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让语文之花开在“求实”枝头——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思考

更新时间:2009-03-28

自教育部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标准(实验)”至今,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在认真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后发现,“求实”精神在当下的教学中更应该得到凸显和发扬。所谓实,即实在,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应该实实在在来做。语文教学一旦有了怠惰之意,也就会变得枯燥而乏味。具有了求实的精神,才会充满教育教学的活力与激情,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具有了求实的精神,才会努力地探求教学方式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寻求终南捷径。

一、求实之始:潜心教学,砥砺自我

真正懂得语文教学的人都知道语文其实是不易教好的,并不是像社会上流传的“语文谁都可以教”。当然这与教师队伍中部分人不甚敬业造成的影响有关,结果不仅耽误了学生,也矮化了自己,更让外界对语文教学产生了错误的认识。相对于别的学科而言,语文教学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全面,不仅是基本知识能力的提升,还要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的重要过渡,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语文教师的人格、学养、精神、品质对中学生影响较大,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就应该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师德形象影响和感染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发掘语文教材中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准则,并且以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精彩的课堂教学吸引和征服学生。语文较高的能力要求决定了教好语文的不易。

温儒敏教授说过:“所谓语文就是母语学习的课程。母语虽然内化在人的精神和思维习惯中,但这需要过程,所以母语要长期不断学习,语文素养提高是长远的事情。”[1](P1)这告诉我们:语文教师要具备过程意识。可是在现实中,我们会常常听到一些老师说“这些学生太差了”“我上届带的那些学生太差了”诸如此类的话,如果这些话来自一些生源极差的学校还情有可原,但如果这些话来自一些生源较好的学校,就实在不应该了。因为如果是在高一,这些孩子刚刚从初中来到高中,他们的基础有好有坏,他们来到这里是渴求得到教师的引领,他们需要老师带着他们不断向前,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他们都已极其优秀了,那还要老师来做什么呢?如果是在高二,因为分班,老师带的孩子必定会有差异,但高二、高三两年的时间,七百多个日子,如果踏踏实实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做好每一次的引领,孩子肯定是会有起色和改变的。可是有时学生不但没有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反而变得越来越糟。这到底是老师的责任,还是学生的问题?仔细想来,这些情况的出现在于老师的急功近利,没有真正认清语文教学的特殊性。

火星上有湖泊,被认为是实现火星移民的又一突破性发现。当然,在火星上发现的这个地下湖泊,仅仅是火星快车号自己的探测结果,还不能最后给出定论。这是因为科学发现需要遵循“交叉证明”的原则。也就是说,除了火星快车号发现了这个湖泊之外,还要有其他途径也能发现这个火星湖泊,才可以最终给出确定的结论。

语文不是一日一月之工,它需要老师在日复一日的用心坚守中慢慢积淀,用心见证学生在岁月磨砺之后的变化。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如果老师缺少求实之心,敷衍应付,只是运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话,那么语文课堂必将在枯燥、乏味中成为学生退化的场所。和其它学科相比,语文是一个丰富、美丽的世界,只有勇于探索灵魂的人才能真正感悟它的美丽,而语文教师就是这样的领路人。如果这个引领者缺少踏实的探索精神,对于文本的把握也只是浅尝辄止,那么他又怎么带领学生去感知语文的深邃与魅力呢?所以,语文教师既然选择了教书,就应该不忘初心,带着求实的精神,做教书育人的有心人,而不是在岁月的流逝中辜负自己当初的梦想!

二、求实之途:扎实积累,绽放芳华

语文学习中读书的积累也是学生思想沉淀的过程,那些美丽的文字在不知不觉中丰富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对于人生和世界的认识与思考都在发生着变化。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阅读内容的引导很重要。读书可以提升人的境界,前提必须是好书,一些不好的图书也有可能让人迷失方向,应当拒绝那些宣扬暴力和色情的读物。当今社会一些不良书商为了谋利,大量印刷一些内容低俗、情趣低下的书刊来吸引人的眼球,而对于还不够成熟的孩子来说,内容的刺激更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和幻想意识,阅读这样的书籍,他们不是变得更好,而是更糟。所以,引导孩子语文读好书,这是语文教师的责任。

当然积累的方式很多,每一个早读,抓紧每一分钟做好各项基础知识的积累也同样重要。每周一首诗词,每天几个成语,每次课前读一个美丽的文段,让学生在坚持中享受汲取知识的快乐。积累就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的虚假与应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工夫下得不实,学生的储备不够,就会出现言辞贫乏、内容空洞的毛病。所以教师要在积累上下狠工夫,做到积极引导,严格监督,这样才能保证积累的有效性。

羔羊的大肠杆菌病根据感染部位与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败血型与肠道型。由此,不同的发病症状有不同的治疗方式。

语文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积累,而读书的积累则是重中之重。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语文教学应当把阅读放在首位,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量,语文素养才能上去。”[1](P17)因此,在面对每届高一新生的时候,笔者都会给他们讲读书的重要性,并会给他们一项长期坚持的作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内容要求比较宽泛,可以摘抄美文、作文素材,写读后感、观后感,也可以写日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这样可以避免分类过细给学生增加学业的负担。还建议他们给读书笔记化妆,用他们手中的笔和创意让读书笔记美起来。学生会精心地给自己的读书笔记加上一个美丽的花边,给摘抄的文字配上一个精致的插图,更会带来一些让人心灵触动的美文。当看着这些用心写下的读书笔记,老师的心里洋溢着满满的感动。而学生也在鼓励与肯定之下更加努力地书写那些美丽的文字。或许有的孩子的读书笔记会成为他一生的财富,那些美丽的文字带给他(她)的或许不只有感动,更有深入的思考。

一个高三毕业学生对我说:“老师,在毕业前,当我翻开我的读书笔记,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看到了自己由稚嫩到成熟的转变,我才真正感受到读书笔记是多么的重要。”不能说读书笔记给他们的高考增加了多少分,但是相信曾经让他们认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或许会伴随他们一生,会让他们在不断地摘录书写中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人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2](P168)可以说引导学生读书是语文教师重要的使命,而看到学生因此一生受益实在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有人认为高三就不需要再做读书笔记了,孩子忙,哪有时间读书。孩子忙是肯定的,但并不是没有时间积累。读不了大部头的书,那就读一些杂志,如《意林》《读者》《素材控》等,这些期刊中的短小文章每天读一点,日积月累也是不小的收获。让学生既储备了素材,又在忙碌当中调整了身心,这难道不是一件双赢的乐事吗?

三、求实之终:文学育人,化育灵魂

语文丰富深邃的世界总是让人流连其中。教师如果能够真正深入其中,必将感受到文学的无限风光;带着学生在这个文学世界中欣赏着迷人的风景时,也必将享受到独到的快乐。反之,“一位语文教师如果缺乏对言语生命的真切体认,不热爱言语表现,不能在自己的言语行为中张扬生命意志和激情,他的学生也就不可能对言语表现有存在性的、生命化的理解,就不可能形成强烈的言语生命意识,奠定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基础。”[3](P29)语文的世界是丰富的,形式是丰富的,内容也是丰富的,仅仅就语文世界中给我们呈现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就够我们用一生来慢慢品味了。而那些形象给予人的影响又是长远的,或许因为某一个人物,孩子从此改变了自己,或许因为某一个故事,孩子从此明白了生活的方向。语文对于人的化育作用是巨大的,而教师就是将学生带进这座宝库的引路人。所以教师需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细心,多一份对教育事业的爱心,多一份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把语文世界的精彩美丽呈现给孩子,让孩子认识语文之美,感受语文之美,在美的感悟中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在这里不得不说,课改后的教材编订还是相当好,语文必修和选修,既保证语文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发展的要求,利于个性化的学习。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文学性融合得比较到位。如人教版的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四首诗四种不同的风格,四种不同的形象跃然纸上。《沁园春·长沙》中作为政治诗人的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高远志向令人为之振奋。如果教师能真正带着孩子们走进文本,让他们深入去感受伟人的情怀,必将是对灵魂的一次洗礼。《雨巷》中悠长悠长的雨巷,濛濛细雨如梦如幻,已经让人有些醉意了。而“我”对丁香一样的姑娘若即若离的追求越发让读者怦然心动。而心怀中的那份理想若隐若现,最终还是飘远了,但我却依然执着行走在追寻的道路上,不正是每个追梦人真实的心路写照吗?当孩子们在教师的引领下忽然悟得,文章中的“我”竟是自己不曾见面的知己,心灵的触动或许就不只是读一首诗那么简单了。《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可以说是一个多情而又无情的诗人了,如何看待这样一个率性而又任性的天才诗人,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困难,那么,老师的深入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能够体味到在那样一个时代,徐志摩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于美、对于爱的理想的追求,还有他“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洒脱与坦荡。他爱得热烈,爱得真诚,但得不到时也绝不会死缠烂打,不会去破坏美,就像他对林徽因的爱情,正因这样坦荡的他才能赢得林氏夫妇的真正的友情和真挚的怀念。学生在美的鉴赏中,在美的穿梭中,也在领悟着应该怎样去对待爱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一首别样对母爱的赞美之歌。与前边的诗相比,这首诗就容易把握多了。但艾青发自肺腑的对大堰河的爱同样令人感动,在特殊的时代,艾青给了最底层人最深情的赞美,那些传神生动的细节,让我们对大堰河的人生有了深层次的感触。诗歌的表达是有限的,但美丽的诗歌带给我们审美的广度与深度,却是无法测量的,带给学生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也是难以估量的,而语文美丽的世界中,诗歌也仅是小小的一个分支而已。面对语文丰富而精彩的世界我们应该怀着敬畏之心,不忘初心,坚守始终。

第三,为产学研协同机制提供物质保障。产学研协同育人过程中,学校要尽可能为各方提供物质保障。对企业人员来校授课及在校教师企业实习给予一定的课时补贴。场地方面,对于企业活动及科研机构支持建设的实验室,给予场地支持。

语文的综合性较强,要想做好一个语文教师真的不易,这是语文教师的真切体会。语文精彩纷呈的美丽,对于人的灵魂塑造的深远影响,使怀揣梦想的语文老师也必将乐此不疲,秉持着求实的真心在语文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一路向前,追寻文学育人、化育灵魂的目标,体现出自己别样的风采。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林格.青年教师成长之旅[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

[3] 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陆曼华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