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立德塑己:师范生师德培养之文化素养提升

更新时间:2009-03-28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P40-41)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素质的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离不开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而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应充分重视师范生的培养与教育。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再次强调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强调立德树人,而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则是“立德塑己”。在当代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世界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国教师队伍后备军——师范生师德的培养与教育,应围绕“立德塑己”这一核心,既立足本民族文化实践,同时兼具国际化视野,将个体德之文化素养的提升与中国历史文化、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相结合,满足并适应本民族、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华民族教育事业与文化的长远发展。

一、民族性与国际化并举

在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背景下,师范生的教育与成长关乎着未来教育发展的质量乃至成败,关乎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师范生要实现未来的立德树人目标,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立德塑己意识,以德塑己,并使之成为一种修养。“德”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的产物,凝聚着个体的喜怒哀乐等内容的情感升华,聚合了社会集体的风俗、习惯、礼仪与规范等,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铸造了自己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文化,业已形成承载着中华特色文化内涵的仁、义、礼、智、信、孝等传统美德。韩愈强调“师者”之道,在于“传道受业解惑”[3](P1508)。他所谓的“道”,“乃夫子、孟轲、扬雄所传之道也”[3](P1509),融古代文化中的博爱、仁、义于其中,尽管充斥着儒学道统意旨,也汇聚着其所处时代的思想内涵与精神要求。今天,“道”“德”是密不可分的,道是德之内容,德为道之升华,二者互为表里,已然融为一体。德源自于民族文化传统,立足于当代,支撑着民族未来的发展。“如何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突出重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在发掘、弘扬历史文化的同时做好保护、培育工作,使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得以传承”[4],不仅是历史文化研究者的工作,也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师范生的立德塑己,必须立足于德之民族性,秉承中华民族之厚德、仁德、美德,进而塑己之德。

实现师范生立德塑己这一目标,必须依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已经形成丰富深厚的传统美德,有“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的和谐协调的人伦情怀,有“孝感动天”“亲尝汤药”的尊长敬老的孝道文化,有“程门立雪”“孔融让梨”的温恭谦让的礼仪文明,有“精忠报国”“杀身成仁”的爱国精神,有“仁者爱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这些仁、义、礼、信、孝等伦理道德思想,将个人品性、家庭伦理、社会道德、国家与民族发展相统一,已经汇入中国文化的血脉。“人无德不立”早已成为中华文化中对个人修心养性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要求,乃至渗透于社会规范层面。师范生要实现立德塑己,必须从这些传统美德中汲取精神营养,将传统美德的内容与要求转换为对自我修养的认知,把所获得的精神营养融汇于形成自身文化修养这一自觉自为的能动性建构过程。只有个体的文化道德素养与人生境界得以提升,社会整体的道德风貌才会进一步呈现良性发展态势,社会整体的精神底蕴才有可能更为丰富深厚,从而实现“社会性道德……经由转化性的创造,而成为现代政治体系中的中国形式:将重视人际和谐、群体关系、社会理想以及情理统一、教育感化、协商解决等特色,融入现代政治的民主体制构建中,而开创某种独创性的未来途路”[5](P7),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供更为有力的文化支撑。

皖河流域洪水发生期长,洪水过程具有“四大、两快、一短”的特征。水患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根本原因在于气候的不稳定性。历史上,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放大了不稳定因素。径流含沙量反映了水土流失状况。暴雨引起的洪水暴涨,含沙量猛增,形成峰值,大量泥沙输送到下游,使水土流失。

师范生立德塑己的文化素养提升立足于中华文化民族性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国际化的视野与思维。国际化视野是指具有适应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区要求与发展需要的一种眼光或眼界。教育国际化是指教育内容、教育活动实践所需具有的国际标准或要求,以及培养对象发展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不能仅局限于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而是面向世界、面向各个国家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活动。教育国际化并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内容,融合各民族、地区不同的文化、审美、道德、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融开放与自由、科学与民主、感性与理性、和平与发展、绿色与健康等思想于一体的范畴和目标。今天,中国正在积极努力建设服务创新型国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积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1](P1)的伟大历史征程之中,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国际化人才。然而,国际化人才的获得,不能仅依靠国外一流大学的培养,更要形成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同时,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教育国际化并非是一个价值中性的概念或范畴,明确其背后潜藏着的意识形态性。“因为,与人的意义、价值、语言、感情和经验有关的任何一种理论都必然与更深广的信念密切相联。这些信念涉及个体与社会的本质,权力问题和性问题,以及对于过去的解释、现在的解释和未来的瞻望。”[6](P214)例如,今天美国许多中小学及大学的教育,对于如何解释美洲土著人(如印第安人)的历史问题避而不谈,在科学研究领域中过度强调实证主义方法,尤其是文科教育与研究已呈现出鲜明的实证主义倾向,排斥马克思主义等意识形态方面研究的同时,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文化及相关研究却得以深入广泛发展。这些现象的存在,恰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美国当今的国际化教育,在自由与平等、科学与民主等旗帜下种族、性别、民族等意识形态问题有着相当程度的遮蔽。从这个角度恰恰能够说明,中国当代师范生培养与教育中的立德塑己,在追求、提升国际化视野与思维能力的同时,更应该立足于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二、继承与创新并重

例如范仲淹在《苏幕遮》中写道:“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是一首写乡思离愁的词,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在别人都睡下的时候,作者望着一轮明月,独自倚在高楼之上,写了一个“休”字,不要独自去倚栏。否则思乡之绪更浓,从侧面表现了作者登高望远的思乡之情。最后借酒消愁,却不料,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后,他更想家了,最后变成了眼泪。本词深沉悲凉,真挚感人。

立德塑己,除了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德品,牢记中国近现代的风雨历史与革命精神之外,还要继承并坚持科学的理论思想。因为铭记文化与历史,可以对“我从哪里来”“我是谁”的问题形成更为清醒的认识;继承并坚持科学的理论思想,可以少走弯路,对于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到哪里去”的问题产生更为明确坚定的信念。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与胜利,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性,并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革命实践中诞生了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新时期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诞生了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实践的科学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思想的指导下,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1](P2)的背景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的成就——经济保持着中高速增长,各方面体制稳步推进、不断深化,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健全,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文化不断丰富繁荣,国防实力不断增强,等等。因此,只有坚持科学的理论思想,才能坚定并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每星期给学生布置写作的任务,并且要求在写作中加入所读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把文中好的片段应用于写作的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当代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教育国际化这一大背景下,独立发展与合作共享已经成为个人、公司企业、国家与民族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时代理念和必要条件。师范生作为未来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开拓者与建设者,肩负着推动时代进步与民族未来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必须洞悉世界信息变化,把握时代脉搏,增强自身的独立发展意识与合作共享精神,为个人发展、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不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

三、独立发展与合作共享兼顾

无论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还是对个体而言,继承是其存在与谋求发展的基础,创新则是动力,是引领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西方社会曾有人做过如此比喻:“在外面某处的车库里,有一位企业家正将你们公司的名字铸造在一颗子弹上,现在,你们只有一个选择——抢先射出这颗子弹。你们必须在创新上胜过其他公司。”[7](P2)新时代社会背景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P42),已经成为历史使命、时代主题与民族责任。因此,国家民族的发展对师范生的立德塑己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文化素养与能力要求——要继承,更要创新。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的时代机遇中,在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师范生必须树立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注重创新驱动,勇于创新,培养并提升自主创新的意识、思维和能力。“教给学生思维远比教给学生知识重要已成为共识。在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人再爱学习终其一生也难以穷尽一门学科的一个分支,而若把握了学科思维,便能在理解学科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学科思维去解决问题、创造新知。”[8]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过程,它需要人们敢于挑战旧思想、旧观念,敢于破除落后的风俗积习,勇于突破,善于观察,寻求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积极完善解决方案或办法,大胆假设,科学求证。这些能力与素养的获得,将为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支撑,从而激发和提升其教育实践的创新活力。教育实践创新活力的提升,有助于推动国家教育强国战略,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劳动大军,丰富创新成果,推动国家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文艺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推动开放创新、改革创新,促进创新性发展,加强和推进创新性社会治理,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推动国家与民族的创新工程,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步伐,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民族事业新局面的繁荣发展。

一个民族的审美、情感、道德与伦理等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对本民族传统的继承;个体要形成自身良好、健康、科学的社会道德观念,不可能脱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样,师范生要立德塑己,成为未来社会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从传统优秀文化的道德与伦理等精神方面汲取营养。立德塑己,师范生德之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必须立足本民族、本土文化,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德——仁、义、礼、孝等优秀品性,这些内容已经在上文中有详细探讨。同时,立德塑己,师范生还应该深入学习并内化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中的科学理论,如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在现代革命战争中所积累的宝贵精神,如发动人民、依靠人民、解放人民、服务人民的人民思想,以及坚韧不拔、顽强拼搏、责任担当、不怕牺牲、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爱国、奉献、团结奋斗……这些奋斗历史与革命精神,无论是现在抑或未来,是个体发展乃至民族发展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内涵。师范生立德塑己,(要塑的其中一个重要文化素养)首先要塑造牢记历史的自己,不仅要熟悉中国古代悠久灿烂辉煌的文化史与思想史,更要牢记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人民所遭受的屈辱史与苦难史,以及中国人民通过流血牺牲为和平、稳定与发展做出不懈努力的革命史与奋斗史,要扎根于中国现代革命历史,继承革命文化,牢记历史与使命。师范生肩负着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重任,要教育学生,使学生牢记自己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首先自己要形成主动学习历史文化的意识,积极接受历史文化教育,并使之成为一种自觉和常态,唯有如此,才能够担当起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者的责任与使命。

师范生作为新时代社会的个体,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必须形成并强化自身独立发展的意识。这既是克服、消除一些传统思想“陋习”的要求,又是时代进步与国家发展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孙后代是父辈的传承与希望,是血脉香火的延续与继承,这种理念已存在数千年,在中华土地上有着其深厚的根基与土壤,长辈疼爱后代本是人伦之常情,然而,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发展却出现了一种畸形的家庭与社会现象——宠爱、溺爱,孩子时常被称为“小公主”“小少爷”“小祖宗”等。尤其是今天许多家庭仅有1-2个孩子,某种程度上更加助长了这种溺爱之风。溺爱导致许多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中出现诸多问题,涉及生理、心理、教育、社会等各方面,但其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独立性的缺失,严重影响甚至阻碍了孩子个体的发展。独立性对个体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意义更为重大。近现代以来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很多方面曾一度依赖西方,自身发展受到很大束缚,之后逐渐摆脱欧美、苏联等模式的桎梏,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经过几十年独立自主的摸索与奋斗,中国已经在各领域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改革开放的当代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仅为人民安康幸福生活提供了选择的多种可能性,而且为世界各国更好地解决争端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今,独立发展作为个人成长的关键性条件,亦可谓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一个重要战略理念,因此,须将独立发展这一素养要求融于教育实践之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强化其独立发展意识,实现其生活独立、情感独立、人际独立、人格独立等,是未来家庭、教育与社会所要面临的一项艰巨且紧迫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家庭教育诚然起着不可或缺的、第一决定性作用,但学校教育亦起着中坚性的作用。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以意识去积极主动地指导行动。对于作为未来教育中坚力量的师范生,要想授人以“鱼”与“渔”,必须要形成自立意识、独立人格,独立发展并提升各项技能和多种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培养未来学生的独立性,指导其实现独立发展。

师范生的独立性培养首先是培养其独立人格。人格独立多倾向于强调自立人格,“自立人格强调自我依靠,因此自立人格者会偏内控”[9],易于走向以己为中心的自我主义、个人主义,这便需要当今时代发展与科技文化进步的又一主旋律理念——合作共享——来调节和平衡。个体的力量与智慧是极其有限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的许多问题依靠个人根本无法解决,如环境问题、和平问题、人口问题、食品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集体智慧,甚至是全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通力合作,才能最终实现。合作是一种方式,是一种谋求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更好地共享发展的成果。共享不仅是一种方式与思想理念,更可以作为一种经济方式存在,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并带动了一种正趋于蓬勃发展的共享经济。同时,共享经济将经济效益与便民、利民、为民谋福利的成效相结合,已经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享受到共享所带来的便捷,未来将继续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20世纪90年代,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曾断言:“随着中国从相对集权的经济与政治向市场经济和开放社会的转变,如何促进合作的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中国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合作是关键。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甚至国家之间都需要合作。”[10](中文版前言P1)今天看来,无论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实现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是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谋求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共同进步与和平发展,确实都离不开合作共享的精神支撑。师范生在自我的学习与生活中,要主动增强自己的合作意识,提升合作能力,以更好地完善自我,适应生活,培养具有合作意识的下一代,服务于社会。

今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1](P45),其中一个重要前提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1](P45),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当代师范生要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立德塑己。这种素养的形成可以说是一种自我塑造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刻苦学习与锻炼,将个人发展融入民族兴旺、国家发展、世界进步的潮流之中,使塑己之德成为一种自觉自为的意识与行动,成为一种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8年1月20日)[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1/31/content_5262659.htm,2018-01-31.

[3] 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4] 佘贵孝.以史为鉴 鉴从史出——读《固原历史文化研究(第二辑)》[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5,(4).

[5] 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6] [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 [美]汤姆·凯利,乔纳森·科特曼(著).李煜萍(译).创新的艺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8] 张元双.追求课堂育人功能最大化——教师建构与审视课堂的“五维度”论[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

[9] 夏凌翔,黄希庭.我国的自立人格与西方的独立性人格的区别[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10] [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著),吴坚忠(译).合作的进化(修订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王银辉,张悦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