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区域一体化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探析

更新时间:2016-07-05

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相促进、区域城乡发展相协调、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作用。报告强调必须全方位优化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局面[1]。因此,在努力实现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要想优化区域发展新格局,就必须使经济的总体发展与环境建设与保护相协调。目前,逐步完善区域一体化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工作的重要性越显突出,同时也已成为经济理论工作者研究的主要方向。

一、区域一体化与环境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缓慢的区域一体化进展致使环境保护“老年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暂缺的是合作整体化。要促使区域环境受到相应的干预,对区域化环境的干预必须引起一定重视。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还处于一种地方阶段性的维护状态,因而地方生态环境的完善虽然有进步,但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对地方经济的新发展格局还未形成明确的发展态势。甚至在中国区域经济发达的重点地区,由于人口密度较大与工业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高污染、高排等产业的控制总体说还不够严格,可以说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已经达到了较高点,这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些地区,区域环境保护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污染几乎没有得到真正的控制,甚至有一些区域的环境设施还存在恶化的趋势,这就使该区域的经济环境保护受到很大影响,从而达不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种现状我们将其称之为环境保护的“老年化”。

(二)区域内产业结构规划缺少整体化

从目前形势分析,有些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与产业方向未达成一致。政府部门各自为政,并有过度对效益追求的趋势。各地为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大力增加新兴开发区,并且开发区内容几乎雷同,功能重叠,没有产业特色,导致产业雷同。这样,经营发展模式的重叠导致了区域产业结构同一,使得投资与建设造成明显浪费。低级的、竞争相同的产业功能模式,导致经济区域整体协调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区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以及信息等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区域一体化需要有崭新的考虑方向,前提是必须有明确的区域发展整体规划,以引领区域经济一体化长远健康发展。

(三)区域商贸运行零散化

现在主要的区域经济地区的主要法规政策还未落到实处,价格、工资、利率、供给、竞争、风险等市场机制还未起到应有作用。“六方面”机制尚未完全发挥其应有作用,对于区域内需求消费者的努力与协调的服务项目还没有形成良好共识。跨地区整合意识尚未形成完好氛围,导致区域市场没有被消费者充分认识与了解,严重影响了各种资源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自由配置,并对经济区域内主客体的相互协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地区政府部门的经济管理方式与管理行为较为单一,“自扫门前雪”的状况也较为严重,同时形成了地方垄断、城市市场趋同、对外经济分散、辐射功能减退、一体化进程减缓等问题,市场统一性仍未形成。

(四)区域一体化的制度缺乏统一化

我国几个主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在科技开拓、产品研发、物流顺畅、人才互换、商业交流、旅游开发等领域形成了合法与合作协议的局面,基本明确了合作方向与合作重点,并以此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2]。但目前只是涉及以单项领域、行政主导为主的合作,对整个区域的协调与指导尚缺少系统考虑和研究,缺少区域竞争与协作的运行机制,缺少整体性的操作机制。所以,从目前来看,我国区域一体化缺乏统一化,这急需进一步完善。

二、区域一体化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约束机制分析

(一)区域一体化效应与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如何编篡教材,怎样做到课堂教学生动灵活,如何使学生思想有效转化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科学的方法。编撰教材要采用教、学、做统一的方法。课堂教学采用专题讲授、案例教学、课堂研讨、实践教学等方法,坚持以思政课为主,各类课程渗透,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效应。进学生头脑要多管齐下,加强自我教育、课外辅导、实践实训等方法,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区域一体化的规模经济效应。区域内形成了一定的政策壁垒,财政分权制度下和以GDP增长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具有行政权利的地方政府都是一个独立的利益核心。区域一体化的功能体现在地方政府引导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及利用市场机制的约束与调节发挥作用,激发厂商在各区域进行有序的、有条不紊的高效流动,在市场的完全竞争、完全垄断中,以及类似中国的石油行业及美国的汽车行业、日本的电器行业的寡头垄断市场发展模式中,我们应努力打破行政及行业壁垒,形成统一的规模经济市场,形成市场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要素的合理分配,使资源有效利用,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一体化。

1.通过转型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第一产业应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农业,增强农业的绿色发展。要依靠技术创新,利用有利的农业生产要素,如土地、森林树木、河水和化肥等营造绿色农业。第二产业要充分挖掘技术,利用能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循环型经济产业和环保型产业。极力推进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改善传统服务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区域一体化的整体效应。整体效应,是指通过区域一体化整合地区各种资源,使各类生产要素科学配置并促进各地方形成共同资源的效应[3]。只有进行地区分割、竞争有序、规范和高效的总体规划,才能提高市场配置的经营效率与经营综合水平。只有促进产业合理分工,提高地区整体的产业竞争特色,才能达到实现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阶段性成果。经济与环境整体效应机制的实施包含市场环境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以及环境综合一体化的整体效应的结合体。

(二)区域一体化与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区域一体化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优势越来越大,区域合作的有关工作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建立在共同合作基础上的区域商贸经营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区域内产业集群急需成熟的聚集产业组织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商贸运行体系,形成规模经济、综合经营,以更好地将区域内各行业间的企业联系在一起,构建地区商业一体化,并加强彼此经营的分工合作,提高区域内产业竞争与合作优势。另一方面,统一的区域商贸运行体系的形成将会极大地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所以,必须加强商贸规模化,建立商贸集群,完善贸易信息系统,加强区域商贸联系,强化区域内商贸交流与沟通,增强区域贸易的竞争力。

2.区域环境监管一体化。为了避免各地方政府在环境监管上靠他人的状况,可以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建全区域环境管理一体化,使地区所辖的地方政府在环境监管方面采取统一治理,增强环境监管力度的措施,如采取区域环境实行统一管理制度、统一检测机制、统一环境环保信息互通机制和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机制等,在区域环境管理一体化机制作用下,各地方政府应保持整体利益。

在高密度环境的实践中,传统的二维平面建筑学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在有限用地将功能合理安排,交通高效运作需要三维立体多层次建造和驳接。从现有中小学校园空间组织来看,我们根据形态布局将现阶段高密度环境的校园空间组织类型分为3类 :环形内院式、大型综合体式、院落集群式(表2)。

(三)两种利益机制与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1.利益分享机制。区域合作是各区域内主体单位的协同与合作。经济学中的稀缺性理论解释了现代区域一体化的竞争与合作。风险创新有助于厂商与消费者取得最大或满意的需求,在相互配合的情形下实现区域一体化,强调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效益,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做优。所以,必须在地方政府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和谐氛围,营造良好气氛。利益分摊的结果是一个区域合作的有力证实,利益分享的宗旨主要是使地区合作各方能获得区域一体化所带来的综合效益。

在图像信号中添加高斯白噪声,多种信噪比条件下,采用改进的CNN模型以及多种通道关键区域的识别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图3(a)、图3(c)、图3(e)、图3(g)以及图3(i)分别为20 dB、10 dB、0 dB、-10 dB和-20 dB时模型对应的识别率训练曲线,图3(b)、图3(d)、图3(f)、图3(h)以及图3(j)分别为20 dB、10 dB、0 dB、-10 dB和-20 dB时模型对应的损失函数训练曲线。图中的Epoch表示一个完整的票据数据训练集通过神经网络模型的次数。

2.利益补偿机制。问题的核心是权利和义务能否统一,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否协调发展,能否实现利益统一和相互补偿,否则会不同程度影响到地区政府部门的环保意识,会产生“自扫门前雪”的局面。经济与环境一体化需要各方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采取措施合理降低环境保护成本。

三、促进区域一体化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机制建设的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提升环保意识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要以经济建设为主导,将政治、经济、文化推向新台阶,充分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3]。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必须转变各地方政府的发展理念,克服以GDP增长为导向的片面思想。应在坚持总体利益的基础上,各地区政府通过加强互助、整体规划大力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处理好经济开发、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地方利益冲突。要从全局利益出发,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形成经济发展水平、速度、规模、结构等相统一的局面。

(二)形成区域规划整体化

核查要点规定:临床试验的基地为经资质认定且在有效期内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如未在有效期内也应该是在有效期满半年内递交过复审资料并已受理的机构。体外诊断试剂则只规定在省级、市级医疗卫生等单位实施即可。实际上,对于医疗单位资质的规定,是为具有与受试产品相适应的条件,包括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人员、仪器设备、基地等打好基础。

3.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一体化。区域一体化要坚持以转变经济结构为主体,以此提升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实现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必须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尽快升级,将科技创新基础进一步夯实,以实现综合性协调发展的目的。

2.通过转变经济理念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市场经济发展必须有现代科学技术做支撑,现代科学技术是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加快经济发展中的节能减排的速度。因此,应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新型产业,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增值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还必须开发新能源及研发节能新技术。

(三)加强区域商贸规模化

1.政绩考核评价一体化。在区域一体化探索过程中,实现地区经济利益的重整关键是要促进从政绩考核、生产安排、经营策划等方面着手,实现各环节总结与评价一体化。

(四)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国区域经济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和挑战,与此同时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经济与环境的冲突越演越烈,生态环境资源严重短缺,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有不减的态势,安全的环境问题仍然存在巨大隐患,尤其是发达地区,区域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从长远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逐步实现全面的环境污染治理。

〔参考文献〕

[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7,(03).

[2]黄治,张春平.区域一体化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商贸,2010,(04).

动态心电图不仅具有无创的优点,还能对ST波段的变化情况进行长时间、动态记录,能够实时反映出患者的ST波段异常[3],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情况、缺血程度可予以有效的显示,从而降低漏诊率。

[3]秦正为,秦正良.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02).

1)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的不断进步,或者产品的更新换代,他们的就业岗位是不断变化的,需要高职生具有很强的适用能力来快速满足换岗要求。因此,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研究他们的就业岗位,传统的一个人在一个岗位静态工作几十年的状态将不复存在。

王利民,赫丛喜,褚瀛
《大庆社会科学》 2018年第02期
《大庆社会科学》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