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英语基础课程思辨能力培养研究——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

更新时间:2009-03-28

近年来,中国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素质英语人才更是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但这里所说的“高素质”,仅仅具备高水平的英语技能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因为全面人才应具备的其他素质,如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英语专业学生的短板,特别是与其他人文专业相比,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思辨水平只有小幅量变(文秋芳,2010)。而当今社会新知识快速增长,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很可能在毕业时已经落后,因此,如果将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学生将终身受益,美国的许多高校将思辨力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Boeckx,2010)。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迫在眉睫,提高英语技能的同时,培养思辨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一、思辨能力

“思辨”源于英语“critical thinking”,在西方国家已被广泛研究,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其含义的具体界定。不同领域的专家有不同的定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种模型:德菲尔项目(Delphi Project)、Anderson, Krathwoh & Bloom的类级模型以及Paul & Elder的三元框架,国内的文秋芳团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层级模型,特点如下 : (1)思辨的核心目的是做出有理据的判断;(2)思辨者既要掌握良好的思辨技能(具体见表1), 同时还应具备某些特定的情感特质,如探究未知事物的热情、警惕自身偏见、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争议等;(3)思辨过程还包括元认知或者“元思辨”,即思考者需要有策略地运用具体的思辨技能,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监控、调整、修正。

我国外语界对思辨力的关注始于黄源深等学者(1998)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症”的探讨。李传玲、穆从军、文秋芳等分别从演讲、写作和口语等诸方面揭示了英语专业学生思维水平低下的事实。特别是李莉文认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的主要原因是过分突出无法与思维相匹配的技能课程,导致无法兼顾人文素质教育;并且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严重制约了思维能力的培养。此结论也是研究者考虑在综合英语这门基础核心技能课程上有所变革的主要原因。那么,具体如何变革就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重点。笔者主要围绕三项思辨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评价能力)探讨有利于思辨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及其相关的教学改革策略。

 

1 思辨能力分项技能

  

核心技能思辨分项技能及含义分析能力(Analysis)阐释(interpretation)理解并阐明行为、事件、数据、习俗、规则、程序等的含义或意义归纳(categorization)为理解、描述、总结信息提出划分类别的框架比较(comparison)比较、区分观点、概念、论断;明确“整体-部分”关系识别与分析论证过程(identifyingandanalyzingarguments)探查一系列表述是否形成“论证过程”,并将其分解为预设、前提、结论推理能力(Inference)组织理据(queryingevidence)识别、搜索、筛选支撑论断的理据设想多种可选方案(conjecturingalternatives)形成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方案,预测可能性结果形成结论(drawingconclusion)运用恰当的论证方式,确定对特定事物所采取的立场和观点解释(explanation)呈现概念、方法、标准、情境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他人或自身检验已做的分析、推理、评价等过程评价能力(Evaluation)检验论证过程(examiningarguments)检查、质疑、评判(他人)理据力度和论证的合理性(前提是否为真、论证是否包含谬误等)自我调节(self-regulation)检验(自身)观点和理据,反省个人的知识局限、成见、情感、动机、价值观、态度等影响公正客观判断的因素;发现问题时,以合理的方法进行补救和纠正

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改进

文秋芳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若不是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就是强化学生低层次的能力。只有当教师有意识地选择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从低级向高级阶段转化,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有意义。

具体的训练要从课堂教学的各个步骤进行改进。一般来说,一个单元的学习主要包括:导入教学、阅读教学、课后练习等几个部分,其中阅读包括文章的整体理解和细读文章。

2.阅读教学。从整体文本阅读来看,主要分为文章大意理解和分段以及段落分析。这部分看似比较枯燥,并且对学生来说觉得较难,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词汇量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复杂的文章,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各层论点按照层级排列,做到不遗漏重要的部分,最后提炼出中心点。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思考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训练分析能力、比较能力,明确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导入教学。从导入教学来看,主要是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话题。通常会有一些相关的口语讨论,学生经常出现想到什么说什么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没有学会分类表述观点或者归纳不在同一水平上而相互交叉的问题,教师往往更关注语言本身,因而忽视了主题表达是否清晰明确。因此,在锻炼学生语言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分类表述,例如学生说出了抽烟的10条坏处之后,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将上述原因进行归类,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培养他们分析思辨能力。另外,除讨论问题之外,教师还要进行文章作者介绍和文章相关背景介绍。教师或某个学生介绍大概背景,其他学生听一下而已。实际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多方面搜寻相关信息、经历等。学生了解这些问题之后,一方面会对之后的文章细读有所帮助,另一方面也会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无论对于讲解的学生还是其他学生来说,都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此外,特别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的写作的话题,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除此之外,思辨能力的最高级别就是创作性思维的能力。教师不能总是布置传统型辩论型作文,还应该布置一些想象型作文,如设想无烟社会将会怎样、20年后的大学会怎样等等。在评价这些作文时,要注意学生合理的创造性思维,对于一些新奇的想法给予鼓励,也会在无形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同时训练其评价能力。

对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师会按照课本上给出的内容进行讲解、演示,学生只需认真观看、思考实验现象,学生自然会认可课本上的实验过程,长久下来就笃信课本实验的思想,使学生失去了自己思考的意识.如果教师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对课本实验进行思考、寻找其中存在的不足、该如何改进,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3.课后练习。除了固有的单词、翻译等传统巩固练习之外,应该增加一个部分,就是整篇文章的再次分析。教师要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什么?目的是什么?达到目的了吗?为什么?作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你觉得他的观点有偏颇吗,在哪里?作者用了什么事例来证明他的观点,他的论证充分吗?这篇文章有什么重要的概念或主张吗?作者的推断是什么,基于作者的论据,你会得出什么结论?这篇文章有什么重要的概念或主张吗?这篇文章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对自己原本的思想和观点有什么触动?在经过认真思考后,是否需要改变自己的一些看法,甚至于对这一问题是否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又如何论证?只有通过这样的二次分析,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如何读懂一篇文章。如果学生在学完整篇文章后能够回答以上问题,表明他们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及评价能力。

结果表明:组成采用特殊组分单独定量与只按碳数归类数据处理方式获得的组成结果,对烃露点预测值有较大影响。中特殊组分单独定量分析时,计算的烃露点比只按碳数归类时计算的烃露点低,最大偏低值达到6℃左右;而采用特殊组分单独定量时,计算预测值与实际测试值更为接近,两者平均绝对偏差在3.0℃以内,基本能够满足生产上对预测烃露点准确度的要求。

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违法事实涉及的金额、情节、后果等涉嫌犯罪,需要将案件移送有关司法机关处理,在移送过程中就产生了行政执法机关与刑事司法机关的衔接问题。水行政执法属于行政执法的一种,研究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机制,必须以理清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 “两法衔接”机制概念为前提。在理论层面,我国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 “两法衔接”机制内涵作了深刻阐释。

从细读文章来看,以往基本等同于词汇和难句学习与分析,当然,这个步骤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为了提高思辨能力,除了理解短语、句子的字面意思,还要不断地深入挖掘,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含义,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虽然这是一项比较难习得的技能,但对于每个学生特别重要,因为这种训练会使学生思维过程变得复杂,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都能用得到。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区分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这样学生才会在自己的写作训练中也学会用事实和逻辑去支撑自己的观点,进而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

()教材的改进

1.完善原有教材。笔者讲授综合英语课程时,使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共四册。以第一册为例,课文内容广泛,涉及家庭生活、未来世界、文化教育、社会问题和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首先要尽量选择一些能引起学生深层次思考的相关课文。比如第二单元The Fun They Had,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未来机器教学时代,是否应该由老师引导这样的话题。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激发他们的讨论兴趣,但学生自己往往容易得出比较浅显而缺乏深度的结论,他们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度思考。第六单元Is an Only Child a Lonely Child,这篇文章的话题是关于独生子女,在“全面二胎”政策实施的今天,这样的话题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深入思考为什么不同时代会有截然相反的政策措施。另外,除了原来的文章之外,还可以适当选择同主题文章一起研究,如意见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训练,反复思考,从分析、推理以及评价等各个方面得出有深度的结论。

2.借鉴美国教材。由于美国政府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很重视,教师选择的授课教材往往是在进行大量考查、反复筛选后选择的内容,有些老师甚至不设固定教材。因此,学生要通过阅读大量的学习材料锻炼自己的归纳、总结和分析能力(李正铨,2014)。李利文(2010)也建议将精读课变为专题阅读课,将语言习得和知识积累与思辨训练结合起来。以美国的一本新生教程为例,包括六个单元,分别探讨不同文化背景孩子在美国的成长经历,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对文化身份的追求,语言对文化和行为的影响,不同文化背景的美国人对“美国梦”的追寻,种族歧视的负面影响以及美国特有的个性和多样性,每个单元由10篇选文组成。这样的教材在提高学生语言的同时,还可让学生对美国的多元文化民族特性进行系统、深入的反思,从而有效提高思辨能力。

在英语专业的基础阶段, 一方面需要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另一方面,应该切实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并加强对其思辨能力的具体训练。本文从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希望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所帮助。

(2)从案例一、二及相关资料分析可知,在构效关系研究中,由于化合物分子特征参数对化合物性能响应不同,很多参数对某一响应是不显著的;更为普遍的现象是显著项特征参数间还存在共线性现象,所以M项特征参数经筛选仅有限的m项进入构效关系模型。

参考文献

[1] Boeckx,C. Language in Cognition: Uncovering Mental Structures and the Rules behind Them.Hong Kong: Willey-Blackwell,2010.

[2] 黄源深.思辨缺席[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3] 李传玲.英语演讲教学对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作用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

[4] 李莉文.试析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J].中国外语,2010,(11).

[5] 李正铨.美国高校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4,(6).

[6] 穆从军.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调查[J].现代外语,2016,(5).

[7] 孙旻.中国高校英语演讲学习者思辨能力发展个案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8] 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 国外外语教学,1999,(2).

[9] 文秋芳,等.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

 
朱莎,左进,王志龙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5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