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中庸》的道德逻辑及其现代青年启示

更新时间:2009-03-28

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逻辑的影子确实无处不在,尤其是道德逻辑的地位格外重要。道德逻辑是道德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及其道德内在要素之间的存在规律。这些珍贵的传统道德资源,不仅仅塑造着我国灿烂的传统道德文化,而且也形成着中国人特有的东方逻辑魅力。这些都是当代青年需要倍加珍惜的民族财富。子思在《中庸》思想表述布局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道德逻辑设计,分别是重视天的道德逻辑、重视孔子思想的道德逻辑、重视引用《诗经》的道德逻辑以及重视矛盾思想的道德逻辑,并最终得出“诚”是自身道德思想的逻辑核心。通过梳理分析《中庸》的道德逻辑及其特殊意义,希冀寻求现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道德逻辑道路。

一、《中庸》的道德逻辑浅谈

子思夹在孔子和孟子之间,子思的道德思想也是夹在孔子道德思想和孟子道德思想之间,实际上一直处于一种“若隐若现”的状态,再加上关于子思资料的缺乏,甚至人们开始怀疑子思的存在。以至于更多的相关研究是围绕“孔孟”、“思孟学派”、“子思学派”而展开,单独集中地围绕子思的研究较少,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之前对子思道德思想的全面研究是稀少的,这种状况的改变应该是“郭店楚墓竹简”的出土,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近些年来这种研究始终处于“走走停停”的状态之中,并没有促生出子思道德思想层面的质的飞跃。为了全面了解子思的道德思想,笔者尝试从逻辑合理性层面介入到子思的《中庸》道德思想。

1.《中庸》的道德逻辑背景

子思早年丧父,无论是在成长经历上,还是在心理情感上来讲,都是比较依赖孔子的,再加上孔子的特有名声与时代威望,这些因素更加促使着子思道德情感的演变。一方面是血缘的道德情感,这在孔子去世之后容易演变为子思对孔子的“德性追崇——清高认同”;另一方面是学术的道德敬仰,这极其容易演变为“集中学习与方法提炼”;这种天然的身份会让子思身边从来不缺乏道德的追崇者,然而,子思能否完成“孔子的再现”呢?这种双重的压力又促使着子思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既要保持一种对孔子的道德学习,又要对外展示孔家的道德风采。当时的社会状况给予子思提供了一种不同的道德道路。按照史料记载,子思是有重振孔门之心的。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表面上诸侯国都是向周朝献忠心,但是背地里都是想着早日“一举成名”。整个社会主流便成了一种“虚伪与分裂”的混合现实体,人心难测的惨烈程度得以全面显示出来。子思,作为一个重视道德的孔门清高人,却活生生地见证着这样的一个现实道德世界。在这样的道德环境下,子思如何传递这种道德德行呢?最为直接的道德语境显然就是传递孔子的思想。然而,通读子思作品,我们能够发现子思并不是在追求一种简单的陈述“孔子思想”,而是在阐述孔子道德思想过程中加入了一种“再加工”;换句话说,子思的道德之心并不纯粹,而是一种包含着“私心”的道德思想,这里的私心就是要将“孔家的思想”传递下去,只不过这里的传递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中庸》等一系列著作。也就是说,假如孔子已经能够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子思还应该有自己的动机复杂性,那就是时刻要保持孔家的清高与思想的纯正。也就是说,这里的子思并不是一种完全以学术角度去看待中庸,这里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就是要保持孔子的立场。从实质上来看,子思道德思想属于子思与其爷爷孔子的共同道德作品。

“No surgeon who wished to preserve the respect of his colleagues would ever attempt to suture a wound of the heart”[27].

2.《中庸》的道德逻辑内容

《中庸》中最先出现的关键词都是其具体道德逻辑的化身。注重“天”、“性”、“道”、“教”;子思是一个非常注重内在的人,因为他在阐述中庸大道理之时,首先想到的是“慎其独也”;其次是“戒慎乎”、“恐惧乎”,这不仅仅是对其他人的一种启示,主要还是对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种注意、一种要求,我们判断子思在日常道德生活当中应该是基本做到了这一点:“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同时,我们也能感觉到子思的生活,一种“孤独的”、“幽暗的”道德人生。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出子思在写这篇文章时,应该是处于一种“个人世界”。孔子非常注重“礼仪”,然而子思却强调“内心的学问性”,其实两者并不是很矛盾,以前的孔门相对要求“面上的礼仪”,子思更加注重“内心的理解认同”。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是一种学问。由此可见,两者不仅不矛盾,反而更是一种“共识”。子思的道德思想触及到了幸福问题。这种状况他自己是否满意呢?或者说他是否幸福呢?按照别的标准不好评价,但是按照孔子的标准去理解的话,应该是“达到了基本要求”,但是,按照当时的社会标准,那总体上来看,应该是一个“喜怒哀乐”五味杂全的心内世界,并且“未发”——无处发泄。换句话说,子思还在思考这样一个现实,这种状态的意义是什么?好不好?应该怎么办?从思想上来推断,当时的子思应该是在反思这样一个道德问题,那就是自己的这种情况是否能够继续下去,坚持自己?还是跳进滚滚红尘?“之未发”是一种状态,随后子思给出了一个自己的标准答案,“之未发=中=天下之大本也”。这是一种何等的自信,自己的现状就是“本”。很快子思有一种新的具体的“思想后退”,万一自己出门了,应该怎么与人相处呢?“发而皆中节=和=天下之达道”,这里子思所探究的“中”、“和”、“本”、“道”应该是其心理所惦记的问题延伸,究竟什么是天下之本?什么是天下之道?子思想表达一个什么心境呢?探究本道,显然说明子思的一种“不甘心与世俗为舞”,他活着的目的一定是维持在“孔子的水平”,达到“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换一说法,这里的子思首先是说服了自己,然后对外宣布——这个世界的规律我子思找到了。这既是一种自我安慰,在一定意义上这里的理论体系核心是确定下来了。

子思的道德逻辑依赖着孔子的道德逻辑、《诗经》道德逻辑,这是其道德逻辑的强大支撑,有感于此,现代青年要实现合理的道德逻辑延伸,就需要一种“更加自觉”的力量辅助。这种自觉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力量辅助,青年道德逻辑的力量辅助,实际上就是指向“青年群体组织”的时代养分。抑或讲,不同时代的青年群体在实践中具有不同的道德逻辑。当今,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等人类主体发展的特定阶段,青年实践也具有了现阶段独特的“正在进行时”道德逻辑,只有自觉地掌握了这种群体道德逻辑,青年群体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更加清晰地理解自身使命,才能更加自信地面对复杂困势,才能更加自立地拓展未来空间。诸如,在智能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青年农民就要自觉地把信息通报技术(ICT)转向农业,这不仅仅有助于克服自身从事农业时间短的缺点,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在农业实践中促使自身的青年力量和独创性感觉在农业领域散发光彩。倘若,青年群体脱离时代一心只想过着陶渊明式的世外生活,在今天看来,除了可以短暂地独享大自然的安静之外,已经不再具有任何现实的诱惑了。

3.《中庸》的四个道德逻辑形式

青年群体要学会利用“逻辑之美”、“逻辑之力”,至少是不能制造自我矛盾、“自废武功”。古人讲:“天助自助者”、“自重者人恒敬之”,这里的自助、自重就是青年道德逻辑的秉承和彰显。究竟,青年群体如何在具体生活中实现道德逻辑的理解把握呢?[17]概括一下,可以从“青年精神的道德逻辑自醒”、“青年实践的道德逻辑自觉”、“青年知行的道德逻辑合一”、“青年道德逻辑层面的创新”等层面具体展开。

通过分析子思的道德逻辑,我们发现,子思重视“天命之”逻辑。在当代来看,就是一个道德来源的问题,只不过子思的道德逻辑来源于“天”,而青年的道德逻辑更多地是需要一种“道德自醒”。对于精神世界而言,道德逻辑往往是被飘忽不定的、不可捉摸的、朦胧的非逻辑色彩所遮掩,甚至人们在灾难突然到来时会有一种“人的一生哪有什么逻辑性可言”的“顿悟”。实际上,道德逻辑还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孩子们在造句时常常使用的“因为所以”口头语,成年人情感世界里面的“真真假假”,宗教世界中的“轮回报应”,哲学思辨语境中的“辩证统一”等思维,都折射出了一环扣一环的逻辑之美。青年群体在成长成才过程中要自觉地培养自己的道德逻辑意识,要善于通过道德逻辑思维去分析周围的舆论、信息、报道、影视等社会道德现象,并养成习惯,甚至在信念、信仰层面,青年群体也要牢固地恪守道德逻辑的连续性力量。作为青年大众而言,只有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尽量减少“思维上的条理混乱”,也是享受幸福生活的一种前提。

4.诚是子思道德逻辑的核心

子思继续寻找自己的中庸之道,在四重合理性的保障下,子思不断地深入孔子的中庸之道,不过这里的中庸之道已经不再是起初的“中庸之道”了,而是一种君子之道,甚至具体成了一种礼仪之道,然而礼仪之道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鬼神之道。当然这里的“鬼神之道”并不是一种“宗教的迷信的鬼神”,而是一种“祖先的礼仪的现实的鬼神”之道,是一种孝文化,这种道德思想在子思的中庸之道中开始弥散开来,子思沿着自己的步伐,找到了最好的鬼神君子以及周文王等具体的君子思想以及具体的社会仪式,虽然这是孔子道德思想的继续,但是此时的子思已经不再那么像当初一样的迷茫着摘录孔子的话语,而是能够自由在孔子与《诗经》中交换着自己的思想,这时的子思是在徘徊,是在等待机会。子思终于在最后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的中庸道德思想,那就是“诚”。尽管这种提法并没有一种完美的阐述,但是子思已经满意了。毕竟这是属于他自己的,他在自己思想发现过程中仿佛看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样子。这就是他要的结果。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以诚为核心结束自己的中庸道德思想论述了。

二、《中庸》道德逻辑对青年道德修养的启示

子思中庸道德思想的出现并不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而是其中贯穿着层层逻辑,这些逻辑构成了子思道德思想的一道道屏障。概括下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庸》重视天之逻辑。在《中庸》的开篇,子思引用了“天命之谓性”;这一开场白实际上是打开了一扇门,这扇门就好比是一种合理性的介入,子思需要一个“孔夫子不在身边时自己道德思想的合理性”,也是自古以来所有人的一个最合理的现象,那就是“天”的出现。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说子思超越了孔子,又败给了孔子,为何说他超越了孔子,因为孔子的思想纠缠于礼仪,而子思上来就谈天,无疑是给自己的思想冠以“双重合理性”——孔子之言+天的合理性,在这样的双保险情况下,子思的思想应该是相当稳重的了,不载入史册才怪!说他败给孔子,是因为他没有孔子介入礼仪那样深,毕竟子思提出了天的话题,然而这个话题如果“铺天盖地”地说起来,那是子思所不能完成的,除非他又得到了老子的真传。其次,《中庸》重视孔子论断的逻辑。子思在撰写《中庸》时大量地摘录“子曰”就是一个铁证,换句话说,那就是子思想要的“真实的中庸”,就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在简短的开场白之后,子思的心理话有哪些呢?那就是连续的10句子曰,这样彻底暴露了子思的初心,让世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学习一下孔子的思想。引用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贯彻落实”,子思在贯彻落实孔子思想上第一句选择了“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单单从书目来看,是源于孔子思想的。至少前面的论述都是“中和”,只有到了这里,才第一次出现中庸,说明子思是在熟读孔子思想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想法,换句话来理解,在子思居住的地方,环境比较安静,但是身边一定会有一本孔子的著作在身边,这种著作已经翻开到了“君子中庸”这句话的位置,与此同时,“君子中庸也”赋予了君子的一种标准,这应该是子思的一种内在追求,中庸相对君子而言应该更好理解,所以子思在此算是找到了一种具体的标准,那就是“中庸”,然而有人会提出一种质疑,中庸很常见啊,比如孝敬,尊重天子,然而这里的中庸是什么呢?孔子接着说,是“君子而时中”,这句话实际上是给予了子思一种论述的思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单纯从子思引用孔子的第一句话,我们就能判断出孔子的中庸思想对于子思的重大影响,不单单是一种“中庸”提出,更是一种“中庸”的具体展开。再次,《中庸》重视引用《诗经》的逻辑。连续叙述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否是一种途径呢?还是寻找一个更大的合理性?子思在思考过程中一定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至于说出了“君子之道,费而隐”这一新的论述,子思忽然像是得到了一个新的伟大的发现,那就是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当时的权威——《诗经》,更加让子思满意的是,孔子当年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那就是教育自己的徒弟——要读《诗经》,同时《诗经》也是当时的权威,《诗经》当中还有很多关于天的言论,恰恰,这里的“天”是超越孔子的“人的礼仪”的,子思似乎找到了一个捷径,那就是在论述人道方面就引用孔子,在论述天道方面就引用《诗经》,一举两得,这样的收获应该也大大超出了子思自己的预期。最后,《中庸》重视强烈的“二元”逻辑。子思在论述自己的中庸思想时运用着强烈的“二元道德”逻辑,这一点是隐藏于文字背后的一种逻辑手法,比如,“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显而易见,这里的道与非道就是一种二元逻辑,同时,可与不可也是二元逻辑。让听者自己去站队,这是一种中庸趋向的关键性方法。此后,子思多次提出类似的观点,诸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这里的“未发”、“发”就是一种二元逻辑;这一点上子思应该也是对孔子逻辑思想的一种传承,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这里的“反”就是一个二元逻辑的具体体现,同时这里的“君子与小人”也体现出了子思道德思想的二元逻辑思想;再比如“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仔细分析,我们大家可以发现,这里的“知者”、“愚者”、“贤者”、“不肖者”,这里的“过之”、“不及也”都是一种一道道二元逻辑。在强烈对立的二元逻辑中寻找中庸逻辑的存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子思道德思想手法。

1.青年精神的道德逻辑自醒

盐耐受品种CSR11、PL177转录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有12个相同的转录因子,隶属于5个转录因子家族(图1)。对表达水平上调或下调方向一致的转录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5个转录因子家族的10个转录因子为表达方向一致的重叠转录因子,其中盐胁迫上调表达的有2个转录因子,下调表达的有8个转录因子,这些转录因子家族有bHLH、ERF、HSF、MIKC_MADS、WRKY(表2)。

由于高职院校与其他本科高等院校的性质不一样,所以在教学方面,教师也应该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式。但是,长期以来,某些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也会受到本科数学教学模式的影响,习惯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于高职数学的定位也没有理解透彻,教学的观念比较落后。在教学手段的使用方面,虽然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借助于多媒体进行辅助性教学,但是却大都停留在课件的展示方面,对于数学软件教学、网络助学等内容认识不到位,也没有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地融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

2.青年实践的道德逻辑自觉

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如图2所示,主要由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两部分组成。前向传播是样本数据由低层到高层逐层传播的过程,如果前向传播得到的输出值与目标值存在误差,则将误差从高层往低层反向传播回网络中,计算误差梯度,最后利用误差梯度更新卷积神经网络每一层参数的权重,达到自主学习的能力。

3.青年知行的道德逻辑合一

子思道德逻辑那里的矛盾式表述方式,实际上有着很强的道德导向作用,这也是传统社会伦理思想演变的重要体现,当前社会缺乏这样一种强有力的道德逻辑表述方式。另外子思伦理世界中的“慎独”与“中和”,在现代青年看来,依然有重大意义,特别体现在青年的知行合一。在一般情况下,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和谐的,内在思想指导外在行为并在行为中获取新的思想生长点,外在行为印证内在思想并在思想的变化中不断开拓外在的行为新境界。但是,换一种环境,在一种新的境界,思想和行为就会出现不和谐、不一致了。不一致的思想和行为会表现出“言不由衷”、“出尔反尔”、“说一套做一套”等不和谐的状态,最终预示出“这仅仅是一场闹剧的开始”。基于此,我们需要注重青年群体的道德逻辑思维教育,在人生奋斗期间,青年群体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有资格去畅谈梦想、设计宏伟蓝图,只有掌握了青年群体的思维特点、行动习惯,我们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活动的兴趣,形成合力,最终避免“自相矛盾”。

4.青年思想和行动的道德逻辑创新

子思的道德逻辑找到了自己的“诚”核心,就像孔子的道德逻辑当中存在着一个“仁”核心,老子的道德逻辑那里存在着一个“道”核心,王阳明那里存在着一个“心”核心一样。当前青年的道德逻辑形成和发展,也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核心。只有围绕这个自己信服的核心,才能形成一种有生命力的道德逻辑。这种生命力主要体现在青年群体通过“观察和模仿”,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氛围,结合自身的直观行动思维、抽象思维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思想和行动”方面的道德逻辑创新。在于青年群体善于发现社会存在着的一些“逻辑漏洞和逻辑误区”。众所周知,最近几年网络媒体上出现了挥之不去的“谣言和假消息”,甚至“谣言越辟越谣”,诸如,“美国的吃人香蕉事件”,“HIV病毒无害”、“维生素能治愈艾滋病”、“‘9·11’袭击是美国政府策划的阴谋”,或者“头上裹锡纸就能防止FBI知道你在想什么”等。这些假消息悲观的方面是印证了“道德逻辑的有限性”,乐观的方面则是提出并印证了“信赖熟人逻辑”、“简单易懂逻辑”、“认知的吝啬逻辑”等诸多道德新逻辑,正如国外有实验显示,最短在30分钟内,人们就会对辟谣表现出逆反心理。上述现象充分印证了逻辑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结语

道德逻辑强,则青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传统华夏文明对于道德逻辑的认识是较为模糊的,诸如:“高呼万岁”、“千秋万业”、“百姓兆民”、“十里八乡”、“有十来个”等日常文化都是道德逻辑弱化的具体体现,与此不同,当社会发展到新阶段,道德逻辑思维已经逐步渗透到了数学、化学、物理以及我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引导青年群体关注自身周围的道德逻辑现象,培养牢固青年群体内在的道德逻辑思维,促进青年群体践行道德逻辑行动,不仅仅可以促使青年群体在社会发展中拥有越来越强的话语权,同时,青年学理论也能借此逐步从学术边缘走向学术中心。

 
张晓锋,王诚德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