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康拉德《胜利》的精神危机与生态救赎

更新时间:2009-03-28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被誉为是英国最伟大小说家之一,其经典作品《黑暗的中心》《吉姆爷》以及《白水仙号上的黑家伙》等备受广大评论家和读者的喜爱和关注。然而,他的后期作品《胜利》,却一直未受到关注和重视,康拉德将其写作背景置于马来群岛上名叫申泊兰的海岛,描述了主人翁与岛民之间发生的匪夷所思的故事来展现英国特殊时代人们精神状况的异常。《胜利》这部小说是康拉德多年心血的再体现,正确地解读其主题对于我们理解伟大作家及其作品的主题有重大的意义和帮助。

精神生态研究

作为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分支,精神生态学是以人的内在的情感生活与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不仅“关涉到精神主体的健康成长,而且关涉到一个生态系统在精神变量协调下的平衡、稳定和演进”[1]。精神生态是相对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而存在的,是人类更高形式的生存方式。人类社会中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正向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发,日益严重的污染和失衡将发生在人类的精神层面。就像美国前副总统所说:“我对全球环境危机的研究越深入,我就越加坚信,这是一种内在危机的外在表现”[2]

精神生态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思之、刘再复、傅荣、严春友等人是国内较早使用精神生态这一提法的学者。思之比较崇尚精神生态对于丰富人性所起到的积极的、正面的作用,他提出:“对于推进人类历史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精神生态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3]。刘再复、严春友等学者认为生态问题不仅仅只存在于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之中,人类精神世界也存在生态平衡的问题。与此同时,傅荣独具慧眼的看到了生态批评研究中精神、社会、自然生态三者的关系,分析了保持人类精神生态平衡的内在意义和价值,他明确指出:“实现人类精神生态的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相融”[4]。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为今天的精神生态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初步的理论雏形。

1989年,鲁枢元延续了刘再复的观点,在其著作中谈及:“现代社会的发展,重经济而轻文化、重技术而轻情感、重物质而轻精神,人们内在思想的生态境况正在发生极大的倾斜,从而导致了文化的滑坡、情感的淡漠、精神的腐败和人格的沉沦”[5]。继而,在2006年鲁枢元教授出版了《生态批评的空间》,在此著作中鲁教授回顾和展望了其20年来潜心从事生态批评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创作,其中鲁教授将精神生态单独成章进行论证和阐述。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起,陆陆续续就有学者开始关注精神生态的研究,并且他们普遍认为愈演愈烈的地球生态危机与人类内在价值系统和社会精神状况的恶化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渐丰厚,精神生态状况却每况愈下,表现在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逐渐下降、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人性的异化和情感的冷漠。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些丑陋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精神生态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因此,专家学者们开始从精神生态的审美高度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再解读,以此来挖掘和丰富其作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约瑟夫.康拉德的晚期作品《胜利》也成了精神生态解读最好的范本。主人公海斯特在精神变量协调下无法达到平衡与稳定,使得他思想上不堪重负,最后酿成纵火自焚的人生悲剧。本文将从精神生态的审美高度,对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晚期小说《胜利》的精神生态危机进行探究,并尝试分析造成危机的种种原因和试图获得解救的途径和方法。

精神的危机

1.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康拉德将《胜利》的写作背景置于马来群岛上名叫申泊兰的海岛,此海岛是赤道带煤炭公司的一号煤炭装运站。因不明原因造成公司已经破产,而自诩为赤道带经理的海斯特却仍然坚守在申泊兰的岗位上。阿克塞·海斯特是一个背井离乡,无牵无挂之人,过着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生活。在理想幻灭而达观的父亲的教养下,他学会了避世离俗,与世隔绝的人生态度。为了避免生活给他带来的侮辱、嘲弄和幻觉,他给自己规定了一个超然离群的生活方式,海斯特“既没朋友,也没敌人。对他来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获得独自的成就,这种成就的获得不是通过默默隐居到渺无人迹的寂静之处,而是要通过四处流浪不断变换环境和居所”[6]。然而他既没完全地继承父亲那超脱万物、萧然物外的哲学思想,也没有脱离世俗的纷争与烦恼。出于侠义的豪情,他一生中管了两次闲事,而这两次闲事使他的命运发生关键性的转折。第一次是借钱给处于困境的莫瑞森,后者在感激之余,坚持要让海斯特出任在申泊兰岛开办的赤道带煤炭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就这样漂泊流浪的海斯特来到了申泊兰小岛。第二次是帮助莲娜出走。当他看见巡回女子乐团的莲娜被老板斯坎博格进行火烧火燎的骚扰时,他表现出并不亚于当年超然不凡帮助莫瑞森的气度,将姑娘莲娜偷偷带走,并且带到了他本要成为隐居之地的海岛——申泊兰岛。

一直以来,他始终铭记着父亲在临终前留给他的遗言“置身事外、袖手旁观、不予置评”,并且他也时刻践行着父亲的遗训,过着四处流浪,无牵无挂的生活。然而,当他面对人性的诉求时,他自觉地把钱借给了莫瑞森和本能地上演了“英雄救美”的侠义之举。这种慷慨解囊、仗义疏财的豪情壮举恰恰与他从小就执持的价值观念相背而行。一边是美好人性的释然,一边是价值观念的秉持,就这样海斯特一直处于犹豫不决、左右为难的境况,苦于内心的挣扎。在面对人类的入侵、世俗的纷扰时,海斯特的“构想”与自身的天性失去平衡,继而陆续陷入人类纷争的泥潭,从此越陷越深最终只能以死来得以解脱。海斯特的悲剧源于内在思想的不统一,源于精神变量的不协调。

人性的扭曲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漠与淡薄。默然处之、薄情寡义已然成为当时社会的习惯与常态。整部小说始终弥漫着压抑的气氛,人与人之间冷漠苛刻、假仁假义。小说人物莫瑞森、海斯特和戴维斯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帮助,但他们之间的友谊时时刻刻都保持着距离;莲娜跟海斯特却从未真正打开心扉拥抱彼此之间的爱情;就连父亲留给海斯特的遗言,“袖手旁观、不予置评”也使得陪伴他的几十年的亲情陷入了无法解开的困惑。正如评论家诺曼.谢理所说“这部小说就像一个神秘的喜剧,演绎着黑暗与光明之间力量的冲突”[9]。往往,当物质条件变得日益丰厚时,人们的精神生态状况却每况愈下、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表现越来越明显、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逐渐下降、人性被资本扭曲和异化。作者康拉德用犀利的笔触对当时病态的社会进行了真实的描述,刻画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情感发展的冲突,强调了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带给英国人们从物质到精神的需求,表达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

2.人性的扭曲和情感的冷漠

实际上,康拉德在《胜利》中除了刻画像王这样代表着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的人物以外,他还借助主人翁海斯特的父亲老海斯特的思想和理念来表达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和抨击。愤世嫉俗的老海斯特不满足于自己的国家,他绝对地否定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看透了人类社会机制、社会建构的不合理,尤其是以西方为代表。老海斯特反对人类一路高歌阔步前进所创造的丰功伟绩。老海斯特在否定人类实践的同时,也就代表了对自然回归的渴求。无疑他的哲学思想与生态批评志趣相近,不谋而合,都代表自然,为自然说话,反对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取豪夺和恣意妄为。就像美国生态批评的先驱蕾切尔·卡森和林恩·怀特所认为:“支配和统治了人类意识和行为长达数千年的犹太——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人类焚林而猎、凅泽而漁的对待大自然的主要根源” [11]。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人类建立人与自然对立的二元论提供了托辞和借口,在近千年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下,它构成了西方一切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获得更多的财富,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占有和改造。于是才有了以莫里森为带头人的欧洲人来到相隔万里的东南亚地区名叫申泊兰岛的小岛开采煤矿。申泊兰岛是马来群岛的一个小岛。在他们到来之前,此岛四面环海,宁静祥和,“那些岛屿静静地躺着,披着深色的树叶衣裳,蔚蓝色苍穹和银色浪花浑然一体,无声的大海与云天相接,显得无限静谧”[6]。然而“赤道带煤炭公司”的在小岛上的成立,打破了岛屿的宁静,无疑是对岛上生态破坏的开始。他们在这里运来大型机械,修房造屋,修建码头,安了铁轨。不过,好景却不长,不到两年的时间,公司就破产了,停止了开采煤矿,解散了劳工,岛上的场景是凄惨不已,颓废不堪。但是,在孤独的废墟上,逐渐地丛林即将包围码头,荒凉的屋顶也将被深草所掩盖,大牌匾被野草和灌木丛紧紧的包围着,由此,可以看出曾经被人类破坏的植被在逐渐的恢复,大自然在无声无息中获得重生。

对于海斯特,祝远德教授是这样评价的:“他没有长远的生活目标,甚至连应有的生活毅力都缺乏,但是他却到过没有人烟的荒野地带冒险,而且经历过需要流血的场合,对于一个既缺少生活目标又缺乏勇气的人来说,多少有些自相矛盾”[7]。没错,海斯特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内心矛盾的挣扎。对于琼斯三人的到来,他也觉察到他们来者不善,但是却显得一筹莫展,没有应付危机的能力。作为绅士的他,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保护被自己拯救的女人,但是他却无法采取任何的行动。反而使莲娜这个被‘英雄’救出来的‘美女’决心反过来拯救这位称不上英雄的海斯特。海斯特就这样无尽地被内心的矛盾所折磨。面对故事的结局,当海斯特亲眼目睹心爱女人莲娜被琼斯误杀而死之后,终于采取了行动,他一把火烧掉了赤道带煤炭公司,自己和莲娜都葬身火海。可见,最终他还是没有挣脱掉两种思想的矛盾斗争,选择了自行了断,是莲娜的死激化了他内心的挣扎。他的悲剧在于本身悖论的挣扎,在于精神变量的不协调、不平衡。这种不协调和不平衡时时刻刻摆布着他的思想、影响着他的性格、左右着他的行为,最终决定了他的命运。

生态的救赎

1.生存的智慧

在小说人物中,康拉德刻画入微地描写了代表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人物——王。王是赤道带煤炭公司从中国招募的廉价苦力之一。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很快就遭到破产,其他的中国劳工都因此而离开了,王却自愿留下来当仆人,照顾海斯特的日常生活。他自愿留下是因为“王已经说服了一个阿尔富鲁村的女子过来跟他一起生活”[6]。原来他娶了当地土著人做妻子,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在中国劳工初来小岛时,阿尔富鲁村人因为突然来到的大批中国人吓坏了,他们便砍倒了一些树来挡住穿越大分水岭的山路,并且严格地只在自己那一侧活动。然而,现在阿尔富鲁村女子却心甘情愿地做了中国劳工的妻子。并且王还邀请了一些阿尔富鲁人,那个女人的朋友和亲属,壮着胆子越过分水岭,来到这边参加好像是他们婚宴的活动。王不光娶了当地的女人而且还得到了她亲戚朋友的祝福。和格格不入的西方人不一样,王很快就融入了土著人的社会中,也融入了申泊兰岛的自然环境之中。他在这里开垦荒地,种植蔬菜。他“不惜麻烦,把公司原来的一间棚屋拆的七零八落,用那些材料做了一个很高很密实的篱笆围住了那块地,仿佛种蔬菜是他的一项专利活动,又好像是一项非常神圣,寄托着他维持自己的民族特性的秘密活动”[6]。来自中国的王,代表着绿色的东方思想,代表着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他既没有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野心,他也没有战天斗地的“豪情”而是试图融入当地社会和当地自然环境之中,从而实现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状态。王的所为正好印证了东方生态文化可以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正如王岳川教授所言:“中国文化里的核心思想,像综合模糊思想、绿色和谐思想、客观辩证思想,将会是中国思想对西方思想的一种互动和滋养” [10]

2.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在工业迅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代表财富的煤炭成了那个时代人们趋之若鹜、顶礼膜拜的商品。人们在追逐名利的同时逐渐丧失了爱的能力,造成了人类精神世界中人性的扭曲和变异、情感的冷漠等问题,导致精神生态的日益下降,因而形成了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精神荒原的局面。“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决定性因素”[8]。20世纪初期的英国,经济在社会改革的推动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机遇和希望,也又精神上的困顿和不安。身处社会转型期的英国人,普遍依靠物质财富的获得来填补精神世界的迷茫和空虚,从而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和变异。正如小说主人翁海斯特成为了赤道带公司的负责人以后巴不得把所有煤矿都放进自己的腰包;索穆保因为海斯特不常去他的店铺就四处造谣抹黑滋事;被斯坎博格唆使的琼斯三人,为了获得财富,在岛上进行了病狂丧心的抢夺和惨绝人寰的谋杀;得知莫瑞森的死讯后,斯坎博格就无端地讨厌海斯特,整天散布流言蜚语,恶意中伤他等等。康拉德颇具匠心的刻画了当时社会人性被扭曲后的丑陋,人们为了满足物质的欲望,手足相残、狗咬狗骨,人性的阴暗面在利益面前暴露无遗,人们的价值观念混乱不堪、是非观念模糊不清和精神萎靡不振。

(3)加强空压站管理,根据油渣和积碳的情况制定出有关定期检查、清除油渣和积碳的制度;建议压缩机制造单位在使用说明上说明定期清除积碳[2]。

评估师应该客观的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评估师需要多通过数据支撑并降低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如评估师的个人偏见),以保持客观性。

2.3 OSCE考试方案的效度 本研究采用内容效度进行效度分析。考站及考核内容设置采用德尔菲法进行函询,德尔菲法在许多指标筛选的相关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得到普遍认可,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公认的指标筛选方法。本研究集中了20名专家的智慧与经验,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确保了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可靠性。

“一边是‘精神的危机’,一边是‘生态的救赎’,两者间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哪里存在危机,哪里就存在获得救赎的希望,哪里存在厄困,哪里就存在突围的生路。小说的结局是海斯特一把火把赤道带煤炭公司以及欧洲人留下的所有痕迹都烧了个干干净净,申泊兰岛又回到原初的自然状态,而一切人世间的纷争与困扰都化为了一捧净土永远的留在了小岛之上。对于处于精神分裂的海斯特来讲,纵火自焚是获得新生的唯一希望,是获得突围的唯一生路。海斯特的纵火自焚也暗示着,人类一直践行的人类中心的单边主义思想在对自然大肆破坏和掠夺以后最终会走向灭亡,与此同时,呼吁人们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和唤起对“诗意的栖居”的心灵诉求。实际上,康拉德的《胜利》是道德理想的胜利、是精神层面的胜利,更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的胜利。

参考文献

[1]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45.

[2]阿尔·戈儿.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导论[M].陈嘉映,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24.

[3]思之.有关人与文化的两点思考[J].兰州学刊,1985(1):78-81.

[4]傅荣,卢光.建立“精神生态学”刍议[J].争鸣,1990(4):45-49.

[5]鲁枢元.来路与前程——在张家界全国第二届文艺心理学研讨会上的发言[N].文论报,1989(9).

[6]Joseph Conrad. Victory[M]. London:Penguin Books,1994:86-155.

[7]祝远德.他者的呼唤:康拉德小说他者建构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221.

[8]李文华.现代心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68.

[9]Norman Page. A Conrad Companion[M].London:Geral Duckworth &Co.Ltd,1982:115.

[10]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2009(3):130-141.

[11]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研究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38.

 
高琳佳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