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国内高校辅导员研究的知识图谱与发展路向 ——基于CSSCI(1998—2017年)的可视化分析*

更新时间:2009-03-28

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教育强国这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承担着培养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任务。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支专业的队伍,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自身的发展是否呈现良性,可以说既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又影响青年学生的发展。以研究高校辅导员的文献为对象,在综述其研究现状的同时,分析当前对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研究的特点和需进一步完善之处,并探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丰富学者们对高校辅导员的研究,促进这一专业队伍的良性与可持续性发展。

1 数据来源和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是基于中国知网(CNKI)所收录的CSSCI期刊论文。近期,在CNKI的高级检索中,选定“期刊”为论文来源类别,以“篇名”为“高校辅导员”或含“政治辅导员”或含“辅导员”为检索词,检索时限为1998—2017年,以“CSSCI”为文献来源类别,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到与“高校辅导员”相关文献1028篇,通过仔细筛选,将有关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风采展示、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简介、工作研讨会通知、期刊创刊、著作序言和辅导员队伍简介等方面的无关文献去除,共得到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的有效文献1001篇。

以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2]作为本研究借助的主要工具,对上述得到的文献数据进行了基本的整理、转码、分析和统计,并以可视化的形式对不同阶段的分析结果予以展示,使研究者可以借助知识图谱对研究对象有较为生动、形象的把握,同时聚焦研究对象在不同时期呈现的热点状况以及其整体发展脉络。

正是黄昏,落日美丽地悬挂在西边天宇,慢吞吞地望着我这个初来乍到的陌生人在小镇上穿行。一切刚刚安顿下来,在食堂吃完晚饭,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闲来无事,我走出政府大院,出去走一走,熟悉下这个我将要为奋斗的地方,也许是一年二年,也许五年十年,也许是我的一生。

2 国内高校辅导员研究的知识图谱

以国内学者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研究的文献为对象,形成了涵盖不同时期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主要的研究机构、重要的研究者、高被引文献、高频关键词以及研究对象的时区视图为框架的知识图谱,直观且准确地反映国内学者对高校辅导员的研究情况,在综合分析中探究其研究的重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1 研究文献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分布

  

1 研究文献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分布

国内学者在不同时期对高校辅导员研究的文献数量分布如上图所示。不难发现,1998—2005年发表的研究文献数量相对比较平稳,基本在1~7篇之间上下浮动。而从2006年开始,关于高校辅导员研究的学术论文数量出现大幅增长,直至2009年达到顶峰的124篇。之后发文数量开始有所下降,但是从这20年的时间段来看,2010—2017年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数量基本在69~101篇之间小幅波动,相对稳定在较高的数量水平。

这样的数量分布特征,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以下几点:第一是2005年及其之前,相对较少的论文成果数量映射出当时学者们对高校辅导员的研究相对匮乏,进展相对较为缓慢。第二是2006年可以看作是高校辅导员研究进入新阶段的“新起点”,从这一年开始,直至2009年,相关的论文成果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究其原因,这一阶段的爆发主要得益于国家层面对高校辅导员的政策引领和重视程度的增强[3],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8月、教育部在2005年10月以及2006年9月分别出台相关文件,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使得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可以更多地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从而也促成了相关研究规模的扩大和纵深发展。第三是2010年之后,国家宏观政策积极稳定,比如教育部在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2月分别印发文件,这期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于2016年12月胜利召开,极大地推动了广大学者对高校辅导员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同时相应的研究成果数量也稳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研究证明HPV的感染是可以预防的,并且宫颈癌可能成为第一个可以用疫苗预防的癌症。研究发现,HPV的L1蛋白保守度高,因此可以作为HPV的特异性抗原用来研究制造病毒预防疫苗。目前市面上的预防疫苗都是利用重组的DNA分子所表达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s)制成的疫苗。

2.2 研究机构共现分析

  

2 研究机构共现分析图

(一)全县产业存出栏情况及生产发展趋势 根据重庆市农调队的调查数据, 2011年全县肉牛存栏量为43 000头,年出栏肉牛22 638头,比2010年增加6.27%;山羊存栏量为11万只,年出栏山羊106 712只,比2010年增加8.72%。养殖户的户数迅速减少,规模化养殖发展已具雏形。

2.3 研究学者分布

3.1.3 强化研究的持续性

2.4 前10位的高被引文献略表

  

3 研究学者分布图

 

1 高校辅导员研究前10位的高被引文献略表(统计日期:2018101日)

  

序号作者篇名发表时间被引频次期刊名1彭庆红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2006/6/20220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杨继平;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2004/12/30201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林泰;彭庆红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制度的特色及其发展2003/12/30199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罗涤;姚木远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2007/06/5165中国青年研究5曲建武;吴云志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综述2006/4/24157高校理论战线6罗公利;聂广明; 陈刚从国际比较中看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2007/4/3145中国高等教育7连凤宝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2004/1/3137中国高等教育8曲建武;吴云志着力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2006/9/24105高校理论战线9朱正昌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 建设高水平辅导员队伍2006/5/1892中国高等教育10张再兴;张瑜加强高校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2006/5/2485高校理论战线

3.1.2 增强研究的系统性和开放性

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可以生成关于高校辅导员研究相关机构的共现分析图。一般而言,如果某研究机构发表论文数量较多,在图中会以相对较大的圆点显示,并且圆点的标签会同时突出显示。另外,如果不同的研究机构之间有合作,机构之间会有相应的连线作为标识,且会根据机构之间合作次数多少、联系是否紧密来决定连线的粗细程度。由上图可以发现,当前对高校辅导员的研究机构中,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15篇论文)、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篇论文)、合肥工业大学人文与素质教育中心(8篇论文)、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篇论文)、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篇论文)和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处(6篇论文)等为相对高产的研究机构,相比之下,有811家研究机构仅有1篇论文发表,占据研究机构总数量的84%,足见研究力量相对分散。除此之外,正如上图所示,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连线很少,几乎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从而凸显出机构之间的合作也很少,多寓于机构之内,稍显封闭。

2.5 前40位的高频关键词列表

 

2 高校辅导员研究前40位高频关键词列表

  

序号关键词频数序号关键词频数序号关键词频数序号关键词频数1辅导员36311辅导员工作2921高等学校1331高等教育92高校辅导员34012职业倦怠2822专家化1232政治93专业化9313职业能力2423建设1133路径94队伍建设7514对策192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134影响因素95思想政治教育7215学校1825研究生1035职业生涯规划96高校7216角色定位1626科研能力1036培养87职业化6317专业化发展1527职业发展1037独立学院88辅导员队伍5318胜任力1528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038科学发展观89辅导员队伍建设4819高校辅导员队伍1429思想政治工作1039政治辅导员710大学生3820学生工作1430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940问题7

通过对国内高校辅导员研究知识图谱的展示和分析,可以基本了解和把握本领域研究的总体脉络,从而获得一些有益的研究启示。同时结合其时区视图和当前基本政策导向,亦可以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研判,以供有志于高校辅导员研究的学者交流与参考。

2.6 时区视图

透过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生成的时区视图,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学者们关于高校辅导员研究的发展轨迹和不同阶段的特色内容,尤其是对其不同时期研究热点和基本研究发展趋势的脉络式梳理,对我们从微观上学习以前学者的研究重点和更好地开展自己的研究大有裨益。透过高校辅导员研究的时区视图(图4)可以发现,一些相对重要的研究热点在时序上表现为从1998年的“辅导员队伍”“辅导员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发展为2001年的“队伍建设”,由2003年的“高校”到2004年的“大学生”和“胜任力”,又由2006年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到2007年的“职业倦怠”,再由2011年的“职业能力”发展到2014年的“职业发展”,最终由2016年的“职业认同”和“群体特征”发展到2017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热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换,不断有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的研究热点涌现出来。

3 研究启示与发展路向研判

对原始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是CiteSpace的一项重要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前人对高校辅导员的研究状况。通过对所有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并通过软件的导出功能对所有关键词进行综合统计,发现在这1001篇文献中出现的前40位的高频关键词如上表所示,并且其中“辅导员”和“高校辅导员”分别出现363次和340次,从而对相关研究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佐证。同时也可以发现,这些关键词涉及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局限在高校辅导员这一特殊的群体之上,也反映在高校辅导员与高等学校、大学生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互动关系中,从而从侧面表征了对高校辅导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主题。

3.1 研究启示

借助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生成的高校辅导员研究的知识图谱和相关的分析,发现国内高校辅导员研究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的聚合,强化其系统性和开放性,在增强研究持续性的同时更好地借助宏观政策对其进行纵深研究。

  

4 高校辅导员研究的时区视图

从图2可知:角尺度的分布频率右略大于左,角尺度分布频率近似正态分布。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为0.5486,说明林分整体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林分中角尺度等于0.5所占的比例为 60.19%,说明林分中林木个体分布格局多为随机分布,角尺度分布频率为很均匀的林木为0株,均匀分布的林木所占比例为15.24%,聚集分布的林木所占比例14.47%,极强聚集分布的为10.09%。究其原因,林分中各树种为天然更新,各树种多为随机分布,但因部分树种更新时由根部团状萌发,或低分枝成聚集状,因此林分整体分布格局表现为聚集分布。

在关于高校辅导员研究的机构分布图和学者分布图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无论是相关的研究机构,亦或是相关的研究者,都很大程度地存在合作力度不足的现象。面对这种以分散研究为主、合力缺乏的现状,至少应该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修正:一是不同研究机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可以通过举办研讨会、培训会、资源共享、经验交流以及制度学习等方式提升相互关注度,而且要形成长效机制,互通有无,合作共赢。二是不同的研究者之间也应该强化合作意识,既可以更好地发挥机构之间建立的机制的作用,又可以以开放的姿态和心境去学习他人的长处,进而不断地完善自身,在学术研究上竞相争鸣,共同进步。具体而言,个人之间的合作既应该涵盖学者所在机构之内,又应该与其他不同机构的学者加强联系和交流。当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研究机构也应该为学者之间类似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便利条件。

高被引文献作为本领域中被研究者相对引用较多的文献,一方面验证了原始作者对相关问题研究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展现出后续研究者对先关研究的兴趣。透过高校辅导员研究前10位的高被引文献略表可以发现,其研究在当前依然很具有价值,比如对“高效辅导员素质结构”、“辅导员胜任能力”、“辅导员制度”、“辅导员职业倦怠”、“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以及“网络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等问题的研究,都是我们应该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而需要持续努力和更新的内容。从中也可以发现,面对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学者们针对其角色定位、职业理念、自身素质、能力建设、职责、发展出路、制度保障和与时代同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相对完整的研究。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研究的高被引文献和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发现针对高校辅导员这一高校教育系统中的特殊群体,学者们从各自的观点出发,从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自身素质、能力建设、支持体系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相对完整的研究。[4]但是也可以发现当前研究的系统性和开放性有待提升。对于系统性而言,在大多数的研究者将高校辅导员研究与思想政治学科进行连接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将其与公共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新时代的形势与政策等学科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丰富系统中的不同要素。对于开放性而言,不仅仅是重申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更需要的是研究机构和学者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姿态拥抱新事物,在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形成新理念和提出创新性的问题解决路径,以促进高校辅导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与研究机构共现分析图相类似,运行可视化分析软件还可以得到研究学者的分布图。由于学者的研究多依托于所在的机构,故此分布图呈现出与机构分布图相类似的特点:第一是在高校辅导员研究领域中的高产学者相对较少,如李永山(15篇)、曲建武(10篇)和朱平(8篇)等,86.8%的学者仅仅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第二是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仍然很少,与研究机构呈现的状态相类似,在分布图中以相互独立的姿态展现,如同堆砌在一起的一堆马铃薯,看似数量庞大,但是缺乏整体性和协同效应。

对高校辅导员研究的持续性而言,透过研究文献在不同时期的数量分布图可知,从2008年至今,相应的研究成果数量虽有波动,但是一直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在今后的研究中也应继续积极发现和引领青年学者投身到对高校辅导员的研究领域之中,实现研究人员良性的新老交替,保证研究力量不缺失、研究内容不中断,在继承中寻求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也要十分注意积极地将高校辅导员研究与当前的新政策结合起来,以政策创新引领研究内容的更新,积极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言献策。

3.2 发展路向研判

今后对高校辅导员的研究,应该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同时,加强高校辅导员自身建设。简而言之,就是应以高校辅导员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抓手,促成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徐红罡(1967— ),女,云南昆明人,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系统动力学、流动性、可持续旅游、出境旅游。E-mail:xuhongg@mail.sysu.edu.cn

3.2.1 高校辅导员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

3.1.1 加强不同研究机构和不同学者之间的合作

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典型的“双肩挑”教师群体,有其工作的特殊性。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使得高校辅导员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至少存在两条可以选择的道路:一是成为专职辅导员,将学生工作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二是转型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换一种方式为青年学生服务。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需要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5]在CiteSpace生成的高频关键词列表中,学者们经常提及的“队伍建设”“职业化”“职业倦怠”“职业能力”“专业化发展”“胜任力”“专家化”“科研能力”“职业发展”等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了这一内容在高校辅导员研究中旺盛的生命力,也是事关高校辅导员人生选择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如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的,要促使高校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和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这也对高校辅导员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要求。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高校辅导员一般都是琐事缠身,这就给其自身职业能力的提升增添了压力。也许通过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针对性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为其能力的提升进行精准指导能够成为其职业化发展的可行路径之一。

包括用户管理和权限设置两种功能。用户可以管理三种类型的用户:考生,教师和管理人员(只能由管理员管理,教师没有这样的管理权限)。用户信息可被编辑,批量删除,查询等操作,还可以添加一个新的角色给用户。此外,如果用户(学生或教师)忘记密码,管理员可以重置六个数字用户密码。用户角色分类是考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通过权限设置来设置角色,这取决于使用权限。

我们可假设目标中的概念:人的身心、绑上、财富(贪欲)、人、不能、在人生道路上、前行。这些概念形成的概念网络。如图2所示。

3.2.2 高校辅导员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

对于高等院校一线的辅导员来说,时常要一人来处理两百名左右学生的事务,致使其工作不但数量庞大,而且纷繁复杂,从而也就导致其对科研有心无力。然而,正是对科研的忽视,使得许多高校辅导员在每日辛勤的工作之后,其工作经验、创新做法、好的理念和工作创新成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总结和传播,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辅导员整体工作状况的完善。研究高校辅导员的学者们其实也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CiteSpace生成的高频关键词列表中,“职业倦怠”“胜任力”“科研能力”“培养”“创新”“长效机制”“困境”“职业成长”“知识结构”等关键词都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高校辅导员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平心而论,科研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深,有时候将自己工作中好的办事思路、新的理念、创新性的做法以及一些偶然的想法以规范性的语言综合并表达出来,就是对自身科研能力的一种提升,也是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更好传承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科研能力的提升与专业化发展紧密相连[6],都不可偏废。具体到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的学者身上,进一步认识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并且为其能力的改善提供可行的对策建议就显得尤为重要。

3.2.3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倡建高校辅导员与青年大学生的命运共同体,不仅可以凸显新时代高等院校在处理师生关系上的中国智慧,而且可以更好地化解许多存在于高校师生间的矛盾。在CiteSpace生成的高频关键词列表中,学者们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角色定位”“工作满意度”“工作模式”“命运共同体”等关键词的提出,也反映出当前已经有学者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关注和研究,如有学者从利益共同体建设、行为共同体建设、制度共同体建设以及精神共同体建设等四个层次构建起二者之间的命运共同体[7]。并且从命运共同体所提倡的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平等相待以及共同发展的原则来看,与高校所倡导的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以及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完全契合的。在新时代背景下,研究者应探索如何将“共同体意识”通过具体可行的方式沉淀到师生关系中去,同时推动和实现高校师生关系的“再造”,构建起良性和可持续的新时代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Chen,C.Science Mapping: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7,2(02):1-40.

[3]柯乐乐.我国高校辅导员研究的现状及热点变化——基于CSSCI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02):11-17+23.

[4]金文斌,邹斌.整体性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Z2):68-70.

[5]覃吉春,王静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与提升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02):145-148.

[6]张艳萍,杨雪.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108-111.

[7]陈慧军.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命运共同体”构建考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8):50-53.

 
杨杨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2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