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主要修订

更新时间:2016-07-05

2018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实验版课程标准”)相比,新修订的2017年版课程标准在深刻总结2003年以来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经验与问题和充分借鉴国际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在文本结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实施要求方面发生了重大修订变化。从这些改进和完善后的修订变化中可以看到,2017年版课程标准努力凸显高中历史课程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时代性,凝炼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更新历史教学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增强历史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着重强调高中历史教师要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进行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帮助高中生在高中历史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修订变化有益于高中历史课程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的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发展定位。“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新时代背景下承担“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任务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再次修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准政治方向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

培养新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把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放在首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一门关键性基础课程。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使学生在了解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中,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到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引领学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国家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形成现代中国公民应具有的历史素养和国家历史认同感,高中历史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1]2

()改革课程结构保证高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选择性

高中教育改革的定位与“两个一百年”的教育定位密切相连,实现本世纪中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需要教育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形成满足学生发展、民族复兴和国家战略需求的课程方案。高中历史课程“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课程结构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了有选择的课程,既与初中、大学相关专业相衔接,也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发展,符合高中课程改革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功能定位。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育人和塑造工作需要教师利用小学语文学科知识的特点,通过渗透情感教育、辨析价值观念和挖掘教学资源等措施,让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关键期内得以升华。

()立足现实问题发动破解阻碍历史教育改革创新的引擎

(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功能。从功能来看,普通高中历史教育要通过诸素养的培育实现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2017年版课程标准中再三提到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核心素养在高中生修完历史课程后所应实现的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成就的具体表述,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项关键要素则是培养学生具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因此,在当前及以后的历史课程教学中,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变化

实验版课程标准主要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部分;2017年版课程标准则由前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建议和附录八部分组成。从文本结构上来看,2017年版课程标准比实验版课程标准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和附录四部分;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根据前言中的修订原则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进行了新的修订。

()文本结构的调整

相较实验版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标准在文本结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方面主要有两类新修订变化。第一类指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第二类指课程标准的修订内容。所有变化都指向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中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油断路器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发展和正常供电的需要,SF6断路器逐渐成为了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SF6断路器通常应用的是SF6作为灭弧气体,该气体具有环境适应能力强、绝缘性好、载流能力强、开断性能强、体积小、重量轻、耐电强度高以及灭弧能力好等显著的优势,所以,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也受到了一致的认可。然而,因为SF6断路器的生产厂家较多,因而其本体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标准内容的新增变化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内涵与功能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2017年版的课程标准中的正式提出、内涵界定及其教育功能的定位是历史课程标准的第一个重大新增变化。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作为历史学科本质观和教育价值观的反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要在历史课程学习中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正确的价值观念主要指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主要指在政治思想上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优秀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做人做事的人文道德素养以及求真、求实的史学品格。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克服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知识学习与学科育人功能的割裂缺陷,是对历史课程目标实质的明确整合与凝炼,是对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高度概括性和专业化表述,有利于实现历史教育从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和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根本转型。

1.以我国驻外大使馆牵头,组织和保持与东道国政治高官、著名人才的经常性联络,邀请其参加各类国企活动,尽可能通过他们的口和笔,以当地人易于理解的语言,诠释传播我们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有利于国企的话语市场。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项关键要素。这五项要素形成一个整体,既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以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引领学生形成学习历史课程后所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历史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是历史学科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途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体现了诸素养中的价值目标。[1]4

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现状存在表面和深层问题。从表面来看,实验版课程标准存在目标表述笼统,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必修模块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之间鸿沟大,时序性弱,内容较深,必修与选修内容有重复等问题。从深层次来看,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历史学科“通过知识获得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任务。因此,需要重新思考和寻找深度推进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预选参数框中选择需要计算的泵径、冲程、冲次组合,也可以手动添加需要计算泵径、冲程、冲次组合,修改泵深范围,如图3所示。目前一口井可以实现最大847个参数组合的优化计算。

2.课程结构的调整及特点

实验版课程标准在前言中对课程结构有相关说明(课程设计思路)[2],但是2017年版课程标准把实验版中的“课程设计思路”调整为文本主体结构中的“课程结构”。因此,“课程结构”成为新课标的第二个重大增加变化。

(1)课程结构的调整变化。实验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和选修课构成,2017年版课程标准则规定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共同构成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结构。

2017年版必修课程从实验版必修的历史(I)、历史(II)、历史(III)三个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的25个学习专题,修订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部分通史体例的“中外历史纲要”。“中外历史纲要”以通史的叙事框架,用24个专题内容来展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和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2017年版选修课程从实验版选修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调整为两类选修课程。其中,“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为选择性必修模块课程,这三个模块由依照时序发展进行表述的19个学习专题构成,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以“中外历史纲要”为基础,从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等不同视角对中外历史的发展规律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为选修课程模块,包括14个专题,主要作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参考依据,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通过综合实践探究活动来进一步增强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的能力与素养。

(2)课程结构的变化特点。2017年版课程标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课程结构设计特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三类课程的课程类型符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相关要求,有益于学生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养成中体现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价值。其二,三类课程结构设计和内容编排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呈现,注意到了在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相衔接和区别的基础上凸显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学习梯度。同时,三类课程类型之间也具有关联性、递进性和提高性。其中,历史必修课程中有利于学生基本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的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重要史事和发展脉络是共同基础,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的发展与变迁的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与深化,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升学需求选择学习。强化学生史学专业基础的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由学校和学生自主选择。其三,课程学分在新版课程标准中进行了重构,必修课程由原来的6学分减少为4学分,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共同基础课。选择性必修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选修课程由学校自主决定,学分未在课程标准中加以表述,学生可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历史课程结构和课程学分的变化保证了基础性,也兼顾了选择性。

装配路径反映了零组件在安装过程中的运动路径,在虚拟装配过程中依据装配技术要求,考虑装配工艺性、可装配性分层逐级生成零组件的装配顺序和装配路径,依据设计好的工艺流程、装配顺序和装配路径对零组件、资源在装配过程中与其他零组件、资源的干涉等进行仿真。当存在干涉情况时,给出干涉报警同时给出干涉量和干涉区域[3]。装配路径规划和干涉分析如图5和图6所示。

3.学业质量标准的划分与评价

2017年版课程标准前言与所有学科的课程标准前言一样,文字和内容完全一致,主要对课程标准修订的缘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变化做了总体说明,着重强调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的思想性、整体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2.课程性质、理念与目标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历史解释为例

水 平素养4 历史解释水平1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发现这些历史解释与已往所知历史解释的异同;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水平2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运用相关历史术语,对个别或系列史实提出自己的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能够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现实问题水平3能够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水平4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假说或提出新的解释

2 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具体表现水平1”为例

水 平质 量 描 述水平11-1能够知道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知道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知道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能够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1-2能够了解所学内容的历史分期方式,理解历史时期是按时序划分的;能够知道认识史事要考虑到历史地理的状况;能够识别历史地图中的相关信息,知道古今地名的区别1-3能够知道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实地史料等多种类型;能够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其有关的材料;能够从所获得的史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1-4能够有条理地讲述历史上的事情,概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能够说出重要历史事件的经过及结果、重要历史人物的事略、重要历史现象的基本状况1-5能够发现历史上认同家乡、民族、国家的事例,知道中外优秀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依据

(2)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整体划分。尽管五项关键核心要素都做了四个水平的评价标准划分,但是单项核心素养的检测并不足以对学生历史学业质量水平进行整体评价,因此需要对五项核心要素的实现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描述学生不同水平的学习结果具体表现,这样就形成了历史学业质量水平的四级划分。以水平1的质量描述为例(表2)[1]41-42,这一级别水平上的学业质量描述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按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顺序,来描述这五项核心素养应达到的第一级水平,例如“1-3 能够知道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实地史料等多种类型;能够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其有关的材料;能够从所获得的史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即史料实证(素养3)的水平1“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的进一步描述。这样,从横向上来看,处于同样水平上的五项核心素养形成学业质量标准的相应水平等级,每个历史学业质量水平等级都包括五项核心素养的要求,每高一级水平的表现也涵盖前一级的表现。

(3)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评价。2017年版课程标准规定了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高中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是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命题依据。”[1]44也就是说,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2是全体学生经过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习并通过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后,才能认定学分并予以毕业。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3-4是学生根据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自主选择,在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学习选择性必修课程“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三个模块和选修课程“史学入门”及“史料研读”两个模块内容,其学业质量检测结果作为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或参考的依据。

4.新增教学示例、评价案例和命题建议

(1)教学示例与评价案例。2017年版课程标准第四个新增内容就是教学示例、评价案例和命题建议,大约占用了30页对一线高中历史教师进行教学示范(表3)。

从表3可以看到,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分别设计了9个和12个教学提示和教学活动示例。“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中提供了2个典型试题及说明。附录2中提供了1个具体的教学与评价示例。从特点和意义来看,一方面,所增加的这24个案例和示例既有教学案例也有评价示例,分属于课程标准不同的组成部分,也选取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力争做到示例全覆盖。另一方面,这些案例或示例中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与教学活动目标和内容密切相连,避免了空泛地将核心素养列为教学与评价目标,为中学历史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和评价示范。

(2)新增命题建议。除学业水平考试性质外,在实施建议中也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和框架。此部分内容强调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要以考查核心素养的具备程度为目的,要以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为重心。同时对研制命题框架的内容和目标作了说明。

岁月匆匆,转眼已到了深秋。一个秋雨犀利的暮秋,张翔独自捧着男人婆的骨灰盒回来了。烂眼阿根的案件终于判下来了,男人婆被处以死刑,法场就在米字乡西北角的外草塘,那儿距离麦村三里多四里不到,但麦村听不到那一声脆弱的枪声。村里没有人知道这件事,也没有人去凑这个热闹,只有被通知去收尸的张翔。在法场上,张翔看到他母亲已经瘦得不成人形了,她始终别着头,一张瘦脸上两只眼睛大得恐怖,像是没有眼珠子的空洞,十分茫然地盯着某个地方。她没有喊,没有叫,也没有哭泣,甚至没有任何表情,临死前她只问白玉儿怎么样?当她得知白玉儿到城里去挣那种钱了,才咬牙切齿道:“早知如此,也将她一起毒死算了。”

()标准内容的修订变化

除上述四大新增内容外,相较实验版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标准对“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四部分的文本内容做了相当大的修订。

我的画院:绘画是我的挚爱,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工作职业紧密结合是人生最幸福美好的机缘,而画院正是这完美结合的最好平台,得以开展艺术创作与学术交流,将积聚心中炽烈的感受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传达给公众与社会,唯有感恩与自勉。

1.“前言”的统一性

规定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是此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的重要内容,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是高中生在完成历史学科学习以后,所获得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规范性成就标准和表现性标准,是整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基础上的分水平呈现的可测评性学习结果。这种在量和质上所发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行为变化,是历史教育质量比较的关键指标,也是历史教材编写和历史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据。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是历史学业质量水平层级划分的依据。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作为五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每项要素都按照新课程标准分为四个层次,分别在纵向上来界定高中生在修习历史课程后,在这五个要素方面所发生的量与质的发展程度和行为变化。以“历史解释”为例(表1),辨别和初步分析—提出自己的解释—说明原因并进行评析—提出新的解释是学生在“历史解释”素养成就表现上的四个水平描述,每高一级水平的表现都涵盖前一级的表现,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前一阶段才能到达后一阶段的水平。“历史解释”的四个水平划分不但具有连续性,同时也具有递进性特点。这种水平划分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在“历史解释”的素养方面如何进行学习,也可检测和评价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在“历史解释”方面所达成的水平。

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比,2017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的修订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课程性质和理念方面,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历史教育要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等内容;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中要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1]2;要系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二,在课程目标方面,2017年版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要求学生在修习历史课程中形成基于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3.课程内容变化的整体性、阶段性和时代性

(1)强化对相关史实的整体认识。“中外历史纲要”作为必修课程,以大时序小专题的呈现方式,精选了24个专题以引导高中生进一步通过对相关史事的整体认识,深化对人类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规律的认识。以世界史的内容为例,包括古代文明的产生,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全球联系的建立,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对殖民主义的抗争,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冷战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和主要趋势十个专题。从时序上来看,这十个专题符合通常意义上所讲的从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到世界现当代史的世界史学习时序。从内容上来看,这十个专题凸显了世界历史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能展现世界历史发展从分散到整体的基本线索,能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3 2017年版课程标准新增教学示例评价案例和命题建议

标准内容模块案例或示例名称(活动主题)案例或示例所在页码课程内容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世界视野下的中国航海活动与海上贸易(专题1.6)第18页“老兵”的故事(专题1.10、1.11)第19页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居民生活变迁(专题1.14)第19-20页探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思想文化渊源(专题1.18)第21页探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专题1.1)第25-26页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农作物(专题2.1)第29页严复、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文化的变革(专题3.6)第32-33页编制历史人物年表(专题1.4)第36页《资治通鉴》为何以“三家分晋”为其开篇(专题2.2)第39-40页实施建议教学与评 价建 议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6页人民解放战争第47页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第48页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第48页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第48-49页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第49-50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51、55页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第51页冷战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第52页早期中华文明第53页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第57页典型试题与说明试题1第60-61页典型试题与说明试题2第62-63页附录附录2从唐长安和北宋东京认识唐宋社会及变化第73-83页

(2)注重专题内容的阶段性。课程的主体内容在重视基础性和整体性的同时,也注意与义务制历史教育内容相区别。以专题1.3中的“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例,初中阶段课程标准对此部分的内容要求是“知道”和“了解”,而高中阶段要求在“了解”的基础上,整合秦始皇统一中国、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等知识内容,以便实现“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的学业要求。在知识的整合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这种要求比初中生高许多。同时,课程内容也注意与实验版课程标准内容相衔接。以选择性必修课程“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专题为例,此专题从政治体制、官员选拔与管理、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货币与税收六个内容来说明人事管理、法律、外交、财政等是国家制度不可匮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进行统治过程中,政府要建立组织、制定规则、设置机构、分配权力等来合理地运行体制,这有助于学生建构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引导学生在时空框架下认识并形成对历史上政治文明演进的正确解释。

有没有空,我见了他再说。牛皮糖在乡邻面前受了保安的斥责,血就往上涌,脸色也垮了下来。他继续朝台子上拱。

“每个医生都拥有自己的数字证书和签章,可开具电子申请单和书写电子病历,各种信息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传递,并通过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实现了病案的电子化归档及管理,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凸显专题内容的时代性。“中外历史纲要”专题14“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增加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方位;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专题24“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和主要趋势”增加了“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是新课标修订后具体落实十九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的重要表现。专题10“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要求学生“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这是新的学术成果不断地在课标中充实的表现,同样也凸显了专题内容的时代性。

4)教师同行评价。学校设立听课制度,要求学科主任、教研室主任、高年资教师等作为教师同行专家,对专业或学科相同、相近的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跟踪听课,及时指导并评价。

4.课程实施建议的修订变化

2017年版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与评价建议、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建议四部分。其修订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特点。

(1)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力图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是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的总主题。因此,所有的实施建议内容皆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以教学实践为例,2017年版课程标准以大篇幅详细解释了如何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中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从笼统模糊走向具体细致。相较于实验版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方面更细致、更具体,指导更具有针对性。以“如何整合”为例,2017年版课程标准提出了“加强历史横向联系的整合”和“凸显历史纵向联系的整合”的方法和示例,方便教师在教学中理解对各类教学主题的整合方式。再以高考命题建议为例,在命题原则和命题框架详细说明的基础上,突出解释了什么是“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对“新情境”作了详细的解释。同时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建议说明既有编写原则,也有内容选择和编排要求,不是泛泛空谈。

实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对教师的新要求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新的宗旨和内容能不能有效实施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因素。广大高中历史教师肩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担,这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也是推动教师教学改革的新机遇,教师要正确理解和实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变化。

()理解课程标准变化确立新的素养观

在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2017年版课程标准修订变化的中心主题。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如何认识核心素养要素的整体逻辑,什么是历史学业质量标准,如何对核心素养要素进行评价等等问题都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师的认知难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这些问题做了解答,所有高中历史教师皆需确立新的素养观,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明晰新版标准的修订变化和修订要旨,做到实施课程标准前心中有数。

()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确立新的教学观

在历史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把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教师就必须确立新的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深入分析课程结构,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树立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有效设计教学过程、准确把握学业质量标准,多维度进行学习评价”[1]45-58。这是2017年版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整合和教学评价实施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所给的教学示例和评价案例多琢磨,多实践,多反思。

()符合学业质量要求确立新的评价观

学业质量水平评价主要针对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核心素养水平评价,因此,教师确立评价目标时要以课程内容标准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为依据,准确把握学业质量标准不同水平所描述的表现特征。实现这样的评价目标,教师要确立新的评价观,不但要注重对学生五个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要围绕学生学习,综合运用检测、诊断、激励、引导、调解、反馈等多种方法进行多维度评价,在教、学、评相互促进中共同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由于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一旦进行不允许中途中断,因而需要选用适宜的运输设备,保障拌和料等能够及时送至运输现场,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次数与运输成本,因此需要使用如下公式计算运输车辆的具体装卸能力以及运输次数:

第四,提升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国有企业须充分利用各类资本市场,提升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重点选择符合国家行业政策支持、主营业务突出、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全力推进上市,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李军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