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省立第一师范图书馆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更新时间:2009-03-28

毛泽东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代伟人和知识渊博的学问大家,图书和图书馆对其革命的一生影响是巨大的。东山高等小学的藏书楼、湖南省立图书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都对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1913年春到1921年冬,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习工作了八年。1936年毛泽东在对斯诺回顾自己在第一师范学习这段时间时说,他的政治思想是在省立第一师范时期形成,也是在这里初步获得社会行动的经验[1]。但一师的课程多而杂,毛泽东不想浪费时间,再次把重点放在利用学校图书馆自学上[2]。他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自学,借阅了大量的文史政法哲学等著作,每年都是全校借阅图书室书籍最多最勤的学生之一[3]。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新旧兼备,数量丰富,既有新俄国文学作品如《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夜未央》等,也有鲁迅著作《呐喊》《中国小说史略》等,还订有数十种新期刊供师生借阅,如《新潮》《语丝》《莽原》《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少年中国》《学艺》《孤军》等等。且图书馆借书不限日期数量,期刊由学生在阅览室自由取阅,无论早晚均开放,师生读书十分方便[4]53。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图书馆对青年毛泽东的成长成才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而言,通过协调与优化设计室内排水管与排水通气管之间的关系,能够进一步提升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针对于此,建议在进行排水管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应该选择和合适的管径尺寸,确保管道排水的畅通效果。与此同时,排水通气管设计应该立足于屋面情况,避免污浊或者有毒气体进入室内空间当中,这一点必须加以注意。

一、储才蓄能,夯实深厚的国学基础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从1902年 (9岁)到1909年(16岁),毛泽东读了六年私塾[5]。先习“蒙学”,后学四书五经,有基本的国学基础。1913年毛泽东先考入湖南第四师范,半年后并入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认为学校课程繁多,是个“杂货摊”,与他追求真理的目的相冲突。于是,他把重点放在到图书馆里阅读经史子集上。

教师通过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感觉到真理与实际生活经验不相符,这时学生的创造性就被激发出来,产生类似于“为什么在同样的情形下,石头比棉花下落得快”的疑问。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质疑,并引导学生通过简单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或者寻找相关资料来帮助学生解除困惑。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一方面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践行了文章敢于质疑、追求真理的中心思想。此外,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也具有重要意义。

湖南第一师范把国文作为各科的基础,高度重视国文教育,毛泽东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在袁吉六等老师们的督促指导下,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刻苦研读了《诗经》《楚辞》《韩昌黎全集》《昭明文选》和唐宋八大家等的作品,尤其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他读得更为仔细。他的同学萧三说毛泽东注重自修,有自己的读书计划,他常常抓住一个中心问题进行专门研究,一切别的乱杂功课都不管了。他喜欢社会科学,根本不理其他一切不切实用的功课。有个时期,他专门研读史书,把馆藏的历史书一本一本地研读了一遍。毛泽东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看得十分仔细且深有体会。《韩昌黎全集》《昭明文选》《诗经》《楚辞》中的许多篇章毛泽东也读得烂熟;还曾十分工整地将屈原的《离骚》《九歌》抄写下来,对其尤为喜爱。他边读书边作笔记,后幸存了一个笔记本,毛泽东把它题为《讲堂录》,前面有他手抄的屈原的《离骚》《九歌》[6]

毛泽东潜心钻研国学,与同学老师多有书信探讨。1915年6月25日致湘生信中说:“如言自修,吾举两人闻君。其一康有为,康尝言,吾四十岁以前,学遍中国学问;……其一梁启超……梁亦是先业词章,后治各科。……来日之中国,艰难百倍于昔,非有奇杰不足以言救济,足下幸无暴弃。”这里说得很清楚:要有奇杰方能救国,而奇杰必通中西学术,首先要通国学。

1915年9月6日致萧子升的信说:“仆读《中庸》,日博学之。朱子补《大学》,曰: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至乎其极。表里精粗无不到,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其上孔子之言,谓博学于文,孟子曰博学而详说,窃以为是天经地义,学者之所宜遵循。”毛泽东先谈专通之先后与各科研究法等,然后又谈到“尚有其要者,国学是也”。“顾吾人所最急者,国学常识也。昔人有言,欲通一经,早通群经。今欲通国学,亦早通其常识耳。首贵择书,其书必能孕群籍而抱万有,干振则枝披,将麾则卒舞。如是之书,曾氏‘杂钞’其庶几焉。”[7]

1915年1月,日本以助袁世凯称帝诱使其接受吞并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5月袁世凯的卖国举止,举国愤慨。第一师范学生将反对卖国条约的言论编印成册,题名《明耻篇》,毛泽东读罢在封面上写下四句誓词: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为报?在我学子!毛泽东七月两次致信萧子升发表对时局的看法。谈及当时日本大隈重信内阁将要改组时说:“无论何人执政,其中对我政策不易。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断言中日之间“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15]38他虽只是个学生,然对当时的社会形势了解较为深刻,分析比较透切。

二、关注时事,强化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

少年毛泽东在家乡时读过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对他影响非常深刻,对国家的前途甚是担忧,逐渐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并为自己起名“子任”,其意立志于救国救民,改造中国与世界

青年毛泽东不仅研读图书馆藏的有字之书,更注重研读无字之书。1917年暑假,他与肖子升花了一个多月,行程近千里,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结交各色人等,记了许多笔记,通读了他的笔记的同学都称赞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次春,他再次沿洞庭湖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游历,了解社会,考察实情。毛泽东时刻关注社会风云的变化,随身带着地图、字典、笔记本,每天花大量时间,广泛阅读报刊,讨论时事,天下大事,悉熟于心。毛泽东读书求学,都是为寻求救济时危的真理,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进入第一师范后,这种意识进一步加强并成熟。省立第一师范图书馆有一间宽敞的阅报室,毛泽东充分利用阅报室了解和研究国内外大事。阅报室订有湖南、上海、北京等省内外多种主要报纸,如长沙的《公言》、上海的《民国日报》、湖南《大公报》[9]。图书馆订购了当时流行的20多种期刊。如《新潮》《语丝》《莽原》《创造季刊》《创造周报》《东方杂志》《小说月报》《小说世界》《少年中国》《学艺》《孤军》等等[4]53。据《一师校志》记载,毛泽东当时就认识到,要改造中国和世界就必须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因此,他不但大量阅读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局的《公言》《甲寅》等刊物外,且还每天到阅览室读报,精心研判国际国内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并随身带上地图、笔记本和英汉字典,将阅读时碰上的国内外城市、港口、山岳、河川逐一对照,在笔记本上记上要点和心得。一师的同学都赞毛泽东为“时事通”“报癖”。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龙头,始终是高校建设的核心,是高校上质量、上水平的关键,尤其重点学科是衡量一所高校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标志。公安学在2011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被列为一级学科,这为公安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治安学作为公安学下的二级学科,如何抓住机会加快建设与发展已经是摆在治安学界广大同仁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学科理论出发,对治安学学科建设进行反思,以期对治安学发展有所裨益。

毛泽东非常善于利用图书馆,收获颇丰,为唤醒同学们的民族意识和救国救民的责任感,他常常为同学们分析国内外的形势,条理清晰;还结合中外史实,分析中国衰弱的原因、列强对中国各种恶意等。可见,毛泽东已不是一个一般关心时事的爱国学生,而是一个密切关注中外大局,预测世界变化的革命青年,表现了他的家国天下情怀,并决意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远大志向和高尚理想。

三、刻苦学习,渐成系统的哲学基础

毛泽东早前就接触到一些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书报,如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和同盟会的《民立报》。梁启超宣扬思想启蒙的文章,毛泽东“读了又读,直到可以背出来。”[10]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中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就是因为“民智之不开”、“国民之愚”[11]73。“从相信孔孟到崇拜康梁”,再到主张学习英、日进行立宪变法,是毛泽东早期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梯[12]11。进入第一师范后,毛泽东养成每天读报的习惯,时刻关注时事。他很快成为陈独秀宣传新文化运动的著名刊物《新青年》的热心读者,其中的思想革命、文学革命、劳工神圣、妇女解放以及科学、民主的主张,引导毛泽东进入一个全新的思想境界。他已经从学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转向接受新文化运动的学术思想了。在《致黎锦熙信》中这样写道:“近顷略阅书报,将中外事态略为比较,觉吾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他认为:“五千年流传至今,种根甚深,结蒂甚固”,最终形成了“民智污塞,开通为难”的历史局面[11]73。他认为须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伦理学,从根本改变全民思想。毛泽东研读19世纪德国哲学家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结合中国传统的身心观,提出了自己的身心观。“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13]72“人生死之言,本精神不灭、物质不灭为基础(精神物质非绝对相离之二物,其实即一物也,二者乃共存者也)。”[13]72青年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有“身心二元论”的特点[14]

对青年毛泽东深受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竭力研究思想如何变为实践,影响现实。他认为“行”是“知”的根本归宿,有“知”就有“行”的义务。“凡吾思想所及者,吾皆有实行之义务,即凡吾所知者,吾皆有行之义务。”[13]72“伦理学之正鹄在实践,非在讲求。……伦理学示人生之正鹄所在,有裨于躬行。”[13]199其次,“知”又是“行”的前提。他提出“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13]199受梁启超“新民说”的影响,他主张改造社会必先改变民心、启蒙民智[15]38,改造公共意识以改造社会。“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哲学,伦理学入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12]20知行关系是青年毛泽东实践哲学的核心范畴[14]8

股票市场充满不确定性。波动是股市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属性,是投资者进行交易的原因和结果。股票价格受到信息、投资者情绪、政策以及媒体关注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投资者是股票市场的参与者和利益攸关者。适度的价格波动可以提高投资者的套利和投资热情,增加市场的活跃性与流动性,促进市场繁荣。但是,剧烈的波动可能引发“羊群效应”以及“追涨杀跌”等金融现象的产生,造成股票市场动荡,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削弱资产配置功能,严重时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四、独立思考,形成学以致用的实践思想

毛泽东终生酷爱学习,图书和图书馆与他有着终生情缘,图书馆对其影响巨大。但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东山高等小学藏书楼、湖南省立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对其的影响,而对湖南第一师范图书馆的影响语焉不详,或一笔带过,或寥寥数语。因此,特作此探索归纳: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实现了由青年学生到职业革命家的转变、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省立第一师范图书馆丰富的书刊是青年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

在第一师范图书馆,青年毛泽东既研读湖湘文化,深受其推崇理性哲学、强调经世致用观点的影响,又主张躬行实践,注意吸收注重研究实际的优良习惯。清代唯物主义思想家顾炎武的“实学”代替“理学”、王夫之“行先知后”、颜元的“心中思想,口中讨论,尽有千万义,不如身行一理之事”的观点,都深刻影响着青年毛泽东。表现在思想方法上,就是后来的注重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1912年,毛泽东在湖南省图书馆第一次看见《世界坤舆大地图》。他从家乡的黑暗想到偌大的全世界都存在不合理的“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并认识到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革命。因此,他深感自己和青年人责任重大。从此,他“决心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8]初步有了救民救国意识。

由于毛泽东重视国学修炼,加之潜心学习,刻苦钻研,勤学好问,在省立第一师范图书馆的自学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最终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1936年他与斯诺谈话时还回忆说,他能写出一篇过得去的文言文多亏一师的老师。后来他回忆这段学习生活时也说,是湖南第一师范替他打好了文化的基础,并盛赞“一师是所好学校”。

进入第一师范前,青年毛泽东并未系统研究学习过新学各科。无论是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书报,还是后来到湖南省图书馆自修过的英、日的立宪变法思想,甚至再后来的新文化运动思潮,他接收到的都是碎片化的内容,既不系统也不全面,都需要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地加以取舍和辨识。由于第一师范“各种教授应提倡自动主义”[15]38,其《教养学生之要旨》专列一条: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15]38。第一师范图书馆成了青年毛泽东系统地学习研究“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的重要场所。他给同窗湘生写信说以前“学而无序,今闻于师友,而识稍进,决定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各家,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昭明文选》《韩昌黎全集》,到《读史方舆纪要》及本省县志,他都认真研读。

每一次大型豪华轿车的换代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升级和产品力的提升,更向我们展示了母品牌对于未来的前瞻。如果你想知道10年之后普通家用轿车会装备哪些配置,找一辆最新的大型豪华轿车看一下就好。可假如你找来一辆全新奥迪A8L,这个时间点可能要在往后推一推。

Goldwasser等[22]2017年在《循环》杂志上报道了一例孤立的陈旧性侧壁心肌梗死病例,下壁导联未见Q波,出现左前分支阻滞及下壁导联粗顿的S波可能提示梗死周围阻滞(或局灶性阻滞)。侧壁心肌梗死产生一个相反的朝向V1导联的电矢量,可解释为何在该导联出现增高的R波(图6)。因为兴奋波在30 ms后到达该区,所以该区的坏死不会产生一个Q波(坏死向量)。该例磁共振增强清楚显示坏死区位于侧壁而不是下壁的下基底段(图7)。

在省立第一师范图书馆,青年毛泽东形成较为系统的实践哲学思想基础。他将身心关系、知行关系的哲学思想与“立志”和“树立主义”结合起来,由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转向追寻社会的改造[14]8。尽管还不成熟,但毛泽东这时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较为系统的哲学思想基础。

[1]郭英.青少年时期的毛泽东与图书馆——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J].图书馆论坛,1993(6):24.

[2]陈军莲.毛泽东与图书馆[J].湘潮,2004(2):5-6.

这里Bcvg表示的是当我们取足够大N时,P点处的磁场强度收敛得到的一个精确结果。R(N)则是取不同N下计算得到的场强B(N)与精确结果的的相对变化率。在图(2)中,我们选取了空间中的一个坐标为(x0,y0,z0)的点在不同的离散数目N$计算出的磁感应强度的相对变化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当N增大到1000时磁感应强度的相对变化率已经降低到10-8,表明我们的计算得到了数值上比较精确结果。在后面的所有计算中,我们都取离散数N=2000以确保对于所有位置我们的计算都能得到数值精确的结果。

[3]江夏.毛泽东与图书馆[J].福建党史月刊,1992(5):17-18.

[4]张白影.毛泽东同志与湖南第一师范图书馆[J].大学图书馆通讯,1984(1).

[5]刘鸿翔,朱与墨.湖南第一师范早期的民本主义教育对毛泽东的深远影响[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9):8.

[6]赵炳武,韩淑举.毛泽东与图书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6周年[J].图书馆,1999(6):48.

[7]李锐.“略通国学”与评说孔子——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的一个侧面[J].东岳论丛,1995(5):44.

[8]《新湘评论》编辑部.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33-34.

[9]蒋俊玲.毛泽东与图书馆[J].党的文献,1997(5):76.

[10]毛泽东.毛泽东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2.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写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12]金冲及.毛泽东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6.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写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

图书管理员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支持,图书管理员日常的基本工作职责就是收集、整理、保存图书馆的书籍资料[9]。医院图书馆为更好的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图书管理员的工作职业也有了一定的改变,除了以前的单机式归纳整理书籍外,还需要对书籍资料的潜在价值进行开发利用,以便书籍资料能够及时被医务人员阅读、学习。随着当今社会的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程度不断升高,大量信息充斥网络世界,图书管理员便需要从中收集有用的资料进行整理然后发挥其用途,这也是新时代管理员需要履行的职业责任[10]。

[14]王俊博.多重文本构筑下的青年毛泽东思想史研究——兼论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通过上述测试,得到LDC1000 的变化阈值,编写程序并下载到单片机中,根据需要设置实验环境,将所需测试要求的轨道铺设在地板上。使用两个传感器模块检测铁丝和硬币,检查智能小车是否能够正确循迹,以及检测到硬币时蜂鸣器是否正常发声。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再次重新修订阈值并进行测试,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15]李锐.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刘绍岚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