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管窥

更新时间:2016-07-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主导,因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离不开对“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考察。这种认知理路基本主导了学界对其关注的方式,即多是以涉论的散见方式、外发的改进视角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问题,而缺少对其专题研究及其内生可能的追问。因此,对这一问题展开相应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内生的基点

所谓亲和力,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2]。简言之,亲和力就是一种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吸引力量。由此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即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所具有的使学生亲近、愿意接触的吸引力量。这种力量包括理论说服力、情感感染力、人格影响力等,其中情感感染力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内生更为重要。

检测得到55株木生淡水丝孢菌,基于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木生淡水丝孢菌进行鉴定,共鉴定出木生淡水丝孢菌23属37种,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属为Minimelanolocus(4.5%),其次为Stachybotrys(2.5%)和Bactrodesmium(2.5%)。见表2。采用H′计算得出金沙江木生淡水丝孢菌多样性指数是3.48,同时计算得出金沙江海拔1 800~1 900 m、1 900~2 000 m、2 000~3 000 m以及3 000 m以上的木生淡水丝孢菌多样性指数依次为2.07、2.01、1.57、1.50。见表3。

之所以如此,乃是由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高校“思政课”具有知识教育的普遍属性,更兼具信念教育的特殊属性。根据知识论之JTB理论(Justified True Belief),“知识即是确证的真信念”。其虽因对于知识的定义不够适当与周延而受到葛梯尔的反驳,但对于实践理性来说,这一定义却揭示了知识与信念的内在统一。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基于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与意识形态性,其预设是在受教育者内心接受与认同的过程中得以确证的,相比“知识”教育,其“信念”教育的色彩更为浓厚。这里把知识教育与信念教育相对区分开来,想说明的是,高校“思政课”不仅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的重要使命和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引导他们“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1]的重大使命和任务。具体来说,要“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这鲜明地指出了高校“思政课”要培养的人不是空洞理论的知情者,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不是空喊口号的伪君子,而是以身示范的践行者。质言之,知识教育是前提和基础,信念教育才是高校“思政课”根本的使命和任务。

信念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它有其独有的规律和特点。相对来说,知识教育是“确证性”教育,其教育效果评价用语是“知不知”或“会不会”;而信念教育则是“假设性”教育,其教育效果评价用语是“信不信”或“做不做”。即是说,信念教育“假设性”的成立依赖于受教育者内心的接受与认同,否则其教育可能是无效的乃至反效的。从这一点来说,作为承载信念的第一教育载体——教师及其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就成为影响和制约信念教育成效的首要因素,因为信念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融认知、情感与意志为一体。其中,认知只是信念产生的基础,情感才是信念形成的关键,意志则为信念的稳固提供保证。从本质上看,信念表达的是一种态度,“信”是其突出特征,其强度取决于人的信任程度。在信念的三要素中,认知及其正确与否相对来说并不那么重要(即使是对外界的歪曲反映,只要人们相信,信念依然会确立),重要的是人们的情感投入及其多少,情感投入的多,其强度就高,其意志亦会相应增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激活情感,引发情感共鸣,促使情感认同,是信念形成的关键环节。显然,作为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直接面对的主体,教师不仅是信念教育的载体,也是信念教育的传播者和倡导者,其自身首先要获得受教育者的接受与认同,其所承载的教育内容才有可能被贯彻和执行。简言之,受教育者对于教师的好感、亲近与信任即教师是否具有亲和力是信念形成的关键,唯有师生之间形成一个融洽、和谐的情感共同体,“亲其师,信其道”才有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反过来说,高校“思政课”要想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就必须要具有亲和力。

首先,强化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夯实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内生的理论根基。作为一种吸引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源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满足。即是说,从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产生来说,它并非是其自身亲和力的单方释放,而是基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学生发展需求与期待的准确把脉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向而生的共振力量。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科研意识、做好科研工作,在学生关切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上提升理论说服力、现实解释力,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内生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实现从传统“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转变。一方面,高校要立足于“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组建科研团队,在学术带头人的指导和带领下,发挥团队力量,形成特色研究领域,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出版教辅与专著,以科研促教学,以理论深度催生亲和力度。另一方面,高校要立足于“思政课”信念教育的特殊使命和任务,重视科研经费投入,通过科研立项、科研考核及科研奖励等政策和制度形式,为“思政课”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学术环境,激励“思政课”教师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以真学、真懂的投入姿态催生亲和力。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内生的要求

其次,高超的工作艺术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内生的关键。高校“思政课”从其本身诉求来说,是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但与一般课程不同的是,高校“思政课”不是一味地“满足”乃至“迎合”学生的需求和期待,而是要在“激发”与“引导”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待,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提高”并不是他们自然抑或自觉的需求,其中存在着接受与否的问题,需要借助教师良好的技能激发与导引以完成“授—受”的嫁接。由此,教师的工作艺术就成为其亲和力激活的关键。所谓工作艺术,是教师为了有效达到教学目的而运用的具有感染力的技能和技巧的总和。它反对千篇一律、照本宣科,强调的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教师学识、才能、智慧、灵感的综合运用。就语言来说,它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沟通心得的主要工具,而且是“一种最精细、最锐利的工具,我们的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它去启迪学生们的心扉”[5],要“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不要讲空话,不要空喊,而要善于运用掌握的事实和数字”[6],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最后,高尚的人格魅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内生的保证。高等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培育者的教师,首先要明道、信道、行道,方能呈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彰显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范”力量。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尤为重要。因为高校“思政课”所意欲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虚”的诉求只有通过学生“实”的行为才能贯彻体现,这就要求作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师不仅要传道、信道,还要模范践行,才能展现出信念教育的完整图式,实现虚实之间的无缝对接。有调查显示,学生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以下素质:有人格魅力(71.9%)、教学水平高(49.5%)、学术造诣高(46.1%)、责任感强(42.3%)、有坚定的理想信念(42%)[7]。应当说,数据取样虽小,但管中窥豹,说出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的灵魂:人格魅力。何谓人格魅力?如果说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那么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就应该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具体表现为四个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1]。而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对此存在认知偏差,只“教书”不“育人”、只“言传”不“身教”,影响了高校“思政课”应有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种吸引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建立在其“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具体地说,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即是“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这意味着扎实的理论功底、高超的工作艺术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内生的基本要求。

首先,扎实的理论功底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内生的前提。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但与一般知识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并不是先验预设的,而是源于实践并被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对人们来说,它不但不外在于人,而且还应该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即是亲和的,是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生发出的对人的一种终极关照。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思政课教师的问题意识不强,理论底气不足,在学生关切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阐释上缺乏自信,不能把道理讲透彻,影响了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3]这从根本上指出了高校“思政课”现存问题的要害,正所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由此来看,理论满足群众的需要一直是我们工作的根本所在。对高校教师来说,锤炼造就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就成为其亲和力生成的前提和基础。

术中予60%空氧混合气体吸入维持至缝皮,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CO2分压在30~35 mmHg,新鲜气流量为2.5 L/min。胎儿娩出后,注射0.5 μg/kg舒芬太尼加深麻醉,将催产素(20 U)稀释至乳酸林格氏液(500 mL)中静脉滴注。

从亲和力的内生要求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生成并非一蹴而就,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积极采取各种举措,做好高校“思政课”教师“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教育工作,切实提升他们的亲和力。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内生的举措

真的到了深圳,才发现学中文的我,简直就跟没专业差不了多少。大学是别想进去了,就连去中学当老师,人家都七关八证地要,倒是工科的伟翔很快在公司做得顺风顺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知识教育中就不需要具有亲和力。应当说,亲和力首先是一种吸引力,一种拉近人与人之间感性距离的力量,尤其是在教育中,当一方试图向另一方施加影响时更需如此。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是在感性直观的表面层次上理解亲和力、追求亲和力,把亲和力解读为一个人在言谈举止方面的和颜悦色、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和蔼可亲等。其实,这种亲和力只是一种浅表层次的人际吸引,更深层次的亲和力则是源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一种“指导者”和“引路人”的师者形象对他们需要的满足。这种直指学生内心所思、所想、所求的定位,才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追求的“亲和力”所在。由此,教师只有“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才能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其次,注重教学培训,提升教学技能,提供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内生的实践基础。作为一种使学生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首先要借助一种使学生亲近、愿意接触的方式呈现出来。即是说,从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外现来说,它并非是自我显现,而是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能的自为呈现。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培训,掌握教学技能,能够灵活熟练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从教技能,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的内生提供切实的实践基础。从这一点来说,高校必须组织“思政课”教师定期参加教学培训,不定期参加教学交流,立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从教技能的需要,既要发挥相关学科、专业的优势,也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互通有无、守望相助。就教学语言来说,要创新教学话语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专家讲家常话”,这就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传经送宝,给予话语支持;就教学手段来说,“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就需要教育技术、计算机科学等专业的专家学者不吝赐教,提供技术援助。

在荻上直子的电影世界中,这些稍显奇怪的人并不是怪异地无法融入这个社会,而是由于情感的缺失,让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去让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荻上直子对现代人这种特点的把握无疑是很精准的,当他们对人与人之间感情获取的失败之后,转而在物品上投射个人的情感,这显然是一个很合理的选择,因为这种失去了亲密感的失落是永久存在的,于是这些看似坚强内心很脆弱的人也与我们的距离近了很多,变得很有吸引力,因此,他们最终在这些日常的物品得到情感的满足,也暂时地重建了破碎的亲密关系。

再次,健全建设机制,强化师德考评,提供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内生的制度保障。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来说,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实践技能是亲和力的间接反映的话,那么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则是亲和力的直接体现。作为立德树人的教育者,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及工作作风都是其自己是否明道信道、真信真用的最好证明,这也是一种极具说服力的教育,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感染和激励学生,使其对师者产生亲近的意愿。换言之,此即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所在,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8]。基于这种考虑,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突出师德”,明确指出“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9]。所以,高校要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建设完善师德考评制度。一方面,考虑到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因此,应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及教师代表,尤其应根据“思政课”的任务及使命,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把师德评价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违反师德行为坚持零容忍,切实做好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内生的制度保障。

总的来说,高校“思政课”教师亲和力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它以环环相扣的方式制约和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唯有在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两个层面上对其展开系统综合的研究,才能切实助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04.

[3]吴潜涛.坚定自信明确方向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J].思想教育研究,2017(8).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5]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4.

[6]列宁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74-275.

[7]张根福,朱坚.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与水平的重要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3).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36.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8-02-01.

王旭艳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