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王维诗歌的艺术审美与人生体验——从《积雨辋川庄作》入手探讨

更新时间:2016-07-05

王维是盛唐诗歌创作当之无愧的大家,清人贺裳在《载酒园诗话》中指出:“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1]309王维的人生信仰、政治经历和诗人、画家等身份的融合,使得王维及其诗歌在盛唐别具一格,而《积雨辋川庄作》则是王维风格的典型代表:

两化融合能够有效推动行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产制造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全面优化,进而不断激发技术创新活力,逐步建立起推动行业综合发展水平提升、持续获取绩效的长效机制。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把燕麦粒淘洗两遍,然后加水浸泡,先在冰箱冷藏室里放一夜,等它吸足水分,再带着泡燕麦的水和大米一起煮熟。也可以直接用压力锅煮熟或用豆浆机打成浆。

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嘉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嘉祐诗也。(《唐国史补》)[4]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2]444

本文尝试对此首诗歌展开全新的解读,探讨此诗作为唐七律与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之由,探讨王维诗歌艺术审美与人生体验的融合之美。

《积雨辋川庄作》为王维在辋川别业所作,诗歌起句叙题,以久雨为大背景,统领全诗。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是田家生活的真实写照。久雨后空寂的山林中烟火徐徐升起,农家做好饭菜送往田里。作者行文设置极巧,先写“烟火迟”,空林之中烟火徐缓升起,引发读者好奇之心,继而解疑,原来是农家在“蒸藜炊黍”。“迟”字有其妙处,既押韵,又增加了趣味。首联中的“空”与颈联中的“静”遥相呼应,构成王维诗歌表达禅趣的方式。空与静也是深层次进入王维诗歌的钥匙,正因为诗人的空静之心,才能感受与领悟自然之美,与自然融为一体。不独《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的其他诗歌中也多借空与静来传达思想。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

颔联对仗工整,纯写无人之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全诗最为精彩之处,动静结合,色彩和谐,白鹭在广漠的水田上意态闲适、翩然而飞;黄鹂鸣啭于茂盛幽深的树林深处。写出了山水田园之美,令人心醉。“漠漠”“阴阴”两组看似简单的叠声词的加入,使得整首诗歌既获得声韵上流转空灵的美感,又倍增鲜活气息。王维知乐,史书已有记载。《旧唐书·王维传》载:“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3]5053不知其名的《奏乐图》,王维一见便知出自《霓裳曲》,其精通音律于此可知。得益于此,王维的诗歌创作自然地融入其音乐修养,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凡例》载:“王摩诘善能错综子史,而言不欲尽,词旨温丽,音节铿锵,蔚然为一朝冠冕。”[1]1548就《积雨辋川庄作》而言,诗歌中“词旨温丽,音节铿锵”,则集中体现在颔联此两句中。“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还有一段说不太清的公案,即究竟是王维抄袭了李嘉祐诗还是李嘉祐剪裁了王维诗。这一点历来诗论家争论不休,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再如:

王维在现实生活中也实践着这种理念,他所向往的,是如维摩诘般物质富裕、精神充盈的舒适人生。所以他的反问“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或是表明心迹,或更是展露其不甘心政治之心。安史之乱他接受安禄山所任命的伪官以苟且存活,又顾恋旧主,创作《凝碧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也是这首诗,给了他政治上喘息与发展的机遇,“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 [3]5052,王维得以被重新任用。王维的经历,和东汉蔡邕何其相似,不同的是,蔡邕对董卓的情感使其丢了性命,所以王维又是幸运的。

李肇认为是王维抄袭了李嘉祐的诗句,而胡应麟则认为是李嘉祐用王维之句,双方各执一词。史书中并无明确记载究竟是谁之诗句在先。王维生卒年约在公元698年至759年之间,开元九年(721)进士,李嘉祐生卒年不详,天宝七年(748)进士。然史书中并无关于此诗歌创作时间的明确记载。可以确定的是,《全唐诗》收录李嘉祐诗句时载:“李肇称嘉祐有此句,王右丞取以为七言。今集中无之。”也就是说,李嘉祐集中本无此两句,《全唐诗》是据李肇《唐国史补》而加入的。清人吴乔曾说:“昔有好捉人诗病者,谓某句出于前人某句,亦未必然。”用在此处颇为中肯,王维此句未必出于李嘉祐,而即使真的袭之李嘉祐,也必须承认,李嘉祐之句“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较之王维句,少了淡远幽深的韵味。王维之句,“漠漠”写出了广阔深远,“阴阴”写出了幽静深远,“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开阔而深邃。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说得极妙:“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采数倍。不然,如嘉祐本句,但是咏景耳,人皆可到。”[6]411可见王维之句为最妙者已是公认。

整首诗起承转合一气呵成,诗人发情景之蕴,营造了有人、有声、有情之景,澄淡精致,格在其中。王维擅画,《旧唐书·王维传》载:“(王维)书画特臻其妙,笔踪措思,参于造化;而创意经图,即有所缺,如山水平远,云峰石色,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3]5052王维将其运用在此首诗歌中,则使得整首诗歌呈现出“诗中有画”美感。

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作者已然沉浸在山水田园风光之中,静修持斋,物我相融,外界的功名利禄与之不相关联。人与自然和谐为一,山中静修,观木槿而悟人生,松下折葵,食清斋而敬佛禅。“朝槿”“露葵”含蓄地写出了人生的短暂。尾联发表议论,野老已经与人无争,海鸥为何对我有所怀疑?借用典故阐述自己已无机巧之心,正可与海鸥为伍,*《列子·皇帝第二》载:“杨朱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梁而遇老子。老子中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也。’杨朱不答。至舍,进涫漱巾栉,脱履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夫子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教。”弟子欲请夫子辞,行不间,是以不敢。今夫子间矣,请问其过。’老子曰:‘而睢睢而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杨朱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舍迎将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据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6页)又载:“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同书第56页)作者的仕进激情似乎已经消退,高蹈的人生理想似乎已经泯灭,全然身心沉浸在山水田园之中。

王维此首诗歌又是唐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作。清赵殿成评“澹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2]187作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首先在于此诗得自然、萧散、清逸、澹远之趣。王维的诗具有一种独特鲜明的美学色彩,使人咀嚼到清新自然之气。这种独特审美趣味的呈现,一方面得益于诗词内容构成上选景用物。空林、水田、夏木、朝槿、露葵,呈现静谧之态;烟火、白鹭、黄鹂、海鸥呈现动态之美。另一方面与诗歌遣词用字也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诗中“空”“静”“清”等字的选用,绝不是诗人语汇贫乏,而是自觉服务于静寂悠远、澄空净滤的禅境营造,还与王维此首诗歌所选的色彩有关。王维诗歌喜淡素色,如青、白二色,诗歌整体给人以寂静、清凉之感。明陆时雍《诗镜总论》言:“摩诘写色清微,已望陶谢之藩矣,第律诗有馀,古诗不足耳。离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谁能之?”[8]从诗歌美学的角度分析,青、白二色的选择与王维萧疏清雅、闲静淡远的审美情趣有着内在契合点,也与王维好佛喜禅的风格相符合。值得注意的是,王维此首诗歌虽多淡素色,却又用亮色点笔,诗歌中水田漠漠,夏木阴阴,白鹭翩飞,都是水墨般的素色基调,却引入黄鹂,黄色作为亮色调的加入,使得整体色调鲜活生动起来。其次,作为山水田园的代表作,此首诗歌将山水与人和谐地融为一体。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解决了前代山水诗如谢灵运山水诗中的景理界隔之困,这是王维山水田园诗歌胜于前代之处。再次,禅趣的融入是王维此首山水田园诗的独特之处。山水田园诗发展至盛唐已经臻于完善,诗人经由大自然的陶冶感获心灵的超脱,取得内心安顿、平衡与解脱。恰如王维此首《积雨辋川庄作》,有禅味而不用禅理说教,将禅趣融入诗歌的自然表现中。清牟愿相《小澥草堂杂论诗》说:“王摩诘(维)诗如初祖达摩过东说法,又如翠竹得风,天然而笑。”[1]913说的就是王维诗歌中禅趣与清新、自然之气相得益彰。后人论盛唐山水田园诗,多王孟并赏,如宋许顗《彦周诗话》载:“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老杜诗云‘不见高人王右丞’,又云‘吾怜孟浩然’,皆公论也。”[6]384足见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歌创作当之无愧的大家。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作,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田园风光相结合,营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呈现出闲适、静逸、清远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中,这是独树一帜的。

《积雨辋川庄作》在唐人七律中地位极高。《王右丞集笺注》引澹斋翁评为“得山林之神髓”[2]334,取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诗歌突破了初唐七律繁缛诗风的藩篱,简省明净。明许学夷《诗源辨体》载:“摩诘七言律亦有三种:有一种宏赡雄丽者,有一种华藻秀雅者,有一种淘洗澄净者。……如“帝子远辞”“洞门高阁”“积雨空林”等篇,皆淘洗澄净者也。是亦高岑之所不及也。”[7]许学夷指出了王维诗歌的三种风格,并谈及《积雨辋川庄作》为其淘洗澄净者的典型代表,从诗歌风格入手对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3]5053

海外投资者通过强化自身风险管理以应对东道国安全风险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安全风险难以预测、难以防范,通过保险法律制度转移安全风险损失是基本的法律防范措施。国家需通过宣传和制度导向作用,促使中国投资者提高通过保险法律制度防范安全风险的意识,使投资者不仅具有寻求中国商业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的意识,还要树立充分利用MIGA担保的意识。

从相关史料记载来看,王维和众多大唐士子一样,有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高蹈理想。《少年行四首》其三言:“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据《旧唐书·王维传》,王维于开元九年进士擢第,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吏部郎中、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尚书右丞等职务,一直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王维又在京城交游甚广,《旧唐书·王维传》载:“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3]5052王维在京城人脉甚广于此可知。然现实的政治形势并未给他充分发展的空间,先是张九龄罢相、李林甫当权,后是安史之乱,给其仕途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此首诗歌的创作时间,研究者多放在公元741年至755年之间,[9]此时的王维对仕途的凶险与黑暗,已经了然于胸。王维亦官亦隐,或是基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经过一番思考而做出的明智选择。有学者认为,诗歌中的“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便是表明心迹,希望李林甫不要怀疑。这样的理解有一定的道理。王维的退隐之态,展现了其欲从复杂的政治争斗漩涡中脱身的些许想法,同时,也与其修佛习禅密切相关。

王维的修佛习禅,受其笃信佛教的母亲的影响较深。王维对佛与禅,有其极其虔诚的一面,有几个例子可为明证。一是《旧唐书·王维传》载其“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二是王维在其母仙逝之后,舍宅为寺,有《请施庄为寺表》;三是王维临终之时,“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3]5053佛教与王维之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甚至临终也对友人加以劝诫,可知王维对佛教有深信的一面。基于对禅佛的深信与喜爱,在现实生活中,王维积极地与名僧交流。从现有的记载来看,王维一生结交诸多名僧,《旧唐书·王维传》载:

通过非连续性文本这个点,带动了现代文阅读的一片文,就好比将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应对关节打通了——找到了能动起来、施展开来的思维常法。我顺势提醒学生——既然“点动成线”的有文章可做,那么“线动成面”呢——这里的“面”可以是古诗文阅读、连贯衔接逻辑推断、作文审题立意完篇……各个板块,它们共同构成了语文备考这个“面”。

盛唐是一个充满浪漫与诗意的时代,几乎在每个诗人身上都激荡着遮掩不住的高昂热情。王维生活在盛唐时代,此篇诗歌表达退隐主题,似乎展现了超越时代的达观与冷静。与整个时代激进的风尚相比,王维此首诗歌显得颇不合时宜。因而,深入了解此首诗歌,需要对王维的思想与人生作多层次的分析。

史书说王维“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毫不夸张,与王维交往的僧人,见于其诗文者已有二十余人,而以禅僧居多,如瑗公、神会、璇禅师、大照、上人等。王维不仅懂得佛学精义,而且精通禅理。越是深解其味,佛教与禅宗越成为王维安顿心灵的栖息地。《一瓢诗话》说得真切:“王摩诘学佛,不得已也。”[10]王维在《叹白发》中写道:“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佛禅消解了王维人生的伤心事,给了王维处世的原则和态度。王维字摩诘,佛教有《维摩诘经》,其主人公是维摩诘。王维将维摩诘融入自己的名与字中,说明维摩诘是王维心中的理想人物。王维欣赏维摩诘的人生境界,既过着世俗的贵族生活,又精通佛理,深解禅道。《维摩诘经》所宣扬的理念诸如“心净则佛土净”“亦入世亦出世”“在入世中出世”,对王维诗文及其人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些思想在本文所讨论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或许正是王维禅宗修养达到较高程度的结果。正是通达到一定程度,所以无所排斥,现实的政治和万物的实有一样,都是王维可以接受的。他不需要彻底地退隐,或者他根本不想彻底地退隐,他为自己选择一条政治与退隐兼顾的更为宽广的道路。

世谓摩诘好用他人诗,如:“漠漠水田飞白鹭”,乃李嘉祐语,此极可笑。摩诘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祐用摩诘诗。宋人习见摩诘,偶读《嘉祐集》,得此便为奇货,讹谬相承,亡复辨订。千秋之下,赖予雪冤,摩诘有灵,定当吐气。(《诗薮》)[5]

(1)种类多,能量少。晚餐是一天当中查漏补缺的好机会,如果你的早餐和午餐都是糊弄了事的话,那晚餐一定要重视起来。晚餐的原则,尽量增加种类,但是要摄入较低的能量。主食、蔬菜、豆制品以及肉类,最好都有。

而王维永远不会成为陶渊明,也不可能像陶渊明一样安贫乐道。二人的人生认知和追求截然不同,因而随着王维的成长,对陶渊明及其选择退隐道路由敬慕,而同情其贫苦,进而嘲讽其乞食。《王右丞集笺注》卷十八载《与魏居士书》:

证明:假设(x(t),y(t),u(t),v(t))T为系统(1.1)的解,由系统(1.1)的第一个方程得,则由引理2.1的结果,易知

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知其后之累也。[2]334

王维无论是在朝供职,还是退隐辋川创作以《积雨辋川庄作》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其用世之心从未泯灭。虽在诗歌中多次反复表达自己不问世事的态度,如“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然实际仍然与京城友人交往密切,进而了解朝野之事。这一点,我们更可从王维选择的辋川地形一窥其真实心态。辋川别业的选择,有宋之问向其出售别墅的机缘,有作为诗人和山水画家的审美选择,更有其政治选择。而最后这一点,较少为学界所关注。有学者研究指出,辋川距长安约四十公里,恰是古代车马一天的路程。[11]这个地点的选择自有其微妙之处,离京城说远不远,说近不近,既能够及时得到京城的消息,保证与京城各种社会关系的正常沟通,又能恰到好处地隐藏自己。从今日本圣福寺藏唐代《辋川图》中不难看出,图中秀丽的自然山水与较具规模的建筑群相映成趣,同时又有舟船载客运行,说明此处并非偏僻之地,而是王维精心选择的处所。这就是王维,既有对政治的厌倦,又有对权力带来安乐生活的贪恋;既有对佛教的虔诚,又有对禅佛安顿心灵、广为结交的利用;既有诗人的诗情,画家的灵气,又有官吏的世俗。这又不独独是王维,是盛唐以王维为代表的不少诗人的缩影。经由此首诗歌,经由王维,我们似乎可以窥见盛唐诗歌、诗人的时代文学精神的一个侧面和纠结于他们生活中的种种矛盾。

参考文献

[1]郭绍虞,富寿荪.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李肇.唐国史补[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17.

[5]胡应麟.诗薮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04.

[6]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许学夷,杜维沫.诗源辨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61.

[8]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1412.

[9]刘宁.王维孟浩然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薛雪,杜维沫.一瓢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48.

[11]乔永强.“辋川别业”不是园林[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43-45.

宋亚莉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