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非遗进高校”与民间艺术活态传承教学模式

更新时间:2009-03-28

、“非遗传承与高校教育改革

国家“十三五”规划将“文化强国”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尤其是强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全国上下大力发掘、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发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以来,基本两到三年评选一次,同时各省市也相继发布省市级“非遗”名录并确定传承人,显示了我国从上到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发展。然而,纳入名录并加以保护,仅仅是走完了“非遗”文化工程的第一步,因为文化是需要延续和传承下去的,而当前,以民间艺术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多采用“静态”展演的方式,多为设立陈列馆、博览馆进行展示或者巡回展演,并未真正达到“活态”传承的目的。

阁、杭、蜀及诸本“中居”之下皆有此四字,方从石本删去。今按文势及当时事实,皆当有此句。若其无之,则下文所谓“恃以无恐”者为谁恃之邪?大凡为人作文,而身或在远,无由亲视摹刻,既有脱误,又以毁之重劳,遂不能改。若此者,盖亲见之,亦非独古为然也。方氏最信阁、杭、蜀本,虽有谬误,往往曲从。今此三本幸皆不误,而反为石本脱句所夺,甚可笑也。

让我们打开视野,不少欧美国家包括英法美,还有一些亚洲国家如日韩,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成绩卓著,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和学习不少先进经验。这些经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从国家保护层面予以重视和纳入发展规划,不仅颁布了各类“非遗”保护法案,而且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和传承机构;另一个是从民众教育层面进行宣传和推广。尤其是在“非遗”进课堂项目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课题研究阶段,而是付诸于实施,成为中小学乃至大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不少国家实行的都是“从娃娃抓起”的“非遗”教育工程——早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学校便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和文化遗址,让他们较早地接触国家传统文化,启发他们对于“非遗”的兴趣;到了中学阶段,随着学生智力水平的增长,重点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力和爱好,在课程建设中规定他们必须学习一到两门“非遗”技艺;最后,到了大学阶段,已不仅仅作为技艺培养,而是从这些艺术“人才”中发现文化“新星”,由相关的机构推荐给企业和公司,便于他们介入对于“非遗”人才的精心打造,并为其量身定做,进行市场推广测试。[1]

治疗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膝关节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的睡眠情况评价,分为: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完全消失,睡眠时间>6h为痊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睡眠时间增加3h为显效;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为好转;未达到以上任何一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

然而返观国内,尽管教育部在十八大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加快“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步伐,但是具体实践同政府提倡之间出现了“断层”,虽然在部分民族地区开展了一些“非遗”进校园活动,同时一些艺术类院校也认识到“非遗”传承的价值,并撰写了相关论文,但依然停留在号召和理论研究方面,缺乏具体办法和教育举措。从我国的教育实际来说,尽管也可以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一些“非遗”文化课,但是由于我国的考试制度,多是将其作为兴趣培养,并不能有效吸纳学生加入到“非遗”传承的行列。而高校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资源优势:一是高校,尤其是省属高校,有推动和发展地方文化的责任与义务,因此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可谓“当仁不让”;二是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技艺和能力培养期,无论在课程开设还是在时间安排上,大学生都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甚至可以开拓就业渠道。[2]这同国家提倡的高校“应用型”改革方向是一致的,与此同时,将“非遗”以走进大学课堂的方式,以人为本,让民间工艺大师将技艺传承到年轻一代,立足于民间技艺的继往开来和传统文化的承前启后,可以实现“非遗”向下一代的普及和传承。因此,将“非遗”传承同高校教育改革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达到以下教育效果:

1.有利于打造文化“特色教育”和“素质教育”

“非遗进高校”不仅响应了“文化强国”的国家号召,而且从民间工艺着手,展开全新的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打造了文化领域的“特色教育”。同时,由于“非遗”技艺本身便是一种强调文化创意和动手能力的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能够形成“一专多能”(一门专业和多门技艺)的综合素质培养。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第一阶段,体验阶段(抱着走),初步形成对“非遗”文化的感性认知。

3.有利于适应于市场的需要,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由于“非遗”技艺是极度稀缺的文化资源,一门技艺的传承不仅能够对于文化进行保护且能够创造巨大的市场价值,学生对于“非遗”技艺的学习不仅能够适应市场的需要,而且拓展了自身能力和提升了价值,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步走模式与活态传承教学

湖北省文化厅和湖北省教育厅在《关于开展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创建工作,是推动民间文化和民间技艺活态传承、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淘汰,很多“非遗”已经失去了自然生长的土壤和条件,这就需要将“非遗”传承保护同教育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针对当前社会环境,结合民间工艺活态传承的新模式开展“非遗进高校”的实践教学,成为“非遗”课程教学的研究重点。对于一所湖北省属师范类高校而言,则主要响应湖北省文化厅、教育厅呼吁“非遗”进校园的号召,将民间工艺“请入”大学讲堂,尤其是地方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优秀而丰富的文化遗存,这些将极大地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借此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借助教育平台做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第三阶段,创新阶段(自己走),考察非遗技艺掌握情况和开展创意设计。

由于民间艺术的丰富遗存和表现样态,是一种多姿多彩的文化创意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技艺传承需要亲力亲为,学生才是学习和创造的主体,因此能够在主动参与的心理状态下获取知识,从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从不了解到了解再到激发兴趣,对“非遗”文化形成感性认知的体验阶段必不可少。在这一阶段,要建立多种形式的“非遗”文化展示平台,比如在适当时候举办“非遗文化节”或“非遗文化周”,与湖北省各地区建立“校地合作”协议,一方面可以邀请各地的“非遗”传承保护单位(如“非物质文化传承馆”和“文化馆”)到大学校园进行展演,宣传“非遗”成果和“非遗”保护政策;另一方面可以邀请各地区的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和民间工艺大师的优秀代表到高校展开文化交流活动,开设“非遗”文化讲坛,每隔一段时间邀请一位非遗传承人讲座,在给高校学生带来精湛技艺表演的同时,也让“非遗”文化和民间技艺的“种子”播进校园。

第四阶段,实用阶段(如何用),“非遗”技能实用推广与传承深造。

总之,将“非遗”传承与保护课程引入高校课堂,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进行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教育方面的效益。当前的高校教育面临着与实际脱节,走向过度理论化,不利于学生动手独立动手能力和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同时,高校教育如何同市场、同企业接轨,实现“知识”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方面严重缺乏经验。从“非遗”文化活态传承入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解决知识实用型、市场化方面的难题,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实践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本论文积极探索“非遗进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从初步了解——技艺指导——创意制作——文化传承这一“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由初步对“非遗”文化进行了解的体验式阶段、开设“非遗”课程的指导性阶段、学生创新探索性阶段、“非遗”教育实用推广阶段四个步骤(部分)组成。在具体实践教学中,采取从“抱着走”、“扶着走”、“自己走”和“如何用”的逐步推进、逐步放手的四个步骤开展实验,以期将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型”教学向培养认知和动手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和应用型”教学进行转变。

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大型硫磺回收装置应用MAG○R+液硫鼓泡脱气工艺可将液硫中的硫化氢质量分数脱除至15×10-6以下。MAG○R+液硫鼓泡脱气工艺完全包含在液硫池内,不需采用任何化学添加剂,大大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同时节约了后续的人工运行成本,降低了操作难度和液硫脱气工艺的危险系数,可为国内同类装置的液硫脱气工艺提供参考[9]。

在“非遗”文化特色课程中,学生在学习和掌握“非遗”文化和民间技艺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动手,开展实践能力测试,各自根据所习技能开展非遗活动和创意设计,既可以展出手工技艺产品也可以以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进行表演,高校在每届“培训”课程结束后都可以组织“非遗”文化汇演,展出成果将以图片和实物的方式进行收藏和宣传,非遗传承人则对学生的技艺掌握情况进行指导和检验。同时,高校可设立“非遗”文化博览馆(室),对民间工艺品和学生作品进行收藏,相关研究机构也可在参与的过程中对“非遗”技艺进行设计、改良,推动“非遗”文化的良性发展。

在当前时代背景之下,必须借助政府部门、医药企业、社会舆论等多方面、全方位地协调发力,以推动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的最终落实。

第二阶段,指导阶段(扶着走),开设“非遗”文化的特色课程进行传授。

这一阶段主要夯实前期培训成果,立足于学生的就业选择与“非遗”技能的成果转化。将学生在“非遗”讲座和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鼓励一部分学生自主创业,从事“非遗”技能相关的文化产业,这不仅扩大了非遗文化的影响而且将非遗技能在社会上、在年轻一代中传承发展了下去。同时,根据非遗文化传承人和高校学生的双方需要,对于那些渴望致力于非遗文化技艺进一步深造学习的年轻传承人,可举行“拜师仪式”,非遗传承人也可以在高校学生中物色优秀的年轻人,练就一技之长,加入到“非遗”文化产业中去。

、“非遗教育的目标与意义

“非遗”文化教育以高校学生为教育培训对象,以“非遗”文化和民间技艺为教育内容,以“活态传承”为教育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实践,直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既激发了学习“非遗”技艺的热情与兴趣,同时也为今后可能从事的文化产业事业打下了前期基础,拓宽了就业渠道。从具体方面讲,“非遗”文化教育能够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非遗技能掌握的培训目标

通过“非遗进高校”活动,参加“非遗”文化课程学习的同学,至少了解和初步掌握一门民间工艺或者民间艺术。高校也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组编“非遗”方面的校本教材,为“非遗”项目在高校学生中“扎稳脚跟”做准备。针对学生进一步的需要,可以组织传承人拜师仪式,对非遗爱好者进行深度培训。

2.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

对民间艺术和民间工艺的掌握,一方面能够拓展学生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能够拓宽有志于民间艺术的青年学生的就业渠道,选择就业方向,为他们未来的产业发展奠定前期基础,不断地壮大和提升民间工艺从业队伍,从而达到发展国家“非遗”文化产业的目的。

3.非遗传承保护的宣传目标

与此同时,基于“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下的活态传承教学方面的研究,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价值。首先,传承“非遗”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我国每年有大量的传统技艺和民间曲艺消失,在2008年《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报道记载,仅浙江一省,“濒危的民族民间艺术项目达到2606项,已经失传或消亡的项目有552项”[3],其他省市情况也不容乐观,失传或消亡的原因也大致相同,一个是随着现代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以农耕文化为土壤的民间技艺也在迅速瓦解,另一个是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去,青年一代多以打工为业,导致技艺慢慢失传。只有将更多的年轻人吸纳到这些“非遗”文化圈中,才有继承和发展技艺的可能性,才能在更大的平台上得到传播与保护,让“非遗”文化在新的生态环境中焕发活力。其次,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浪潮中,知识经济、文化经济成为未来发展的巨大动力,伴随着我国物质文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有着日益旺盛的精神需求,同时也热衷于发掘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传承中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让众多年轻人对“非遗”文化有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同时,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他们有效地提升了“非遗”文化相关从业人员队伍的素质,并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市场进行了有机结合和大胆尝试,让传统技艺具有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产业潜力。[4]

从政府层面来说,“非遗进校园”及民间艺术活态传承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开展,能够扩大“非遗”文化在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人群中的影响,让更多地人了解非遗、保护非遗乃至传承非遗,响应了国家关于“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的号召。

由此,齐克加油站带领员工把惠农政策发挥好,再加大员工现场营销的力度,利用农户带动一些例如玻璃水、防冻液、润滑油、化肥等非油品销量。

在建立感性体验和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开设“非遗”文化和民间技艺的特色选修课程,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邀请非遗方面的专家和民间工艺传承人进校园来给高校学生授课,既可以增开全校选修课程,宣传、推广非遗文化,也可以针对具体需求,进行小班授课,传授技艺,挖掘年轻一代的“非遗”爱好者和“非遗”技艺传承对象。同时,高校作为科学研究机构,可设立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如恩施西兰卡普艺术工作室、荆州漆器髹饰技艺等,一方面可将民间传承人引进校园,如开设武汉市汉绣传承人任本荣工作室、手指画传人虞一风工作室等,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可对这些“非遗”文化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总而言之,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大大降低。传统电视节目要想在这一形式下继续发展,必须走转型与创新之路,充分分析受众的具体需求,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自己的领域,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性发展;同时,在电视节目制作上引入更加先进的录制技术,丰富节目类型,提升受众的视觉体验;此外,电视节目还需要弥补互动性不足的缺陷,在节目制作中增添互动性,以此打造出更具特色的电视节目,更好地满足受众对电视节目的多样化需求。

[1]申再望,钱丽花.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有“妙招”[N]. 中国民族报,2008,(3):25.

[2]刘娟,钱逍.试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7):105.

[3]曾玉蓓,董碧水.浙江2600项民间艺术濒危 500余项消亡[N].中国青年报,2008-7-01.

[4]杜红艳.“非遗”牵手高校的理性思考[J].陕西教育,2012,(6):60.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的趋势会慢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接轨,同时这也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能够把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出来,把学生对生活的热情激发出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技巧训练的时候,应该深入贯彻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李汉桥,杨海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03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粤ICP备2023046998号