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村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更新时间:2016-07-05

长期以来,城镇化作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一直是我国政府重点强调和推进的一项重要战略。但是,城镇化的单兵突进,在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客观上导致了中国乡村的发展滞后与衰落。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农村的发展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正面回应。村镇化,是与城镇化相对应的一种发展模式,是通过提升农民的能力、推进农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解决当前城乡融合发展难题,实现乡村振兴,应加快农村村镇化的发展步伐。

村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7。当前,城乡融合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态势。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就是要通过对农民土地所有权与承包权的确认,推动农村土地的流转,从而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体系;就是要通过农业发展的牵引,创造可观的农产品收益,减少农村人才的外流;就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彻底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最终解决农村社会的发展问题。

(注:理科学生兼学文科,是胡适的一贯主张。胡适在1936年10月旅美期间见到吴健雄的第二天就给吴写了一封信,在勉励她“成就不可限量”后,又建议她“海外住留期间,多留意此邦文物,多读文史的书,多读其他科学,使胸襟扩大,使见解高明。凡第一流的科学家,都是极渊博的人,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约,故能有大成功。”)

对于这段开关互市的历史,在辽东满族民众的记忆中也有记载和表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桓仁地区采录的《老杲子》[注]夏秋主编:《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上卷,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年,第12页。,其内容如下:

推进农村的村镇化,是对乡村振兴战略深刻内涵的体现。“村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基于农村这一主体,通过农村自身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新型模式,重点解决的是农村产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这一点来看,推进实施村镇化,是对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具体贯彻。

(二)打破城乡发展不均衡的主要手段

乡村与城市,纵向发展来看前后相继,横向发展来看地域相连,是一个社会构成的两个方面,过度倾向哪一方,都会对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造成致命的影响。然而,在片面的现代化发展理论驱使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被放在了优先位置。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让中国社会整体发展进度大大提高,但因此而造成的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也逐渐凸显。城市扩张加速,农业发展式微,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村正在面临消亡。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孟德拉斯的“村落终结论”和中国社会学家李培林的“农民终结论”正在成为现实。

推进农村的村镇化发展,正是要将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重新放回优先发展的地位,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努力补齐短板,实现城乡发展的均衡。在此基础上,通过村镇的融合,打破城市和农村相互分割的壁垒,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彼此协调,最终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从而促成城乡融合发展。

刘志伟(199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Email:LZWundt1439836564@126.com

(三)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重要途径

1.精英流失,造成村镇化建设主体缺失

推进农村的村镇化发展,可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综合动力。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6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4%,“按照预期目标,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可能会达到70%,即便如此,仍有4.5亿左右的巨量人口在农村生产和生活”[2]。因此,大量农民生活在农村的国情不会改变,“三农”问题仍是社会发展必须予以关注的重点。村镇化的本质是实现由传统乡村向现代村镇的转变,这种转变因为糅合了农业产业化、基层民主治理、传统乡土文化等层面的因素,必然成为推动农村各方面发展的系统性动力。

当前村镇化的发展现状

3.乡俗变味,造成乡土文化出现断流

(一)城市化快速发展对村镇化造成冲击

EBVCN故障是指EBV与IPM之间的脉冲通讯信号丢失超过6 s。出现该故障后,从LCDM屏电空制动进入屏维护菜单,在“事件记录”里有红色“F:085-EBVCN失效(EBV)”的记录,故障恢复时出现绿色记录“P:085-EBVCN失效(EBV)”的记录。

然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促成了人们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离土不离乡”(费孝通,1983)无法满足人们拓宽视野的欲望,“进厂不进城”(费孝通,1983)不能解决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渴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新一代农村人的理想。2016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总量为16934万人,比上年增长50万人,增长0.3%。在政府引导外出农民回流的政策背景下,2017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总量增速或达0.1%[4]。虽然从整体趋势来看,我国外出农民工数量增速正在下降,但不可否认每年仍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致使村镇建设失去了动力支撑。同时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更是阻碍了村镇化的发展步伐。农村精英流向城市是自发的,非结构性的。农村由于自身条件所致,高层次人才引不来,本土精英又流失掉了,村镇化建设的主体缺失导致发展停滞,无法进行。

将已结束项目任务数据中未完成的任务提取出来,再次导入无忧地图并呈现在百度地图上。按照划分的各价格区段将不同定价区间的热量图分别呈现出来研究: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各地掀起了简单的造城运动。一些地方政府不断推动“模仿城市改造农村”的简单城镇化政策,对乡村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2017年5月,福建省住建厅在官网上公布了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差评案例。其中,部分农村建大公园、大广场、大牌坊或者建设旅游观光项目,而忽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裸房整治等整治重点;部分农村采用草皮、灌木修剪等城市园艺手法进行村庄绿化,而忽视了农村本身的绿色产品种植,增加了维护成本;部分农村盲目追求城市样本,在道路修建中水泥过度硬化,造成农村土地透水不足;部分农村为了追求面积扩大,建设过程中推山削坡、填塘埋溪,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

这种简单模仿,从表面上来看是在基础建设上拉近了与城市的距离,但生拉硬套的做法不仅占据了大量农村土地,迫使很多农民无地可种,也对乡村自然生态造成了破坏,不利于村镇化的健康发展。

2.粗放发展导致了村庄低水平运行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只讲授课本上的内容,就想使学生真正提高阅读能力显然是不实际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或者文章,这些文章可以是不同的文体或者风格。通过这个聚沙成塔的过程,阅读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强化。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是其他省份地区的教材,也可以是辅助的资料。阅读这些内容的好处在于与考试内容接近,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熟悉答题技巧。课外阅读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阅读量的增加,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让他们树立起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这种做法表面看来是在执行中央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但是这种“面子工程”不仅违背了社会变迁的规律,也违背了国家出台新型城镇化指导意见的真实意图,不仅不利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农村的社会建设,导致农村发展长期低水平徘徊,不仅实现不了城镇化,也对农村自身村镇化建设造成了影响。

(二)乡村衰落导致村镇化发展步履维艰

村镇化,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发展的过程,需要农民、农业和农村各种要素共同发挥作用。然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整体衰落,给村镇化带来了难以持续发展的尴尬。乡村精英流失、农业用地撂荒、乡土文化断流,导致村镇化的发展出现严重不足。

传统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迁的过程,是基于社会分化的基础,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社会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目标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多层面、全方位的转变过程,不单纯是经济的变革,还包括社会、文化、政治与人的成长;不单纯是工业化的推进,而是包括工业、农业、服务行业和信息产业的同步发展;不单纯是城市化率的提高,而是城乡融合、彼此交融、共生共荣的过程。可以说,现代化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城市化仅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不是现代化的全部。在我国,城市化的单兵冒进,在给社会发展带来快速推动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农村发展的冲击,客观上对村镇化的实现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释放了农村社会的生产力,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村的发展较之过去而言,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发展的总量并没有绝对充裕,发展的方式还有待转型,体制机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还需要不断改善,文化发展水平还需要不断提升,社会事业还需要充分发展。

日本学者田原史起在《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一书中,曾提出:“农村精英是指在农村较有影响力、威信较高,可超乎私人利益,为公共利益、共同目标发挥带动能力的个人或是在必要时能发挥这种潜在力的‘个人’。”[3]91农村精英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带头人,不仅对农村的整体发展具有宏观的设计能力,对动员农民进行乡村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带动能力,是村镇化建设的关键力量。

1.造城运动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

2.土地撂荒,导致农业产业化进程受阻

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为先、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为主,对农业生产实行企业化管理,注重社会化服务,使农业形成良性发展的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是实现村镇化的关键依托,也是保障村镇化实现的重要经济基础。

当前农业发展的瓶颈是:生产成本较高、农产品收入偏低、劳动力严重不足,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农用耕地撂荒。尽管从2004年开始,政府逐渐放开了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实现农业转型的助推力,但是由于农业投入产出比较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还是放弃了土地耕种,通过进城进厂务工来增加收入,土地流转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能全部承接而难以推动,直接威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土地撂荒成为常态,直接导致农业产业化进程受阻,不能为村镇化提供有效的经济支持。

不可否认,在中央一以贯之的农村发展战略大背景下,我国农村经历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的推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在片面追求城市化发展和农村整体衰落的形势下,农村社会整体发展出现了问题,村镇化发展遭遇了瓶颈。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快速转型期,城市化和现代化浪潮席卷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飞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快速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的缺位导致了传统秩序的丧失,而与现代文明相一致的社会秩序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善,由于“文化堕距”(W.F.奥格本,1923)产生的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正确看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控制功能,辩证看待并合理继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法门。

长期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一直处于低水平、粗放型发展阶段。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现状仍旧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人的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仍然任重而道远。即便是在土地城镇化中,由于基础设施不健全,制度建设没跟上,出现了“似城非城”“似村非村”的尴尬发展局面。鉴于此,中央于2013年提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期推动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尽管中央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尊重市场主导,结合城镇化的自然发展过程来完成政府的引导工作;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明确提出要大中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明确提出了“3个一亿人”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但地方政府在执行过程中,为了完成单纯的数据任务而忽视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只见“新型”不见“传统”、只见“城镇”不见“农村”。

为了使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EZcolor系统的强大,项建龙亲自“操盘”,在我们随机提供了一张照片后,他在操控台上进行了简单调试,随即轻轻按下了印刷按钮。一台02年生产的海德堡四色机接收指令后,很快发出轰轰的声音,几句话的功夫便将数十张照片印刷出来。项建龙从中随意抽出了一张,放在操作台上检验色彩标准时,结果显示还原度高达98%。在我们的“目瞪口呆”中,这单活轻轻松松地划上了句号。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孙士新,杜建华(3.90)

乡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村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尽管在传统乡俗中,由于时代条件所限,不乏存在一些愚昧的、迷信的、甚至是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的因素,但上千年来对于传统社会内生秩序的促发与稳定功能不容小觑。“中国传统文化与乡土社会密不可分,乡土性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继承和扬弃中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传统社会的乡土特质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存续的基础。”[5]67可以说,五千年来,整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没有中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其在乡土社会中得到了保存和发展,直到现在,很多乡俗仍旧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建立和思维行为习惯的养成。然而,随着乡村的衰落,传承至今的乡俗开始丧失发展的基础,一些优秀的乡俗文化不再被人们所重视,社会发展的文明难以与变味的乡俗进行有效的对接,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断流倾向,这不仅不利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不利于乡村自身的延续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镇化推进思路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相对应的是,村镇化发展所依靠的主体是农民,所依托的产业是农业,所建设的基础是农村。村镇化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提升农民实力以改善生活水平,推动农业发展以满足产业化需求,改善农村现状以实现现代化目标。可见,村镇化的推进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当前,村镇化的发展应当注重农民(精英)、农业(产业)、农村(村镇)的整体统筹,将文化(乡愁)与环境(生态)建设贯穿其中。

(一)加快农民回流,实现精英治村

费孝通认为,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6]。作为乡土社会的主体,农民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导致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土进城。事实上,农民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对实现村镇化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着重培养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农民队伍,使其真正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精英。由于外出务工期间的经验,使曾外出务工的农民具备了经济发展的视野,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加之其曾有的从事农业经历,更容易成为这样的精英。

政策引导,是加快农民回流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中央一系列鼓励农民回乡创业的政策激励下,农民工回流正成为一种新趋势。在传统劳务输出大省四川,2016年农民工省内务工人数超过省外200多万人。在中部劳务大省湖南,出省务工农民工人数已由2008年的超过900万降至2016年的788万[7]

返乡创业,是实现变“打工仔”为“本地精英”的重要途径。随着信贷倾斜、税费减免、创业技术培训、员工招聘等一系列返乡创业保障措施的到位,曾经在外出打工期间积累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开始走上回乡创业的道路。例如,重庆市提出“归雁经济”,为返乡农民工打造创业园,组建了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自2015年以来,6000多名“打工仔”孵化成了小老板;安徽省注重“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全省返乡创业农民工超过33万人,创办经济实体15多万户[8]

村镇化发展中,需要一批真正有思路、懂技术、有资源的农民成为农村发展的领头雁,需要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农民队伍成为建设的主力军。推动农民回流,配套实施引导政策,真正促使“一江春水往回流”,为村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建设力量,将有助于村镇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现。

(二)促成产业集群,实现产村融合

村镇化的理想模式是要打造农业现代化基础上的现代村镇,而现代村镇的形成仅依靠单一产业的发展是难以实现的,需要统筹推进三大传统产业的整体力量,将现代信息产业贯穿其中,唯有如此,才能为村镇化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新经济社会学理论代表人物麦克尔·波特曾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产业基于一定的区域文化积淀、通过区域成员间社会网络的互动而得以构建,同时嵌入该区域特定的文化习俗、价值规范和成员信任网络之中,集群可以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9]“村镇化”的关键概念是“镇”,发展过程是由传统的“村”向现代“镇”的过渡。这一过程,离不开产业集群所形成的集聚效应。

产业是实现村镇化的基本依托,三大传统产业有效结合将是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农村地区来说,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然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而乡镇工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力量,在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以及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要实现村镇化就需要推动乡镇工业的发展。乡镇工业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创新型产业,促进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乡镇工业的发展必将带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农村工业园区的建立,加快了乡村地区工业化的进程,推动了当地村镇化的发展。在推进三大传统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应当树立农业现代化的观念,重点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产业,重点选择具有区域特色、优势规模的亮点产业,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产、技术、要素和利益的有机结合,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模式,使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服务业形成发展链,整体推动村镇化的实现。

(三)合理进行建设,实现村镇交融

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现有农村存在大量的中老年人,对进入城市生活表现冷淡,他们更愿意生活在农村。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也显示:全国有2亿~3亿的中老年农村常住人口,在未来20 年内基本不具备城市生活的意愿和能力。这部分人如果被动流入城市,将直接面临失业、生活无保障、心理压力加大等问题,也会导致城市负担的增加。因此,对农村进行合理建设,实现村镇交融,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回应。

“村镇化”的发展目标是由“村”到“镇”,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有机结合,是村镇融合。需要注意的是,村镇融合不应该是对城市建设与发展模式的简单照搬,而应该是基于农村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过程。

代谢性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在降压的同时改善糖脂等代谢紊乱,实现对靶器官的保护,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代谢性高血压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2种,且都与调节胃肠激素相关。

在村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在农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重点建设,同时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农村发展的现代化,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可以探索对农村现有土地进行整理,对农业用地和农村住宅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在依据产业集中和产业集群原则进行耕地整合的同时,将原有的农村住宅进行旧村改造,以适度集中居住为基本目标,减少铺设基础设施和提供基本公用服务的成本。对于旧村改造所腾出的土地着手开展技术处理,可将适合耕种的部分进行复耕,对不适合复耕的土地按照相关流转政策转化为村集体公共事业用地;部分能够用于建设的土地,可以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建设,建设获得的收益,既可以为村集体开展公共事业提供支持,也可以用于村镇化建设后续资金[10]61-62

(四)加强文化兴村,确保留住乡愁

“留住绿水青山,记住淡淡乡愁”是习近平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所描绘的图景。正是这种基于乡土情结的文化体系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架构,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存续的基础[11]67。乡土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乡土社会中的邻里互助、孝道文化、戏剧庙会等传统规则和仪式将“生于斯长于斯”(费孝通,1947)的乡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离开这些乡土文化,乡村就会丧失生机,成为一潭死水。因此,村镇化的灵魂,就是要留住这些乡土文化,留住人们的乡愁[12]

加强文化兴村,是村镇化的基本要义。文化兴村,首先要注重乡村物质文化的建设,村志的编撰、文化设施的建设以及多种形式的文化宣传,固化村民思想深处的文化记忆,不断提升农民的文化自信,对村庄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凝聚村民加入到村镇化建设中来;其次要不断完善涉及村镇化建设的各项基础性制度,尤其是村规民约的制定,同时,要提升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理顺村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吸引村民参与到村镇发展的公共事务中来,发挥村民的集体智慧,实现对村庄发展的有效治理;最后,要在村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先进文化的引领,建立起良好的乡村社会风气,从而规范良性的乡村社会秩序。

系统培训。教师教学能力系统各要素相辅相成互促互进,通过内在强化与外部建构而获得发展[5]。工科新教师培训既要见树木更要见森林,依据教学知识、教学技能、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能力之间的本质必然联系,一方面有计划、分步骤、逐层实施各要素培训,另一方面统筹全局、协调各方,让各阶段、各层次、各要素培训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使工科新教师受到全面系统培训,初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教学能力系统。

参考文献

[1]张云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重大意义[J].江南论坛,2017,(11).

[2]陈锡文.现有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N].人民日报,2011-04-11.

[3]贺雪峰.农村精英与中国乡村治理——评田原史起著《日本视野中的中国农村精英:关系、团结、三农政治》[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12).

[4]2016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04-28.

[5][11]康永征,马骊.乡愁:文化自信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兼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乡土性[J].理论导刊,2017,(11).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7][8]李松.传统输出大省农民工回流趋势明显[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2-09.

[9][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0]潘素梅,周立.推进以村镇融合为特色的就地城镇化[J].中州学刊,2014,(11).

[12]王晓毅.乡村振兴中文化建设要先行[N].北京青年报,2017-11-26.

康永征,王泽莉
《甘肃理论学刊》 2018年第02期
《甘肃理论学刊》2018年第0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