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东亚文化背景下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的创新

更新时间:2016-07-05

《中国制造2025》把“提高创新设计能力”作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提出要“发展各类创新设计教育”“激发全社会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表明设计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应对“创造力危机”和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根本突破点。这决定了设计创造力必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无疑将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深层心理结构,对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开展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的文化研究,对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东亚文化对青少年设计创造力的影响

(一)东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创造的物质及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思想层面。[1]东亚地区是一个多文化地区,东亚各国的文化都受到儒家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由于儒家文化是东亚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观以及社会交流的伦理和道德基础,它深深影响着东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风格。[2]因此,东亚文化主要指的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东亚地区人民在生活生产中所遵循的规则,在教育领域主要包括教育观、教师观、家庭观和价值观。

东亚文化是东亚地区的文化集合体,其主要特征:第一,哲学层面上,东亚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二,思维层面上,东亚文化更倾向于直观与综合;第三,政治层面上,东亚文化主张“大一统”,国家对社会实施直接干预;第四,价值观层面上,东亚文化倡导“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社会关怀,尊重个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宽容,宗教和谐”。[3]儒家文化作为东亚文化的主体,具有严格的社会等级、以家庭组成社会基本单位、主张“仁”、注重教育等鲜明的特征。[4]

(二)东亚文化对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的影响

文化是人的创造力的心理根源。[5]东亚文化是时间沉淀下的东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元素。东亚文化的创造力,一方面体现在技术、发明上,东亚文化在把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应用于某些有用的目的方面,远比西方更早、更有成效,如二项式系数排列、最早的钟表擒纵装置以及四大发明等;另一方面体现在思维方式上,“贵中尚和”是中国独特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强调在尊重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方法,集各家所长进行创新创造。[6]东亚文化具创造性元素有目共睹,举世皆知,但随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青少年创造力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再次审视东亚文化的教育观、教师观、家庭观、价值观,对促进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教育观

近年来,土壤问题已经成为街知巷闻的热议话题,或许,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来说,瓜不再甜,果不再香可能是最直观的感受,但对于每天奔波于田间地头的农民和农资人来说,看得更加真切。土壤盐碱化、板结严重的问题已摆在眼前,亟待解决。

东亚价值观最重要的特点是重群体轻个体。这是东亚文化创造性的重要元素,也是儒家精神的内核之一。“仁”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强调互助、诚信以及忠恕,这在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团结统一的价值取向,勇敢勤劳和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都有利于青少年设计创造力的发展。国内研究者通过实验数据表明,集体主义价值观能显著地促进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并且个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越高,越能提高个体自身的创造力。[19] Edwards也提出过相似的观点,当集体提供的资源不能够有效满足个体时,高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个体会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创造性。[20]

强调教育积极地促进了人们获得优良的教育,激发人们获得更高学位和文凭的渴望。[7]可教育性和人的完整性是儒家教育观的核心,其教育目的是帮助人们发展理想的人格,而东亚各国通过教育制度培养公民,有意识地培养能够充分实践和表现美德的人。由于重视教育,东亚地区的家校联系比西方更加紧密,家长更加支持学校工作,这有助于创设促进青少年创新创造的教育环境。学校资金充裕也是东亚重视教育的优势之一,充足的资金供应在学校的基础设施、课本教材以及教师教育上,无疑给提高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水平创设了必要条件。[8]重视教育是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发展的助力剂,但也带来了不利的后果。名校的激烈竞争,导致青少年产生不健康的情绪,包括压力、焦虑以及抑郁等,这会阻碍学生创造潜力的发展。[9]有研究表明,只有当学者动机越高,才会对学习任务投入更大的激情和兴趣,其创新水平才会进一步提高。但限制选择、在时间压力下的精确表现需求以及期望奖励和评估,会破坏青少年的内在动机和创造力表现。[10]

东亚教育重视考试,尤其是标准化考试。标准化考试本身存在很多优势:其一,标准化考试基于标准化程序,其核心是量尺标准、程序科学、误差有控、信效度高,可以客观地反映考生实际知识水平和评判能力,有利于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其二,标准化考试命题作为指挥棒,引导着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制等,而且考试命题随时代的需求不断变化,能够更加快速且高效地挑选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人才;其三,标准化考试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选择,新高考改革的举措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考试,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且个性地发展。标准化考试在帮助国家选拔人才上有突出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青少年设计创造力的发展。首先,名校的激烈竞争使得严格的标准化考试系统诞生,从而使得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或者说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不再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标准化考试系统依赖于教育评估的标准化测试,这迫使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强调记忆和重复,最终限制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最后,在标准化考试的压力下,学生被迫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过分强调具体例子,从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以及独创性。

2.教师观

大观园里面的姐妹之间互相串门交流感情都是很频繁的事情。每逢重大年节以及兄弟姐妹们的生日,大观园里是非常热闹的,家宴聚会频繁举行,席间还有戏班献演、评书弹唱以及灯火杂耍等节目,宝玉及一众姐妹们都可以盛装出席,赴宴饮馔。书中关于大小宴席聚会的描写不下百次,而且噱头颇多,有“红梅宴”“螃蟹宴”“菊花宴”“赏雪宴”等等。宝黛钗们也趁此各显诗情才情,一边享用着美酒佳肴,一边吟风弄月谈古论今。《红楼梦》中的女性虽贵为豪门千金,却过着与文人才子相似的日常生活,她们行动上的自由度是非常大的。反观后宫的妃嫔们,她们的生活圈子非常狭窄,几乎没有任何的行动自由。

东亚文化提倡尊师重道。尊师重道的本质是尊重教育、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已成为古往今来的传统,代代相传,是东亚文化中传统美德的要范。这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根基,更是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发展的保障。

儒家传统文化提倡尊师重道,这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尊师重道的教师观,让东亚教师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未来公民有重大影响,这使得他们非常认真地承担自己的角色,也非常谨慎地践行自己的道德标准。第二,注重尊师重道和强调教育,使东亚教师有更好的薪资、奖金以及社会地位,也造成东亚教师岗位竞争非常激烈,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令人尊敬的教师团体。[11]第三,尊师重道促进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出于对教师的尊重和相信,东亚社会给予教师课堂内外对学生进行知识和道德辅导的充分自由,这有利于适应个别差异,实现因材施教,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孩子创新的热情与动力。

有研究认为,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较强的科学技能和独特的人格特征时,教师权威发挥的越完全,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越强。[12]这是我们需要的,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为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一旦学生在思维上屈服于教师的权威,学生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失去了创造潜能的发挥。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中,学生很少对教师的言论提出质疑、批判和超越。即使提出质疑,也往往是以教师权威的胜利而告终,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难有创造。

东亚家庭观在促进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上有一定的优势。第一,东亚地区的家庭凝聚力比西方要强很多,亲子、代际之间的情感交流、经济支持以及日常照料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青少年的思维创新。第二,东亚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成就都抱有一定的希望,而这些适度的家庭期望会促进个体创造性欲望的激发,给予个体创新的动力。第三,东亚父母强调教育,支持青少年的家庭作业,与学校间的配合紧密,这积极地促进了青少年获得优良的教育,也为促进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发展提供了知识条件。第四,东亚父母相信努力,重视勤奋、努力和坚持,他们认为热爱学科才会有更高的成就,而不是先天的天才,这为青少年实现创造梦想指明了努力方向。[14]

6个月内的小宝宝很常见,为什么叫尿布疹而不叫尿不湿疹呢?实际上有统计,尿布更容易引起红屁屁,而尿不湿能保持干爽,反而红屁屁少。

东亚国家制定统一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考试程序,国家实施统一集中的教育管理。[13]教师不是教育内容的制定者与规划者,只是教育内容的授业者。这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极端情况下,教师的教学风格如同录音录像机器人一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教育环境,势必限制学生自主创新、自由展示创造力的空间。同时东亚学校的课程是高度应试、专制的刚性集中课程,教师为适应高强度的标准化考试环境,不得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纯粹地教授应试知识和技巧,而不是进一步对知识进行加工整合,最终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东亚孝道是东亚人心中最重要的价值,是东亚家庭成员维护相互依存关系的重要元素。[15]长辈在家庭中的权威较高,子辈顺从长辈是理所应当的。这种过分强调孝道和顺从的家庭关系,导致青少年自动接受长辈的常规思维,从而抑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这样的东亚家庭中,学生的自主空间较少,一般不允许青少年思维与家长有分歧,更不允许犯错误,然而分歧与错误恰恰是探索的开始,也是创造的起点。[16]孝道不仅在家庭中,更延伸到对社会和国家的忠诚和服从中。但现今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动态工作环境,社会组织对个体灵活性和创造性的需求日益增长,致使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决策比忠诚度和服从更加重要。过分强调服从规则和传统,会对个体创新创造产生严重障碍。[17]

东亚家庭教育比较温和,但家教严格,形成青少年在可接受的行为方面十分规矩。[18]家长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做事,以成人的方式进行,而孩子以长辈的期望为动力,倾向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批判不质疑,这些都不利于创新意识与创造潜能的开发。而且当孩子的行为结果达不到家长的期望,或者作出超越可接受的行为时,孩子会被家长惩罚,并禁止探索和犯错。在东亚家庭,家长和子女的沟通方式是指导性、模糊性和僵硬性的,这样的沟通方式阻碍了青少年设计创造力的发展。

3.家庭观

4.价值观

由表8可知,胡萝卜汁的最佳添加量为25%。这是因为胡萝卜中丰富的营养物质为活菌生长提供营养,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胡萝卜汁添加量的增多,产品风味也随之提高,但过高会影响酸奶凝固性。

强调教育与注重标准化考试是东亚教育观的两个显著特点。受到儒家教育文化的影响,东亚各国对青少年的教育十分重视,这有力促进了青少年设计创造力的发展。

儒家思想强调集体和谐,强调“民惟邦本”及人民的利益是国家根本利益所在,这为青少年从事创新创造活动提供了行为准则。追求自我涵养和自我规制,提倡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知耻自省”,预防和避免弄虚作假与违反伦理道德,促进了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而西方追求自由价值观,崇尚独立自主的人格和批判精神,从另一视角为创新人才的培育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与实践规范。

1)“教师为主导”的角度考虑。教师在吃透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明确教学目标、提炼重点难点,结合教学经验设置微课。

刘建军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若干个方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把握,比如它既是一种思想理论,又是一个理想目标,还是通向这个目标的发展道路和实践进程,当然也是一种制度的设计,等等。所有这些方面的统一,就构成一个整体性的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一种单一性的存在,而是一种复杂的存在,它是理论与实践、目标与过程、应有与现有以及活动与制度的统一。”[10]

东亚社会重男轻女的性别思想,不利于设计创造力的发展。儒家传统思想中的“三纲五常”强调女性要顺从,要求女性完成社会中妻子、母亲的角色所赋予的任务,这使得大部分有天赋的女性没有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22]不公平的社会制度限制了女性创造力的发展。其实性别偏见不仅会阻碍女性的创造力发展,对于男性也有消极的影响。感性与独立被认为是女性和男性的特征,事实是创造不但需要男性的独立,同时也需要女性的感性。而东亚男性被教导只需要说什么,而不是他们想说的话,限制了语言的互动,这种语言互动的最小化会抑制创造力的发展。

二、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的文化创新

(一)树立鼓励创造的教育观

东亚地区强调教育,强调用标准化的考试选拔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学校教育以考试为指挥棒、忽视鼓励创新创造的后果。在东亚大教育环境下,选择设计专业的学生往往对其他学科知识知之甚少,导致设计过程中的知识不全面,无法创新而阻碍其进步。因此,从整个教育大环境考虑,社会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重视并鼓励设计创新教育,优化创新人才培养评价策略,如在标准化的考试中增加个性化成分,以此来引导青少年创新创造的意识,鼓励青少年热爱创造并努力成为设计创新人才。

调压井地层岩性为第四系中更新洪积(Q2pl)低液限黏土,淡红、棕色、稍湿、硬塑,结构较密实,含钙质结核。围岩厚度2~36 m,局部地段夹级配不良砂、卵石混合土层透镜体,无地下水影响,围岩土体极不稳定,围岩类别为V类,应及时进行支护和衬砌。调压井横断面见图1。

在东亚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文化背景下,东亚社会更加强调可预测性和一致性。[21]由于集体主义价值观,东亚人比西方人更难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在东亚地区,常常能够见到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固然有一部分原因是教师权威,但也有一部分是集体主义造成的。学生为了避免与他人不同、害怕犯错误或尴尬,往往沉默不语,倾向于妥协和避免冲突,以保持群体的和谐。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性和新颖性将会随之降低,而有创造性的学生应该是主动、独立、自由及有冒险精神。

对两组患者服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将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疗效判定:①痊愈:用药期间患者未出现任何头痛症状;②显效:用药后患者的头痛情况得到了显著的缓解,且头痛时间明显缩短,头痛发作频率也明显减少,患者眼底血管痉挛有所缓解;③有效:用药后患者的头痛情况有所缓解,但是在停止用药后头痛会出现复发,发病持续时间减少到了一半以上;④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的改变。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当前社会中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而核心素养正是强调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学习过程,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23]在设计创造力日显重要的当下,核心素养中应该包含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的具体要求。

在社会鼓励创造的同时,学校要构建鼓励创造的文化结构。第一,学校精神应该提倡创造。学校的校训、校风以及办学理念等应明确鼓励创新,鼓励学生自由发展。第二,学校文化形式应该激励创新。学生活动、学校经典建筑物以及校本教材等应注重引导学生创新创造。第三,学校文化情景应该促进创新。学校文化工作中要注重营造各种能够体现学生创造意志和情绪的情景。

比如在《可爱的动物》主题中我结合小班孩子对动物动作特点的认识开展了“小兔拔萝卜”、“猫捉老鼠”、“小鸟找家”、“小狗练本领”等晨间户外游戏,投放的材料大多是一些布制的、颜色鲜艳、形态逼真的材料,既符合小班孩子的特点调动起孩子积极参与的兴趣,又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中练习了动作。

(二)培养热爱创新教育的教师

教师在教育第一线,对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培养具有满腔创新创造教育情怀的技术教师,不仅是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的第一要务,也是设计创造力培养文化的重要创新内容。一个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教师,应该角色定位正确,不再是简单的授业者,而是创新创造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这样的教师,教学实践中能打破权威枷锁,不仅积极营造自由探究的氛围,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更能鼓励学生探索技术设计领域,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主义关怀。

培养热爱创新教育的教师,其关键在于教师培养的路径创新。第一,建立整合技术和创造力的教师教育课程配套程序,供老师进行类比学习。跨学科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与技术有助于教师创新型教学技能的开发,应将其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一部分。[24]第二,开设专注于创造力和技术的课程。将设计创造力融入到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中,并创造更多的理论知识,将其转化到教师的职前教育中,以期培养创新创造型教师。[25]第三,调节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更适应创新教育。调整职后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教师应掌握系统的设计创造的理论知识和具备设计创新的能力,在课堂中能更加充分地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设计创新创造。

(三)营造非权威的家庭环境

家庭教育风格对青少年设计创造有重要的影响,积极营造非权威的家庭有助于青少年设计创造力的发展。[26]第一,在非权威、亲子关系相对独立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会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讨论。因此,我们不应设立一系列成人的规则制度去限制孩子的行为,而是鼓励孩子自由地、有目的地去探索技术设计世界。第二,轻松、安全的家庭氛围是青少年发散思维培养的关键,充满幽默的家庭氛围往往是充满创造习惯的家庭。[27]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并严肃的家庭教育风格,与孩子平等对话,引导孩子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把家庭环境作为孩子设计创新的重要场所,创建一个能给孩子带来创新动机的良好家庭环境。第三,在独立性气氛的家庭环境中,家长会以身作则进行独立思考,这就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提供了机遇。因此,具体实践中应抓住家庭中存在的各种生活技术问题,鼓励孩子独立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力所能及地去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独立、自知、自信并敢于动手实践的能力。[28]教育孩子在坚持孝道的同时,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能过度依赖和模仿长辈的思维方式,学会质疑,学会探索,最大限度地提升孩子个体设计创造力培养的有效性。此外,家庭环境中家长期望对青少年设计创造力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父母不应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是尊重孩子的个性,使孩子的创造潜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

(四)内化青少年创新价值观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29]是培养青少年设计创造力的关键要素。只有将创新融入到青少年的个人价值观中,才能使青少年设计创新活动持续而有效。创新内化到个人价值观,可以直接推动学生的设计创新活动,从内在上推动青少年设计创造力的发展。也只有当学生个人价值观中追求创造力发展的时候,他们才会对设计活动产生兴趣,对创新成果感到满足与快乐,助力创造潜能的激发。此外,当每个青少年的价值观融合创新之后,反过来会有力促进社会共同体价值观的强化,为整个社会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与践行青少年设计创造力价值观,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路径创新。首先,培养青少年设计创造的情感价值观。[30]引导青少年建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创造精神,把设计创造力发展与实现我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紧密结合。其次,挖掘、开发文化内涵的设计创造力课程体系。以设计创造力培养为核心,打通学科界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具有文化特质的课程载体,触类旁通和综合创新设计创造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第三,发扬光大民族的创新创造文化。数千年凝练和积淀的创新创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创新继承,使民族文化成为创新创造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激励青少年解放思想,拼搏向上,勇于创新,努力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创造氛围,提升青少年设计创造力培养的文化内涵。第四,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下的创新创造。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对群体、对社会的依存和依赖,强调个人的价值、利益和目标通过集体的途径与方式来实现。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不仅仅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新时代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用科学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设计创造力的价值选择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下的创新创造。但在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背景下,要关注青少年盲目从众的心理,避免思维定式而不利于创新创造活动。[31]同时要正视男女创造力差异的存在,根据女性在流畅性与灵活性上明显高于男性、男性在原创性方面高于女性的特点[32],组建男女合作团队,实现男女互补,共同促进个体设计创造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0(04):1-4.

[2] Kim H S, Drolet A.Choice and self-expression: A cultural analysis of variety-seek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2003(02):373.

[3]梁志明.试论中国与东亚国家文化交流的特点与趋势[J].东南亚研究,2009(02):57-63.

[4] Hofstede G,Bond M H. The Confucius connection:From cultural roots to economic growth[J].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88(24):5-21.

[5]张武升、肖庆顺.论文化与创造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5(05):13-19.

[6]石中英.中国传统文化阻碍创造性人才培养吗[J].中国教育学刊,2008(08):1-2.

[7] Martinsons M G, Martinsons A B.Conquering cultural constraints to cultivate Chinese management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1996 (09):18-35.

[8][11] Haynes R M, Chalker D M.World-class schools[J].American School Board Journal,1997(05): 20-26.

[9] Kim K H.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sian Culture (Confucianism) and Creativity[J].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2011(01):28-53.

[10] Amabile T M.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Effects of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on creative writer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85(02):393-399.

[16] Kim K H.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Creativity in East Asian and American Education.[J].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05(04):337-347.

又如李白的即兴之作《春日行》,时值唐玄宗春日泛游白莲池,召他作辞,他虽已酒醉翰林苑,乃命高力士扶以登舟而作。

[20] Edwards J R.An Examination of Competing Versions of the Person-Environment Fit Approach to Str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02):292-339.

[13] Hahn C L.Democratic Understanding: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J].Theory Into Practice,2001(01):14-22.

[14]杨菊华、李路路.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9(03):26-53.

[15] Hwang K K.Filial Piety and Loyalty:Two Types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in Confucianism[J].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9(01):163-183.

[17] Chen,G M,Chung,J.The impact of Confucianism o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J].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09(02):93-105.[18] Leong F.Beyond the Chinese Face: Insights from Psychology[J].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1994(02):75-78.

[19]杜旌、王丹妮.匹配对创造性的影响: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9(10):980-988.

[12]杨雅程.高校教师权威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陕西西安高校的实证研究[J].高教学刊,2016(17):29-32.

在不同位数小数大小的比较中,学生普遍地会出现“越长越大”的错误,即“小数的位数越多,看起来越长,小数的值就越大”,简称“越长越大”。如在比较小数12.178和12.2的大小时,学生会认为“12.178>12.2,因为12.178比12.2的位数多,看起来更长”。

生物分离法的本质是附着在滤料介质中的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有机成分作为碳源和能源,维持其生命活动,并将有机物分解为CO2,H2O无机盐和生物质等;该法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净化彻底等优势,可处理质量浓度低于5000 mg/m3且不含具有生物毒性的物质的VOCs气体。

[21] Chung M J.Parent education for kindergarten mothers: Needs assessment and predictor variables[J].Early Child Development &Care,1993(01):77-88.

[22] Cho S.Korean Gifted Girls:The Achieved and the Unachieved.[J].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1997(12):111-117.

[23]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09):17-23.

[24] Henriksen D.We Teach Who We Are: Creativity in the Lives and Practices of Accomplished Teachers.[J].Teachers College Record,2015(07):1-46.

[25]陈伟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师职前培养模式: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3(09):112-119.

[26] Mehrinejad S A,Rajabimoghadam S, Tarsafi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Styles and Creativity and the Predictability of Creativity by Parenting Styles[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09):56-60.

[27] Dacey J S.Discrimin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milies of Highly Creative Adolescents[J].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2011(04):263-271.

《翻译论》是目前最能够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进行全面阐述的数据,在其中,林语堂提出了翻译的三个标准,即中式、通顺和美。在林语堂其他的创作中,也能够体现出他的读者意识。在《八十自叙》中,他强调:“我创出一种风格。这种风格的秘诀就是把读者引为知己,向他说真心话,就犹如对老朋友畅所欲言毫无避讳什么一样。所有我写的书都有这个特点,自有其魔力,这种风格能使读者跟自己接近。”(转引自冯志强2011:208)

[28]陈伟强.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四种关系及应对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2(07):85-89.

[29]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0]陈伟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新模式:项目融合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3(09):78-84.

[31]杨莉君.中国传统文化对创造教育的负面影响[J].教师教育研究,2004(02):45-49.

[32] Sing Lau, Ping Chung Cheung.Developmental Trends of Creativity: What Twists of Turn Do Boys and Girls Take at Different Grades?[J].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10(03):329-336.

陈伟强,金松佳
《当代青年研究》 2018年第01期
《当代青年研究》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