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分论坛综述

更新时间:2016-07-05

2018年10月30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9 大分论坛在福建莆田各个论坛分会场同时进行。来自55 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人士、专家学者于各个分论坛现场积极发言、交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有关佛教发展的关键问题、聆听全球佛教交流的声音。

综上,融合发展的目标在于建构命运共同体,包括利益攸关的经济共同体、相互认同的社会(文化)共同体、互信包容的政治(安全)共同体[8],以夯实反分裂工作的基础。

本届论坛设立7 个学术分论坛,1 场新媒体论坛,1 场电视论坛。分别是“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分论坛”、“佛教与公益慈善分论坛”、“佛教与环境保护分论坛”、“中美欧佛教分论坛”、“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分论坛”、“中韩日佛教分论坛”、“澜湄流域佛教分论坛”、“佛教与“一带一路”新媒体分论坛”、“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英文)电视论坛”。

一、“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分论坛综述

丝绸之路,既是商贸自然形成路线,也是文明古国交流的重要渠道,建构与融合成各国文化的软实力,影响至今。佛教创立于印度,经海上丝绸之路,越中南半岛、南洋群岛,抵达中国广州、泉州等沿海港口城市;再经中国,向东传播自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域。中国,在亚洲文明构建的历史进程中,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入国和输出国,更是连接亚洲,乃至世界,传播文明的重要航线和地域。

2018年10月30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之“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分论坛”在中国福建莆田举行。参与者百余人,与会嘉宾来自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和地区:尼泊尔、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越南、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韩国、蒙古、白俄罗斯、坦桑尼亚、美国、英国等。为加强各国及地区的交流互鉴,在此次分论坛中,23 位与会代表围绕着“佛教和亚洲文明的构建与未来”主题进行了长达4 小时的交流。分论坛由“海上丝绸之路文明传播的未来”拉开序幕,探讨了21世纪的传播新方式、文明新融合,并探源溯流,研究传播历史及考察现状。

回顾历史:高僧海上丝路传佛法

分论坛中,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文明,英国伦敦大学博士、中国五台山佛教研究院副院长宽广,中国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杨维中,美国新州福慧寺、美国佛教教育学院释超烦分别选取了一个视角,让我们见微知著,看到了史上高僧的弘法之路。

韩国曹溪宗法师道业在《佛教和公益资产》一文中研究了与佛教有关的公共利益资产,佛教的公益资产在物质层面有寺院建筑物、田沓、树林等三宝净财,精神层面有佛的教义,他认为佛教和公益事业是不可分割的。大韩佛教曹溪宗所依经典《金刚经》所体现的公益资产的形态菩提道和禅的“冥想”思想。最后述说了韩国佛教综合宗派的大韩佛教曹溪宗的宗旨禅“冥想”修行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益处。其结果,佛教和公益资产是有无法分离的关系。可以称为佛教等于公益资产。

忆往而惜今。新时期下,佛教的仁人志士在各国文化大融合搭建的丝绸之路中,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华章。

新时代下:扬佛光共续新华章

台湾“中华佛教居士会”名誉理事长陈声汉在发言中提到智敏· 慧华金刚上师从1996年开始在医院推广临终一念往生,更于1999年至2002年间大力在全台超过25 间医院、老人院,推广临终往生观念,并协助医院成立佛堂及助念室,探讨佛教公益事业在推广临终往生与移风易俗方面的发展。

“主动服从服务于国家的发展需要,是佛教界的时代任务,也是推动佛教进一步走向世界、服务人类的时代责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住持觉醒表示,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给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一要主动搭建平台,形成交流机制,讲好中国故事;二要参与沿线国家佛教古迹修复,主动开展圣物巡展,积极传播佛教文化;三是总结佛教中国化经验,深入研究当地风土民情,主动融入沿线国家文化氛围;四要注重小语种外语交流人才培养,夯实宗教文化交流基础;五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多语种介绍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佛教、中国的现状、中国的发展;六要加强宗教间的对话和交流,凝聚集体智慧,共谱交流新篇章。

交流互鉴:随拈一法,无不中道

在此次分论坛上,来自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互相交流,对佛法不同视角的体会,令人视野开阔且不断深思,可谓隨拈一法,无不中道。

安徽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智文提倡有必要回顾中国佛教经典《坛经》,在心性的观照下进行世俗的慈善事业,佛教慈善既是一项现实关怀的事业,更是心性修养,成佛契机,只有在心性的观照下,佛教慈善才能保持其出世性、神圣性和宗教性,否则,就会流入世俗的求福交易活动,遗害无穷。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体恒阐述了大肚弥勒的思想内涵与印度的哲学传统。他指出,大肚弥勒化身的契此和尚事迹反映出来的大肚弥勒的慈悲性格,与印度戒杀护生的精神完全一致;契此和尚禅宗特色的“直觉”式接引方式以及对于精神世界的高度重视,与印度的精神哲学传统高度吻合;布袋和尚欢喜自在的形象及其所蕴含的豁达乐观的哲学精神,与印度民族传统的忍耐、快乐精神特征并行不悖。

印度尼赫鲁大学梵文与印度学学院博士生寂肇则阐述了《大事譬喻》中的“四阶微妙性行”:一是“自性行”,指菩萨修行的初级阶段,即“居家”阶段。二是“愿行”,指切实自觉理想、立下誓愿、发菩提心。三是“顺性行”,是随顺最初的发心决心。四是“转性行”,指的是菩萨毕竟不退、确定成佛的阶段。

分论坛上,就是如上所示的呈现着多元的思想与视角,这正如孟加拉国佛教复兴会副会长苏吉他库玛巴如瓦指出的那样:也许,我们从丝绸之路中学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宗教多元化和包容的思想,这或许仍能使它再次成为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在丝绸之路的沿线我们会发现一些全世界最古老的栖居地。每一种信仰都在那里留下了其思想、艺术、音乐和建筑等标志,以及当地学习、纪念、庆祝和分享等习俗方面的印记……

求道圆融:面对问题的佛陀心态

当今人类面临诸多问题。各种自然灾难时有发生、不断威胁着人类,后者以进步和发展之名四处攫取着汽油、天然气、煤炭、石油等等,严重破坏了地表,只为满足那永不餍足的欲望,这些问题亟需各国政府合力解决。

他有些错愕,不明白这两个字,究竟指的是对方没有名字,还是名字本身就叫做“无名”。也许,对方只是不想告诉自己,因此随口拿这两个字来搪塞。

面对这些问题,与会嘉宾从佛教的视角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霖认为:佛法不离世间法,要用佛法化解争端。他指出:世界需要以“和”的精神去化解矛盾、消弭纷争,和合需要众缘,众缘才能和合! 佛法一向是积极的、引导觉悟的。佛法要在今天更好地发挥出作用,就要更紧密的融入生活,做一切利益人群的事务,这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本质。

韩国大韩佛教天台宗金刚大学校教授光道法师以《天台智者大师的身土不二思想与生态环境净化》为题,认为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迷惑;站在十二缘起的角度,人类痛苦源自于业,而业的根源则来自于无明;智者大师身土不二的思想在《维摩诘文疏》以及《摩诃止观》中都有阐述,“身土不二”这样的圆融之理对生态环保的实践具有积极作用。

文化承担:丝路中的佛教使命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伟大思想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和文化体系所认同,佛学也获得了来之不易的新的发展机遇,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此次分论坛上,与会代表也阐述了在海上丝绸之路中,佛教应有的历史使命。

肌肉劳损主要是长期反复积累的细微损伤,多见腰部、腿部、颈部肌肉,此类疾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困扰,生活质量低下[1]。为了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肌肉劳损,本次探讨中药熏蒸对此类病症的治疗效果,详见报告。

内蒙古赤峰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康宁寺住持堪布多杰指出,“佛教是佛学文化教育,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国泰民安,为世界和平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应在新时代下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和商业丝绸之路,而且也是人类文化与文明之路,是一条佛学文化教育传播之路。”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噶尔哇·阿旺桑波指出: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其本质是一种具有体系完整的佛学文化教育。佛祖释迦牟尼是佛学文化教育的开创者,建立了一套完整文化教育体系,而一代代高僧大德和僧人是佛学文化教育的继承和传播者,各大寺院是佛学文化教育的继承和传播基地,这四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韩国太古宗韩国佛教新闻主笔圆应更是探讨了佛教传播的动脉“丝绸之路”。他指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动脉是海路。以佛教的观点来看,海路应该设定为从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至南中国海,更延长到韩国的东海,度过太平洋扩展到美洲新大陆。“佛教界应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应该承担的文化使命。”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耀智的观点一语中的。

晚上,小珍跑到我家来借盐。母亲问,这么晚借盐做什么?小珍说,狗娃的头在梨园里被蜂蜇了,她妈妈已经把尾刺挤出来了,就是要给他擦点盐水。母亲没吭气,吩咐我去厨房盐罐子给小珍抓一把。没想到,我家盐罐子也见底了,小珍眼巴巴地瞅着母亲,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母亲想了想,从碗柜抽屉里翻出一个牛皮纸包,那里边包着母亲蒸馍用的碱面。她小心翼翼地捏出一小撮放到小珍手心里。

是的,文化使命的担当,这是新时期,时代给了佛教的历史重任,佛教的传播者们深知此点,并不断向前。

面向未来:佛教任重而道远

展望未来,佛教该如何发展呢? 这是与会嘉宾共同关心的问题,也纷纷给出了自己见解。随着中国移民为代表的亚洲移民成为澳大利亚增长最快的族裔之一,佛教徒增长速度及人数也日益接近伊斯兰教,成为澳大利亚第三大宗教。面对此种新形势,澳大利亚墨尔本兜率内院住持妙净阐述了佛教在澳洲弘扬的几点思考:顺应多元文化发展需求及多元文化政策出台的历史发展机遇,佛教应当在移民文化归属感、宗教信仰建设及社会价值观的树立上发挥积极作用。他认为,可按照“第一步先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搞好硬件建设,第三步实现软件突破”的步骤,切实推进佛教在澳洲的发展,接引众生走上大乘菩萨道的修行之路。

“生为人身,能够学习佛陀的教法,并将其代代相传、弘扬开来,实乃因缘殊胜。为利益众生而能常随佛学,造诸善业,机缘不可思议,且任重道远。”蒙古佛教会会长堪布喇嘛致辞中表示:我们今天都在学习佛教,为自他正见的树立和心灵的净化共同的努力着。如佛所教,若人能够断除身口意之不善业,当知是人为善男子,于环境与社会当有大利益。为利益他人故,我们当以菩萨慈悲之法教导众生,并能助其次第深入。愿佛陀之圣教能够令众生得证菩提,离苦得乐。任重道远下,此弘愿与宏志道出了弘扬佛法者的共同心声。

2017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一项国际高层对话大会的开幕时强调,中国要联合全世界的友好国家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没有战争,和平安全的世界。一个远离贫困,没有饥俄,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远离封闭,没有偏见,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远离污染,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

当该次活动有变更,管理员可在后台发布公告,学生端在活动列表就会显示有新的活动通知公告,如图5所示,点击可查看更改后的内容,显示活动具体的起止时间、地点和备注信息,如图6所示。

此倡议和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不谋而合。佛教已有2500年的历史,以净化人心为宗旨,为促进社会和平与安宁一直做着应有的贡献。相信,在承载历史与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在亚洲文明的构建中,佛教定能在多元文化的圆融中砥砺前行,并熠熠生辉。

(超闻)

二、“佛教与公益慈善”分论坛综述

2018年10月30日上午,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佛教与公益慈善分论坛”在莆田悦华酒店凌云厅举行。该分论坛的双语主持人为张风雷和冯文玮,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界代表、专家学者以及居士善信150 多人参加论坛。大会发言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阐释了“佛教与公益慈善”的主题,可谓精彩纷呈,亮点颇多。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教倡行慈悲精神,并将其视为佛法根本。佛教空有不二的甚深教义与慈悲济世的广博情怀,为慈善文化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现代公益慈善形式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佛教与公益慈善分论坛,聚焦于佛教的公益慈善思想与实践,发扬佛教慈悲精神,扶危济困,利益群生。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本悟法师以寺院如为切入点,认为自古名山多古刹,中国的许多古寺名刹,既是历史上有名的丛林,也是美轮美奂的经典园林和古典建筑群,所以从“最美古建看寺院”的说法上,也能反应出佛教与环保息息相关。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借助直尺与三角板自己动手量一量,比一比,真正了解每个三角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给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学生们也就会心中有数,操作起来也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了。

在监督训练的阶段,将SAE和softmax分类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训练,预训练中得到的W和b进行微调。训练集包括数据x(i)及其标签y(i)。文中使用SAE从FC相关矩阵中提取足够多的稀疏特征,然后将特征输入到softmax分类器中进行分类。ASD分类系统内参数的具体设置主要有权重、稀疏的惩罚项和稀疏惩罚项的权重,如表3所示。

佛教的教理教义与公益慈善事业的联系

纵观佛教两千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它近乎于是一个佛教慈悲思想的发展史。《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有:“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大悲怜悯众生苦,亦能令脱苦。可见,慈悲应该就是:与人同喜,与人同忧;即是慈能与乐,悲能拔苦。

佛教慈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佛教慈善事业的主要精神,从原始佛教到近代太虚大师倡导的人间佛教都倡导佛教慈善事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妙江基于佛教慈悲观,将佛教的慈悲思想与佛教的慈善事业联系起来进行对比研究,他认为,佛教的慈善事业一直是以佛教的慈悲思想为指导,当代佛教慈善事业可以归纳为生态保护和赈灾济困两方面,并对当代佛教慈善事业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静波提到佛教的教理教义,为慈悲和智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他结合佛教的教理教义慈悲观、报恩观、福田观、修行观等理论依据,以哈尔滨极乐寺慈善会参与的精准扶贫工作为例讲述了佛教与公益慈善实践相结合,不会因为信仰不同不帮扶,也不会影响对方的信仰,在利他中成就自己的慈悲和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风雷阐述了“中道”是佛教最核心、最基本的理念,天台智者大师的“中道”思想有其独特之处,即站在天台圆教的立场上,把传统的以“二谛”论“中道”改造成以“三谛”论“中道”,同时对“但中”和“圆中”作了分疏,强调“中”不单单是“中”而已,而是“含备诸法”、“三谛圆融”的“圆中”。依据天台智者大师的著述,对其分疏“二谛”与“三谛”、“但中”与“圆中”的具体理路作了清理,揭示了天台“中道”观的独特之处及其思想意义。

天竺高僧求那跋摩、菩提迦耶大寺住持室利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华弘扬佛法,天竺沙门般剌密谛大师割肉藏经来唐,达摩大师渡海东来,日本圆仁三番渡海入唐求法巡礼;法显法师60 岁西行印度求法14年,义净三藏海路求法,鉴真大师双目失明六次东渡扶桑……两千多年来,求法与弘法的高僧万里征帆,在海上丝绸之路中九死一生,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将佛教传向各国……这正如唐义净大师有诗写道:“晋宋齐梁隋唐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遥碧天惟结冷,砂河蔽日力疲殚;后人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轻易看。”

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常任理事、天台宗总务部长月张从佛教的公益慈善精神着手,对经书中出现的关于公益慈善的教导进行了阐释,他建议佛教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应该进一步扩大,以世界一体化精神来提升人类福祉。

韩国圆光大学正译院教授元益善指出所有佛教宗教都把三宝放在仪式的中心。其原因在于它植根于佛陀的教义。亚洲佛教正以新的形态发展变化,可以理解为是“参与佛教”的发展跃进。宗教的公共性在大乘佛教思想中可见一斑。佛教的社会参与成为建立在大乘精神基础上的公共哲学的基石。可以说作为宗教的佛教作用进一步得到升华与进化。

韩国中央僧伽大学教授吾印以韩国和古代东亚高僧的行迹为中心来阐述佛教与公益慈善的关系,他认为对于“佛教与公益慈善”可以站在两个立场上进行诠释,一是站在“佛教与社会性公益慈善的关系”的立场,二是站在“佛教本身大众性慈善的实践”的立场。

印度阿底峡慈善基金会会长昆德林仁波切·苏玛提嘎纳在发言中提到两个层面,一个是在经文上的学习,第二个方面就是在实践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互相推进,互相促进的。对我们来说最重要就是慈悲以及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慈悲心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实际上所做的工作是非常有限的,在佛教慈善方面我们确实应该有所进步,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

尼泊尔佛教复兴会秘书长兼副主席萨嘎在发言中分享了从我们需要分享的内容、我们需要练习什么两个方面来实践爱的仁慈和同情,建立一个共同的未来社区。他说,我们修行佛陀的教导,分享给他人,必将建立一个我们所需求的社会。通过这样的修行慈悲的方法,我们也希望能够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互相学习,共同的建立起来一个慈悲为怀的社会。

在土建施工中,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技术也已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掌握。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一些不经意间的失误或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要点,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

佛教公益慈善的社会责任

宗教界是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不可或缺的一支有生力量,积极发展宗教慈善公益事业是宗教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提倡将佛教的慈善事业与建设“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系起来,让沿线国家人民、让世界人民通过佛教文化的交流,通过佛教慈善事业的开展来推动世界和平,从而开创世界佛教慈善事业的新境界。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赵九九通过对各盟市开展公益慈善特点及方式方法的调研,对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公益慈善的发展方向梳理,结合党和政府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各项政策,提出佛教慈善与政府的配合方式,将慈善形成机制,建立体制,组成合力,发挥实力,从而缓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福祉,促进社会和谐。

马来西亚南传首座达鲁克在发言中对佛陀所传授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当我们建立起慈善之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学习佛陀给我们的教导,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白多行善,建立起宜居和谐的健康的环境,为世界做出更多的贡献。

现代佛教公益慈善的新模式

佛教界在开展慈善救助等过程中,也在不断摸索适应时代的新模式,现代公益慈善形式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知识传播、公共福利、帮助他人、社会援助、社会治安、紧急援助、青年服务、文化艺术活动、国际合作等等。

香港佛教联合会董事释广琳以香港佛教联合会在弘法、教育、社会服务、医疗、丧葬服务、文化刊物方面等慈善事业为例介绍了香港佛教在公益慈善方面的新模式。

香港慈山寺住持洞鈜以香港慈山寺为例,讲述了慈善寺创办慈山寺佛法心灵辅导中心,开展与推动临终关怀服务的发展——生命善友计划、与大学合作推动课程发展与研究计划、普及佛教教育、举行具公益性质的嘉年华活动与艺术展览等文教项目,探讨佛教公益事业在当代的发展,提倡以佛法修持净化身心、以慈心服务社会,以佛学教育培育人才,以佛教艺术提升修养,以多元形式以及更活泼与现代的技术与方法面向社会大众弘法,以慈心关怀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践行人间佛教,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在现世生活中与社会大众共同建设人间净土。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构想,同样也给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佛教界开辟了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历境修身、弘法利生的大道场。“我们要与沿线所有国家、民族的各界朋友们一起同声高奏时代交响曲,谱写海上丝路的新华章。”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道慈说出了与会嘉宾的共同心声。他从认清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危机、认清佛教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阐述了丝路沿线国家的佛教界要在交流的方式与内容、深度与广度方面进一步拓展,交流互鉴,在实践方面做到中道圆融。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寂仁通过详述“南海道”对佛教传播的重要作用,探究海上丝绸之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

南京鸡鸣寺、江苏尼众佛学院莲华以南京鸡鸣寺开设的“菩提轩心理咨询中心”为例,他指出佛教界在“人间佛教”的思想指导下,积极从事弘法利生的事业,在弘法、慈善等事业上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佛教的慈善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金钱和物质的资助,同时应该更多的关注人的心灵健康,提倡在“人间佛教”思想指导下,将佛教理论运用到现代的心理治疗中也有着可操作性,既符合佛教教理,又贴近和关怀现实人生的成功实践,开拓出一条全新的佛教慈善实践之路。

中国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副总执行长林碧玉阐述了慈善与佛法慈悲济世的一体两面。发言中,林碧玉介绍了创办台湾慈济基金会五十余年的证严法师为追寻真理走入佛教世界的人生历程。例举了《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人有二十难”之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三篇章实证。表明了深耕“随拈一法、无不中道”精神,深信处处是慈悲与爱,无处不慈悲,无处不见爱,和谐美善不只是世界图景,亦是慈遍法界光照十方最高境界。

该方法既能巩固“测量基础”课程中地形图测绘的理论知识、减少了一些繁琐的计算又能和后续的数字测图更好的衔接,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澳中文化协会会长、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教授冯文玮介绍了研究佛教的教学方法和探究理解佛教的各种途径、澳大利亚的跨文化教育以及昆士兰大学的教育方案、“通往和平之路研究项目”等,他指出佛教教育的关键是增加智慧和加强慈悲心,将佛教思想应用于家庭和事业以及与经济,政治,教育和环境有关的当前问题,探讨将佛教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思想与生活联系起来,佛教与心理学相结合,发挥佛教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新西兰佛光山住持满信以新西兰佛光山寺为例,介绍了与新西兰警署部连手防范犯罪、共创和谐社会,建立三好校园及善美小区,艺术弘法,赠送星云大师英文著作《366 Days with Wisdom》两万余本,地震赈灾,参与红十字送便当等慈善事业,并用视频生动展示了阐述了佛法是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佛教不仅解答生死问题,佛教更是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佛教倡导惜缘、惜福、惜生、惜命。生命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指导大众如何尊重生命,如何活出生命的尊严,如何创造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董事释德怀介绍了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的发展历史和慈济与大陆的慈善结缘、医疗、教育、人文、骨髓捐赠、环境保护、小区志工、海外赈灾等慈善事业,阐述了慈济法门的修行,不只接受“教”法,同时还要身体力行,世间法和佛法相互印证。“以理启事,藉事会理,理事圆融”“做中学,学中觉”。行经之路,是生生世世行菩萨道,追随菩萨芳踪,回归佛陀慈悲济世本怀。

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董事、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妇女委员会联合主席释惟静“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在世间生活,应该要广结善缘。学佛者若能奉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是诸佛菩萨为普度无量众生,令离苦得乐,所应具有之四种精神。不仅能增长福慧、断除烦恼,更是人生路上四个成功的锦囊妙方。

斯里兰卡科伦坡凯拉尼亚大庙住持克鲁皮提耶剖析了佛教的社会道德有两种层面,一是从个人层面,二是从社会层面。他说,社会服务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责任,为了创造和谐的世界,自然以及社会的和平,佛教徒都要推广社会慈善。慈善有两种评价方式,第一是自我行事准则,第二个是社会行事准则。佛教关于社会福利的教育都是关于大慈大悲,如果你参加了社会公益服务,你应该深入其中,并感到很荣幸。

孟加拉国复兴会资深副会长普拉克认为,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佛教其实一切都是以生活为原则,而没有任何束缚,同时佛教也非常提倡包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非常的喜欢佛教,信奉佛教,同时遵守佛教的教义,从这个角度来讲佛教确实可以称为是世界的核心宗教。同时,他发出倡议,希望能够去建立起这样一个佛教慈善组织,然后以这个组织为平台,来帮助社会里的贫苦民众。

(德光)

三、“佛教与环境保护”分论坛综述

2018年10月30日上午,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佛教与环境保护分论坛”在莆田旷远锦江国际酒店锦绣厅举行。该分论坛的双语主持人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秘书长、宗教所研究员刘元春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郭启新,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界代表、专家学者以及居士善信近100 人参加论坛。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自然环境与有情众生共生不二。环境污染正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保护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佛教在环境保护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佛教将当仁不让、一如既往地担负起这一使命。佛教与环境保护分论坛,聚焦于佛教的环保思想与实践,继承中国佛教环境保护的优良传统和智慧结晶,发扬光大,净化人心,净化环境。

围绕佛教与环境保护,共收到22 篇论文与讲话稿,来自国内外共14 位教内外人士参与发言。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此次会议内容进行一个总结。

佛教与环保的渊源

佛教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保思想,具有独特的生态观。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永寿法师从自心清净到世间清净、中国佛教的环保思想与实践、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佛教环保事业的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印度佛教戒杀、尊重生命的思想,以培养修道者的慈悲心、达到解脱为目的,仅是佛教生态环保思想的无意识善良体现。自佛教传入中国发展起来的佛性说,即把自然看做是般若的本体、法身的示现,体现了对众生万物的同体大悲心,为中国的环保提供理论支持。

围绕着佛教与公益慈善这一主题,来自中国、孟加拉、马来西亚、印度、韩国、尼泊尔、斯里兰卡、澳洲、新西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共收到31 篇论文与讲话稿。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总结本次佛教与公益慈善分论坛:一、佛教的教理教义与公益慈善事业的联系;二、佛教公益慈善的社会责任;三、现代佛教公益慈善的新模式。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讲师安详法师则从僧团对亡僧物的循环再利用的处理模式之中,分析佛教对物质的持有态度、归属与使用,特别是亡僧遗物的分配与再利用,探索在对物质的循环使用中所体现出的生活模式,以及在对当今社会生态环保的借鉴和启发。

总体上看,诸位法师和专家教授认为,佛陀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环保”这一概念,但在众多佛教经典中和僧人的生活场景中无不体现出“环保”的思想。

现代佛教环保理论

面对生态问题,人们从不同层面思考,佛教也在千年演变进化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生态理论,并应用于不同实践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红狮控制作为一家资深的自动化技术与设备供应商,在物联网时代也将其自身的定位突破传统自动化的限制,积极发展云计算、网络通信技术以及无线和蜂窝等技术以实现对制造业技术的再度升级,公司已经基于成熟的自动化技术的基础尝试了众多智能制造方面的产品,相对应的云平台接入和整合的产品不仅有无线通信类的产品,也有控制转换类的产品。

中国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董群教授总结了四大重要的生态原理,即基于缘起思想的相依与整体观,基于多重原理的平等与不二观,基于唯心原理的净心与净境观,基于慈悲原理的不害与护生观。

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所秘书长、宗教所副研究所刘元春认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础,更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在于生态智慧的确立与信守,在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提升。佛教生态智慧根植于佛性平等、因果相依、慈悲护生、报众生恩、戒禁杀戮、灭贪嗔痴、和谐相生的理念,有助于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有助于培育高尚的生命伦理观念、有助于引导社会人群提升生命品格、有助于矫正社会人心维护心态平衡,从而维护生态平衡,推动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闽南佛学院教研室主任法缘法师极力推崇心灵环保,并从《楞严经》中的“万法唯心”道理,分析了人类正在尝受着因为满足物欲追求,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受自然界无情报复的苦果。因此,认为实践佛教环保,应该从心开始。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佛教协会会长仁昌法师,也从佛教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心灵的环保才是保护环境的关键所在,并从思想缘起、观念转变、感恩惜福三个方面层层递进,讲述养成保护环境就如同保护自己一样的自然习惯,真正去实现人类保护环境的目的。

中国台湾灵鹫山圣山寺监院恳慧法师(代表心道)进行了发言,台湾灵鹫山一直致力于“爱与和平”理论,探究人类与万物之间的相依共存关系,思考系统提升至以生命为中心;参透地球给予我们的慈悲与包容,让我们扩大胸襟、放大眼光、反摄自心,视万物皆有情,以地球生态系为中心,思索与实践身而为人的责任与义务。

印度佛教比丘联合会主席菩提巴旦塔罗候长老表示,需要用和平、幸福、圆融来自理解。他指出:佛陀说的是,要看到生活中问题繁多,不乏身心的痛苦;然而,还要看到确实也还有一种没有问题、没有身心痛苦的生命状态和存在状态。当培养、净化和提升我们的心灵。佛陀教导我们,无论外在世界给我们带来何种问题和困难,只要我们能善用其心,一切问题皆可消失,乃至向好的方向转化。生活不必本该如此。我们不仅能改变其一,且能改变其诸多方面,甚至能驾驭自己的生活。我们能够改变自身的命运和定数。

韩国圆光大学名誉教授金圣泽以佛教环境伦理的实质为题,以圆佛教中的天地恩为中心,从佛教的环境观(环境伦理)、圆佛教中的天地恩(自然环境观)、圆佛教中的环境伦理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阐述,主张以恭敬诸佛的态度对待有情、无情一切众生,是圆佛教中报答天地恩的实践,也是圆佛教中可以实际操作的环保实践。

观察组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2%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总之,诸位法师和专家学者在不同侧面对佛教的环保思想进行了阐述,深入分析和挖掘了佛教中的环保思想,对当代佛教与生态文明、佛教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佛教环保观的实践

佛教的环保观不仅仅是存在于经典中的“观”,更是落实于实践中的“行”。在当今社会,佛教的环保思想在各国、各地区被广泛落实和推广。

A1、A3黏性土压缩层是开采中层地下水可能引起黏性土压密释水的主要黏性土层,在大量集中开采状态下,当中层地下水位下降30 m时,附加应力即达到294 kPa,自重与附加累积应力可达到823~1179 kPa,显著超过先期固结压力,会造成黏性土层的快速压缩沉降。

美国佛教联合会会长明予法师,提出了减碳环保第一方是素食,并从慈心反虐待动物,减少环境破坏,避免生态浩劫,推迟全球暖化的危机等四个方面,专题论证了汉传大乘佛教素食对环保的贡献,认为素食生活是最好的环境保护。

韩国真言宗国际交流负责人度缘法师阐述了清心和净土的概念和关系、清心净土的实践修行,并着重介绍了韩国真觉宗的清净国土运动,认为清净国土运动也是大悲心的显现、利他自利的实践,可以达到解除世间的弊端和环境的污染的目的。

教师要利用有效手段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资源和语言环境等。教师在课堂上开展生动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用英语交流的意愿,如采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和语言游戏等。激发了的交流意愿有益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4]。

中国台湾法鼓山僧团弘化发展专案总召果慨法师,在数字时代的快速变迁之下,传统水陆法会中,烧纸马、烧纸人、烧纸衣、烧牌位等仪轨,显得相当不合时宜,理应“转换心念”,推广云端祈福,落实环保的一份善念。

龙圣法师代表澳大利亚塔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智及法师进行了发言,二十一世纪人类处于前所未有之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时空,从全球化大历史视域响应人类面临之时局挑战与灵性呼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大宗教之间的灵性对话和交流互鉴,对人的基本价值与生命质素的精神信念作出反省,形成共识,以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宗教的宇宙大爱,携手共筑和平和谐、多元共存、互助共进的文明未来,是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当代脉动之超越界伦理基本要求,也是当代宗教实践的主要课题和宗教担当的历史使命。

本次论坛的特色和对未来探索的意见

基于以上三点内容,我们认为本次论坛有以下三点特色:

一是佛教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保思想,对全球环境保护事业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此次论坛的顺利展开,可以看到佛教正逐步拓展在环保领域的思想和理论,已形成了一个多元互动的平台,使得佛教在环保上的理论与实践,能够在此次论坛上实现全面的讨论。

二是从过去不同佛教环保理论的实践经验中不难看出,各大理论虽然各有其不同的发展轨迹,但却殊途同归,世界各国佛教徒本着慈悲之心、平等之心,身体力行来做环保事业,推行环保理念。这也说明保护环境、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便是庄严佛剎土的当下修行,亦是现今佛教界面对的一个重大使命。

三是佛教在环保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反思了其中的不足,法师们所提倡的一些做法,平常人要懂得其中的道理,就是要如法,不能盲目效仿。同时,在过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一方面加强佛教环保思想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要以自身力量通过各种形式落实与贯彻环保理念和主张,开展各种各样的环保实践活动,这是佛教环保的未来探索方向。

来自韩国圆光大学的金圣泽教授,中国台湾地区的果慨法师、恳慧法师,中国香港金刚乘学会主席黎日光等与会代表,都对本次分论坛的议题进行了高度评价,对本论坛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肯定,并对中国政府对本次世界佛教论坛所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这也是全体与会代表的心声。本次论坛是世界佛教论坛成立以来,探讨佛教与环境问题规模较大的一次盛会,提交的论文、论坛现场交流的内容,在佛教环保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相信通过此次论坛,在环保问题上,佛教界的脚步将会更快的,成果也将更加明显,使得我们的自然环境得以美化,我们的心灵得以提升,未来环保的理论与实践得以迈入新的篇章。

(安详 许云峰)

四、“中美欧佛教”分论坛综述

2018年10月30日上午,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中美欧佛教”分论坛在福建莆田举行。这是此次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中美欧佛教”分论坛的研讨主题为“佛教和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玻利维亚、日本、印度、亚美尼亚、奥地利、德国、匈牙利、意大利、荷兰、博茨瓦纳等十六个国家的七十位代表参与讨论,其中二十三位代表进行了论文发表。

佛教从创立以来就一直秉持着众生平等、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正因为此,才能在与各国家、地区文化的交流互鉴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而在当代,佛教交流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佛教与西方文明相遇后的交流与互动。围绕此问题,本次“中美欧佛教”分论坛代表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深入交流。

交流与互动的理论基础:从中道圆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佛教和西方文明的相遇,需要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作为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雪窦山资圣禅寺住持怡藏法师将人类文明解读为理性的历史,中国文明是关系理性;希腊文明是形式理性;印度文明是实体理性。三大文明又在不断交融、对话中成长。在这种前提下,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保持多样性、差异性、求同性。

美国国际佛教促进会会长、纽约佛住寺住持正如法师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佛教缘起论结合,认为一切生命共同体,万物相依相存,诸法缘起。所以佛教可以从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层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积极地构建。

加拿大佛教总会会长、加拿大菩提精舍住持怀进则强调了佛教的中道圆融思想,是一种具有包容精神的信仰文化,这无疑可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交流互进。弘扬中道圆融精神,也可以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

毫无疑问,佛教的中道圆融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面临当前国际各种争端、冲突时,如何解决此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江南大学宗教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邓子美从“空”义出发,解析全球对抗性的来源,提出用佛教“转染成净”的理论,以由个体的引导而带动群体精神“向上”机制。

韩国曹溪宗定芸法师则指出,佛教涵盖了哲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通过佛教的思想,特别是中道圆融思想,能够改变东西方的交流方式。由此传递给世界一个解决争端、共同发展的方法。

韩国曹溪宗文光法师站在禅宗角度,分析了以禅的旨趣,促进东西文明在共同追求下的会通。最终达到东西方在一起,怀着同一颗心,实现皆大欢喜。

马来西亚佛教弘法会顾问、马来西亚佛教研究学会主席、马来西亚佛教发展基金会主席洪祖丰强调佛教思想里,包含了缘起、无我、包容、多元、中道、人性,是今日人类自救的思想。当前佛教的急务之一,就是把佛教思想推广给全人类,让佛法为众生带来利益、福祉、幸福。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何蓉从宗教发展史的角度,提出“世界宗教”在当前宗教理论中的重要性。那么,复兴不是守旧,采新不必盲从,令中国固有文化价值中充实的精神修养,与现代科学文化、物质文化建设相结合,方可成就现代中国。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教授、《亚洲 哲学》助理编辑弗兰克·霍夫曼(Frank J.Hoffman)以哲学的视角梳理了跨宗教的理解、界和焦点。他指出,焦点是具体和封闭的,而界和域是虚无和开放的。界是空相,用一种特定形式展现自己。因此从逻辑上来讲,焦点的概念要有界的概念才能显示出来。在生活经验中,没有界就没有焦点。

交流背景与互动途径: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我们需要深入中美欧佛教的交流状况,并在面临挑战的时候,寻找解决途径。美国西来寺住持慧东法师论述了佛教在西方的发展状况,指出西方人和现代人具有大乘佛教性格,而人间佛教是佛教在当今社会中发展的出路。

美国佛教联合会原会长、美国瑞光寺住持瑞法法师总结了佛教在英国、美国的弘传经验,认为佛教在西方国家的传播最初都是由学者发现而产生兴趣。那么,佛教要在一个国家长久发展,融入本土文化,就需要僧才的培养。

加拿大渥太华弥陀寺住持法隆法师指出佛教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学问,更是一种修行生活。而在面临海外弘法困难之时,需要在继承传统以僧为主,俗为辅的基础上,谋求发展。同时,僧俗各安其位,共发菩提心。

美国佛教正信会会长、法印寺住持宏正从中国佛教本土化问题出发,反思美国佛教的发展。其认为综观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佛教中国本土化的历史。而这种发展史是值得佛教在美国发展时借鉴的。

虽然海外弘法之路异常艰辛,但有佛法就有办法,我们需要在困境中寻找机遇,发现出路。北京大学哲学系李四龙教授深入探讨了丛林教育的内涵与使命。他认为,中国佛教界借鉴现代大学教育制度兴办佛学院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丛林教育必须得到重视与延续。所以,各寺院需要弘扬宗风,振兴祖道,并能落实于所有僧人的寺院生活。

玻利维亚报恩寺丁安民从社会层面提出佛教在交流互动中的出路,即第一,发挥佛教民间外交的积极作用;第二,丰富佛教文化传播手段;第三,发挥先贤的榜样力量。最终,在此三个层面的基础上,开拓出中华文化世界传播的新局面。

香港卫视执行副总裁格桑梅朵结合实际传播佛教的经验,指出佛教媒体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学术成果还是阐述教育意义、传播佛教信息、宣传政策法规以及引领佛教发展都起到非常大作用。而佛教作为社会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在当前背景下,要借助新媒体平台来进行迅速的传播,并且要有全媒体的思维和国际化的视角。佛教里总说心为万源之法,你的心就是你的世界,传媒的作用正是为大众打开智慧与慈悲。

交流与互动的实践与经验:繁花开遍地,地涌清泉来

佛教和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动绝非空中楼阁,无数高僧大德不惧艰难险阻,远渡重洋,赴海外弘传佛法。澳大利亚悉尼华藏寺住持般若法师分享了其在澳大利亚弘法,特别是在警察局进行宗教师工作的经历。他总结指出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众生平等思想、自由思想、文明与和谐思想、报恩思想、民主与法治思想。当然,佛教的海外弘法也有三大难点,即语言、资金、人才。

美国汉传佛教国际文教中心执行秘书长振冠法师则对北美佛教宗教师概念进行了综述。“佛教宗教师”概念属于新的现象,但这一新现象正深入到北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以专业的佛教宗教师精神,服务个体和团体。实践方面,目前佛教宗教师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政府机构、医疗系统、法院、警察局、监狱、大学校园等。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苏州寒山寺方丈秋爽法师以苏州寒山寺为例,分析了中国佛教面对欧美弘法的实践内容。第一,寒山寺成立了文化研究院,以和合文化为核心进行文化建设。第二,通过寒山钟声这一文化标志,向国际弘扬佛教文化。第三,与加拿大佛教会紧密互动,共同开展佛教文化交流周、举办“水陆法会”等,开启了北美弘法新模式。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昌善法师则对五台山文化与对外交流问题进行了阐释。五台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就一直记载有对外交流。近年来,五台山不仅搭建了学术与文化交流的平台,而且主动走出去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值得指出的是,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始终以“弘传文殊信仰,传播文殊智慧”为重心,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台湾佛光山台北道场住持、佛光山欧洲道场总住持满谦法师介绍了佛光山在欧洲的传法情况。人间佛教虽然在欧洲弘传时间比较晚,但是各国佛光僧众积极参与本土社会多元的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活动,以及走入人间的菩萨关怀特质。而未来使命则是积极推动人间佛教在欧洲的本土化,从而在欧洲生根。

中国台湾佛光山欧洲副总住持妙祥法师则着重讨论了欧洲国际书展中佛光山的文化弘法实践。具体工作上,进行了文字的整理工作、“语言”的弘传、“人与教化”的积极落实。最终期望佛法的平等及和平思想能带给欧洲这块土地祥和与平安。

通过四个小时的时间,有关“佛教和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动”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讨论。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未来的人类社会中,佛教应该发挥更大作用。天空因群星交辉而美丽壮观,世界因文明多样而丰富多彩。此次分论坛旨在为中西方文明下的佛教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连接互学互鉴的纽带,增进彼此间的法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杨剑霄)

五、“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分论坛综述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之“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分论坛”,于10月30日上午,在福建莆田帝宝花园酒店隆重召开。来自港、澳、台、韩国及国内的高僧大德和专家、学者100 余人参加。两岸三地的与会高僧大德、专家学者们围绕“佛教和中华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的主题进行了发言。会议由中国台湾法鼓山退居方丈果东法师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宣方副教授分别担任中英文主持。

在主持会议时,果东法师风趣幽默、深入简出的台风;宣方教授中英互换,独到精辟的总结,让整个论坛的进行生动有序且亮点频现。会议近20 余位嘉宾进行了发言,大家就佛教中国化问题、佛教文化在增进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乃至与韩国关系中可发挥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论坛一共进行了近四个小时,会场气氛热烈,取得了圆满成功。

香港理工的大学荣休校长、香港佛教联合会顾问潘宗光先生认为,文化交流既要学习也要批判。既要虚心学习西方文化,也要学会批判,这样才能作出更深层次的综合,开发心灵资源以充实人生。在现代推动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也必须有具体形式才能促进大家的意识,而这些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活泼的。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显示了中国文化本身极富于包容性,在学佛修行的同时,相信学习中国文化有助提升圆融的能力,可为人类创造更崇高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素养。僧团应以身作则成为世人道德模楷,挚诚的道德实践便是智慧的开始,也为人类和社会增添光辉。

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宽静法师说,禅宗是中国人在印度佛教基础上创新后而出现的一个具有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正是由于它为中国人所创,适应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契理契机,成为成功的中国化佛教,其对中国的影响是全面的。但是禅宗在中国化完成之后,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滞步情况,特别在理论上的创新不够,与社会的结合发展层次不高,所以还需要以后进一步地契理契机地去进行创新活动,走好中国化的历程。

强化中国佛教的理论思想,让更多的中国佛教的创新理念进入当代中国佛教理论,可知彻底完成佛教中国化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一下完成的。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许多路要走,我们要不断地促进佛教中国的演化。当前我国政府提出的宗教的中国化要求,是对各个宗教在政治上自觉认识,在文化上自觉提升,在道路上增强自信的要求,落实在当代佛教中国化的身上,就是佛教界要努力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发扬爱国爱教的传统,在政教模式方面探索出创新的道路或模式,在此基础上彻底完善佛教中国化的道路。

香港佛教联合会秘书长演慈法师谈到:香港佛教与内地佛教法乳同源、一脉相承,有着共同的信仰与追求,有着共同尊奉的祖师和经典,有着共同向往的祖庭圣地,共同的法脉传承已经成为联系两地佛教的稳固精神纽带。香港佛教与内地佛教虽然同根同源,但又各有千秋。内地至今还完整保留着汉传佛教纯正的法脉和传统,香港佛教则担当着汉传佛教海外弘传与佛教文化全球传播的桥梁和使者重任。并呼吁在国家层面设立佛学院:国家、社会的进步发展,全靠教育以培养人才,佛教亦然;佛教要培养人才,必须办好教育,尤其是佛学院的基本教育;提高僧伽素质,不仅要重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戒定慧中有良好的修持,培养一批具有愿行、有修养、有才干的僧才;若内地佛协成立教育专门部门,定能提升办学效果。

中国台湾中华人间佛教联合总会秘书长觉培法师说,成会的目的是:佛教团结,携手向前;交流访问,经验分享;僧信互重,男女平等;老干新枝,集思广益;人间佛教,佛陀本怀;两岸合作,迈向世界。人间佛教就是回归佛陀本怀,不是自私自了、更不是消极闭塞,人间佛教放诸于四海,是人类的一道光明,是为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为众生示教利喜的人间佛教。人间需要佛法,佛法也唯有人在人间淬炼修证,方足体证净土在人间。两岸之间的交流互鉴,男女平等的伦理的建议,还有新老传承,以及在两岸佛教的主流人间佛教这样一个如何面向新时代的一个开展。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的班班多杰教授认为,基础的教理和诠释方法的问题,对佛教界来说,意味着它关系到佛教发展的根本方向,如果我们在基础理论上出了错,我们就会认为,佛教中国化是对佛教的背叛,原来那个是真的,是本来面目,现在这个变来变去就变得不像了,这个本身就不符合佛教精神。如果说还原,我本可以还原到佛的本源是什么? 是佛陀在菩提树下的证道。不存在一个所谓本来面目的佛教,一切都在无常变化当中,适应中国的才是最好的。用诠释学观照中国佛教发展史便会发现:印度佛教的经论律文本与中国人的理解、阐释之间互动而达到了化境的结果。它既保持佛教的基本信仰、基本教义、基本功修,又坚守中国立场,坚持中国本位,在佛教设施、礼仪、体制、教义等方面入乡随俗,因地制宜,努力寻求中国化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方式;既谨守师法,强调师徒授受,又主动适应中国社会,积极认同主体文化,运用会通创新、嫁接求异的中国人思维方式,促使佛教教义同中国文化相契相融;既注重佛教的传承渊源与义理原旨,又在某些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植入中国人的思想方法,展现中华文化气象,不重复不相类印度佛教的面相。深度揭示是中国佛教,而不是佛教在中国;是中国化佛教,而不是佛教化中国的历史进程与真实形态,它体现了不易与变易、殊相与共相的觉解本体论。从此逻辑起点出发,中国佛教的本土化便具有其必然性、合法性、合理性。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副主编张新鹰先生说:历经16年的《中华大藏经》的编纂出版,象征着我们民族的重新兴起,是国家由贫弱到富强的一个投影;象征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正在不断增强,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和佛教界的与时俱进,有助于推动世界多种文化形态的友好对话和交流。《中华大藏经》的编纂出版正是体现了习近平提出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文化创造和文化进步的道路上,包括众多佛教文化探索者、建设者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发扬者,应该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在文化自信的激励下,理所当然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林安梧先生认为:透过儒道佛三教的对比,以彰显佛教之基本义理。佛教强调通过“净而无染”的修养功夫,以达于“我法二空”的自在之境。东方是弱控制系统的文化脉络,东方的宗教是“觉性的宗教”。东方之宗教重在回到存在之源,西方之宗教重在言说之论定。再则,佛教之要义在寻求“苦业之解脱”。最后,若能以般若观空之智荡相遣执,便能使如是之觉性开显。佛教般若治疗学可通过观想除贪爱,调服我们的妄执之心。现代性社会若能使经典重新焕发生机,经由人类文明的对话,迈向和平。

中国佛学院教务处主任理证法师说: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对中国政治、社会、思想、文化、信仰等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在文化方面,因为佛经的翻译与流传,影响了中国儒家文化以及其它社会文化,为中国文化史写下了光辉璀璨的篇章。因此,中国文化已受到佛教文化的巨大影响,佛教文化也早已溶入到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佛教中国化已深入社会、深入民众、深入人心。佛教起着指引人类文明的航向,肩负起光荣的文化使命,尽到对社会教化的价值。身为佛陀弟子,尤其是处在新时代的佛子,应该肩负着维系人类文化慧命的伟大使命,责任重大,勇敢承当,不辜负佛教,不辜负众生,不辜负此生。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陈星桥先生说:汉语系佛教以大乘为主,兼摄小乘、金刚乘;藏语系佛教以金刚乘为主,兼摄小乘、大乘。汉藏佛教的共同点在于:在显教及部分密教的教理上基本一致;统治阶级扶持;经历法难;创新发展;民族化;域外传播等。汉藏佛教的差异不仅巨大,而且广泛。1、传入时代与吸收内容的差异;2、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3、在各自区域内政教关系上的差异;4、活佛转世制度上的差异;5、在宗派特点与作用上的差异;6、汉藏佛教在经典来源与数量上的差异;7、汉藏佛教的宗派、寺院在佛教教育、修证体系上的差异;8、汉藏佛教所供宗教造像上的差异;9、近代社会巨变下的汉藏佛教差异。汉藏佛教交流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1、佛教认知问题;2、水土不服问题;3、假冒利用问题;4、引导、规范汉藏佛教交流的应有态度。

广东南华寺首座代监院、曹溪佛学院副院长法祇法师说:禅宗顿教是活泼泼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它具有自觉性、包容性、普世性,同时还具有现实的理性。它尊重每个个体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个体的能动性。禅宗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完成了佛陀智慧和汉文化的奇妙整合,佛陀的慈悲与智慧在中国的大地上,正是选择了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世世代代地度化着千形万态的众生与千变万化的时代。禅宗对我们中国人生活的态度,对国人自我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的养成,对人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并且成就了宋明理学的发展,成就了一千多年来无数的圣贤。

广东佛学院尼众学院讲师诠喜法师说:净土法门,三根普被。上根人真正证悟了“唯心净土”,其本身已登上弥陀宝刹。由于此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了无纤尘,众生与佛本是一体,净土的依正庄严皆是如来藏清净妙明真心所现。中、下根人须由事相的修持,方能了达理具之“唯心净土”。唯心净土思想的发展历程,不仅阐明修学者应有的理事不二之圆融理念,更说明净土与其他各宗殊途而同归。同时,为佛教的净土思想提供了存在本体论的理论基础,更为真正实现禅净合流打开了理论通道。

中央民族大学刘成有教授认为: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新佛学”,是一种糅合中观与唯识、如来藏思想而形成的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佛学”。他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不仅契合原始佛教立足现实人间的佛陀本怀,而且在当代也具有“现实人间的亲切感”。他认为,人间佛教思想可以解除梁漱溟所讲的“此时此地此人”的现实困惑,进而也可以为改造落后的中国、混乱的世界提供良好的精神指导。就此而言,印顺导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具有“传统佛教现代化转换”探索的特殊价值。

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吴言生先生认为:儒释道三教虽然各有特性,却可以互融互补。三教最根本的目的,都是通过净化生命提升品性的自和修炼、大爱慈悲行善度生的利他实践,以达到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真至善、至美的境界。佛教在与中国文化的交流融合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自始至终保持着各自的特征与个性。多元一体,和而不同。

厦门大学哲学系、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刘泽亮教授说:禅宗是佛教吸收了包括道家思想在内的产物,而又反过来深刻地影响了道教的开展。如果说禅宗是佛教的中国化,道的禅化所形成的亦禅亦道的理论形态则是禅宗的进一步本土化,在深刻影响中国哲学发展样貌的同时,也丰盈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内涵。

禅、道的融通,使禅家与道家逾益接近或同化为非禅非道(从主要旨趣上言)、亦禅亦道(从内在精神上言)的理论形态,成为内在精神上相通的两种思想潮流,这种双向的交涉互动及其理论成果,不仅对于深入理解中国思想史、重构现代的中国道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深化对宗教本土化规律的认识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如果说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那么,道的禅化则提供了禅宗进一步本土化的例证。

中国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哲学系主任朱丽霞女士说:宗喀巴作为西藏绍继和传承应成中观学者之一,他对中观学和应成中观学精粹的把握最为全面和准确,传扬的最为彻底。但这也容易使后世的大德以及研究者将他的思想笼统地等同于由佛护、月称开创的中观应成派的思想,从而忽视了宗喀巴在中观派发展史上的作用和贡献。宗喀巴对中观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在中观应成派和自续派的分歧上,宗喀巴认为主要不是来自于方法论,而是来自于存在论;其次,宗喀巴反对将空等同于“无分别”。第三,他将对空、无自性的认识重新纳入了逻辑的范畴。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马德教授说,敦煌菩萨竺法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批量翻译《法华经》等大乘佛典的高僧,所译禅学经典理论由敦煌高僧昙猷付诸实践,遂奠定了中国大乘佛教的千年基业;而这一切都与敦煌宕泉河谷的仙岩寺联系在一起,昙猷在该处的禅窟成为敦煌石窟创建的先声,大乘佛教在敦煌得到会面发展,敦煌仙岩寺可被认作中国大乘佛教的发祥地。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敦煌学。

中国藏学院研究中心宗教所原副所长、研究员豆格才让先生说:佛教的十善业的核心内容和价值高度提炼在其著名的“四无量心”思想中,“四无量心”是佛教的理想信念。在建设法制社会的过程中,道德强调人的责任意识、自觉性、荣誉感和羞耻心,大更有利于人们的经济活动和人际关系中自觉地违犯法律。

藏传佛教十善法基础上制定的西藏历史上首部法典“正教十善法”及其发展而来的“人教十六净法”是藏传佛教和藏区人民诚信思想和价值观的理论源泉和道德实践规范,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里程和所发挥的重要重要,也是藏传佛教能够自觉适应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对藏区建设诚信社会,公民健康人生和道德价值观发挥不可代替的积极作用,一个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基本要素,一个健康文明和法制、诚信的社会,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本要素,因此,藏传佛教十善法中包含的诚信思想的发掘、整理和利用,对国家,民族和宗教都有积极的意义。

韩国东国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客座教授朴永焕先生认为,玉观彬(玉慧观)20世纪初(大韩帝国末期)他参与在新民会、青年学友会、大韩每日新报等机构,积极活动的青年爱国志士。至今韩国学界仍然记载着他是亲日派、变节者、韩奸。所以对他的研究不太多。但是最近几年开始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他的生平和经历,但是至今还是很少从佛教的角度分析他的论文。目前韩国与中国学界对他的生平问题,有了分歧。中国学界说他本属于中国人,然而韩国学界说是他原是韩国人。这是最基础性的问题,需要系统地整理和探讨。第二,玉观彬对于近代韩中佛教交流方面作出了不少贡献,尤其是他积极帮助太虚大师的“佛教改革运动”。第三,他试图重建杭州高丽寺的缘由。本论文以此问题为出发点,继承现有的研究成果,再次探讨其中尚未深入的研究领域,以及错误的认识。玉观彬是韩国人,是后来更改了国籍。他不仅仅是太虚大师的大力支持者,而且他是“人间佛教”理念的实践者。可以说,他是在韩国的第一位“人间佛教”倡导者。

中国台湾“中华国际供佛斋僧功德会”副理事长林俊録先生说,“斋僧”是源于佛陀敬僧教孝的法门,藉由目犍连尊者,孝亲救母的精神,拉开一生弘法利生的序幕,又在临涅槃之时上升忉利天为母亲说法,以报母亲生身之恩,而开演地藏孝亲之道的法门。佛说孝亲福最大,道业要成就孝道是基础,“孝”能撼动天地,能得三宝的加持,得诸天神祇的卫护。法界不分彼此希望能结合佛教四众及社会热心人士,推展国际佛教文化交流,借以弘扬大乘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现今世界已是零距离,当我们行有余力,应发挥佛陀的“同体大悲,人人平等”之精神,不分种族、地域,让全球每一位僧众,都能得到关怀与供养。佛教在台湾的兴盛,虽然台湾当地的僧众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从中国大陆迁徙过去的僧众,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每年会后安排代表团分赴台湾各大教团进行残放交流,期待两岸佛教文化有更深入的交流,法脉永流传。

香港佛光道场总住持永富法师发言说:佛教文化传承是指佛教的思想、理念、教理和实践方法的承袭、传播和流布。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以和平的方式与固有文化融和,适应本土的文化,满足中国人文化和精神的需求,经过两千余年在中国的发展,再加上教义的普及性、融通与哲理性,形成中国化的佛教。中国佛教二千多年漫长的历史显示,它之所以能够保持强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自身的不断创新,排除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积弊,有助改善佛教文化的内涵。人间佛教的推广,透过直接与间接的方式、宗教与文教活动走进人群、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及走向国际,建设人间净土。

在长达近四个小时的研讨中,大家纷纷认为,两岸三地佛教法乳一脉,佛教文化方面需要更为深入的交流,让法脉永久流传。两岸三地佛教界要发扬爱国爱教的传统,探索出创新的道路或模式,完善佛教中国化的道路,秉承交流互鉴、中道圆融的原则,为佛教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衍相 曾建鹏 宁晨)

六、“中韩日佛教”分论坛综述

祖庭是一个宗派的灵魂所在,也是宗派得以延续、发展的血脉源头;法脉是文化与他人沟通的线索。千余年来,佛教在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过程中,缔造了八大宗派的兴盛与传奇,中国成为中古时期佛教第二输出国,也成就了作为当今世界最具佛教影响力的国家。祖庭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集大成者,应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构建下,积极地利用法脉相传的关联,与宗派间、国家间的佛教徒和人民建立共荣的良性关系。

2018年10月30日上午,第五届世界佛教论“中韩日佛教分论坛”在福建莆田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汉传佛教祖庭文化与法脉法谊”,中方主持人为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审黄夏年教授,日方主持人为日本大正大学校长大塚伸夫教授,参与论坛讨论的一百多位嘉宾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四位表进行了论文发表。

祖庭文化的传承与担当

中韩日佛教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三国佛教传统法谊悠久深厚,友好交流源远流长。在古代,东北亚的佛教交流,开辟出一条佛法弘扬的菩提之路,不仅促进了佛教的弘扬传播、传承发展,而且促进了东北亚的民间往来、文化交流、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在现代,从1995年开始三国佛教界轮流主办“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为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韩建交,为维护东亚乃至世界和平,作出了独特而不可替代的积极贡献。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增勤法师,指出应该发挥中韩日佛教“黄金纽带”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所长,拓展平台,创新机制,吸纳人才,扩大空间等方面思考三国佛教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效。净化人心,维护和平。三国佛教法乳一脉,有着一以贯之的精神境界与思想要义。要继续发挥沟通心灵、维护和平的积极作用,效法前辈先贤,作国家间和平相处、友好往来的如来使者、和平使者、文化使者,为维护中韩日世代友好,实现东北亚持久和平、共同繁荣作出新贡献。

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广化寺住持怡学法师,认为佛教是构成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亚洲文明的象征。亚洲文明是“中道和谐”的人文旨趣,是“克己自律”的心性追求,是“集体至上”的价值取向。随着佛教的传播,给亚洲各区域的文化注入了活力,在文化交流、文明对话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亚洲各国的社会结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与灵性追求等都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21世纪更应以佛法的智慧化解社会矛盾、纠正“人类中心主义”思潮的误区,为现代有亚洲文明的重建提供新的价值。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应提倡佛教“现代化”“生活化”。佛教不能脱离现实,也不能脱离生活,佛教界和佛教徒需要积极开展教育、文化、慈善等社会服务事业。二是发挥佛教在公共外交中的积极作用。佛教界应该更多地走出去,与世界各国各宗教开展交流,增进不同宗教和教派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在为国家和社会做好宗教外交的同时,获得佛教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佛教发展需要加强正法弘扬。秉承佛陀教诲,继承那烂陀精神,悉发菩提心,在闻思修的同时,也能因应全球化浪潮,与其它文化平等交流、良性互动,令一切贪嗔痴慢疑消融于平等的法性之中,从而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

韩国佛教太古宗大田教区总务院安心精舍会主,首先介绍了韩国佛教的现状,韩国佛教信徒的人数是日益减少,从如20年前的2000 万到2017年只有700 万。对此吗,他指出韩国佛教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借鉴中国太虚大师倡导的净土思想和佛光山星云大师的佛教发展思路,通过佛教电视台传播佛法。

日本日宗恳副会长吉田宏晢,通过图像的方式介绍了当今全球宗教的基本情况,其中佛教占全球人口的5.7%,改观了其他宗教、哲学与佛教的关系,指出佛教未来的发展应该以对时间理性的解释为基本原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教授,论述了二千年来佛教在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一直在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并且随着交通技术的改进与佛教格局的变化,海上丝绸之路对佛教的发展越来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并与国际形势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消解或转换“C 型包围圈”的核心是信仰与文化。充分利用海上丝绸之路佛教圈的共同信仰与集体意志,建立当代海上丝绸之路佛教国家的互动机制与友好往来,将复杂多元的现象与要素尽可能给予简单化,突出共同拥有的“佛信仰”的根本要素,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佛教共同体就一定能够经受考验,推动佛教新格局的成立。

大谷大学松浦典弘准教授,从入唐日本僧人的记录和传记考察了会昌法难的情况,在对《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所见到的灭佛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试图从武宗驾崩后的佛教复兴状况、并对灭佛后入唐的日本僧人留下的史料做一考察,进而总结佛教兴衰的原因,为佛教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思考。

法鼓山僧伽大学佛学院果幸法师,认为在弘扬佛法的同时,砌末数典忘祖,必须承先,也就是透过祖庭的教法,亦即以祖师大德所留下的藏经文献或禅籍为根本依据,以承续祖师大德的法脉,这是纵向上的法脉传承。另一方面,在横向法谊的联系上,我们也必须在不同的地域如在日本及韩国,为适应当地不同的风俗民情做调整,以开展出不同的方式来弘扬佛法接引更多众生,这是启后,并同时与以中国祖庭为根本开展。

北京大学博士后悟灯法师,通过对日本入唐入宋僧的考察,阐明了从起初的最澄入唐求法,到成寻入宋巡礼胜迹为止共有十二位入唐入宋的求法僧,他们都与日本天台宗有直接或间接的法系传承。从起初最澄大师、寂照、绍良、俊芿等的入唐入宋求法和寻找经像,带回日本,到奝然、成寻等巡礼胜迹和反带典籍的转变,这为祖庭文化真正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祖庭文化的现代价值与作用

对于佛教各宗派而言,祖庭对于提高一个宗派的凝聚力十分重要,由于宗派力量的发展与繁衍,可以保证僧人学习、修行的环境的纯粹性,避免 不必要的纷争,进而到整个宗派的兴衰成败。如果祖庭保持兴旺,住持得人,就能够使整个宗派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实现长期繁荣,从而更好地发扬宗派理念,推动佛教事业的多元发展和历史意义的实现。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宽旭法师,以密宗祖庭大兴善寺、青龙寺为例,论述了作为日本密宗祖庭的两座寺院在新时代的历史责任与担当。即坚持中国化方向、以密宗弘传而利益众生;并以其特殊的祖庭地位,在广大信众中种下和平向善的种子,搭建一座热爱和平的法谊之桥,在爱国爱教的前提下进行佛法交流,促进中日、中印、中韩的友好发展。

西安华严寺住持宽昌法师,以祖庭道场的“根源纽带”功用为中心,论述了华严宗祖庭华严寺的历史贡献、国际影响、时代价值,以及如何发挥出祖庭道场“根源纽带”功用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华严宗为佛教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华严宗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至今依然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随着求法僧的入唐求法,传到日本、韩国等地。华严祖庭成为世界佛教华严信仰体系的中心根本,枝叶如何茂盛,离不开其根本。

江西宝积寺住持养立法师,指出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发挥新的作用,并提出了新的发展路径:由“农禅并重”转型为“文禅并重”。与时俱进是禅宗的重要特征,“文禅并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禅的重要方式,是对“农禅并重”的有力提升,深入发掘祖庭禅宗文化的思想内涵与人文价值,满足丛林与世俗社会的文化要求,是禅宗兴盛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祖庭中兴的不二选择。

九华山大觉禅寺住持宗学法师,以马祖道一主张“平常心是道”论述了此与人类和平的密切关系,他指出“平常心”至少包括了和平之心、平等之心、慈悲之心。当今世界,来自政治、经济、种族和宗教方面的冲突仍然时有发生。弘扬“平常心是道”的精神,有助于消弥二元对立的思想冲突,为世界和平稳定注入强大的正能量。若能人人都有一颗平常心,则不仅有助于启迪智慧,人心的净化这种在个体层面求得心灵的宁静,也将在群体层面制止和消除暴力,推动群体之间的和平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西安香积寺监院兼首座释慧超法师,以“善导大师与长安香积寺”为例,论述了善导大师与长安香积寺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为了中日友好交往,书写了一页浓妆重彩的华丽篇章,不仅具有“黄金纽带”的作用,而且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占有非凡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中日两国佛教徒只有不断的深入挖掘与整理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依托长安香积寺在中日净土宗中的祖庭地位,树立好崇灵塔的这面具有向心力、号召力的旗帜,搭建好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大平台,促进中日两国永久睦邻友好,和平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共谋人类福祉,积极贡献力量。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系吴疆教授,论述了在大君外交下隐元的东渡与万福寺的的建立,更把隐元置于一个更为宽广的政治和国际的环境背景中,指出这个背景是在德川幕府的国际外交政策成形了之后形成。

日本佛光山法水寺住持释满润法师,以“佛光山”为例,论述了汉传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应该“反求诸己”,把心中的慈悲、智慧、精进、忍耐、惭愧、感恩、惜福、结缘等能量发挥出来,人生就会更加的富有与踏实。“三好:作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四给: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佛说的、善美的、人要的”人间佛教就是佛光山的宗风,自许是人间佛教的传承者的我们正在全世界为光大汉传佛教而努力着。

祖庭文化的意义与影响

祖庭文化不仅对过去韩国和日本的佛教有着深远影响,在现今研究和弘扬汉传佛教“祖庭文化”,有利于树立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尊,有利于深刻认识佛教在当前中国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构建和谐世界方面的重要性,有利于为中国新文化走向世界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和思 路。这也是弘扬汉传佛教“祖庭文化”的现实意义。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纯一法师从佛教与中日书法交流为视角,对佛教在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史中所扮演的角色、重要地位进行系统的发掘与梳理,追溯中日两国佛教与书法交往中的时代特性、思想内核、书僧代表、作品风格等,包括写经、造像铭、墓志、碑文等方面,借以寻找中日两国书法艺术的同异,并弘扬和展望中日书法艺术以及佛教书法艺术相互交流促进的友好传统,以有利于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光泉法师,探讨北宋时期杭州慧因寺与高丽国佛教交流的现状;义天国师赴宋求法的目的与经历;义天国师还国以后对本国佛教各宗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中国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如今,两国佛教界人士交流日益密切,不仅促进了两国佛教的发展,也促进了两国文化与经济的全面发展,对推动两国友好和合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日本大正大学校长大塚伸夫教授,介绍了中国佛教协会和大正大学的历史交流,并展望了未来中日两国佛教的发展。他认为通过佛教的国际交流,对于信奉并学习佛法的我们而言,不仅是本校学生,而且对于东亚所言,参与者而言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了今后能与中国佛教协会长久交流下去,应该考虑摸索一些新的交流模式,届时恳请中国佛教协会的各位有关领导能够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恩支持。

日本长崎兴福寺主持松尾法道,论述了现今全球存在的很多的争议问题,需要通过隐元的分享、共享精神来解决。并以“近年日中黄檗文化交流”为中心,介绍了长崎和中国有很好的交流,从万福寺和流原寺,兴福寺交流来看,都是发扬了隐元的精神,加强中日间的共享和友谊。

香港慈氏文教基金董事长王联章先生,从“中国佛教与东亚佛教法谊”为例,倡议选编中国佛教经典教材,来推动佛教的发展。他希望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团队,将高僧大德的古代著作翻译为白话文,就好像国学的教科书一样,如果编个这样的题材会吸引很多人。

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邵佳德助理研究员,通过对近代中国佛教徒的赴日考察,考察了中国僧人在明治维新后东渡日本,大致有三种目的,一是赴日求法,二是考察参访,三是参加各类中日佛教合作的交流活动。中国佛教徒对当时日本佛教的观察和理解主要体现在:一是日本佛教的性质问题。二是日本佛教的社会事业。三是日本佛教的宗派问题,这也是中日佛教的重要差异之一。四是日本佛教的戒律和制度问题。五是日本佛教与国家的关系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教授,从东亚地区佛教寺院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东亚地区佛寺的主要类型及其演变两个方面分析探索,认为5—8世纪中期的东亚佛教寺院,尽管在不同阶段各地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但寺院布局从以塔为中心向以殿为中心、由单院式向多院式转变的总趋势和主轴线是始终如一的。从建筑空间与宗教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寺院布局由“前塔后殿单院式”向“多院多殿式”的演变则反映了中国北方佛学由早期的“释迦崇拜”和重视禅修向晚期宗派分立和崇拜对象多元化转变的趋势。

通过四个小时的讨论与交流,可以说高僧大德和专家学者们充分发挥了本次大会主题“交流互鉴,中道圆融”的思想,为搭建佛教交流互动的平台,连接互学互鉴的纽带,增进彼此间的法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通然)

七、“澜湄流域佛教”分论坛综述

澜沧江源出中国青海,流经西藏和云南,然后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并在这一段开始称为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澜沧江湄公河连接着汉语、巴利语、藏语三大语系佛教,是东亚东南亚诸多佛教徒的母亲河。

2018年10月30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之“澜湄流域佛教分论坛”在福建莆田举行。该论坛中文主持人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王颂教授,英文主持人为中国香港佛法中心主席、光明精舍住持,中国人民大学讲座教授法光法师,参与论坛的嘉宾共100 多人,来自中国两岸三地、泰国、越南、柬埔寨、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0 多位嘉宾就“南北传佛教的交流与合作”这一主题进行了发言,共同回溯了澜湄流域佛教发展的历史,考察了当前南北传佛教沟通的现状,对如何加强交流、锻造共识,如何通过佛教这一平台共同造福人类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论坛旨在为南北传佛教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和合作契机,为东亚东南亚的和平和发展增添一份助力。

传统:佛教传播的福地

佛教发源于恒河流域,又流到恒河之外,并形成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体系。因此,对于澜湄流域六国的许多人民来说,佛教是他们共同的传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法师以《共享的传统、共建的未来——澜湄流域携手迈向新时代》为题首先发言。他表示,澜湄流域保存了几乎佛教的每一个宗派,既是佛教传播的福地,也是佛教的展厅和博物馆。佛教是澜湄流域各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底,在弘扬佛法的同时,以佛教为纽带,也可以增进澜湄流域人民之间的友谊和文化交流。

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校长罗嘉帕理亚(Phra Rajapariyatkavi)在以《东盟共同体佛教文化的缘起与发展》为题的发言中,对澜湄流域地区不同时期曾经出现过的帕侬(Panom)、堕罗钵底(Dvaravati)、室利佛逝(Srivijaya)这三个社区、行政中心进行了介绍,表示佛教在东亚、东南亚各国中经历了相似的发展之路,为这一地区的文化多元性注入了新的力量,也对东盟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马来西亚佛教弘法总会正定寺主持和宗教导师马欣德(Mahinda Maha Thera)在《大乘佛教与上座部佛教的合作与互动》的发言中表示,早期佛教中并没有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之分,只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产生了教派学派区别,本质上,都是同源同宗。

在中国境内,云南地区临近澜湄流域其余诸国,由于这一独特地缘关系及三大语系佛教齐聚的文化氛围,云南具备与澜湄流域诸国南北传佛教交流的天然优势。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现了法师选取了这一区域进行了考察,并以《南北传佛教交流的历史与现实——以云南佛教为中心》为主题发言,通过梳理云南与澜湄流域国家佛教交往的历史并考察其现状,他得出结论,表示南北传佛教交往具备三个特征:一、时间上的延续性;二、信仰上的内驱性;三、交流上的双向性。

历史:差异和共识并存

南北传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各自的特色,这种差别性在教法实践上也有体现,在以《 〈瑜伽师地论〉 与〈清净道论〉 之“所缘/业处”——聚焦论述其理论架构与教学特色》为主题进行的发言中,中国台湾玄奘大学宗教与文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昭慧法师对照《瑜伽师地论》与《清净道论》,陈述南、北传佛教禅学结构的理论特色,并表示两大论典虽然同样源自佛陀的禅观教学,但是经过禅师们的身体力行与师承传授,北传的大乘瑜伽行派与南传的上座部佛教,还是分别呈现了各具特色的理论架构与教学特色。两部论都在各自传承体系里,建构禅师们的“禅学教科书”,以及学习者的“修行指南”。《瑜伽师地论》将整个禅观理论,依于“所缘”内容而作了高度抽象的哲学性归纳,名为“四种所缘境事”。《清净道论》则就着“止业处”与“观业处”,而在实作教学中,述介巨细靡遗的“操作型定义”。

然而,不管怎样,南北传佛教在最基础的教理教义和对人身之关切上是一致的,在佛法传播方式上也可以互相借鉴。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达娃次仁在以《浅谈佛法对世间和谐共处所做的贡献》为题的发言中表示,佛法的拔苦与乐慈悲精神为解除人类内心深处苦恼而发挥着许多积极作用,其所倡之缘起法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提供了最好的方法。美国国际华严会会长陈绍恭在主题为《 “交流互鉴、中道圆融”是佛教走向世界之道》的发言中亦表示,圆融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既是最原始的人生观,也是佛陀提倡人人平等的世界观,是诸法性空基础上的自他互摄、一多相即,它并非抹杀差异、强求一致,而是丰富多元与一体交融的统一。中国台湾玄奘大学宗教与文化学系副教授性广法师以《 “身念处”法门的健康应用——契理、契机之“佛教养生学”》为题,讲述了其在佛教弘法实践中的一些体验:通过关切大众对自身健康的追求,借助佛法“四大”理论体系,针对人体结构组织、当代环境趋势与个人情境差异,以“正知而住”中“观身如身”的要义,阐述“依四威仪以端正姿势”的要领,既能为大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推广佛陀的教法。

由是观之,佛法流布,最重要的是思想的传播、价值的认可,在此基础上,交流互鉴,达至中道与圆融。英文主持人法光法师在《佛法核心价值的正念》为题的发言中,呼吁中国的佛教徒在欣赏中国佛教传统的伟大价值和贡献的同时,也要学习超越对自己“传统标记”的盲目执着,以此来巩固和提高中国佛教的传统,使之与其根源印度佛教相融合,并在我们传统中不够完善或欠缺的方面博采其他传统的长处。他说,这就是欣赏美的过程,“美人之美”,进而达到对我们自身传统的更深层次欣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巩固和提高它的伟大。

当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澜湄流域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发展状态会互相影响,佛教的存续和繁荣建立在这一地区国泰民安基础之上。当前,这一地区的发展面临着种种挑战和机遇。

目前湄公河上在兴修水电站,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在《没有河流,就没有和平:湄公河流域的佛教》为题的发言中,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达摩哈斯副教授(Phramaha Hansa Dhammahaso)介绍了湄公河澜沧江在漫长历史中对于沿江流域人民生活的重大影响,考察了沿江流域佛教发展的形态,并详细论述了兴修水电站的计划可能造成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和对沿江人民生活的可能危害。他还强调,如果湄公河受到损害,那么其作为这一流域多种文化传统的纽带作用也会受到削弱。

澜湄流域的许多地区不算发达,基础保障尚不算充分,印顺法师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国佛教协会近年在澜湄流域的一些工作。在过去的十来年间,泰国、尼泊尔等遭受自然灾害时,中国佛协积极组织了协助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还根据东南亚各国家、地区人民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医疗支持、基础建设支持、帮助修复佛教古迹等等,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表彰。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在以《加强南北传佛教的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信众共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为主题进行的发言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诏祜巴等傣呼吁,作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众里有着重要地位的佛教,要本着促进平等和谐、交流合作、共赢发展的目标,发挥佛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支持佛教界对外交流工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相关倡议的落实,继续发挥佛教民间外交的优势,使佛教对外交往成为国家对外友好交流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发动社会各界推动佛教交流。积极发动广大佛教徒积极的支持和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各个方面的工作中来,有效推进佛教交流活动更加深入开展,共同建设和谐发展的国家关系,让更多的佛教徒和普通民众共享到“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这个新时代,做出佛教界应有的贡献。

愿行:发展思路畅想

澜湄流域佛教发展的未来影响到东亚东南亚诸多国家、地区的政治、文化、宗教格局,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马欣德主张,应该加强对佛陀基本教理的教育,以促进南北传佛教之间更为深刻的互相理解。在理解佛教理论时,不仅要学习自身传统内的教理,还需要学习佛教的历史流变,以更好理解其它佛教传统。实际上,据印顺法师介绍,中国佛教界为这一地区的佛教事业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中国佛教协会连续承办了四届博鳌亚洲论坛宗教论坛,组织国内外宗教领袖就宗教发展与现实社会需求展开对话。还在海南省创办了建筑面积达10 万平方米的佛学院——南海佛学院。办学中注意圆融汉传、藏传、南传三大语系佛教,加强三大语系之间的对话。此外,在深圳已举办了两届“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论坛,为南海地区国家佛教界交流互鉴搭建了重要的平台,也为南海地区各国佛教界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和平创造了良好条件。

当前,我们面临的一大重要议题是“中国佛教走出去”的问题,在以《新时代中国佛教国际战略的反思》为题的发言中,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王颂教授表示,佛教文化走出去不能代替作为宗教的佛教自身走出去,佛教走出去最核心的决定因素是人,人中的核心因素是培养年轻的僧才。中国佛教实现突破,能够走出去并站稳脚跟,应该关注的是东南亚、非洲、东欧、南美洲等欠发达地区,关注他们的宗教信仰需求,立足当地社会、积极融入参与,才可能走得出去、走得好。

在讨论中,嘉宾们纷纷表示,澜湄流域佛教的发展,需要这一流域相关国家、地区人民之间更为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南北传佛教同源同宗,应当在互敬互爱中携手并进,求得发展,共同造福于这一流域的广大民众。

(范文丽)

八、“佛教与一带一路”新媒体论坛综述

古有玄奘大师八百里流沙西行求法,命悬一线而不悔;鉴真和尚九死一生东渡弘法,不至彼岸终不竭。佛教西来东渐,法音流布2000 余年,如今正迈入中华“一带一路”共创辉煌的新时代。2018年10月30日上午,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之“佛教与一带一路”新媒体分论坛在福建莆田举行。本场论坛通过追溯佛教在中国的传入及输出历史,聚焦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旨在探讨佛教在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关注如何令佛教重拾文化使命,担当历史新任,为“一带一路”注入更多信仰的力量,赋予绚烂的文化光彩。

论坛由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魏道儒教授担任对谈嘉宾,浙江大学孙英刚教授主持。孙英刚教授说佛教在亚洲的兴起与传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事,佛教从一个地方性的信仰飞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在人类的发展脉络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直到今天,跟历史的情况非常相似,古代的丝绸之路,除了是“物质交流”之路,同时也是一条“信仰”之路,今天佛教依然在“一带一路”各文明体之间的融合中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两位嘉宾分别从实践和研究的角度,围绕“西来东渐、文化性格、信仰实践、和平互鉴”等内容展开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

佛教西来与东渐

佛教从印度的地方宗教发展为亚洲宗教,进而发展为世界宗教,延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成果之丰硕,可谓人类传播史上的奇迹。在此过程中,中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用。

魏教授从佛教的三大语系、佛教传播及再创作过程三方面展开,讲述了中国人对佛教的贡献。从佛法的传播来看,自公元前2世纪至今,中国不仅是佛教最大的输入国,也成为最大的输出国,是佛教当之无愧的第二故乡。其中,汉语系和藏语系占了极大比重。在对东南亚及世界各国的传播过程中,中国人对佛教加以发展,注入大量中华文化元素。可以说,没有中国人在佛教传播中的贡献,就没有当今佛教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貌。

济群法师则从文化、信仰及心理学的角度,对佛教的西来东渐进行诠释。佛典浩瀚,传入中国后,与儒家和道教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儒家思想关注现实问题,鼓励人们成贤成圣,希望构建理想社会,但对生命终极问题却语焉不详。事实上,生命除现实问题外,还具有永恒的困惑,如“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为什么”等问题。而佛教的轮回观、解脱思想以及对生命的如实认识,弥补了中国文化的不足。同时,被誉为东方心理学的佛法也一直承担着心理辅导的角色,为古往今来的人们如何修心养性,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指明了一条清晰的路径。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在春秋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但汉魏之后,真正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的,唯儒、释、道三家。济群法师强调,佛教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影响全面,涉及文学、艺术、民俗、道德等各个领域。尤以轮回思想、心性理论及中国特色的宗派佛教最为突出。其中,轮回思想立足于生命视角,令生命变得有长度,可帮助人们摆脱死亡焦虑;心性理论则立足于心理建设,令生命变得有深度,能造就高尚人格。此外,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发展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八大宗派,对佛法传播也起到深远影响。

魏教授则从中国本土文化和佛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佛教对传统文化的贡献。中国文化自古有海纳百川的特性,但并不是照单全收,佛教自西来后,在中国也经历了去芜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为适应中国社会,在思想、教义等方面发生了全面变化,逐步实现了佛教的本土化。同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全方位、全覆盖的,几乎所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都被打上了佛教的烙印。“草木一秋,人生一世”的传统思想,为“生必有死,死必有生”的佛教思想所替代,继而在轮回生死观的基础上,建立解脱道和菩萨道的修学体系。佛教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基因,且生生不息。正如习主席在2013年所言,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

佛教信仰与精神世界

法律、道德、信仰是构成人类文明和社会稳定的三大支柱,法律是世间的共处规约原则,道德是社会良知的意识形态,信仰是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此三者相互影响又各有不同,而宗教信仰是对人类最终的关切。信仰是对人类终极问题的关切,是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孙英刚教授说现在社会戾气很重,佛教信仰既有安顿心灵和培养社会良知的作用,同时佛教信仰文明对中国乃至亚洲文明史的发展脉络扮演者重要角色。对此济群法师说,人类缺乏敬畏心和缺乏信仰有直接关系。敬畏心能令我们看到生命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对古今圣贤生起高山仰止、见贤思齐之心;因果思想能令我们展开对生命永恒问题的思考;缘起理论能令我们认识到一切众生皆为一体,减少对立与误解;慈悲大爱之心可令我们善待他人,让更多人获得幸福。

佛教传入中国后,其普及程度可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而佛教所宣扬的慈悲喜舍精神,更为社会注入了真善美的元素,表达出乐观豁达、和平友好的理念。魏教授指出,在科技高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的精神生活尤其需要营养,而佛教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脱智慧,解决人生困惑,抚慰迷茫心灵。回顾过去,佛法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广泛的适应性,在信仰领域之外,为构建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展望未来,佛教也必将与时俱进,焕发崭新活力。

佛教与“一带一路”

自古以来,佛教徒就被誉为丝绸之路的文化使者、和平使者,在文明交流中起到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济群法师说,在佛教2000 多年的传播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带一路”。在未来的世界发展中,佛教也必将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

物质富裕,人心难安,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人工智能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人格素养和心理健康是否与社会发展同步? 能否看到贪婪、欲望带给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巨大伤害? 人类又如何在高度物质文明的今天找回自己?

就此问题,济群法师谈到,佛法以其缜密、系统的理论和完整的修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生命中的魔性,张扬善的力量,塑造健康心态,实现生命意义。诚如本届世界佛教论坛的主题所言:交流互鉴,中道圆融。所谓中道,即是如实之道,不固步自封,不各执己见,是佛法最重要的智慧。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佛教将秉持开放包容的胸怀,以其深邃圆融的智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促进更多国家的经济建设,更会发挥佛教的长处,令更多国家、地区的人们拥有健康心态和高尚人格,从而建立幸福理想的世界。

魏教授则呼吁,佛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应成为一位维护和平的使者,一座增进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友谊的桥梁,以及成为坚守信仰的表率和中华民族的脊梁。佛教可以理直气壮地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向全世界宣扬众生平等、和平发展、和合共生、中道圆融等理念,令智慧之光利益世界和平万代。

孙英刚教授最后总结说“佛教已经绵延两千多年,无论是信仰、文化还是历史,都在里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学术得到推动,文化得到进步,佛法继续弘扬”。路漫漫,行万难,一卷卷经书,一尊尊佛像,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高僧砥砺前行、殚精竭虑的愿心和坚持。如今,走在“一带一路”的大道上,佛教必将为新时代创造新文化、新观念、新意象,努力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佛教及其他宗教的相互认知、相互尊重、相互融通,从而多元共存、和合共生,让“一带一路”成为充满生机的经济增长带,更成为建构世界新文明的重要起点。

(观赢 后海)

九、“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英文)电视论坛综述

缘起的世界是彼此相依的世界,缘起的生命是和合共生的整体。依佛教的缘起世界观来看,宇宙、人类没有任何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遥远的理想,而正是我们当下的“实存”。佛教始终将世界清净、众生安乐作为最高的价值理想,这种思想传统对于当今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2018年10月18日下午,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佛教人类命运共同体”英文电视论坛在北京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Dialogue 栏目录制,并分别于10月28、29日首播和重播。本场论坛聚焦于在现代文明迷失于自我中心主义困境之际,佛教如何积极发扬中道圆融精神,倡导中华传统文化的人类整体价值观,谋求人类共同福祉与世界和平。

论坛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联合国卫塞节国际委员会副主席、法国林森佛学院主席法宝法师(T.Dhammaratana),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惟善法师担任访谈嘉宾,Dialogue 栏目杨锐先生担任主持。三位嘉宾围绕中华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少林寺与中华文化、佛教中道圆融精神与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经验,佛教如何促进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热情的交流。

少林寺、宗教与爱国主义

2018年7月31日,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发出《关于在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的倡议》,代表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的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协会等团体相关负责人就一致同意要在宗教活动场所升挂国旗。8月27日,嵩山少林寺在山门前举行升挂国旗仪式。由于少林寺的特殊影响力,少林寺升挂国旗仪式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永信法师回应了对少林寺升挂国旗的疑虑,他认为,宗教无国界,但宗教徒有自己的国家。从世界范围看,在寺观、教堂等宗教场所悬挂所属国家的国旗,是国际惯例。事实上,少林寺并不是最先在寺内升中国国旗的中国佛寺,佛教也不是中国境内唯一一个升中国国旗的宗教。“爱国爱教”是中国佛教界的优良传统,以少林寺为代表之一的中国佛教界将继续发扬这一传统,从“爱国爱教”做起,为促进文明交流和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

佛教、商业与自身净化

自公元一世纪开始,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僧人与商队结伴,西去东来,佛教传播与商业活动自古以来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佛教来说,保持自身戒律清净就应与世俗商业活动保持适当的距离,商业活动涉入佛教对佛教清净形象也会发生严重的侵害。在商业活动席卷社会的时代,佛教如何适应时代,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与化现代”?

法宝法师(T.Dhammaratana)认为,佛陀是一位优秀的经济学家:佛陀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正当的财富,而不是劝阻人们致富。佛陀曾经说过,人们应该把收入和财产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日常生活开支,一部分用于投资盈利,另一部分用于存储、预防困难时期。在这种精神原则下,佛教并不劝阻人们致富,反而鼓励人们创造足够的财富,这是佛教积极的财富观。

在社会经济浪潮席卷下,佛教寺院资生自养的经济基础正面临着有史以来的全新挑战。一方面,僧团要恪守着“少欲知足”的佛教本位;另一方面,在不可逆转的商业社会浪潮中,历史上的佛教生存模式和修行制度已经一去不复返。在商业社会潮流下,佛教应当发扬“熄贪”、“知足”、“奉献”的思想智慧,为商业时代提供“化商业”的新伦理与新指引。

佛教与多元价值

当今世界,在一些令人不安的地区,文化和宗教的紧张也还在助长那里的动荡局势。随着不同文明传统的隔阂与矛盾加剧,极端恐怖主义频发,佛教如何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与交流? 佛教在全球的传播,如何关切多元价值观? 佛教在欧美国家,如何回应不同文明的差异与冲突? 这是当代佛教必须面临的时代课题和重要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惟善法师讨论了佛教在当今时代具有的生命力,及其与现代科学契合的理性、开放精神。惟善法师认为,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空”和对“我执”的否定,这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它使佛教更容易融入不同的文化传统,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同时,惟善法师也指出,人们有时会误以为佛教对生活抱持全然否定的态度,佛教“空”思想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对满足感、欲望和希望的否定。惟善法师认为,“空性”并不反对希望和信念。相反,空性与希望并无不同,它们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这取决于你选择什么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

经济发展与内心平衡

当今世界所有国家都在发展经济,从佛教来看,人们必须约束内在的欲望。因此,促进外在经济发展与保持内在心灵平衡成为普遍性的人类难题。佛教有哪些智慧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佛教思想如何有效缓解社会焦虑?

永信法师指出,佛教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融入中国社会,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国佛教文化传统。中国佛教并没有改变修行解脱、觉悟成佛的目标和追求。只是在生活习俗和制度传统上,佛教已经中国化,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对立,佛教作为一个追求和平和智慧的宗教,可以提供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上的重要参照,为消除文明隔阂,共同创造更美好世界贡献力量。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佛教秉持中道圆融精神,以净化心灵、净化世界来促使人们各自摈弃私见私欲,以博大的胸怀,视人类为同胞兄妹,视万物为与我一体,从而去共同维护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和谐,相信对于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争取世界持久和平具有深远的意义。

(能仁)

《佛学研究》 2018年第02期
《佛学研究》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