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絜矩之道”:大学生交往实践的伦理金规则

更新时间:2009-03-28

一、“絜矩之道”的思想内涵

如所周知,《大学》位居“四书”之首,是儒家关于修身治世的纲领性经典文献。在解释“平天下在治其国者”时,针对身居权位的执政者(君子),《大学》提出了“絜矩之道”的重要论断:“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上下”、“前后”、“左右”,描绘了现实世界中执政者之间的政治关系,“絜矩之道”是对以上六种政治关系的伦理化设定,规定了执政者妥善处理彼此关系的伦理指导原则,即:自己厌恶的言语行为方式和待人接物原则,切勿施加于“上下”、“前后”、“左右”的其他执政者身上。一言以蔽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实际上,《大学》“絜矩之道”是从孔子“恕道”演变而来。无论是孔子本人还是其弟子,都极为重视忠恕问题。孔子认为个人应当终身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论语·卫灵公》云:“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将“忠恕”视为孔子的“一贯之道”,《论语·里仁》云:“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按照通常的理解,“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如若这一理解无误,那么“絜矩之道”和“恕道”的逻辑关系,就是“特殊”和“一般”、“殊相”和“共相”的关系。换句话说,“絜矩之道”是“恕道”在政治领域的特殊规定和具体拓展,是将心比心、以己度人的政治伦理原理。后来,荀子进一步丰富了“絜矩之道”的政治内涵,将之与君道建立了某种逻辑关联,认为君上与臣下之间构成上行下效的政治伦理关系,前者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后者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探筹、投钩者,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衡石、称县者,所以为平也;上好覆倾,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险。斗、斛、敦、概者,所以为啧也;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于民。……故上好礼义,尚贤使能,无贪利之心,则下亦将綦辞让、致忠信,而谨于臣子矣。”(《荀子·君道》)

二、“絜矩之道”的运行机制

按照《大学》的理解,“絜矩之道”是执政者将心比心、以己度人的政治伦理原理,它的践行落实是执政者开展“治国平天下”政治实践的重要环节。不过,我们应当进一步追问两个问题:“絜矩之道”在现实世界中何以必要?“絜矩之道”在现实世界中何以能行?

可以看出,对高校部门决算数据应用于管理的措施认识比较一致,但区外高校强调全方位提供数据源,而区内高校则认为有针对性地提供数据更有成本优势和效果,这也是是否落实全员预算,全员执行原则的一个反映。

人生不能无群,是“絜矩之道”何以必要的存在论前提。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荀子说:“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群居而无分则争”(《荀子·富国》)。每一人类个体在现实世界中必定遭遇“我”与“你”、“我”与“他”的多种社会关系,与他人共在,过和谐有序的群居生活,成为人类难以逃脱的“悲怆情愫”;“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人生在世,就是要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人莫不有在我之上者,莫不有在我之下者”(《朱子语类》),协调处理形式多样的人伦关系(家庭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官民关系等),鉴于此,人应当而且必须深谙日常生活交往实践的相与之道,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在世的必修课,否则难以立足于人世间。在中国古代社会,合理调控君民、君臣关系,始终是国家政治领域的头等大事,《大学》尤为重视君民、君臣关系,规定了妥善处理彼此关系的伦理指导原则,即上文所论及的“絜矩之道”。

“絜矩之道”虽然诞生于特定的时空之中,在儒家经典文献《大学》中被首次提出,具有“平天下之要道”的特殊政治内涵,但是,这一论断本身蕴涵超越特定时空限制的普遍性价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朱熹根据《大学》“絜矩之道”提出了以“我”为中心的三者关系范式:“若絜矩,上之所以待己,己又所以待人,是三折说”(《朱子语类》),“这种三层次结构关系模式,可以概括为一切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适用于处于任何一个层次中的个人”[13];另一方面,“絜矩之道”是恕道在政治领域的特殊表现形态,具有恕道的一般特征,按照景怀斌的理解,忠恕是基于“己”的价值性意义认知过程,即个体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判断他人的心理过程[14],因此,“絜矩之道”同样应当是个体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判断他人的心理过程,它以人际和谐为自身的根本指向,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营造温情和睦的人际关系。鉴于此,我们应当借鉴冯友兰先生关于思想遗产的抽象继承方法,创造性继承“絜矩之道”的精神实质,将之熔铸于大学生群体的日常交往实践中,用于规范、调控他们的言行方式,使之养成相对固定的行为习惯。

其中,|Cj|为与第j个UAV通信的移动IoT设备的数量,这些设备作为一簇,当第j个UAV移动到簇中心时,能保证最小.对于K个UAV,当都移动到各自的簇中心时,就能得到上述问题的最优解.因此,需要将L个地面移动IoT设备分为K簇,进而得到K个UAV的最优布署坐标.同时,由于IoT设备是可运动的,此时变网络中的簇也将实时变化,K个UAV的坐标需要实时更新以保证通信的动态节能.

三、“絜矩之道”的现代转化:大学生交往实践的相与之道

首先,“人贵在自知”。“絜矩之道”的践行落实立足于以己之心推度人之心的类推过程,而类推过程的有效展开以“知己”为它的必要前提和逻辑起点:“知己而后知人,知人而后知礼,知礼而后知行。”[15]承认他人和自己拥有相通之处(共通感或共情),既是儒家学派的基本共识,也是“知己”的基本内涵。“圣人何以不可欺?曰: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度也。”(《荀子·非相》)“知己不仅是指向个体自我的认识,而且是一种对行为具有根源性的人文道德意识”[16],因此,大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实践中必须理性地反思、认识自己,视己之心犹人之心,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任何一个大学生都会遇到并且必须处理三种伦理关系:家庭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一旦他们走进这些关系,首先应当认真反思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通的族类特征,杜绝以自己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促使自己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以对方为重”的必要性。

移情能力或共通感,是“絜矩之道”何以可行的主观心理机制。承认人类拥有移情能力(共通感),是儒家学派的基本共识。朱熹解释“絜矩之道”时说:“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间,各得分愿,则上下四方,均齐方正,而天下平矣。”[10]“君子必当因其所同”之“同”,无疑昭示了人心存在相通之处,也就是说,人类个体虽然形态殊异不一,但是作为“类”的人必定有相同或相通的族类特征。于是,我们必须进一步追问:形态各异的人类个体他们相同或相通的族类特征是什么?朱熹说:“絜,度也,矩,所以为方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知人之所恶者不异乎己,则不敢以己之所恶者施之于人。……物格知至,故有以通天下之志,而知千万人之心即一人之心,意诚心正,故有以胜一己之私,而能以一人之心为千万人之心,其如此而已矣。一有私意存乎其间,则一膜之外,便为胡越,虽欲絜矩,亦将有所隔碍而不能通矣。”(《四书或问》)按照朱熹的理解,人心便是人类相同或相通的族类特征,正因为人类个体拥有相同的人心,所以才能够将己之心作为权衡他人之心的尺度。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人心”不是人类个体的感性私意,而是经由道德过滤所形成的“公心”,称之为“共通感”。这一“共通感”包括“本然之性”和“当然之理”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明代儒者丘浚说:“夫我有此本然之性,而人亦莫不有此本然之性;我尽我本然之性使之观感兴起,而莫不尽其本然之性皆如我性之本然者焉,是则所谓化之也。夫我有此当然之理,而彼亦莫不有此当然之理,我以当然之理推之以量度处置,使彼各得其当然之理,皆如我理之当然者焉,是则所谓处之也。”(《大学衍义补》)人类个体拥有相同的“本然之性”和“当然之理”,因此,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也就是,以自己的“本然之性”和“当然之理”度量他人的“本然之性”和“当然之理”,这是“絜矩之道”落实于现实世界的主观心理机制。按照儒家的看法,在以交往实践为主要事务的现实生活世界中,根据自己的立场推度他人的立场,由近及远,推己及人,正是践行仁道应当秉持的基本方法,孔子称此为“近取譬”。在现实世界中,“絜矩之道”的落地生根奠基在人们拥有的“共通感”基础之上,也就是说,“絜矩之道”有效施行的必要前提在于:必须承认人类个体拥有相同或相通的族类特征(“本然之性”和“当然之理”)。从实质内涵来看,儒家学者所论及的“共通感”类似于米尔顿·梅洛夫的“共情”(empathy)概念,所谓“共情”,就是“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11]

就其基本内涵而言,作为现代大学生交往实践的相与之道,“絜矩之道”至少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的中坚力量,他们既要努力增强专业本领,又要持续锤炼道德情操,但是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共情能力有着显著差异。从大一到大四,大学生的共情反应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大一和大二、大四之间存在差异显著,大二和大三、大四之间无显著差异,大三和大四之间差异比较显著。”[12]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这一结论,原因在于:大学生共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存在线性关系,大学生共情能力高,人际交往能力就强,大学生共情能力低,人际交往能力就弱。

其次,“心中有人,目中有他”。“知己”旨在“知人”。人生在世必定遭遇形形色色之人,这些人的价值观念、兴趣偏好、行为习惯不尽相同,因此,“絜矩之道”的践行落实必须正视人类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性,不仅应当“以己度人”,而且必须“以人度人”,关注包容他人的特殊之处,“‘絜矩之道’并非仅指人己间心理上的位置对换或换位思考,而是‘不以义望人’,而‘以人望人’;不一般地‘以己度人’,而且要‘以人度人’;不是以人之所不能‘愧人’、‘病人’,而是‘议道自己,置法以民’的‘双重标准’”[16],避免将私人的想法和意愿强制性施加于他人之身,杜绝道德绝对主义的发生。因此,现代大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实践过程中不仅应当重视自己与父母、老师、朋友之间的相同或相通的族类特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而且也必须关注自己与父母、老师、朋友之间的差异之处,力求以对方为重,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做到我之所欲便是他人之所欲,我之所不欲切勿强加于他人,实现“心中有人,目中有他”的道德境界。

一子解双征!细研这打入绝地的孤子,在加厚了白棋的力量的同时,又巧妙地回应了黑棋的征伐,将两路凌厉的进攻都遥遥制住,看起来平淡的一着,却质朴有力,以退为进,将满盘的杀气消弭为无形。

 
曹兴江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