嫂》的时候需要注意发声的力度,整首作品强弱对比相当的明显。比如,在演唱“天冰冷”时需要强有力的发声,紧接着的“地冰冷”又要及时弱下来,这就考验着演唱者的技术。

四、结语

通过对女高音独唱声乐作品《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塑造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塑造一个良好的人物形象不仅要了解剧情,更为重要的是把握好人物在作品中的定位,要赋予人物新的生命力,只有将自身融入角色,才能真正唤起观众的情感,最后呈现给人们的人物才最真实。

[1]耿玉琴.略论歌唱艺术中的表现特征[J].艺术研究,2006(04):2-4.

旧金山佩奇街273号,禅宗临终关怀中心,这座宁静的建筑物处在居民区内,门口没有任何标志,只有高高的台阶,甚至于连普通公共场合均有的残疾人坡道和盲道,这里也没有。我和安妮迟疑了半天,我们不能确定要拜访的专门和死亡打交道的中心,是不是在这里。

[2]项亮,秦缘.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尚德义新作品《祥林嫂》的艺术特点及其演唱[J].大众文艺,2010(22):113-115.

“节俭成本不能违背质量安全底线,抓住质量安全必须顾及成本可支撑的实际。”从质量安全与成本管理的精细化规律再认识入手,以“质量-安全-成本-消耗一体化”为指导,成研中心先后提出了八项创新理论,形成了一套经典的成本管理体系,如同一根线贯穿连接了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

[3]于亚欣.声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艺术教育,2008(3):68.

[4]吴国玲.艺术歌曲和歌剧演唱特点分析[J].才智,2009(22):28-29.

(2)由于大数据下信息资源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传统审计的方法模式,因而对数据的安全保护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审计中大量数据的汇集和存储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泄露风险,并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往往已有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的升级更新速度有可能还跟不上数据信息非线性增长的节奏,这样内部审计数据的安全黑洞就会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安全防护要求。

[5]高德坤.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祥林嫂形象塑造手法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1(04):32-34.

[6]王红宇.浅谈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J]:北方音乐.2011(07):8.

 
纪恺
《陇东学院学报》 2018年第02期
《陇东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